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4 毫秒
1.
目的:探讨炮制过程对丹参有效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丹参炮制品中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含量。结果:依据药典中丹参药材的炮制方法对其进行处理,经加热处理后丹参炮制品中的丹参酮IIA的含量明显降低,且经水洗处理后丹参炮制品中的丹酚酸B的含量也明显降低。结论:丹参药材经过炮制处理以后其有效成分的含量降低,故对其药效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丹参及其炮制品的质量.方法 按<中国药典>法、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生品及其炮制品的水浸出物、醇浸出物、水分、总丹参酮、丹参酮ⅡA的含量.结果 以丹参酮ⅡA的含量计,黄酒炙丹参含量最高,且其含量随加酒量的增大而增高,以总丹参酮含量计,黄酒炙丹参和麸炒丹参含量最高,而从各指标考虑丹参炭质量均较差.结论 酒炙丹参质量最好,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丹参不同炮制品中丹参酮ⅡA 含量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比较丹参不同炮制品的丹参酮ⅡA含量。方法:按《中国药典》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结果:以丹参酮ⅡA的含量计,黄酒炙丹参含量最高,且其含量随加酒量的增大而增高,麸炒丹参质量较好,丹参炭质量较差。结论:酒炙丹参质量最好,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中成药》2019,(4)
目的通过UPLC-QE/MS法分析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酒炙前后5种质变化合物(迷迭香酸、丹酚酸B、隐丹参酮、二氢丹参酮Ⅰ、丹参酮Ⅱ_A)的转化机制。方法采用已知对照品模拟炮制技术,制备丹参酒炙前后5种质变化合物的模拟炮制品,其80%甲醇溶液的分析采用Halo C_(18)柱(100 mm×2.1 mm,2.7μ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柱温45℃;体积流量0.25 mL/min;检测波长280 nm。结果丹参中5种主要成分发生了质变,丹酚酸B模拟炮制品中检出了丹参素、原儿茶醛、咖啡酸、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C;隐丹参酮模拟炮制品中检出了丹参酮Ⅱ_A;二氢丹参酮Ⅰ模拟炮制品中检出了极少的丹参酮Ⅰ;丹参酮Ⅱ_A模拟炮制品中检出了二氢丹参酮Ⅰ、丹参酮Ⅰ;迷迭香酸模拟炮制品中检出了丹参素、咖啡酸、阿魏酸。结论丹参酒炙后主要酚酸类成分和丹参酮类成分均发生了质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猪心血拌丹参及其他丹参炮制品中11个小分子活性成分及1个蛋白成分与抗脑缺血氧化损伤的相关性,明确猪心血拌丹参抗脑缺血氧化损伤的关键成分标志物。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丹参、猪心血拌丹参、猪血拌丹参、酒拌丹参、猪血清转铁蛋白(Tf)拌丹参5种饮片中11种活性成分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丹参不同炮制品中Tf的含量。构建斑马鱼缺血性脑卒中模型,考察丹参不同炮制品对脑缺血斑马鱼行为轨迹、转基因斑马鱼Tg(elavl3:eGFP)脑神经元损伤及脑组织中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影响;构建糖氧剥夺/复氧(OGD/R)诱导的小鼠海马神经细胞缺血缺氧模型,以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氧(ROS)、MDA和SOD为评价指标,考察丹参不同炮制品对神经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判别法-判别分析(PLS-DA)及Spearman相关性分析对11个小分子活性成分及1个蛋白成分与药效指标进行分析,筛选猪心血拌丹参抗脑缺血氧化损伤的关键成分标志物。结果 与丹参比较,丹参各炮制品中水溶性、脂溶性成分含量均呈不同程度的升高,而丹酚酸A成分含量降低;与酒拌丹参比较,猪心血拌丹参、猪血拌丹参及Tf拌丹参中丹酚酸B、丹参素、迷迭香酸等成分含量均升高,而丹酚酸A含量降低。ELISA结果显示,猪心血拌丹参、猪血拌丹参及Tf拌丹参中均含有Tf蛋白,且三者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药效结果显示,丹参不同炮制品均能改善斑马鱼缺血性脑卒中后出现的行为缺陷、脑神经元损伤及氧化应激,且猪心血拌丹参组作用最明显。PCA结果显示,丹酚酸B、丹酚酸A、迷迭香酸、紫草酸、丹参素、咖啡酸、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为丹参及其炮制品中的主要贡献成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隐丹参酮、迷迭香酸、咖啡酸、二氢丹参酮Ⅰ、丹酚酸B、丹参酮ⅡA、丹参酮Ⅰ与斑马鱼脑组织中MDA水平呈负相关,紫草酸、原儿茶醛、迷迭香酸、二氢丹参酮Ⅰ、丹酚酸B、Tf与SOD水平呈正相关,迷迭香酸、咖啡酸、二氢丹参酮Ⅰ、丹酚酸B、丹参酮ⅡA、丹参酮Ⅰ、丹参素、Tf与斑马鱼脑神经元荧光强度呈正相关;紫草酸、原儿茶醛、迷迭香酸、二氢丹参酮Ⅰ、丹酚酸B、丹参素、Tf与HT22细胞中LDH、ROS、MDA水平呈负相关,与SOD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丹参及其不同炮制品抗脑缺血氧化损伤作用存在差异,其中以猪心血拌丹参改善氧化损伤作用最强,这可能与丹酚酸B、丹参素、迷迭香酸等成分的含量变化有关,可为明确该孟河医派特色炮制品抗脑缺血质量标志物及阐明其炮制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确定丹参醋制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 利用正交试验为设计方案,考察丹参醋制的醋量、炮制时间、炮制温度3个因素,以丹参酮ⅡA的含量为评价指标对不同工艺条件醋制样品进行分析,优选醋制丹参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 丹参醋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加醋量30%,炮制时间60min,炮制温度60℃.结论 最佳工艺不仅很好地保证了丹参酮ⅡA的含量,还节约成本和资源.  相似文献   

7.
不同炮制方法对丹参药材中丹酚酸B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考察丹参不同炮制品中丹酚酸B的含量差异.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各种丹参炮制品中的丹酚酸B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各炮制品中,酒丹参中丹酚酸B含量最高,醋丹参次之,其次是生丹参,米炒丹参和炒丹参中丹酚酸B的含量很少,丹参炭中丹酚酸B的含量最低.结论:丹酚酸B热稳定性差,乙醇和酸性添加剂可增加丹酚酸B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丹参不同炮制品饮片与标准汤剂的物性参数及化学成分间的相关性。方法制备丹参不同炮制品标准汤剂,测定饮片与标准汤剂的物性参数(pH值、相对密度、过氧化值);紫外分光光度法测总黄酮含量;HPLC测隐丹参酮含量;测定丹参不同炮制品饮片出膏率、计算隐丹参酮转移率;运用SPSS 24.0结合Excel及Graphad Prims6.0进行物性参数及化学成分间相关性分析,建立相应回归模型。结果除酒醋盐丹参饮片的pH值、醋丹参饮片的相对密度、酒丹参标准汤剂的过氧化值及总黄酮含量与其对应的标准汤剂或饮片的物性参数及化学成分无相关性外,丹参不同炮制品饮片与标准汤剂的物性参数及化学成分间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依据相关性建立的8个回归模型分析所得R2均大于0.9,模型拟合度高,有较好的准确性。结论该研究选用物性参数、大分子和小分子化学成分3种指标进行综合考察,预测丹参不同炮制品饮片制备所得标准汤剂的质量,可为制定其标准汤剂的质量标准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
不同采收期丹参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不同采收期丹参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不同采收期丹参中丹参酮ⅡA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发现不同采收期丹参在丹参酮ⅡA含量方面有显著差异.结论:在丹参的加工生产中应注意不同的采收季节对其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以丹参酮ⅡA含量为指标,考察市售丹参饮片的质量.方法 采用<中国药典>法测定市售丹参饮片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并自制丹参饮片统计了丹参酮ⅡA的损失率.结果 约90%的市售丹参饮片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不符合丹参药材的国家标准.结论 由于丹参饮片加工时丹参酮ⅡA的损失率约为44%,丹参饮片不能套用丹参药材的质量标准.建议将丹参饮片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规定为不得少于0.09%.  相似文献   

11.
滇丹参及丹参中脂溶性成分含量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超  陈科力 《中药材》2007,30(9):1088-1091
目的:对不同来源滇丹参及丹参中脂溶性成分隐丹参酮(cryptotanshinone)、丹参酮Ⅰ(tanshinoneⅠ)、丹参酮ⅡA(tanshinoneⅡA)的含量进行对比研究,研究两者脂溶性成分的相关性。方法:采用RP-HPLC法,建立含量测定方法,测定两种药材中三种脂溶性成分的含量。结果:两种药材中脂溶性成分的含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丹参中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平均含量约为滇丹参的17倍、2倍、3倍。结论:滇丹参能否作为丹参的代用品还应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测定并比较不同产地丹参中丹参酮ⅡA含量,为丹参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HPLC测定了八批不同产地、不同规格的丹参药材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结果除焦作产丹参酮ⅡA含量低于药典标准外,其它均符合规定。结论不同产地丹参的丹参酮ⅡA含量存在差异,且不同规格对丹参酮ⅡA含量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测定并比较不同产地丹参中丹参酮ⅡA含量,为丹参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用HPLC测定了八批不同产地、不同规格的丹参药材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结果 除焦作产丹参酮ⅡA含量低于药典标准外,其它均符合规定.结论不同产地丹参的丹参酮ⅡA含量存在差异,且不同规格对丹参酮ⅡA含量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丹参酚酸B和丹参酮ⅡA在丹参根中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索丹参有效成分在根中的分布情况.方法:以丹参酮ⅡA和丹参酚酸B为检测指标,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结果:丹参酮ⅡA在丹参木栓层中含量为1.94%,在其余部分含量为0.01%;丹参酚酸B在木栓层中的含量为5.56%,在其余部分中的含量为4.28%.结论:丹参酮Ⅱ A主要存在于丹参木栓层,丹参酚酸B则在全根中均有分布,木栓层中含量稍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差异性炮制方法对丹参药材中丹酚酸B的变化。方法:选取和制备炒丹参、丹参炭、米炒丹参、酒丹参、醋丹参,随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各种丹参炮制品中的丹酚酸B的含量。结果:酒丹参炮制品中丹酚酸B的含量最高,醋丹参位列第二,按照醋丹酚酸B含量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生丹参、米炒丹参、炒丹参、丹参炭。结论:丹酚酸B的热稳定性较差,通过乙醇以及酸性添加剂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丹酚酸B的热稳定性,值得临床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6.
不同提取方法测定丹参药材中丹参酮ⅡA含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研究丹参药材中丹参酮ⅡA含量测定的前提取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了超声、索氏、回流提取三种处理方法测定丹参药材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结果索氏提取测得的丹参酮ⅡA含量最高。结论索氏提取法作为丹参药材中丹参酮ⅡA含量测定的前处理方法,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丹参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丹参药材中丹参酮ⅡA提取工艺优选及HPLC法含量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优选丹参药材中丹参酮ⅡA最佳提取工艺.方法:用正交试验法分别考察三种提取方法(冷浸法,加热回流法,超声法)对丹参药材提取液中丹参酮ⅡA含量的影响,并以HPLC法测出的丹参酮ⅡA的含量为考察指标,优选出丹参酮ⅡA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丹参药材中丹参酮ⅡA最佳提取工艺为:4倍量95%乙醇超声2次,30min/次,合并滤液.丹参酮ⅡA在25.2-126u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艮好.结论:超声技术操作简便,快捷,试验重现行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丹参饮片中丹参酮ⅡA降解的变化规律。方法加速试验法测定丹参中丹参酮ⅡA在不同温度下的含量变化。结果丹参饮片中的丹参酮ⅡA降解的速率常数的对数(lgk)对温度的倒数1/T的关系为:lgk=-6869.21/T 16.709,r2=0.9969,t0.9=26.5年。结论丹参饮片中丹参酮ⅡA较稳定。  相似文献   

19.
3种滇产鼠尾草属植物丹参酮ⅡA的薄层扫描定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测定了三种滇产鼠草属植物丹参酮ⅡA的含量.方法:用薄层扫描法,并与正品丹参作对比.结果:甘西鼠尾丹参酮ⅡA含量最高,其次为滇丹参,褐毛甘西鼠尾中丹参酮ⅡA与正品丹参相当.结论:实验结果对其质量评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同时测定丹参酒炙前后二氢丹参酮Ⅰ、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4种脂溶性成分的含量。方法 :以丹参酮ⅡA为内标,建立一测多评HPLC法测定丹参酒炙前后4种丹参酮类成分的含量并研究了其含量变化规律。结果:酒炙对这4种成分的含量均有影响,酒炙后不同产地丹参的丹参酮ⅡA、丹参酮Ⅰ、二氢丹参酮Ⅰ含量升高,隐丹参酮含量降低。结论 :一测多评法作为丹参酒炙前后的4种丹参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更简便、经济。丹参酒炙后各成分的含量变化为进一步揭示其炮制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