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姜扬 《中国实用医药》2013,8(6):129-129
目的评价分析依拉达奉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我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8例,随机双盲的分成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5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使用依拉达奉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依拉达奉联合尤瑞克林治疗,疗程15d,比较两组患者NIHSS评分、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后NIHSS评分为(16.1±4.2)分、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为(9.8±3.9)分,两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4.2%,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9.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拉达奉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更有效地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的情况,临床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临床推广应用前景广泛。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效果。方法将98例TI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仅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脑梗死发生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脑梗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TIA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依拉达奉在治疗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50例,按不同治疗方式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口服氯吡格雷治疗)和实验组(给予“氯吡格雷+依达拉奉”联合治疗),治疗14d后对两组患者疗效以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达到92.0%,对照组仅为7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14d后,联合组患者平均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实验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依扭达奉用于临床治疗脑梗死疗效确切,对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可以说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杨艺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16):2505-2507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替普酶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8%,明显低于治疗组的9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阿替普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与降纤酶联合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拉达奉与降纤酶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2.5%(37/40)]显著高于对照组[67.5%(27/40)],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纤酶与依达拉奉在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中具有确切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方法 52例脑梗死期间伴TIA发作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27例)用降纤酶5u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静滴,连用7天,首剂加倍。对照组(25例)给予血栓通10ml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静滴,连用15天。分别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液学改变及临床疗效和TIA控制时间。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纤维蛋白原及血液粘度等明显降低,有显著差异(P〈0.05),且较对照组降低明显;在控制TIA发作及临床疗效上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不良反应轻微,未发现出血性脑梗死及粘膜活动性出血情况。结论 应用降纤酶通过调节纤溶系统,迅速控制TIA发作,从而阻断急性脑梗死的进展,降低致残率,且安全、实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1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LMWH)联合阿司匹林(aspirin,ASA)治疗动脉源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的疗效。方法应用ABCD3评分测定186例动脉源性TIA患者的分值,根据分值分为低、中、高危3组,每组再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每天给予ASA 100mg口服和奥扎格雷160mg静滴,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LMWH脐周皮下注射。观察1月内TIA控制率和脑梗死的发生率。结果低危组的治疗组和对照组TIA控制率和脑梗死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中、高危组的治疗组TIA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中、高危组的治疗组脑梗死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LMWH联合ASA治疗ABCD3中高评分值TIA和脑梗死发生的近期疗效优于单用ASA。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及分析依达拉奉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9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治疗组)40例和观察组(常规治疗加依达拉奉组)40例,然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疾病控制率、脑梗死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的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标进行分别统计及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疾病控制率及脑梗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标也好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依达拉奉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效果较好,对于脑血供等方面的改善作用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剂量尿激酶联合克林澳对频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频发TI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小剂量尿激酶和克林澳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24h.3d内TIA发作控制率分别为72%和9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40%和68%)P〈0.01。结论小剂量尿激酶联合克林澳对频发TIA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黄庆梅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7):1236-1237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灯盏细辛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依达拉奉联合灯盏细辛治疗组(观察组)和灯盏细辛组(对照组)各40例,分别对两组治疗前、治疗14d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效率治疗组为82.5%,对照组6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灯盏细辛是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纤溶指标D-二聚体(D—dimer,D—D)抗原含量在急性脑梗死(CI)、脑出血(CH)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血浆中治疗前后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分别检测30例脑梗死、20例脑出血及15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治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的抗原含量水平并分别与对照组比较。结果脑梗死、脑出血急性期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D-二聚体含量降低,TIA组D-二聚体含量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浆D-二聚体是反映体内纤溶状态、纤溶活性的重要指标,在不同的疾病和病期有不同的变化,可作为判断病情严重程度、预后与复发及判断病程、病期的参考指标;D-二聚体单独应用不能鉴别急性脑梗死和脑出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频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5月来本院就诊的频发TIA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症状积分、治疗前及治疗7和14 d的PT、APTT、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FIB、PLT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6个月,治疗组未见TIA复发及脑梗死发生,对照组TIA复发7例、脑梗死5例。治疗组治疗7、14 d的PT、APTT均长于治疗前,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短暂性失语、瘫痪及感觉障碍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皆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频发TIA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副作用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钟国球 《中国医药科学》2014,(4):110-111,115
目的探讨脑梗死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肠溶阿司匹林预防复发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5月~2012年6月经由CT或MRI确诊并收治的脑梗死患者,合计169例。随机分为临床组85例和对照组84例。所有患者均实施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常规组应用阿司匹林治疗,临床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而后比照两组治疗后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高、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并统计脑梗复发情况。结果临床组其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其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组85例在治疗期间3例脑梗复发、复发率为3.53%;常规组84例在治疗期间9例复发,复发率为10.71%。两组比较临床组其复发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梗死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肠溶阿司匹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水平,遏制血栓形成,预防脑梗死复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acutecerebralinfarction,AC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9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48例与对照组4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评分,NIHSS评分及ADL评分变化情况。结果(1)对照组与治疗组临床总体疗效分别为93.8%(45/48),75.6%(34/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治疗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Barthel指数、NIHSS及ADL评分均显著升高,在统计学比较(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Barthel指数、NIHSS及ADL评分治疗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总有效率,改善患者症状及临床指征,两药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协同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添加脑栓通胶囊治疗阿司匹林抵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将94例有阿司匹林抵抗现象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45例)与观察组(49例),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添加使用脑栓通12周,在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及临床疗效。结果①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血小板聚集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前,两组患者NHISS评分、BI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NHI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③观察组观察期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脑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栓通添加治疗可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阿司匹林抵抗现象,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同时改善患者临床预后和降低疾病复发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塞通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95例急性脑梗死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治疗组(n=50)和对照组(n=45),治疗组患者用血塞通注射液静滴,对照组患者给予丹参注射液静滴,对比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治疗组(P<0.05),对照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显著低于治疗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有显著的疗效,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在预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脑梗死中的应用。方法选取60例TIA患者,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在发病后口服氯吡格雷50 mg,1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20 mg阿托伐他汀钙,1次/d。随访两组患者1年。在两组患者治疗前及随访结束时,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脂四项,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检查PLT(血小板)计数。治疗前后,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颈动脉血管斑块,观察斑块数量及性质改变。观察两组患者随访期间脑梗死发生率、脑出血发生率及其他不良反应事件。结果治疗后,观察组TC、TG、LDLC降低(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组间PT、APTT、PL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颈动脉平均斑块发生率及平均低回声斑块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平均强回声斑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随访1年期间仅1例(3.33%)发生脑梗死或脑出血,对照组6例(20.00%)发生脑梗死或脑出血,两组患者随访期间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皮肤粘膜、内脏等部位出血。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应用于TIA患者,通过调节血脂及抗血小板治疗,可明显降低脑梗死的发生率,效果明显优于单用氯吡格雷组。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大脑中动脉狭窄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用药安全性。方法将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0例急性大脑中动脉狭窄脑梗死患者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均以2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改良Fugl-Meyer上肢体综合功能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以及脑梗死进展率、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VAS、Fugl-Meyer、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脑梗死进展率、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狭窄脑梗死的效果明显,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患者重返社会的时间。  相似文献   

19.
奥扎格雷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贤秀 《中国医药》2012,7(11):1377-1378
目的 研究奥扎格雷钠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22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数字随机方法分为联合用药组(90例),奥扎格雷钠组(55例),阿司匹林组(35例),对照组(47例).联合用药组静脉滴注奥扎格雷纳80 mg,每12小时1次,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d;奥扎格雷钠组给予奥扎格雷钠80 mg静脉滴注,每12小时1次;阿司匹林组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d;对照组依据病情只应用常规药物治疗,如脱水降颅压、改善脑循环、改善脑细胞代谢等.各组疗程均为14 d,比较4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以及各组患者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有效率.结果 联合用药组基本治愈20例,显著进步43例,进步21例,总有效率93.3% (84/90);奥扎格雷钠组分别为7、20、18例,总有效率81.8% (45/55);阿司匹林组分别为3、10、11例,总有效率68.6%(24/35);对照组分别为3、2、13例,总有效率38.3%(18/47).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高于其他3组,奥扎格雷钠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阿司匹林组和对照组(均P<0.05).联合用药组男性患者总有效率为91.8%(45例),女性患者总有效率为95.1%(39例);奥扎格雷钠组分别为83.3%(25例)、80.0%(20例);阿司匹林组分别为70.0%(14例)、66.7%(10例);对照组分别为37.3%(10例)、40.0%(8例).4组组内不同性别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奥扎格雷钠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明显改善临床预后,总有效率优于单用奥扎格雷钠和单用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