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根治性膀胱全切+尿流改道术是目前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的首选治疗,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是其中的必要步骤,其对进行肿瘤准确分期、判断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而是否所有膀胱癌患者都应该行扩大淋巴结清扫术学界尚无定论。在此,作者结合文献报道和临床诊治体会,就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中扩大淋巴结清扫术的意义与适应征作一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2.
膀胱癌根治术中的盆腔淋巴结清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膀胱癌根治术盆腔淋巴结清扫的疗效. 方法 膀胱癌患者95例.男76例,女19例.年龄25~78岁.初发49例、复发46例.病理分类:尿路上皮癌87例、腺癌5例、鳞状细胞癌3例.病理分级:G117例、G2 39例、G3 31例.病理分期:Ta~T1 10例、T2 54例,T3 26例、T45例.95例均行膀胱癌根治术及标准的双侧区域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清扫范围包括双侧髂内、髂外以及闭孔淋巴结. 结果 95例清扫手术平均时间20 min,平均出血量25 ml,术中未发生重要血管及神经损伤.清扫淋巴结数目1~20枚,平均10枚,淋巴结阳性率为17.9%(17/95).术后发生近期并发症12例(12.6%),包括盆腔淋巴瘘、盆腔感染、阴囊或下肢水肿.术后随访3~64个月,中位时间34个月,死亡16例,3年存活率84.5%. 结论 膀胱癌根治术中行标准的双侧区域盆腔淋巴结清扫能提高分期准确性和患者生存率,无严重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操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在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中膀胱切除前后进行标准盆腔淋巴结清扫术(PLND)两种手术方案的相关临床指标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长海医院接受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加标准淋巴结清扫的63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54例,女性9例;年龄41~85岁,平均(66±9)岁。由2位不同的主刀医生分别实施先清扫淋巴结组(A组)和后清扫淋巴结组(B组)。统计术中及术后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用t检验、非参数检验和卡方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的年龄、体质指数和肿瘤分期等术前基线指标无统计学差异。A、B组清扫淋巴结总数分别为11.3±5.8和13.6±5.1(P>0.05),阳性淋巴结检出率分别为15.6%(5/32)和22.6%(7/31,P>0.05),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4%(3/32)和3.2%(1/31,P>0.05);术中出血量和手术前后血红蛋白、白蛋白以及肌酐变化值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膀胱癌根治术在膀胱切除前后行标准PLND在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临床指标变化方面两组无显著性差异,两种手术方式在熟练掌握手术技巧后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作者评估术中哨兵淋巴结活检在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行根治性膀胱切除联合扩大淋巴结清扫术中的作用。75例行根治性膀胱切除联合扩大淋巴结清扫术的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纳入研究。通过术前淋巴闪烁照相术、术中动态淋巴闪烁照相术及蓝色染料确定哨兵淋巴结。全麻成功后,通过膀胱镜将^99mTc-nanocolloid70MBq和蓝色染料注射到肿瘤周围,随后行扩大淋巴结清扫。切除淋巴结体外用手持γ探测器检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膀胱癌根治术(Bricker术)中先后行标准盆腔淋巴结清扫术(s PLND)的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接受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Bricker术中加行s PLND的115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由两位主刀医生分别实施先清扫淋巴结(A组)和后清扫淋巴结(B组)。其中A组60例,B组5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总数、拔管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短期随访情况,并运用非参数检验、t检验及卡方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均无中转开放。A组和B组的淋巴结清扫数分别为(10.40±1.65)个和(14.67±2.30)个,拔管时间分别为(5.37±0.95)d和(7.03±0.96)d,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0.00±1.95)d和(15.00±2.32)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手术前后肌酐差、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差、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围手术期输血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6.
迄今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pancreatoduodenectomy ,PD)仍然是惟一可以治愈胰腺癌的有效方法。自 193 5年Whipple首次成功实施PD后 ,此术式已成为根治胰头癌和壶腹周围癌的标准术式早期由于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肿瘤切除率低、复发率高而一度遭到质疑 ,随着麻醉、手术操作技术以及术后护理的提高 ,手术切除率得到提高 ,手术死亡率在国内外一些大的综合医院或胰腺癌治疗中心降低到 5 %左右 ,但复发率未得到明显改善。胰腺癌存在着广泛的淋巴结转移、“间隙浸润”和不同程度的血行转移与腹膜播散。“间隙浸润”指癌细胞浸润淋巴…  相似文献   

7.
在膀胱癌患者的诊疗过程中,盆腔淋巴结清扫术(PLND)发挥了重要的诊断和治疗作用,其重要性已经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重视,但如何选择最佳的淋巴结清扫范围、每种清扫范围对预后的影响及评价淋巴结清扫质量的相关指标仍存在较大争议.本文就膀胱癌患者行PLND的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旨在提高对PLND在膀胱癌患者治疗中的认知.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膀胱癌淋巴结转移特点及其在根治手术中合理施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意义. 方法收集1990年1月至2008年9月因膀胱癌行全膀胱切除术77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58例,女19例.平均年龄57岁.术后TNM分期:T1 9例,T2 24例,T3 39例,T4 5例.常规将盆腔淋巴结分5组,比较各组转移率和阳性淋巴结检出率.转移率为发生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例数占全部患者的百分比.阳性淋巴结检出率为转移淋巴结枚数占全部检取淋巴结总枚数的百分比. 结果全组淋巴结总转移率和阳性淋巴结检出率分别为27.3%(21/77)和14.8%(233/1576).各组转移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闭孔、髂内、髂外、髂总和骶前,分别为19.5%(15/77)、19.3%(11/57)、13.7%(10/73)、5.3%(3/57)和3.8%(1/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阳性淋巴结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髂外、闭孔、髂总、髂内和骶前,分别为23.0%(83/361)、22.1%(103/467)、9.5%(17/179)、6.8%(28/411)和1.3%(2/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例T1患者均无淋巴结转移. 结论膀胱癌行根治术时,对淋巴结转移率高的闭孔和髂内区域必须清扫,对阳性淋巴结检出率高的髂外和闭孔区域要完整清扫.根据术中闭孔、骶前的可疑淋巴结活检是否阳性,确定盆腔淋巴清扫范围.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不建议行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9.
膀胱癌淋巴结清扫术对膀胱癌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阐述了近年来该术式在手术范围、淋巴结清扫总数、转移淋巴结清扫数、淋巴结密度、转移淋巴结分布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迄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oduodenectomy,PD)仍然是惟一可以治愈胰腺癌的有效方法。自1935年Whipple首次成功实施PD后,此术式已成为根治胰头癌和壶腹周围癌的标准术式早期由于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肿瘤切除率低、复发率高而一度遭到质疑,随着麻醉、手术操作技术以及术后护理的提高,手术切除率得到提高,手术死亡率在国内外一些大的综合医院或胰腺癌治疗中心降低到5%左右,  相似文献   

11.
膀胱癌淋巴结清扫术对膀胱癌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阐述了近年来该术式在手术范围、淋巴结清扫总数、转移淋巴结清扫数、淋巴结密度、转移淋巴结分布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对存在盆腔淋巴结转移的侵犯膀胱肌层或者具有高危因素而位置表浅的膀胱肿瘤来说,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adical cystectomy,RC)、扩大的淋巴结清扫、阴性的外科切缘及可控的尿流改道已经成为最佳的治疗选择[1].但是,到目前为止,全世界仍然没有一种确切的早期诊断膀胱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方法,对于淋巴清扫术的标准术式及要清扫淋巴结的数目也存在争议.本文就膀胱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诊治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全麻甲状腺全切+左Ⅱ~Ⅳ区淋巴清扫+中央区淋巴清扫+左侧喉返神经吻合术。切断左胸骨甲状肌上端,辨认喉上神经外支后,切断甲状腺上血管,沿真被膜解离,下极处辨认喉返神经后处理血管,注意保护上下旁腺。全长暴露左侧胸锁乳突肌深面,切开左侧颈鞘,保护副神经,自下而上,自前向后,清扫左侧Ⅱ-Ⅳ区淋巴结,在左侧颈静脉角处注意结扎,防止术后乳糜漏。  相似文献   

14.
髂、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重庆医科大学第二医院(630010)高根五髂、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是为切除腹股沟区淋巴结转移而设计的一种根治性手术,用以控制下腹壁、下肢及男、女外生殖器与尿道、会阴或肛门部各种不同恶性肿瘤的区域性淋巴结转移。普外科往往用于下肢鳞状...  相似文献   

15.
膀胱癌行全膀胱切除术手术彻底,此项手术是当前惟一能使局部浸润性膀胱癌获得治愈的手段。原位新膀胱术使患保持自然而随意地从原位尿道排尿,生活质量提高。该报告3例病人均为手术后复发病例,行膀胱全切及原位新膀胱术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大部分分化型甲状腺癌伴颈部淋巴结癌转移的患者实施保留副神经、颈内静脉和胸锁乳突肌的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因为分化型甲状腺癌较少侵犯上述组织,术后生存时间长,改善生活质量就显得十分重要。我们中心大部分患者术前已行细针穿刺诊断右甲状腺乳头状癌,所以术中先将单侧腺叶切除,送术中冰冻,等待期间清扫中央区淋巴结。病理证实为甲状腺癌后,进一步实施功能性的侧颈区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介绍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中盆腔淋巴结清扫的手术方法改进及其疗效。方法2002年12月至2007年12月我院施行了129例膀胱癌腹腔镜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本组男性111例,女性18例。手术技巧的改良分为早期探索阶段和技术标准化阶段。早期探索阶段(25例):尝试不同器械、不同手术次序、不同手术技巧的淋巴结清扫方法;技术标准化阶段(104例):采用吸引器、电凝钩及血管闭合器(LigaSure)相结合的方法,按标准化的手术次序进行盆腔淋巴结清扫,其中13例施行扩大淋巴结清扫。结果全部病例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技术标准化阶段完成双侧标准盆腔淋巴结清扫术(91例)时间(76.1±17.8)min,出血量(62.6±30.7)ml,术中损伤髂外静脉(1.1%,1/91),术后淋巴漏发生率(2.2%,2/91),与早期探索阶段相比较,手术时间缩短、出血量减少、并发症减少。术后随诊1~5年,无继发出血,无下肢淋巴水肿,8例出现局部复发,6例发生远处转移。结论采用吸引器、电凝钩及LigaSure相结合的改良方法行腹腔镜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能减少术中并发症,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淋巴漏,肿瘤控制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直肠癌的发病率也在不断提升,据统计,直肠癌由原来的次于肺癌、胃癌的第三位已越至第二位,而且每年都在增加,有可能发展至首位.在我国,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而且不断年轻化,这就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面临直肠癌的影响,生活质量将会下降.随着对直肠癌的认识不断加深,手术治疗直肠癌得到了不断的提高,本文结合我们的临床实践和近年来国内外文献对直肠癌切除术淋巴结清扫这一领域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9.
取胸骨切迹上两横指切口,左侧至胸锁乳突肌前缘,右侧至胸锁乳突肌后缘,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颈阔肌,于颈阔肌深面游离皮瓣上至甲状软骨和颌下腺,下至锁骨和胸骨上凹。打开胸锁乳突肌外侧缘,打开颈动脉鞘,暴露右侧颈动脉、颈内静脉,清扫Ⅱ、Ⅲ、Ⅳ、Ⅴ区淋巴结。术中解剖显露二腹肌、舌下神经降支和静脉角,注意保护副神经、膈神经和颈丛。3-0丝线缝合颈阔肌,医用胶水关闭皮肤切口。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膀胱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因膀胱癌而行全膀胱切除术的129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按解剖部位将盆腔淋巴结分为10区6组,比较各组淋巴结转移率和阳性淋巴结检出率。结果全组淋巴结总转移率和阳性淋巴结检出率分别为29.5%(38/129)和6.8%(214/3142)。各组转移率由高到低排列为闭孔、髂内、髂外、髂总、骶前和肠系膜下动脉分叉以下腹主动脉及腔静脉周围,分别为20.9%、18.6%、17.1%、11.5%、9.8%和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阳性淋巴结检出率由高到低排列为髂总、闭孔、髂外、髂内、骶前和肠系膜下动脉分叉以下腹主动脉及腔静脉周围,分别为10.6%、10.0%、8.9%、5.3%、4.0%和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膀胱癌行根治性手术时,淋巴结清扫基本范围包括髂总动脉加标准盆腔淋巴结清扫。骶前和腹主动脉远端组若未发现可疑转移淋巴结者,该区域不必进行常规清扫。可根据手术所见,直接选取闭孔、骶前组淋巴结中的疑似转移者,行快速冷冻病理检查,明确有无肿瘤转移,决定是否缩小或超扩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