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我院10年来经手术切除并行病理检查确诊为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病例资料,就其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共16例次患者,肿瘤分别位于胸腔、腹股沟、后腹膜、外阴、颈部、下肢等部位,无明显特异的临床症状。所有病例均行手术完全切除肿瘤,术后经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查确诊。对患者定期随访,其中2例分别于术后5年和7年肿瘤复发,2例分别随访3年和5年后失访,2例患者分别于随访的第9个月和16个月因全身多发转移死亡,其余患者仍在随访中。结论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大多数病例表现为局部缓慢生长的无痛性肿块,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术前诊断较困难,目前仅能依靠术后免疫组化检查确诊,手术切除是最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腹盆腔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 SFT)的临床特点及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22年1月35例腹盆腔SFT手术的临床资料。17例无明显症状,12例腰腹部或骶尾部疼痛,4例下肢肿痛,2例反复低血糖。肿瘤中位最大径15 cm(3~25 cm)。初次手术22例,复发再手术13例。结果 R0或R1切除32例,R2切除3例。联合脏器切除6例。7例行分块切除。中位术中出血量1200 ml(50~10 000 ml)。术后并发症8例。随访3~68个月,中位数18个月。初次手术22例中4例复发,2例远处转移。结论 手术完整切除是SFT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术后易复发,需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3.
胸腔巨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男 ,4 9岁。进行性胸闷、活动性气急 6个月。外院误诊为胸腔积液 ,穿刺抽出黄色液体 10 0ml。体检 :气管左移 ,右胸饱满 ,呼吸运动减弱 ,右肺叩诊实音 ,呼吸音消失。X线胸片、胸部CT扫描显示右胸腔呈大片均匀高密度肿块影 ,境界尚清 ,心脏及纵隔器官明显左移。肺功能检查 :FVC为 2 9% ,FEV15 2 % ,MVV 62 %。诊断为右侧胸腔肿瘤。2 0 0 0年 12月在全身麻醉下采用双腔支气管插管行右侧剖胸探查术。术中见一黄白色巨大肿瘤 ,几乎占据整个右侧胸腔 ,右肺被压缩在后上方。肿瘤为实质性 ,表面有圆块状隆起 ,包膜尚完整光滑 ,…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诊断、治疗方法和随访。方法回顾我院7年半收治的经手术切除并病理确诊为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病例资料,就其流行病学特点、诊断、治疗方法和随访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 60例孤立性纤维性肿瘤患者,男女比例无明显差异,中位年龄为46岁。盆腹腔为最常见的发病部位,其次为颅内、耳鼻喉口腔。约一半的患者出现专科症状而就诊。所有病例均行手术切除,并经病理组织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染色确诊。27例(45%)患者术后进行了复查随访,且多为1年内。27例中有4例在复查随访时发现复发。结论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大多为良性或低度恶性,生长较缓慢,诊断主要依赖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染色确诊,手术完整切除是其主要治疗手段,术后应定期进行随访复查。  相似文献   

5.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长期以来被认为系间皮起源,是间皮瘤的一个类型,称为纤维性间皮瘤.但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现在认为SFT属于一种间叶源性肿瘤,本文报道1例临床十分罕见的精囊SFT.  相似文献   

6.
7.
腹腔巨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例介绍 患者男,29岁,因消瘦并上腹部隆起4月余,于2008年10月6日入院。体格检查:T37.0℃,P84次/分,R19次/分,BP134/86mmHg(1mmHg=0.133kPa)。锁骨上淋巴结未扪及明显肿大,中上腹部膨隆,未见肠型及蠕动波,脐周静脉无曲张。  相似文献   

8.
<正>患者男,52岁,因"肛门坠胀不适4月余,加重伴排便费力1周"入院。查体:右下腹压痛。直肠指检:骶前直肠下段右侧旁占位性包块。实验室检查:白蛋白37.91g/L,乳酸2.96mmol/L,氯112.20 mmol/L,二氧化碳17.00 mmol/L,B型尿钠肽116.17pg/ml,癌胚抗原1.54μg/L,糖类抗原CA19-9 7.84 U/ml。超声检查:盆腔见大小约9.11cm×8.37cm×7.64cm低回声团块,形状规整(图1A)。CT检查:右侧坐骨直肠窝至盆腔内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14例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性分析14例腹膜后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14例中完整切除8例,包膜内切除1例,部分切除4例,仅取活检1例。本组无手术死亡。笔者的体会是:腹膜后肿瘤早期诊断困难,切除困难.复发率高,预后差。提示提高早期诊治水平是改善腹膜后肿瘤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06年6月我院收治的354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以腹痛、腹胀和腹部包块为主要症状.恶性占63.75%(204/320),以非霍奇金淋巴瘤和神经母细胞瘤为主; 良性占36.25%(116/320),以神经鞘膜瘤和平滑肌瘤为主. 肿瘤切除率恶性为50.98%(104/204),良性为61.21%(71/116). 除34例患者放弃治疗外,余均行手术治疗. 175例患者完全切除肿瘤,其中5例行血管重建,其余170例均顺利将血管分离或仅作了血管修补.145例患者因肿瘤浸润广泛或不能耐受血管置换手术等原因而只行肿瘤部分切除或取活检. 肿瘤完全切除患者随访1年,有132例局部复发,复发率为75.43%.结论 腹膜后肿瘤的早期诊断困难,B超和CT是诊断腹膜后肿瘤的重要手段.腹膜后肿瘤应尽可能手术完全切除,如有血管受累,应行血管重建,这对提高治愈率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极为有利.  相似文献   

11.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是一种罕见的起源于间充质梭形细胞的肿瘤,发生于前列腺者很少见。本院收治1例,年龄30岁,以排尿困难就诊,行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前列腺孤立性纤维性肿瘤,术后患者排尿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2.
眼眶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临床病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发生在眼眶的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的临床、病理组织学、免疫组化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5例SFT眼眶病例进行大体观察、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标记,观察Vimentin、CD34、CD99、bcl-2、Desmin、SMA、KI-67、CK、S-100蛋白在SFT组织中的表达。结果5例SFT发生于眼眶周围软组织,临床表现为肿块压迫所致的症状,肿块1.5~6 cm,光镜下肿瘤细胞由长梭形细胞构成束状、编织状排列,间质内有多少不一的胶原纤维和血管,形态多样性为其组织学特点。免疫表型:CD34、Vimentin、CD99均为弥漫强阳性,bcl-2阳性4例,Desmin、SMA、Ki-67、CK、S-100蛋白阴性。结论眼眶SFT与其他部位发生的SFT一样,是一组形态多样、无特殊组织构型及有多少不一胶原纤维的梭形细胞肿瘤,SFT的确诊必须结合组织形态和免疫组化共同完成。SFT的生物学行为少数有低度恶性可能,表现为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其组织学构像并不能完全精确的预测其预后,取决于其组织学形态和肿块的大小及生长方式,完全切除肿块者预后较好。患者术后的定期随访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也称为局限性纤维瘤,是一种少见的梭形细胞软组织肿瘤,纵隔SFT更少见.影像学检查对此类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我们诊断1例纵隔SFT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诊断与治疗董春生天津市天津医院(天津300211)原发性腹膜后肿瘤临床上比较少见,我院自1973年4月到1993年4月,20年间共收治原发性腹膜后肿瘤68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本文就其诊断与治疗进行分析与探讨。1临床资料1.1一般资...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提高早期诊断正确率与手术切除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我院1990-2000年经手术证实的86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临床资料。结果 69.7%患者以腹中,腰部肿块和/或腹痛就诊,术前确诊率为52.6%。获得随访62例,肿瘤完全切除者术后2年生存率为61.3%,姑息切除及探查活检者均在1年内死亡。良,恶性肿瘤完整切除率为81.3%,37%,复发率分别为15.4%,60%。16例术后复发,其中9例再次行手术切除。结论 早期诊断,首次手术的彻底性,术后定期复查是提高生存率的三个环节,复发者再次手术仍可获得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23岁。发现中下腹、盆腔肿物1年,伴腰痛、尿频、双下肢水肿3月入院。体格检查:T36.5℃,P86次/min,R20次/min,BP128/87mmHg(1mmHg=0.133kPa)。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腹软,中下腹膨隆,可扪及一类圆形肿物,约20cm×18cm大小,质硬,表面光滑,边界清晰,活动度差,无明显压痛。  相似文献   

17.
正患者男,41岁,反复上腹胀2个月。CT(图1):平扫显示肝右叶前下段类圆形肿块影,边界清楚,大小约7.54cm×6.91cm,呈不均匀性稍低密度,CT值30 HU,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内可见少许明显强化血管影,肿块整体呈不均匀性轻度强化,CT值45HU,静脉期(CT值51HU)及延迟期(CT值68HU)进一步强化,整体呈不均匀性渐进性强化。MRI(图2):肿块T1WI呈稍低信号,其内可见斑片状更低信号,T2WI呈混杂高信号,可见斑片状或条索状低信号,T2WI压脂  相似文献   

18.
成人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目的 探讨成人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 1955-1997年经手术和活检证实的成人原发性腹膜后肿瘤134例,就其年龄,病情,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的特点进行比较。结果 首发症状及体征多数国腹痛及腹块,腹块并有压痛者多的恶性,〈20岁及〉60岁发病者恶性多见,平均病程20.4个月,〈1年者多为恶性。肿瘤大小与良恶性无关,术前确诊率为41.8%,B超及CT的诊断率分别为48.5%,70.2%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于2000年至2009年间的29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病例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术前经超声、CT、MRI等检查证实为腹膜后肿瘤,29例患者中,恶性肿瘤19例,良性肿瘤10例,共随访18例,恶性肿瘤术后存活1年者6例,超过5年以上者0例;10例良性肿瘤患者存活至今。结论提高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认识,合理运用辅助检查手段及全肿瘤切除术是腹膜后肿瘤确诊及有效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作者医院自1978年对1996年18年间共收治原发性腹膜后肿瘤99例,其中良性49例,恶性50例,均经组织病理证实,作者分析了腹膜后肿瘤在临床表现,病理类型和手术等方面的特点,良性腹膜后肿瘤病程长(3~4个月)肿瘤小(直径12cm)症状轻,完整切除率高(83.7%),很少合并脏器切除(12.8%)术中平均失血少(平均640ml)而恶性肿瘤病程短(14.1个月)进展快,肿瘤较大(长径17.5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