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09例阑尾炎病例术后切口感染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09例阑尾炎病例术后切口感染调查崔洁,郭中固,罗立勤医院感染是现代医疗工作中影响医疗质量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卫生部1983年调查了21所医院,结果约有8.4%的住院病人发生医院感染,外科切口感染率高达13%~18%[1]。阑尾炎在人群中发病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普外科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以及预防对策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间127例手术患者,对所有患者中感染的人数以及感染因素进行统计,并对预防方式进行讨论。结果:有13例糖尿病患者中有3例出现感染情况,占比例的23.08%,遵循无菌操作的114例患者中仅有3例出现感染,占比例的2.63%,25例肥胖患者中有11例出现感染,占比例的44%,放置引流管的66例患者中有13例出现感染,占比例的28.38%。在回归分析数据中可以看出,除了放置引流管一项以外,其余各项单因素回归比较中p均<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切口感染与抗生素的使用、无菌操作、糖尿病等因素相关,医师在术前要对患者的情况进行了解,并要做好充分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衣原体在新生儿感染频度并揭示其临床特征、提出诊治预防方案,我们对128例临床诊断新生儿感染患儿进行衣原体病原及血清学检查,对母血也进行追踪检查。表明西安地区新生儿感染中11/128(8.59%)显示衣原体感染情况。对其病例也进行了临床资料整理分析,提示出儿科工作者在今后工作中应重视预防新生儿衣原体感染情况。  相似文献   

4.
白塞病与结核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临床病例的回顾分析,探讨白塞病与结核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对78例白塞病(BD)住院患者的病案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对结核感染病例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胸部X线片等辅助检查结果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78例患者中48例合并明确的结核感染,并且经抗结核治疗后BD症状减轻;在这48例结核感染的BD患者中,肺部结核感染为25例,占52.1%,其他部位结核感染为23例,占47.9%,结论:结核感染与白塞病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在白塞病的诊断治疗中,应注意发现结核感染线索,并进一步做出明确的诊断和有效系统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2005~2007年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医院感染病原体的构成、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谱的动态变化,以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方法采用VITEK微生物自动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并测定药敏,结果依据1999年NCCLS判断标准,对2005~2007年送检的各类标本所分离的菌株进行鉴定及药敏测定。结果 共收集临床分离菌500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150株,占30%,革兰阴性杆菌350株,占70%。分离菌株中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最多。结论 笔者所在医院患者中分离的细菌耐药性强且多重耐药,因此,应该了解各菌种的耐药特点和耐药机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并严密监控新的耐药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引起肠球菌感染上升的原因及其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1,自引:13,他引:21  
目的 探讨引起肠球菌感染上升的原因,并对其耐药性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对我院2000~2001年度1918例呼吸道感染患者,在做痰培养前1周内使用头孢菌素类和其他抗生素后,分离出肠球菌的情况和对2001年度肠球菌的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2001年度的982例患者中使用头孢菌素类的616例,分离出肠球菌98例,分离率为15.9%,366例使用其他抗生素的患者分离出肠球菌16例,分离率为4.4%,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2000年度的936例患者中分离出肠球菌46例,其中使用头孢菌素(318例)的患者中分离出肠球菌36例,分离率为11.3%,在2001年度共分离出的114株肠球菌中耐万古霉素(VRE)的4株,分离率为3.5%。结论 由肠球菌所致的医院内呼吸道感染呈增高趋势,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使用可能是原因之一,在治疗此类菌引起的感染时,应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避免盲目使用对肠球菌无效的头孢菌素类。  相似文献   

7.
对孕妇,新生儿,肿瘤病人,急性病毒性肝炎病人的巨细胞病毒(CMV)活动性天津状况进行了调查。其中孕妇感染率3.30%,8例中有7例再发,1例原发,新生儿感染率7.69%,肿瘤病人56.52%均为再发:1055例急性病毒性肝炎病人感染率3.5%,次于甲肝,乙肝,戊肝,排列病毒性肝炎病原谱等四位,37例中1例原发,余为再发,定量检测结果,急性期抗CMV-IgM滴度原发感染高于再发感染,而IgG滴度再发  相似文献   

8.
人巨细胞病毒先天性感染的预防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巨细胞病毒是全球新生儿先天性及围产感染中最常见的病毒。在发达国家活存的新生儿中,约有1%发生HCMV先天感染,发展中国家较多;围产期感染的比前者更多。绝大多数感染者,为慢性无症状感染,约有10%有症状。有的危害性还很大,成为全球一个尚未解决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的流行特征。方法: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监控小组确定的标准,对1996-2000年13613例住院病人中发生的440例医院感染者进行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23%,医院感染率以内科为最高,妇科为最低,医院感染发生部位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占50.68%,结论:加强对医院感染的监测与系统管理对降低医院感染率效果显著,医院感染的主要部位是呼吸道感染。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中丁型肝炎病毒(HDV)感染情况,方法:对30例肝癌和40例肝硬化患者HBV复制标记和HDB感染标志的检测。结果:慢性肝病患者中HDV感染率为17.4%,肝癌患者HDV检出率低于肝硬化患者,在HBV复制阳性组中HDV检出率为3.33%,阴性组为27.5%,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HDV感染抑制了HBV的复制,通过检测发现肝硬化病情加重的原因与HBV活跃复制及HDV重叠感染有关,而肝癌病情恶化与HBV复制活跃及HDV重叠感染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 研究一种复合型生物消毒剂的杀菌效果、稳定性和毒性,为实际消毒应用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稳定性试验和现场试验及动物试验方法,对该消毒剂的消毒相关性能进行试验观察。结果 该消毒剂以溶葡萄球菌酶为主要成分,原液pH值3.50。以该消毒剂原液作用5 min对悬液内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杀灭对数值均>5.00。用该消毒剂原液对30人次皮肤喷涂消毒作用5 min,对自然菌的杀灭对数值均>1.00。该消毒剂经37℃存放90 d,存放后原液对白色念珠菌作用5 min杀灭对数值≥4.00。该消毒剂原液对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LD50均大于5000 mg/kg.bw,对家兔皮肤皮肤刺激指数为0,对豚鼠皮肤致敏率为0%。结论 该消毒剂具有较好的杀菌效果和稳定性,属实际无毒物质,对皮肤无刺激性,无致敏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速干手消毒剂启用后的有效期,为临床合理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某院手卫生依从性排名后4位的临床科室同一时间开启使用的20瓶某品牌速干手消毒剂为研究对象,开启使用后第1天采样,每10 d重复采样直至消毒剂使用完为止。同时对使用相应消毒剂消毒的手采样。检测消毒剂和手标本合格情况。结果共采集消毒剂样本98份,经肉眼观察,整个研究期间20瓶速干手消毒剂无变色、沉淀、悬浮物等。速干手消毒剂开瓶后60 d内检测合格率均为100%。共采集消毒后手标本44份,其中有3份标本检测不合格,均为使用开启后第50天的速干手消毒剂,检测不合格人员使用同批次速干手消毒剂后进行二次采样,检测合格,考虑不合格原因非消毒剂本身影响。结论含醇速干手消毒剂在开启后第60 d仍具有良好的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13.
动态空气消毒机在导管室应用效果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了解导管室动态空气消毒机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现场实验动态观察动态空气消毒机与紫外线灯的消毒效果。结果 消毒后5min,消毒效果相同;而紫外线灯组在消毒后1/2h后细菌数逐渐增加,动态空气消毒机组细菌数明显低于紫外线灯组,并随时间延长,细菌数逐渐减少。结论 动态空气消毒机消毒效果持续,优于紫外线灯,适合导管室的消毒。  相似文献   

14.
酸碱性对含氯消毒剂消毒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观察不同PH值对有机氯和无机氯消毒剂消毒效果的影响。方法:对染有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ATCC9372)的器械与物品进行消毒前后采样,用悬液定量杀灭实验检测不同含氯消毒剂不同酸碱性条件下对微生物杀灭效果。结果:次氯酸钠消毒剂在PH值4.5-9.5的变化中,对微生物的杀灭率从99.9%下降至53.6%;而有机氯的杀灭率只下降0.03%。结论:酸碱性对无机含氯消毒剂消毒效果的影响较大,而对建立有排酸碱性干扰功能的有机含氯消毒剂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添加合适稳定剂,以延长84消毒液临床使用时间,确保消毒效果持久稳定,使用方便。方法用碘量滴定法测定添加稳定剂与不添加稳定剂84消毒液,在临床使用过程中0、24、48、72、96h时有效氯含量的变化。用枯草杆菌芽胞测定两种消毒液定量杀灭效果。结果在含3%小牛血清白蛋白芽孢悬液中,温度20℃,同样作用45mi。的条件下,添加稳定剂后2%的84临床使用液,使用72h有效氯含量稳定在900mg/L以上,对枯草杆菌芽胞杀灭对数值大于5.0;不添加稳定剂的2%84消毒液临床使用液,使用过程中有效氯含量在900mg/L以上只能维持48h,对枯草杆菌芽胞杀灭对数值大于5.0。结论添加稳定剂84消毒液较不添加稳定剂84消毒液,在常规消毒使用过程中有效氯含量更为稳定,浸泡消毒效果保持不变,可延长使用至72h更换。  相似文献   

16.
快速手消毒剂使用时间及其消毒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快速手消毒剂开启后不同时间的染菌量及其消毒效果,为临床快速手消毒剂的有效使用提供指导。方法在同一科室同一时间开启使用3瓶快速手消毒剂,并在开启使用第1天、10天、20天、30天、40天时各随机取15份样本行细菌培养,同时对使用相应消毒剂消毒的手进行采样培养。结果在开启使用第1天的快速手消毒剂中,细菌量最高者仅为11 CFU/mL;使用该消毒剂消毒的手细菌量最高者也仅为6 CFU/cm2。但随着开启时间的延长,快速手消毒剂及用其消毒后手的细菌量均明显增加,至第30 d时分别达93.1 CFU/mL和9.45 CFU/cm2。结论快速手消毒剂应在开启后30 d内使用;对人员少的科室,建议使用小包装的快速手消毒剂,避免浪费和污染。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稳定型含氯消毒剂存放过程中的稳定性。方法在半开放与封闭条件下,对有效氯浓度介于60~15000mg/L的稳定型含氯消毒剂进行长达590d的保存实验,并对其主要指标与消毒性能进行监测。结果保存条件与有效氯浓度对稳定型含氯消毒剂的稳定性有明显影响,较高含量的有效氯浓度与封闭保存条件可获得较长的保存期;在保存过程中稳定性含氯消毒剂的消毒能力略降,主要与其有效氯的衰减有关。结论在封闭保存条件下,稳定型含氯消毒剂的保存期可长达1年,并保持较强的消毒能力,具有实际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消毒剂灭活流感病毒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以含氯消毒剂对甲型流感病毒灭活试验效果的观察,探讨消毒剂杀灭病毒试验方法。方法:试验采用细胞感染法,以活细胞染色法(MTT法)和观察细菌病理变化(CPE)法测定中和剂,消毒剂及中和产物对狗肾细胞(MDCK)存活性的影响。通过流感病毒对细胞感染情况的观察,计算半数细胞感染剂量(TCID50)的值,确定消毒剂对病毒的杀灭效果。结果:含量消毒剂有效氯含量25mg/L时,作用于细胞,仍可影响细胞的存活性,以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仅为26.15%,与CPE法测定含氯消毒剂对狗肾细胞存活性影响的结果基本一致;用MTT法筛选的含0.07%,硫代硫酸钠的PBS的中和剂,可作为含氟消毒剂杀灭甲型感病毒试验的中和剂,有效氯含量400mg/L,作用10min,对甲型流感病毒的平均杀灭率为99.91%,结论:以细胞感染法确定消毒剂对病毒杀灭效果的试验方法简便,可行。  相似文献   

19.
洁芙柔消毒凝胶消毒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洁芙柔消毒凝胶对微生物的杀灭效果.方法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和现场消毒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该消毒凝胶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作用1 min杀灭率均为100%;洁芙柔消毒凝胶对手上自然菌作用3 min,杀灭率为99.02%.结论洁芙柔消毒凝胶是一种凝胶状醇类消毒剂,杀菌力强,且具护肤成分,消毒后手感干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外科手消毒剂.  相似文献   

20.
植物草本消毒剂灭活流感病毒效果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稀释除药法检测消毒剂灭活流感病毒的效果。 [方法] 结合稀释除药法和细胞感染法,采用病毒灭活定量悬液试验检测消毒剂灭活流感病毒的效果。 [结果] 消毒剂稀释浓度100%和50%的1min灭活率都达99.995%以上;消毒剂稀释浓度25%的10min灭活率为99.867%。 [结论] 采用病毒灭活定量悬液试验,结合稀释除药法和细胞感染法检测消毒剂对流感病毒的灭活效果具有快速、简便等特点,特别适用于理化成分未明消毒剂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