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联合醋酸甲羟孕酮片对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46例神经性厌食症患者在服用醋酸甲羟孕酮片的同时联合做好穴位贴敷、饮食、心理及家庭护理。结果:1个疗程后治愈5例,显效和好转33例。结论:醋酸甲羟孕酮片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的效果显著,配合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可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2.
神经性厌食症是一种慢性的进食障碍性疾病,起病常由心理因紊所致,多发生于青少年女性,主要的临床特点是:过分担心发胖,常采取限制饮食、过度运动、引吐、导泻等方法以减轻体质量,并降至明显低于正常的标准。此病可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破坏性的影响,故重视患者的心理和营养护理,对疾病的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我院心身科收治了1例神经性厌食症患者,通过医生精心的治疗和护士细致的心理护理及合理的营养支持,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明·李中梓的《医宗必读》中关于“不能食而瘦”发病特点与现代医学中神经性厌食症的临床特点基本一致,其治疗“不能食而瘦”的资生丸是治疗神经性厌食症理、法、方、药具备的有效方剂.研究李中梓对“不能食而瘦”的辨证施治,分析其病因病机和治疗用药,归纳出应从脾、肾、肝进行论治,尤以治脾胃虚为本,是中医治疗神经性厌食症的基本辨治思路.  相似文献   

4.
安云  陈伟刚 《光明中医》2016,(2):262-263
目的观察使用加减小柴胡汤治疗神经性厌食症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伤寒论》中述"但见一症"治疗神经性厌食症提供客观的依据。方法陈伟刚教授在临床中积极探索,认为少阳病中可有神志、行为和消化道异常症状,以小柴胡汤为主方加减治疗以表里失和、营卫不谐、阴阳失衡、气血不调病机为主的神经性厌食症。结果加减小柴胡汤治疗神经性厌食症,其临床疗效显著。结论小柴胡汤但见一症,不必息具,临床用方重在灵活化裁,临床用加减小柴胡汤治疗神经性厌食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正>神经性厌食症以故意节食、消瘦、闭经为主要表现。其特征是恐惧长胖,追求苗条身材,而有意长期拒食或节食,导致体重锐减及内分泌—代谢紊乱[1]。笔者用中药治疗神经性厌食症取得满意疗效,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共15例,均为女性,年龄13~22岁,病程平均10.5个月。诊断标准:(1)因"怕胖"而自我限制饮食,每日进食量不超过3两,发病年龄10~25岁。(2)出现极度消瘦,营养不良,女性有继发性闭经,并排除其它使体重  相似文献   

6.
血管神经性头痛为临床常见病,属中医"首风"、"脑风"等范畴.血管神经性头痛为头颅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及大脑皮层功能失调所引起[1],与遗传、内分泌和精神因素等有关,劳累、饮酒、情绪激动、气候变化等因素可诱发.主要症状为两颞侧、后枕部及头顶部或令头部的疼痛,多伴有头晕、烦躁易怒、失眠多梦、腰酸背痛等症状.病程缠绵,经久难愈.笔者运用经验方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资生丸治疗神经性厌食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年来 ,笔者采用资生丸治疗神经性厌食症 2 0例 ,取得较好效果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2 0例神经性厌食症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 2版修正本的诊断标准[1] ;均为未婚女性 ;年龄 1 7~ 2 0岁 ;文化程度高中 1 3例 ,大专 7例 ;个性内向者 1 5例 ,外向者 5例 ;病程1~ 5年。主要临床表现为体重减轻 ,极度消瘦 ,营养不良伴继发性闭经 ,进食障碍表现为厌食、少食、拒食主食。患者出现营养障碍后均伴有烦躁、焦虑不安和易激惹等情绪障碍 ,其中 6例对生活失去信心而产生消极自杀意念。入院体重较正常体重平均下降( 4 3± 9…  相似文献   

8.
血管神经性头痛为临床常见病,属中医"首风"、"脑风"等范畴.血管神经性头痛为头颅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及大脑皮层功能失调所引起[1],与遗传、内分泌和精神因素等有关,劳累、饮酒、情绪激动、气候变化等因素可诱发.主要症状为两颞侧、后枕部及头顶部或令头部的疼痛,多伴有头晕、烦躁易怒、失眠多梦、腰酸背痛等症状.病程缠绵,经久难愈.笔者运用经验方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血管神经性头痛为临床常见病,属中医"首风"、"脑风"等范畴.血管神经性头痛为头颅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及大脑皮层功能失调所引起[1],与遗传、内分泌和精神因素等有关,劳累、饮酒、情绪激动、气候变化等因素可诱发.主要症状为两颞侧、后枕部及头顶部或令头部的疼痛,多伴有头晕、烦躁易怒、失眠多梦、腰酸背痛等症状.病程缠绵,经久难愈.笔者运用经验方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厌食症为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以1~6岁的患儿多见,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增高的趋势,成为仅次于呼吸道疾病发病率的疾病[1].我院采用自拟健脾益气汤治疗小儿厌食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从肝论治青少年女性神经性厌食症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薇 《江苏中医药》2003,24(5):46-47
神经性厌食症是一种心身疾病 ,多发于青少年女性 ,是以长期拒食或节食为特征的进食障碍 ,可导致体重锐减及代谢和内分泌紊乱 ,甚至危及生命。因而严重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其治疗也颇为棘手。我们在多年的中医临床实践中 ,从肝论治青少年女性神经性厌食症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介绍如下 :1 治疗方法1 1 疏肝解郁 ,化痰开窍 适于肝气郁结 ,痰迷心窍之证。患者有强烈的减肥愿望及自我节食的要求 ,限食严格 ,每日主食在 3两以下 ,喜避人独食 ,有时饭后自我诱吐 ,虽然体重明显低于正常 ,但仍极度担心增重 ,月经停闭 ,舌淡红、苔薄腻 ,脉弦…  相似文献   

12.
<正>欧阳作理系重庆市江北区中医院主任中医师,2013年全国名老中医药传承工作室专家,重庆市名中医,第二批重庆市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擅长小儿脾胃病的诊疗。五十余年的临床观察与实践,总结出小儿厌食症临床常见有脾胃气虚、脾胃阴虚、脾胃阳虚、气虚夹食、气阴两虚五种证型[1],而婴幼儿厌食症中气阴两虚最为多见。现将其从气阴两虚治疗小儿厌食症经验介绍如下。1病因病机《实用儿科学》[2]诊断厌食症为体重增长停滞或  相似文献   

13.
西医对神经性厌食症的病因病机并不明确,治疗主要以药物、心理疗法等为主,具有局限性。中医注重形神合一,认为本病以脾胃虚弱为本,以肝气郁结、情志失常为标,并与心、肾关系密切,治疗以健脾养胃、疏肝理气为本,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正>突发性耳聋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突然发生的感音神经性耳聋,常表现为单侧突然耳聋、耳鸣或伴眩晕等症状[1],发病率较高。目前认为突发性耳聋病因可能与内耳代谢障碍、病毒感染及精神因素等有关[2],一般采用改善内耳代谢和血液循环、激素等药物治疗以及高压氧治疗[3]。笔者采用益气聪  相似文献   

15.
佘翠萍 《时珍国医国药》2012,23(8):2095-2096
随着医学模式转变[1],心理因素引起疾病得到公认.产褥期是一个生理和心理的转变时期,产妇在此期间可受到各种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的不良影响,而造成身心障碍[2].保持产妇良好的心理状态,做好产褥期护理及家庭保健对产妇机体恢复及新生儿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3].  相似文献   

16.
李蕾  刘静 《世界中医药》2011,6(1):56+59-56,59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是以前庭水管扩大伴有感音神经性耳聋为特征的一种先天性内耳畸形,其发病率占儿童和青少年感音神经性聋的1%~12%[1],主要症状多为儿童期发生的感音神经性耳聋。本病可通过系统的听力学检查、CT以及MRI检查来确诊,在现代医学中多以佩戴助听器或人工耳蜗植入术为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聋(sudden sensorineuralhearing loss,SSHL),简称突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1].主要临床表现为单侧听力下降,可伴有耳鸣、耳堵塞感、眩晕、恶心、呕吐等.老年人受年龄、血脂代谢及其他相关全身疾病(如高血压病、糖尿病)等的影响,在生理、病理及心理方面都有其特殊性,能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老年突聋的临床特征和转归[2].我科对老年突聋实施"鸡尾酒"疗法,配合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现笔者将其治疗和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捏脊治疗不同证型小儿厌食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采用捏脊疗法治疗不同证型的小儿厌食症148例,观察其对不同证型小儿厌食症的影响,现总结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及辨证分型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1]中小儿厌食症的诊断标准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中小儿厌食症的中医证候分型标准。  相似文献   

19.
神经性厌食症是指在较长时间内的一种严重的慢性食欲障碍性疾病。现将我院老中医王鹏飞治疗此症4例的经验简介如下。诊断标准。1.发病年龄10~30岁;2原因不明厌食、无饥饿感的病史超过3个月,3.明显消瘦,体重比原来减轻25%,或比同  相似文献   

20.
<正> 厌食症是指较长期的食欲减退或消失。神经性厌食症是指出于精神因素引起的一类厌食症。本文总结我们1991年1月至1993年1月间治疗的因消化系统功能失衡所致厌食症(排除由于局部或全身疾病所致者),并对其病因进行探讨。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128侧,并设用西药治疗的对照组110倒进行比较,治疗组取得满意效果,两组有明显差异。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