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鳞状细胞癌     
正患者男,63岁。主诉:面部红色斑片1年,形成肿块伴溃疡2个月。现病史:患者1年前左侧颞部无明显诱因出现花生大红色斑片,无明显自觉症状,未予诊治。2个月前皮损逐渐增至核桃大并形成肿块,中央出现溃疡,遂于2016年5月26日就诊于我院门诊。既往史、个人史及家族史:无特殊。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良好,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系统查体无异常。皮肤科检查:左侧颞部约5 cm×4 cm大类圆形红色肿块,边缘隆起,境界清楚,中心凹陷,形成溃疡(图1)。  相似文献   

2.
临床资料患者男,66岁.因左侧头面部疼痛5天,红斑基础上簇集水疱2天,于2009年7月22日就诊我科.患者近5年来无明显诱因曾先后4次于身体不同部位出现红斑、水疱,伴针刺样疼痛,均在当地诊断为"带状疱疹",给予抗病毒、营养神经对症治疗后痊愈,留有暗褐色色素沉着斑.5天前无明显诱因于左侧头面部出现针刺样疼痛,自以为"落枕",于当地医院行局部封闭治疗(具体用药不详),疼痛无缓解,2天前于左侧头面部出现散在红斑及红斑基础上水疱,遂来我院就诊.既往体健,有多次非婚性接触史,否认吸毒、输血及使用血制品史.  相似文献   

3.
<正>病历摘要患者男,65岁。因左面部丘疹、瘙痒、虫爬感10年,加重伴溃疡、疼痛20 d于2016年1月14日就诊。患者10年前无明显诱因于左侧面部出现丘疹,瘙痒明显,自述剧烈搔抓后可以在局部皮损处挑出"白色活虫"。每次瘙痒发作时间不等,捉出"虫子"后症状减轻,反复发作,伴有左侧面部有虫爬、虫咬感,夜间明  相似文献   

4.
正1 病历摘要患者女,24岁。因左侧面部多发囊肿20年余于2015年11月6日至我科就诊。患者20年余前左侧面部出现数个粟粒大肤色囊性肿物,并逐渐增至黄豆大,数量逐渐增多,表面无溃疡,无自觉症状。既往体健,家族成员中无类似疾病患者。体格检查:一般状况好,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各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检查:左侧面部见多个粟粒至黄豆大肤色囊性肿物,圆形或椭圆形,半透明状,囊壁较厚,表面光滑无鳞屑(图1A)。  相似文献   

5.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33岁。左侧面部丘疹20天。3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于左面部出现一丘疹,于当地医院手术切除皮损,但未做病检。2年前手术瘢痕处出现一丘疹,行切除术,病理回报:黏液癌。未行放化疗。20天前瘢痕处再次出现一丘疹,遂就诊于本院。全身查体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左侧面部见一长约2cm线形瘢痕,其下方见一米粒大小淡红色丘疹,质地稍硬,表面较光滑(图1)。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肿瘤标记物正常,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68岁,因左侧面部肿块溃疡1年,于2005年8月6日在本院就诊.1年前患者左侧面部出现一个黄豆大结节.逐渐增大并溃破,在当地卫生所予以药物(具体用药不详)外用.治疗后皮损无好转。半年前患处疼痛且皮损渐增至鸡蛋大.  相似文献   

7.
正1 病历摘要患者男,39岁。因左侧面部、颈部、头部疣状增生性斑块20余年于2015年9月就诊于我院皮肤科门诊。患者20余年前左侧面部无明显诱因出现红色斑块,无明显自觉症状,未予治疗。随年龄增长,斑块逐渐增大,延伸至左侧头顶部及颈部,并出现疣状增生,颜色由红色逐渐转变为浅褐色。既往体健,无癫痫等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病史。父母为近亲结婚,家中4兄妹均健康,无类似疾病史。否认有遗传性  相似文献   

8.
临床资料 患者男,66岁,退休,因左侧头面部水疱、疼痛7天,右侧头部水疱、疼痛5天入院.7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自觉乏力,于左侧头面部出现红斑、簇集性绿豆大水疱,呈带状分布,自觉针刺样疼痛,2天后右侧头部亦出现带状分布的红斑、簇集性绿豆大水疱,自觉针刺样疼痛,期间无畏寒发热,无恶心呕吐,未经处理,现水疱破裂结痂,疼痛加剧,遂来我院就治.  相似文献   

9.
正1病历摘要患者女,94岁。面部红斑13年,增大、隆起伴溃疡20 d,于2015年12月21日来我科就诊。13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于右面颊部出现黄豆大淡红色斑,无瘙痒及疼痛,未予治疗。20 d前无明显诱因红斑逐渐增大并明显隆起于皮面,形成半球状鸽蛋大结节,中央溃疡结痂,无瘙痒,轻微疼痛。既往无肿瘤史,无遗传病史,家族成员无类似疾病患者,无特殊物质接触史。  相似文献   

10.
<正>患者女,76岁。因面部结节、溃疡及结痂7年余,于2015年1月9日来我院就诊。患者7年余前无明显诱因右眼睑下方出现3个黄豆大褐黑色结节,逐渐增大、破溃、表面结痂,边缘隆起、卷曲及不规则,1年内相互融合成1.5 cm×3.0 cm斑块,无明显自觉症状,到当地医院就诊(具体诊断不详),给予外用药物治疗(具体药物不详),但无明显好转,溃疡逐渐扩大,3年前于鼻背部及左侧面部出现2个黄豆大褐黑色结节,中央凹陷、萎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24岁,因左侧面部结节5个月.于2006年2月14日就诊于我科门诊。患者于5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左侧面部一粟粒大淡黄红色丘疹,皮损缓慢增大,颜色略加深,无自觉不适。发病以来,患者精神、食欲好,体重无明显变化。否认家族中有类似病史者,亦无高血脂及神经纤维瘤病患者。  相似文献   

12.
正1病历摘要患者男,45岁。因左侧面部红色丘疹及结节20余年,逐渐增多伴局部阵发性灼热及疼痛2年就诊。患者20年前无明显诱因左侧面部出现米粒至豆粒大红色至暗红色丘疹及结节,后部分皮损逐渐增大,融合成斑块,当时无明显自觉症状,一直未予治疗。2年前患处皮损渐扩大,丘疹、结节及斑块逐渐增多并累及整个左侧面部,同时冷热等刺激均可导致局部疼痛及灼热感。为进一步诊治于2014年3月11日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就诊。患者既往体健,否认外伤、手术及药物过敏史,家族成员中无类似疾病患者,无其他遗传性疾病史。  相似文献   

13.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27岁。以左侧面部蓝黑色斑27年,阵发性头痛10余天就诊。27年前患者出生后发现左侧面部出现蓝黑色斑,无症状,未诊治。10余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头痛,以双颞部明显,曾自服止痛药(具体不详),疗效较差。10天前出现昏迷,持续约1h,无四肢抽搐、口吐白沫及大小便失禁,醒后未诉其他不适,未在意,未行特殊处理。  相似文献   

14.
临床资料例1男,42岁,干部。因左侧面部发生红斑丘疹、丘疱疹伴阵发性疼痛4天来诊。患者曾在家自服“氨苄青霉素”等药物无好转。体检:一般情况好,左颌下淋巴结轻度增大,无触痛,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左侧耳前、下颌部可见数个集簇性米粒大丘疱疹,周边红肿较著,触之疼痛,无溃疡及渗出。诊断为带状疱疹。给予口服泛昔洛韦0.25、消炎痛25mg、VitB1 20mg,tid。外用夫坦(喷昔洛韦乳膏)涂搽皮损,日5次。  相似文献   

15.
正临床资料患者,男,60岁,已婚。因下肢踝部皮肤溃疡30天,面部、躯干浸润性红斑、溃破25天,外生殖器无痛性溃疡21天,伴有低热、乏力、咽痛,于2012年3月15日来院就诊。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双下肢内踝出现约拇指大浸润性暗红斑,逐渐增大,中心软化,并糜烂、溃疡,无痛感。随后面部、躯干相继出现暗红色丘疹、斑丘疹、脓疱,有溃破、结痂。  相似文献   

16.
临床资料患者男,15岁。全身皮肤起红斑、水疱,伴瘙痒7天于2006年7月5日就诊。患者7天前无明显诱因于头面部出现丘疹、水疱,进而蔓延至颈部,迅速扩散到四肢、躯干。皮疹渐扩大呈环状,瘙痒剧烈。发病前4周无服药史。无谷胶过敏性肠病史,2年前因上腹部疼痛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目前无症状。家族中无同类疾病患者。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74岁,因四肢、面部斑块、结节、溃疡3年,加重3个月于2012年11月入院。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于左下肢出现一钱币大的暗红色斑块.并迅速扩大,中心破溃,形成溃疡,无明显自觉症状,自行服用抗生素1周好转。  相似文献   

18.
正局限性盘状红斑狼疮(DLE)好发于面部,常呈蝶形,对称分布,发生于单侧面部者临床上极易误诊为其他疾病。本院诊治2例发生于单侧面部的局限性DLE,现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例1.女,27岁。因左侧面部红斑3年余,于2015年4月29日至我科门诊就诊。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左侧颊部出现一红色斑片,境界清,无明显自觉症状,未经规范诊治,其后左侧面部及鼻翼相继出现数  相似文献   

19.
临床资料患者男,42岁.因面部红斑20年,发热伴关节疼痛20天于2006年11月25日收入院.患者20年前左侧面颊出现-指甲盖大小的红斑,表面脱皮伴萎缩,面积渐扩大,无明显不适,曾在外院经临床结合病理检查确诊为盘状红斑狼疮(DLE),口服中草药及外用药膏等治疗3个月,无明显好转,自行停用上述药物,面颊部红斑缓慢扩大.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43岁,农民。因“右小腿皮疹伴瘙痒20余天,泛发全身5天”,于2003年8月27日入院。患者20天前无明显诱因右小腿外侧发生水疱,伴瘙痒,未曾治疗,3天后形成脓疱,约1周后脓疱穿破后形成溃疡,伴疼痛,近5天全身出现散在性分布的水疱、脓疱及溃疡,无发热、头痛、关节疼痛等不适。发病以来,患者精神欠佳,饮食、睡眠、大小便正常。患者曾于2003年6月26日因肾功衰竭在本院泌尿外科行右侧肾移植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