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赖永榕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09,15(2):66-67,73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 vera,PV)简称“真红”,是一种获得性,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疾病,其特征为红细胞造血异常增生,红系祖细胞对红细胞生成素高度敏感和非依赖。临床表现有皮肤红紫、脾大、高血压、血栓形成及出血倾向等。血液学特征为红细胞和全血容量绝对增多,血液粘稠度增高,常伴白细胞和血小板增多,晚期可伴有骨髓纤维化或转化为急性白血病。PV、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ssential thrombocythemia,ET)、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rimarymyelofibrosis,PMF)统称为临床上常见的3种BCR/ABL基因阴性的骨髓增殖性疾病(myeloproliferative disorders,MPD)。 相似文献
2.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 vera,PV,简称真红)是一种原因未明的造血干细胞疾病。其特点为骨髓中红细胞系、粒细胞系和巨核细胞系呈过度增生,以红系增生最为显著,引起红细胞数及容量显著增多。血粘滞度增高,伴有外周血白细胞及血小板数升高。临床表现有皮肤粘膜红紫、高血压、脾肿大、血栓栓塞形成、出血以及血管神经系统症状。诊断真红主要根据多次外周血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明显升高,前者≥6.5&;#215;10^12/L(男)或≥6&;#215;10^12/L(女), 相似文献
3.
4.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治疗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是克隆性红细胞增多为主的一种骨髓增生性疾病,目前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案。治疗的目的是尽量降低血栓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危险性,其次阻止疾病向骨髓纤维化或白血病方向发展。新近的方法有应用羟基脲、哌泊溴烷等骨髓抑制剂进行化疗及α-干扰素治疗等。本文就PV的各种治疗进行评价及比较。 相似文献
5.
陈苏宁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8,38(2):104-106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 是一种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骨髓增殖性肿瘤(MPN),以红系增生、体质性症状、 血栓性事件和对生存的影响为主要表现。近十余年来,随着对PV 分子机制了解的不断深入,PV 的诊断标准有了新 的调整,新的靶向治疗药物也在PV 的治疗体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张叶帆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81,(10)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系骨髓增殖症候群之一。病程长,可引起循环器官功能障碍及并发多种症状,临床需注意经常控制外周血细胞在正常范围。为此通常应用放射性磷(~(32)P)、马利兰、双溴丙酰哌嗪(pipobr-man)等化学药物治疗.1963年 Eckhardt 报告用二溴甘露醇(dibromomannitol)治疗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有效,其后有人用该药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获良效。作者用二溴甘露醇治疗本病14例,其中未经治疗者12例(男8,女4),曾用双溴丙酰哌嗪治疗产生 相似文献
7.
基因突变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连生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9,29(5):420
自从证实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高发JAK2基因突变(JAK2 V617F),对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理解真正获得了突破而进入全新的分子时代.本文就JAK2 V617F突变对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诊断及治疗的影响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单采红细胞加小剂量化疗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eythemia.vera,简称真红,PV)治疗方法颇多。我科对3例PV患者应用体外循环单采红细胞,紫外线照射充氧血液回输(ultavio-letirradiation of autotanstustused blood,UVB)配合小剂量化疗方法治疗,取得初步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1 病例选择 3例VP患者均为我科住院男性患者,年龄32~72岁。病史资料、血液实验室、骨髓穿刺涂片检查(其中1例为骨髓活检病理检查),符合国内VP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分析红细胞单采在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对符合国内PV诊断标准的19例患者,运用血细胞分离机进行异常增生红细胞单采,配合临床药物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常规中Hb、RBC、Hct、WBC、PLT均值变化,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统计分析。观察依患者公斤体重和Htc设定红细胞采集量,单次采集后Hct降低情况及首次采集前后Hb均值变化与再次采集前后Hb均值变化的差异。结果:治疗后血液Hb、RBC、Hct均值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例完全缓解,7例临床缓解,4例好转,有效率为100%;单次采集Hct平均降低幅度为16.11%。结论:红细胞单采在PV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的疗效,单次采集应考虑PV患者血容量绝对增加的情况,根据患者病情和对红细胞去除的耐受情况适当增加采集量。 相似文献
11.
12.
饶中和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82,(6)
本文作者在经过分析、鉴别之后,提出了以下诊断标准。假如以下A、B,C 存在,诊断可成立:A 红细胞容量增加:男大于36ml/kg 体重,女大于32ml/kg 体重。B 动脉血氧饱合度达92%或更高。C 脾大。假如不具有脾大,则下述任何两点能代替C:1.血小板增多:大于40万/mm~3。 相似文献
13.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也称原发性红细胞增多症,为一少见的、至今原因未明的慢性进行性骨髓增生性疾病。本病的特点:骨髓造血活动亢进,总血容量显著增高,在血循环中红细胞绝对数显著增多的同时,粒细胞与血小板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加,患者皮肤与粘膜呈暗红色,血流滞留,脾脏增大。本病若能适当治疗而不发生严重合并症者,病程可达10~20年。近年来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7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7例,其中男6例,女1例;年龄35~59岁,其中35岁1例,47~59岁6例,发病以40~60岁居多;病程5~20年。 相似文献
14.
我院自1969年7月至1974年6月共见真性红细胞增多症22例,现报告如下。资料分析(一)性别和年龄:男13例,女9例;30岁以上者21例。(二)发病至确诊时间:1个月~1年者9例;2~4年者9例;5~10年者4例。(三)临床表现:主要有:皮肤粘膜呈紫红色(22例),肝脾肿大(22例)及高血压表现 相似文献
15.
16.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 是以红细胞增多为主的两系或三系血细胞增高的造血干细胞(HSCs) 恶性克隆性疾病。 文章对其发病机制、临床特征、疾病进展和治疗选择等在中国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临床医师精确诊治该疾病奠 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翁建宇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2,29(5)
本文对FredHutchinson肿瘤研究中心的 1 9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PV)和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ET)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 (HSCT)效果进行评估 ,以确定HSCT能否对进展期PV和ET提供治愈的机会。方法 1 998年 5月~ 2 0 0 0年 3月 ,1 9(男4、女 1 5)例PV或ET患者 ,中位年龄 43 ( 1 8~59)岁。自诊断至HSCT中位时间 1 70 ( 77~ 3 0 0 )个月。移植原因 :进展为骨髓纤维化及巨脾 1 0例 ;进展为MDS或AML 9例。其中 7例患者进行HSCT前曾接受过脾切除手术 ,除 5例外所有患者均接受过细胞毒药物治疗。造… 相似文献
18.
19.
20.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属于难治性疾病。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 1例 ,疗效满意。报告如下。患者女 ,5 0岁。因头昏头痛、乏力 2年余 ,近 2个月来鼻衄、牙龈出血伴视力障碍 ,温水洗浴后皮肤发痒入院。查体 :面色呈紫红色 ,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皮肤粘膜无出血点 ,心肺无异常 ,腹软 ,肝未触及 ,脾中度肿大 ,四肢压痛明显。实验室检查 :红细胞 80 .5× 10 1 2 / L ,血红蛋白 189g/ L ,血片中可见以嗜多色红细胞 ;白细胞 30× 10 9/ L ,血小板 5 0 0× 10 9/ L ,血液粘滞度 6 .0 6。骨髓象检查 :骨髓增生明显活跃 ,粒∶红 =3∶ 1,颗粒型巨核细胞 4…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