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技术及在精准肝癌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HDxt 3.0T超导磁共振对63例患者行动态增强检查并作成像质量评价.结果:63例检查患者的腹部动态增强效果满意,血管清晰,病灶明确,其中15例患者经手术证实病变与增强检查显示相符.结论:3.0T磁共振动态增强能够准确显示肝脏血管及病变,对精准肝癌切除术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钆贝葡胺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对肝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的诊断价值。方法:46例肝移植患者术后行MRI扫描;利用testbolus测出循环时间后行3D-FLASH扫描,获得各期血管图像。将MRA图像质量确定为5级,诊断血管并发症。结果:MRA对于血管的显示质量均较好。MRA发现肝动脉狭窄6例,肝动脉迂曲3例;门静脉狭窄12例,门静脉栓塞3例;肝静脉变窄4例,均经临床证实。结论:钆贝葡胺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安全无创,对肝动脉、门静脉、肝静脉显示清楚,诊断血管并发症准确度高,有可能成为肝移植术后血管评价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仪检查在肝移植术后并发症诊断中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肝移植术后发生并发症患者的MRI资料,结果经手术、肝组织活检或血管、胆道造影证实。结果:64例患者术后均有皮肤、巩膜黄染、发热、腹痛等症状,实验室检查发现肝功能异常。14例患者无临床症状,肝功能正常。影像分析明确发现门脉主干吻合口狭窄21例;肝动脉狭窄10例;下腔静脉吻合口狭窄1例;胆管吻合口狭窄15例;肝门水平非吻合口狭窄5例:移植排异反应17例;肝癌复发9例。结论:磁共振成像仪检查能清晰显示手术血管、胆管的狭窄、扩张,是评价肝移植术后并发症较好的检查设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3.0T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在老年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前列腺癌患者作为恶性组;选取同期该院收治的50例前列腺良性病变患者作为良性组。两组均接受3.0T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检查,并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分析两组检查结果。结果 以病理诊断结果为参考,3.0T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检查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度为92.00%,特异度为88.00%,准确度为90.00%;恶性组动态增强扫描的峰值时间、峰值、强化幅度、强化率分别为(55.19±12.61)s、(582.43±186.94)、(291.42±123.35)、(2.48±0.81)%,与良性组的(104.27±58.34)s、(495.34±118.42)、(418.42±187.46)、(1.71±0.5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0T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在老年前列腺癌诊断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诊断效能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64排CT血管造影(multi-slice spiral CT angiography,MSCTA)及3.0T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在颅内动脉硬化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确诊为颅内动脉硬化狭窄的75例患者脑CTA和MRA图像,通过两种检查的数据计算分析,比较两种血管成像方法对颅内动脉硬化狭窄诊断的准确率。结果头CTA、MRA在评价颅内动脉硬化狭窄程度上与DSA诊断有较高的符合率,同时CTA较MRA在颅内动脉硬化狭窄诊断上有更高的准确率。结论头CTA和MRA都是可靠的无创血管成像检查方法,都能较好地显示颅内动脉硬化狭窄病变,给临床提供比较准确的信息;相对MRA,CTA在诊断颅内动脉硬化狭窄具有更高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磁共振成像技术对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4月~2005年11月100例MR病例,运用不同的成像技术对脑血管疾病的诊断研究。其中研究组55例经常规MR I、MRA(磁共振动脉血管成像)、MRV(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及动态增强扫描,对照组45例单纯行常规MR I扫描。常规扫描序列包括快速自旋回波(TSE)横断T1WT2W压水T2加权像,矢状T1W或冠状T2W。结果2组扫描结果:研究组(55例)诊断正确率为95.6%(其中4例经DSA与手术证实为假阳性);对照组45例诊断正确率为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MR I结合MRA、MRV及动态增强扫描,对脑血管疾病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磁共振三维增强在头颈部的成像技术、影响影像质量的因素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德国SIEMENS ESSENZA 1.5 T型磁共振扫描机对105例疑有头颈部动脉疾病患者进行头、颈部动脉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contrast-enhanced MR angiography,3D CE-MRA)检查。所有影像用最大强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进行三维血管重建。结果 105例患者均获得清晰影像,可直观、完整地显示动脉正常结构和疾病分布情况,其中正常19例,异常86例,(分为动脉硬化狭窄闭塞84例,动脉瘤4例,动脉变异7例,烟雾病1例)。结论 3D CE-MRA无创、简便快速,且能了解病变的范围和程度,清楚地显示血管本身病变、病变与血管关系、血管与周围组织关系,在临床预防和治疗动脉疾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DCE MRA)在肾、肾上腺疾病术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23倒肾肿瘤患者,22倒肾上腺肿瘤患者,2例肾动脉狭窄患者术前进行了3D DCE MRA检查,将其结果同术中所见或DSA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所有患者的3D DCE MRA显示血管清晰,达到诊断要求,并且具有能同时显示血管外病灶的特点,其检查结果与手术所见和DSA检查结果基本相符。结论 3D DCE MRA是可靠的非创伤性诊断手段,有望逐步取代DSA检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肿瘤界限不明的肺癌放疗中应用磁共振常规扫描联合扩散加权成像对确定照射范围的作用。方法:选取伴有阻塞性肺炎(6例)或肺不张(24例)的肺癌患者30例。放疗前分别采用1.5 T和3.0 T磁共振成像系统各检查患者15例,DWI在1.5 T和3.0 T扫描中扩散加权系数(b值)分别选择为600 s/mm2和1 000 s/mm2。根据MRI影像判断勾画放疗的肿瘤区(GTV)。结果:3.0 T磁共振成像对比度及信噪比高,判断病变良恶性的价值更大,但超高场强易产生空间几何扭曲伪影。而1.5 T磁共振成像系统中的几何变形相对少,但判断病变良恶性的价值不如3.0 T。MRI可协助明确判断GTV范围的占63.3%。结论:对肺癌患者放疗难以判断GTV界限时,磁共振平扫联合DWI有助于进一步明确靶区的勾画范围,采用1.5 T的磁共振成像系统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头颈血管成像(CTA)和3.0T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对基底动脉的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18年1月~6月就诊的100例256层螺旋CT头颈血管成像(CTA)和100例3.0T磁共振成像(MRA)患者的影像病例资料,评价基底动脉解剖、变异及其临床应用价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TA组100例中84例正常,16例变异,变异发生率为16%。MRA组100例中,96例正常,4例变异,变异发生率为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A、MRA两组比较基底动脉直线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56层螺旋CT头颈血管成像(CTA)和3.0T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能清楚显示基底动脉解剖学特征,对后循环缺血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减少脑卒中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前列腺外周带T2WI低信号炎症的常规MRI及肝脏容积超快速三维成像(LAVA)序列多期动态增强扫描,以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对经穿刺病理证实的4例前列腺炎的临床资料及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灶均位于外周带,T1WI呈等信号,T2WI呈弥漫或非结节样低信号,DWI呈高信号,动态增强后观察动脉晚期强化,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为平台型。6~8个月后复查,常规MR及动态增强均为正常表现。结论:前列腺外周带T2WI低信号炎症的MR表现与前列腺癌表现相似,T2WI及动态增强序列有助于鉴别诊断,确诊有赖于穿刺活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成像技术在眼眶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21例眼眶占位性病变的影像学表现,所有病例均行3.0T MR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眼眶良、恶性占位病变的MR信号分别有各自特点,21例中眼眶海绵状血管瘤6例,炎性假瘤4例,甲状腺相关眼病3例,皮样囊肿2例,恶性淋巴瘤3例,浆细胞瘤l例,脂肪瘤1例,泪腺腺瘤1例.结论:3.0T磁共振可对眼眶病变进行准确定位并判定病变性质,对治疗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磁共振(MR)检查对输尿管扩张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6例已行静脉肾盂造影(IVP)检查的输尿管扩张患者做磁共振成像(MRI)及磁共振尿路成像(MRU)检查,并对其中6例做MR梯度回波序列动态增强扫描。结果MR检查显示56例输尿管扩张,35例结石,13例结核或炎症,3例输尿管肿瘤,3例发育异常,1例输尿管外肿瘤,1例神经源性膀胱;IVP检查显示51例输尿管扩张,5例不显影,32例结石,10例结核或炎症,3例发育异常,1例神经源性膀胱。结论MR检查能清楚显示输尿管扩张的情况,帮助分析扩张的病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超声造影在肾动脉狭窄诊断中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该院疑似肾动脉狭窄的患者13例通过静脉超声造影进行检查,在之前先进性常规超声检查。结果在超声造影之后26条肾动脉显影,其中13条显示出现各程度的狭窄。其中1例患者在常规超声下诊断结果为双肾动脉狭窄,超声造影现象后肾动脉无异常。1例患者在常规超声诊断下为左肾动脉狭窄,超声造影结果为双肾动脉狭窄。和血管造影的结果相比,超声造影其结果和常规超声相比吻合度更高。结论通过超声造影对肾动脉狭窄进行检测,能够使肾动脉血流信号的显示得到改善,和常规超声检测相比在较大程度上克服了其原有的局限性,使得肾动脉狭窄的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和血管造影的结果有着一定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胰岛细胞瘤的MSCT和MRI表现.提高对该肿瘤的定位和定性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胰岛素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对12例行CT平扫+增强检查;8例行MR检查,其中3例同时行三期动态增强扫描;5例同时行CT和MR检查。结果13例均为单发胰岛素瘤;发生在胰头(包括钩突)4例,胰颈1例,胰体2例,胰尾6例;11例良性肿瘤边界清楚。均无血管、胰管和胆管受侵及肝转移表现。12例CT平扫均呈等密度的肿块:12例于动脉期整个瘤体明显强化;门脉期肿瘤强化程度下降;实质期9例密度略高于正常胰腺;3例呈等密度。MRI表现:T1WI:5例呈的低信号,3例呈等信号;T2WI(抑脂):7例呈高信号,1例体积较大者呈等、高信号;DWI序列均呈高信号;MRI动态增强扫描均呈富血供。结论胰岛细胞瘤有较为典型的MSCT和MRI表现。对其定位和定性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肾动脉的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CE-MRA)和CT血管成像(CTA)进行对照性研究,评价CE-MRA与CTA这2种不同的检查方法对肾动脉狭窄性病变的显示情况。方法:对临床上怀疑有肾动脉狭窄的30例患者同时行肾动脉的CE-MRA与CTA检查,其中证实有狭窄的15例患者再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对比分析CE-MRA与CTA这2种不同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肾动脉狭窄的显示情况。结果:CE-MRA与CTA在肾动脉狭窄程度的判定上没有明显的区别(P>0.05),CE-MRA在肾动脉狭窄诊断上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要略低于CTA。结论:CE-MRA与CTA都能较准确地诊断肾动脉的狭窄,但CE-MRA无辐射、更安全,更应作为临床上检查肾动脉狭窄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乳腺X射线及MRI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以期提高该病的术前诊断水平。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9年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乳腺X射线摄影检查,5例行MRI检查,分析乳腺X射线和MRI表现。结果:乳腺X射线多表现为边界清晰的高密度肿块,分叶状14例、圆形4例,伴晕征者7例,周围伴有增粗血管影3例。MRI多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分叶状肿块,T1WI多为低信号,T2WI多为高信号,弥散加权成像多为高信号,T2WI-FS序列均出现低信号且无强化的分隔,2例T2WI-FS序列出现高信号的囊性裂隙,动态增强扫描均表现早中期明显强化。结论:乳腺叶状肿瘤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乳腺X射线摄影诊断缺乏特异性,结合MRI检查有助于提高叶状肿瘤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