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些年国内外学者在多种动物模型上,使用各种转染方法使外源基因在心脏局部表达,从而调节离子通道或与离子通道功能相关的蛋白质的表达和功能状态,进一步影响局部心肌的电活动以达到治疗心律失常的目的。目前有针对心肌细胞钙转运相关蛋白;缝隙连接蛋白;自主神经信号传导途径蛋白;心肌细胞离子通道等的调控。基因治疗心律失常前景美好,但运用于临床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2.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至今死亡率仍居高不下。近年来心力衰竭的基因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有望成为心力衰竭新的治疗途径。然而,潜在治疗靶基因的选择、向大动物模型的过渡以及提高病毒转染技术的效率仍是目前难以克服的困难。本文仅就目前体内心肌基因转染技术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经冠状动脉 (冠脉 )内导入腺病毒载体介导的重组 β gal基因后心肌的转染效率 ,以证明冠脉内导入途径是重组基因导入心脏的可行途径。方法 :将 1.5 3× 10 12 pfu重组 β gal腺病毒经冠脉造影导管由左冠脉分别导入到 7头雄性Yorkshire猪心脏中 ,于术后 1、2、4及 8周处死动物 ,取左右冠脉、3~ 5mm厚的不同部位的心肌 ,经 1.2 5 %戊二醛固定 2 0min ,用PBS洗涤 3次 ,在室温下用X gal染色液染色 16~ 2 4h ,脱水、石蜡包埋、切片及苏木精 伊红复染 ,光镜下计算出表达 β gal的心肌细胞百分数即为转染效率。 结果 :经冠脉内导入重组基因后 ,于术后 1周即有β gal表达 ,2周达高峰 ,心肌细胞的转染效率高达4 5 .5 7% ,左冠脉壁全层、心肌间质中均有β gal表达 ,4周 β gal表达下降 ,8周 β gal恢复至基线水平。结论 :经冠脉内导入重组腺病毒 ,心肌细胞及冠脉壁重组基因表达效率高 ,说明冠脉内导入重组目的基因可能是冠心病基因治疗中可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野生型p53基因转移对兔心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p53基因用于心肌肥厚基因治疗的可能性。方法 将腺病毒介导的野生型p53基因转人体外培养的乳兔心肌细胞,应用生化染色方法、Westernblot杂交检测野生型p53基因的转染效率及表达结果,采用透射电镜、MTT增殖抑制实验(MTT)及流式细胞仪细胞周期分析方法研究野生型p53基因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 重组腺病毒能有效地将野生型p53基因转入心肌细胞中,并且检测到p53基因表达;转入的p53基因导致心肌细胞收缩、体积变小;MTT结果显示,野生型p53基因能够抑制心肌细胞生长,且生长抑制率呈现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心肌细胞增殖周期结果显示,细胞G0-G1期百分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发生G1期阻滞。结论 野生型p53基因能高效转染体外培养的心肌细胞,对心肌细胞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的机理是由于野生型p53基因影响心肌细胞的增殖周期,以上结果为心肌肥厚的基因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构建稳定携带心肌特异报告基因pαMHC-EGFP的P19细胞株并诱导其向心肌细胞分化.方法 应用脂质体转染法转染质粒pαMHC-EGFP到P19干细胞,通过G418筛选和有限稀释法得到稳定携带pαMHC-EGFP的细胞克隆P19-αMHC-EGFP.诱导P19-αMHC-EGFP向心肌细胞分化,在诱导的不同阶段观测其超微结构的变化,在诱导分化进程中监测"跳动"的发绿色荧光的心肌细胞出现.同时与未转染pαMHC-EGFP的P19细胞进行心肌细胞分化率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表达量的对比.结果 电镜结果 提示在诱导的第10天,部分细胞出现心肌细胞样特征.P19-αMHC-EGFP在诱导分化的第7天出现发强绿色荧光并"跳动"的心肌细胞,同时与对照P19细胞在心肌细胞分化率及cTnI表达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19-αMHC-EGFP细胞株在分化为心肌细胞的同时具有强绿色荧光标记,其向心肌细胞分化的效率及cTnI的合成未受影响.这一特征有利于对分化成熟的心肌细胞进行识别和纯化,从而应用于心肌细胞替代治疗.  相似文献   

6.
心肌梗死是人类常见疾病,由于大多数心肌细胞和神经细胞一样属于不可再生细胞,因此心肌细胞的数量是有限的.当心肌细胞受到损伤死亡后,心肌细胞的总数下降,而梗死区坏死的心肌细胞发生各种变化:钙化或者被没有收缩能力的纤维瘢痕组织等所代替,心肌损伤引起心功能下降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即心脏泵功能的下降.目前常规的心肌梗死治疗手段如药物治疗,外科手术和介入治疗都不能使心肌细胞数量增加,这些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只是缓解了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的发生,但最终心力衰竭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必须使心肌细胞的数量增加.从目前分子生物学方法上来寻求的治疗途径有细胞移植、基因治疗.  相似文献   

7.
心肌严重缺血后,心肌细胞的损害除了引起坏死心肌,还可能有存活心肌(viable myocardium)存在.正确判断心肌梗死区域内有无存活心肌,对于临床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选择、预测疗效和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出现了彩色室壁运动、心肌声学造影、代谢成像核磁、对比剂增强核磁等新技术从形态学角度识别存活心肌.也有学者采用冠状动脉腔内心电图、心脏电机械活性标测系统从心电学角度识别存活心肌[1].本文就这些新技术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反义寡核苷酸转染心肌细胞的可行性.方法应用显微荧光技术观察反义寡核苷酸在原代培养的心肌细胞内的转染效率,及其在细胞内的时相性分布; MTT法检测转染复合物对心肌细胞活力的影响.结果寡核苷酸单独转染时,30分钟开始进入心肌细胞;60分钟进入细胞核,转染效率达峰值为30%;120分钟部分被降解;4小时后大部分降解.脂质体的介导能显著提高反义寡核苷酸对心肌细胞的转染效率,60分钟达峰值为60%,并且能改变寡核苷酸在细胞内的分布,4小时后仍能使寡核苷酸稳定于细胞核内;MTT法证实转染复合物对心肌细胞的活力无显著性影响.结论反义寡核苷酸能成功的转染心肌细胞;脂质体的包裹能提高反义寡核苷酸转染效率、延长其作用时间,并改变寡核苷酸在细胞内的分布,使其长时间的稳定在细胞核内.本研究浓度的转染复合物对心肌细胞无明显的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有效地促进心肌细胞增殖为亟待发展的治疗策略。本研究拟观察高表达microRNA-99a(miR-99a)对体外培养心肌细胞增殖的影响并对其相关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利用高表达miR-99a的慢病毒载体转染体外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诱导其在乳鼠心肌细胞中高表达。采用噻唑蓝法、EDU法检测乳鼠心肌细胞增殖能力Westernblot检测乳鼠心肌细胞ERK1/2蛋白表达及其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miR-99a在乳鼠心肌细胞高表达后,噻唑蓝法、EDU法检测结果均表明:miR-99a转染组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高于空病毒转染对照组(P<0.05)。Westernblot检测发现miR-99a病毒转染组ERK1/2蛋白磷酸化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miR-99a高表达能促进乳鼠心肌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部分通过激活Erk1/2通路。  相似文献   

10.
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肌梗死后导致的心功能障碍和心律失常的细胞学基础是正常心肌细胞的丧失,而代之以纤维瘢痕组织的修复。骨髓间质干细胞具有心肌再生能力,因而显示出其治疗心肌梗死的巨大潜能。现综述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兴起、移植途径、作用机制、异体移植和免疫反应、细胞疗法和基因治疗相结合、临床实验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腺病毒载体因具有高滴度、转染效率高、可转染至非分裂期及分裂期细胞、给药途径多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疾病的基因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类严重影响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近年来关于呼吸系统疾病基因治疗的研究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现对腺病毒载体在呼吸系统疾病基因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单质粒心肌特异性缺氧调节SDF-1警戒载体在心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小鼠心肌梗死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构建单质粒SDF-1警戒载体,转染心肌细胞,观察hSDF-1表达所需氧含量和启动时间,对比单、双质粒载体hSDF-1的表达水平;构建小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观察单质粒转染对SDF-1表达、心肌缺血区面积大小及心功能的影响;结果缺氧条件下,单质粒载体诱导SDF-1表达量为为正常氧条件下的8.6倍;在低氧后30分钟开始启动;单质粒转染效率高于双质粒转染;单质粒载体转染组心肌组织的SDF-1较非治疗组表达明显,心功明显改善(EF%:36.68±5.21VS21.1±2.12,p<0.01)。结论单质粒SDF-1警戒载体具备高效、缺氧警戒、心肌特异性的特点,是一种良好的基因工具。  相似文献   

13.
体内转染基因在帕金森病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的基因治疗动物实验已经取得可喜成果,尽管尚无被认可的临床资料,但灵长类动物的实验成果已开始逼近临床应用,尤其是基因治疗所获得的神经支持和神经再生效果,具有不可低估的应用前景。PD的基因治疗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实现,一是体外转染细胞的脑内移植(exvivo),二是通过脑内注射在体转染靶细胞(invivo),两种途径的转染过程不同,而分子生物学基础基本一致。现就体内转染途径和方法作一综述。  一、目的基因  针对PD的治疗基因包括两大类:一是…  相似文献   

14.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反义寡核苷酸转染心肌细胞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紊Ⅱ1型受体反义寡核苷酸转染心肌细胞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显微荧光技术观察反义寡核营酸在原代培养的心肌细胞内的转染效率,及其在细胞内的时相性分布;MIT法检测转染复合物对心肌纲髓活力的影响。结果 寡核苷酸单独转染时,30分钟开始进人心肌细胞;60分钟进入细胞核,转染效率达峰值为30%;120分钟部分被降解;4小时后大部分降解。脂质体的介导能显著提高反义寡核苷酸对心肌细胞的转染效率,60分钟达峰值为60%,并且能改变寡核苷酸在细胞内的分布,4小时后仍能使寡核苷酸稳定于细胞核内;MTT法证实转染复合物对心肌细胞的活力无显著性影响。结论 反义寡核苷酸能成功的转染心肌细胞;脂质体的包裹能提高反义寡核苷酸转染效率、延长其作用时间,并改变寡核苷酸在细胞内的分布,使其长时间的稳定在细胞核内。本研究浓度的转染复合物对心肌细胞无明显的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15.
不同途径心脏再生治疗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冠心病的治疗取得了巨大进展,仍有很大一部分病人因为严重的冠状动脉病变而不能完全性血运重建.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等用于促进心肌血管再生和冠脉侧支循环的建立,可能为这部分患者带来新的希望.而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实现,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显示各种途径的疗效可能有一定差异.现就心脏再生治疗的各种途径的特点及各种途径的疗效差异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干细胞与基因治疗在缺血性心脏病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内外均已有干细胞植入缺血心肌增加局部血液供应和分化为心肌细胞增加收缩力的报道,干细胞与基因治疗的结合,其功能主要为修饰干细胞的潜能;改善器官的性能;加快组织重建,为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17.
肝癌是全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寻找肝癌新的治疗策略显得尤为迫切.基因治疗途径(依赖遗传物质转染细胞如溶瘤病毒、抑癌基因、自杀基因、编码抗血管生成因子基因、小干扰RNA(siRNA)和免疫调节分子基因)为肝癌治疗提供了富有希望的治疗途径,并且已经在肝癌和转移性肝癌的动物模型中进行了大量的实验评估,治疗的载体和基因的多样性,单独或联合应用基因治疗的途径可能在控制肝癌生长方面产生有利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基因治疗是缺血性心血管疾病有希望的治疗方法之一,目前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基因治疗的靶点多为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心肌细胞以及与他们有关的细胞和组织等。基因治疗的方向主要包括:治疗冠状动脉的病变、作为其它治疗的辅助治疗手段、缓解或治疗血管疾病导致的并发症。具体措施是:靶向治疗血管病变、治疗性血管生成、心肌保护性治疗、细胞或组织的再生与修复、靶向致病基因的治疗、靶向细胞周期的治疗、靶向治疗导致心血管病变的原发病、冠状动脉再狭窄的预防与治疗等。  相似文献   

19.
对于有心脏病的患者来说,心肌再生修复可能是最有前景的治疗措施.然而,成人心肌细胞更新的速度非常缓慢,这使得损失的心肌很难恢复.自然界中,成年斑马鱼和蝾螈的心肌能够完全再生,一般认为是由成熟的心肌细胞去分化增殖形成;刚出生的小鼠心肌也具有完全再生的能力,新的心肌细胞可能来源于心肌干细胞或者成熟的心肌细胞去分化.近年来,将诱导多能干细胞再分化,或将成纤维细胞转分化或"重编程"成心肌细胞已成为探索心肌细胞再生的重要途径.随着对心肌再生机制研究的的不断深入,人们最终将实现心肌再生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曲美他嗪的心肌保护机制及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缺血心肌的代谢治疗逐渐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曲美他嗪是近几年来普遍受到人们关注的抗代谢药物,它可以在不增加心肌供氧的前提下,通过改变心肌细胞的有氧代谢途径,提高对氧的利用效率,优化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减轻细胞内酸中毒、钙超载,保护线粒体功能,在细胞水平发挥保护作用,使心肌缺血症状得以缓解,却不对血流动力学产生任何负面影响。目前被广泛应用于缺血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外科手术,以及其他心血管疾病所导致的心肌损伤等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