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高血压对青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的影响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3年6-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及武装警察部队北京市总队医院住院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并行冠状动脉造影的64例青年女性(年龄≤44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病变患者(46例)和多支病变患者(18例);选取同时期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排除冠心病诊断的青年女性6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高血压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关系.结果 ①青年女性中,心肌梗死组高血压比例(56.2%,36/64)高于对照组(8.3%,5/60),多支病变患者高血压比例(77.8%,14/18)高于单支病变患者(47.8%,22/46) (P <0.05).②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青年女性患者中,高血压[比值比(OR)=16.173,95%置信区间(CI):4.130 ~ 63.328]、血红蛋白(OR=1.039,95% CI:1.002 ~1.078)及尿酸(OR=1.008,95% CI:1.001 ~ 1.016)是急性心肌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③心肌梗死组中,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38.9%,14/36)多于非高血压合并多支病变患者(14.3%,4/28) (P<0.05);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多支病变(77.8%,14/18)的比例高于单支病变组(46.2%,18/39) (P <0.05).结论 高血压是青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合并高血压的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东莞市社区居民脑梗塞(cerebral infarction,CI)发病的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CI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在东莞市社区中收集CI病例和对照各150例,调查既往病史、家族史、环境因素等流行病学方面的资料.采用SPSS13.0软件对CI发病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育锻炼、高血压史、经济压力、甘油三酯为影响CI发病的影响因素,其中体育锻炼(OR=0.050)为CI保护性因素,高血压史(OR=4.336)、经济压力(OR=3.516)、甘油三酯(OR=3.787)为危险因素.结论 东莞市社区居民脑梗塞的危险因素主要为高血压史、经济压力和甘油三酯,通过积极预防和治疗原发病,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预防脑梗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青年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相关因素、治疗策略及预后。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门诊确诊的72例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设为A组,同期老年高血压患者52例为B组,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为C组,对青年原发性高血压危险因素、治疗策略及预后进行分析探讨。结果青年原发性高血压以单纯舒张期高血压为主(52.8%),发病年龄集中于35~41岁,以Ⅰ级高血压为主。BMI指数(OR=2.18,95%CI=1.37~2.79)、酗酒史(OR=2.14,95%CI=1.44~2.68)、遗传(OR=4.51,95%CI=4.13~5.02)和缺乏运动(OR=3.28,95%CI=2.72~4.20)均是其相关因素,且随着OR值升高,危险增大。经过以药物和生活方式干预为主的综合性治疗后,A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均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95.8%,且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青年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特点独特,其发生与遗传和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关,且采用药物和生活方式干预为主的综合性治疗措施,预后往往较好,应做到及早预防、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并发症的常见类型和危险因素,为并发症的预防提供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42例经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统计并发症发生的类型和发生率,对危险因素采用单因素Х^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食管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2.4%,其中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为21.1%。结果显示接受放化疗(OR=1.438,95%CI1.231~1.690)、吸烟(OR=2.152,95%CI1.756-2.637)、烟龄(OR=2.447,95%CI1.683~3.558)、营养不良(OR=1.930,95%CI1.756~2.121)、合并肺部疾病(OR=2.251,95%CI1.850—2.739)和手术时间(OR=2.550,95%CI1.989~3.269)是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而胸腹腔镜手术(OR=0.436,95%CI0.313~0.607)是并发症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食管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很高,并且与患者的基础特征、手术、营养等多种因素有关,必须根据相关危险因素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工作,以彻底地预防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主动脉夹层术后谵妄的发生率、临床特点以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以2013年1-12月北京安贞医院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意识错乱评估方法作为谵妄诊断工具,分析术后谵妄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结果 共有84例患者纳入研究,发生术后谵妄28例,发生率为33.3%.21例(75.0%)为一过性谵妄(<24 h);7例(25.0%)为持续性谵妄.术后谵妄最常见的表现是精神运动性兴奋(23例,82.1%);其次是睡眠-觉醒周期紊乱(21例,75.0%);多数患者有思维紊乱或者不连贯、定向力障碍、意识水平改变.将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分为术前、术中和术后危险因素,并对其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回归分析.与谵妄发生有关的术前危险因素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30%[P=0.023,比值比(OR)=1.99,95%置信区间(CI):1.29~3.31]、脑梗死(P=0.002,OR=2.86,95% CI:1.43 ~ 5.72);术中危险因素包括手术持续时间(P=0.023,OR =0.90,95% CI:0.49 ~ 1.67)、深低温停循环时间(P =0.019,OR=1.18,95% CI:1.06 ~2.97);术后危险因素包括机械通气时间(P =0.043,OR=1.17,95% CI:1.00 ~1.37)、血氧饱和度(P=0.001,OR=2.77,95% CI:1.51 ~5.11)、重症监护病房时间(P=0.036,OR=1.10,95% CI:1.10~1.21),上述各因素对术后谵妄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脑梗死(P=0.017,OR=1.48,95% CI:1.07 ~2.04)、深低温停循环时间(P=0.002,OR=2.86,95% CI:1.43 ~5.72)、重症监护病房时间(P=0.030,OR =2.18,95% CI:1.07 ~4.44)是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既往脑梗死、深低温停循环时间、重症监护病房持续时间是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老年患者中心静脉导管(CVC)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2009年1月~2013年5月在本院ICU住院并且行CVC治疗的400例老年患者,根据是否发生院内感染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400例ICU老年患者CVC发生院内感染46例,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为11.50%.多因素结果筛选出ICU老年患者CVC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有患糖尿病(OR=4.864,95%CI:0.526~6.643),其他部位感染(OR=3.453,95%CI:0.368~5.334),住ICU时间>10 d(OR=2.137,95%CI:0.441~3.422),留置管时间>5 d (OR=2.456,95%CI:0.793~3.467).结论 ICU老年CVC患者发生院内感染情况较为严重,患有糖尿病、其他部位感染、住ICU时间>10 d、留置管时间>5 d是ICU老年患者CVC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青年早发高血压的发病特征及其相关危险.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112例患有高血压的青年为观察组,210例体检正常青年做为对照组,观察组根据高血压诊断标准确诊为早发型高血压.所有观察对象均行问卷调查,并分析其与疾病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体重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家庭遗传、精神压力较大、吸烟、饮酒以及少运动等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其中体重指数增大(OR=2.51,P<0.01)与吸烟(OR=4.41,P<0.01)以及饮酒(OR=20.54,P<0.01)均是青年早发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青年早发高血压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且发病因素与其体重、遗传、生活方式、生活压力等具有一定的关系,我们可以通过从病因预防来控制青年早发高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家庭环境及父母养育方式与青少年发生精神分裂症的关系,为预防青少年发生精神分裂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住院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101例(病例组),另选择无精神病史的患者101例为对照组,采用家庭环境量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亲密度、情感表达、娱乐性及父亲情感温暖理解(F1)为保护因素(OR=0.643,95%CI=0.235~0.863,P=0.01;OR=0.582,95%CI=0.168—0.906,P=0.01;OR=0.478,95%CI=0.174~0.834,P=0.01),而矛盾性、父亲惩罚严厉(F2)、父亲拒绝否认(F5)及母亲过分干涉(M2)为危险因素(OR=1.535,95%CI=1.096~2.187,P=0.01;OR=1.516,95%CI=1.097~2.096,P〈0.01;OR=1.375,95%CI=1.034—1.989,P:0.01;OR=1.347,95%CI=1.272~1.915,P〈0.01)。结论良好的家庭环境以及父母教养方式可以减少精神分裂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金蕾  孟晓燕  张建芬  侯芳  李洁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21):3243-3245
目的 探讨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100例剖宫产产后出血产妇和200例未出血的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非条件的Logistic分析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巨大胎儿(OR=3.678,95% CI:1.456 ~5.345)、胎盘粘连(OR=4.264,95% CI:1.556 ~5.646)、前置胎盘(OR=2.754,95%CI:1.754 ~5.456)、多胎妊娠(OR=3.964,95% CI:1.274 ~4.453)为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 剖宫产术前对上述危险因素进行综合评估预防产后出血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张亚莉 《中国基层医药》2014,(14):2119-2120
目的:调查研究孕妇产后发生尿失禁的临床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60例产后发生尿失禁产妇的临床资料,建立数据库,应用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临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BMI(OR=2.534,95%CI:0.975~6.489),胎儿体质量(OR=2.342,95%CI:0.723~6.575),第二产程(OR=3.346,95%CI:0.635~6.673)。结论 BMI较高,胎儿体质量较重,第二产程延长是产后尿失禁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刘静  邢艳  刘焕琥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2):1785-1786
目的 探讨影响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早期康复疗效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共纳入168例IS患者,常规治疗的同时,均给予早期康复治疗,并对早期康复治疗患者中成功康复与未成功康复患者以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再应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早期康复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高血压病史、冠心病病史、糖尿病史、吸烟史、焦虑及抑郁与成功康复呈负相关,生活规律、受教育程度(≥12年)及脑力劳动者与成功康复呈正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受教育程度(≥12年)(OR=0.12,95% CI0.03~0.75)、脑力劳动者(OR=0.45,95% CI 0.37~0.47)是成功康复的保护因素(P<0.05);而年龄(≥60岁)(OR=2.12,95% CI 1.21~3.21)、焦虑(OR=2.64,95% CI 1.82~6.11)及抑郁(OR=1.45,95% CI 1.13~1.96)是成功康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年龄(≥60岁)、焦虑及抑郁是成功康复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早期康复治疗IS患者的危险因素应进行必要的干预.  相似文献   

12.
不同年龄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危险因素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危险因素的差异。方法随机入选13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比较中青年(〈60岁)、老年(≥60岁)两组患者危险因素的差异。结果(1)两组组间吸烟、饮酒、阳性家族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差异有显著性(P〈0.05)。(2)中青年组甘油三酯(TG)水平明显高于老年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1)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以男性多发,吸烟、饮酒、家族史、高TG为区别于老年组的特征。(2)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女性比例显著增加,高血压、糖尿病史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3)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和遗传因素促使冠心病提早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因素和肝癌病发的相关性,为其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09年9月至2013年1月期间在该院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256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时期健康体检者358例作为对照组。调查两组HBV感染、饮酒、饮茶、食用剩饭菜、食用腌制食品、吸烟、家族肝癌史、慢性肝病史、文化程度、生活质量等情况,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应用比值比(OR)和95%可信区间(95%CI)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HBV感染、饮酒、饮茶、食用剩饭菜、食用腌制食品、吸烟、家族肝癌史、慢性肝病史、文化程度、生活质量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HBV感染、饮酒、饮茶、食用剩饭菜、家族肝癌史、慢性肝病史、生活质量其OR值分别为13.524、4.856、0.080、3.806、24.691、19.815和0.095,95%CI分别为6.952~18.625、3.784~7.367、0.059~0.605、3.018~8.224、10.890~35.265、8.754~29.543和0.275~0.569。结论 HBV感染、饮酒、家族肝癌史、慢性肝病史、食用剩饭菜可能是原发性肝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吸烟和吃食用腌制食品可能是其次要危险因素;饮茶和生活质量则可能是其重要保护因素;文化程度可能是其次要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上海市部分社区老年人群的抽样调查,了解其高血压的患病率、知晓率和治疗率,并分析与高血压相关联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4个社区,对其中≥65岁且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的自然人群8767例(男性3824例,女性4943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①高血压患病率为61.5%(5391/8767),其中男女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60.7%(2323/3824)和62.1%(3068/4943),高血压患病率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知晓率为87.4%(4712/5391),其中男女知晓率分别为85.5%(1986/2323)和88.9%(2726/3068),知晓率的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治疗率为49.9%(2689/5391),其中男女高血压患者治疗率分别为48.4%(1124/2323)和51.0%(1565/3068),治疗率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高血压组和非高血压组年龄、BMI、食盐摄入量、高血压家族史、高脂血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年龄:(78±7)岁比(77±8)岁,BMI:(24±3)kg/m^2比(23±3)kg/m^2,食盐摄入量≥6/d:42.2%比31.0%,高血压家族史:27.8%比11.7%,高脂血症:6.9%比3.4%,均P〈0.01]。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BMI(24kg/m^2)、食盐摄入量(≥6g/d)、高血压家族史及高脂血症为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年龄(≥65岁):比值比(OR)=1.044,95%置信区间(c1)为1.036~1.052;BMI(24kg/m^2):OR=1.115,95%CI为l_099~1.132;食盐摄入量6—12g/d:OR=1.433,95%,为1.284—1.600,〉12∥d:OR=1.461,95%CI为1.195~1.786;高血压家族史:OR=3.064,95%CI为2.644~3.550;患有高脂血症者:OR=1.580,95%CI为1.260~1.980,不确定自身是否患高脂血症者:OR=0.789,95%CI为0.683~0.911,均P〈0.05]。结论上海市部分社区老年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较高,男性高血压的知晓率低于女性。年龄(〉165岁)、BMI(24kg/m^2)、食盐摄入量(/〉6g/d)、家族史及高脂血症为高血压患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无病生存白血病儿童生存质量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择无病生存白血病儿童113例为观察组,选同期门诊体检健康儿童113例为对照组。采用儿童生存质量测定表体系对2组儿童的生存质量进行调查,并采用多因素非条件性Logistic回归模式分析影响无病生存白血病儿童生存质量的相关因素。结果无病生存白血病儿童在生理、情感、社交以及学校功能上均低于正常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生理功能:(69±13)分比(86-1-9)分,情感功能:(79±10)分比(86士7)分,社交功能:(76±10)分比(89±8)分,学校功能:(77±10)分比(88±8)分,均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经过放射治疗[比值比(OR)=3.456,95%置信区间(CI):0.853—9.234]、有中度以上疼痛(OR=3.212,95%CI:0.345—8.234)、总住院时间〉3个月(OR=1.234,95%CI:0.453—10.232)、疾病反复发作(OR=1.234,95%CI:0.456—11.232)是影响白血病儿童生存质量的危险因素。结论无病生存白血病儿童生存质量较差,其中放射治疗、中度以上疼痛、住院时间、反复发作是导致患儿生存质量下降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运用meta分析方法综合评价中国人群脑卒中的发病危险因素。方法对2003年1月-2012年6月国内发表的有关中国人群脑卒中发病危险因素的研究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8篇文献,累计病例5416例,对照10473例。危险因素中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家族史、吸烟和饮酒的比值比(OR)均〉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和肥胖的95%可信区间均包含1,尚不能确定其与脑卒中的关系;高血压病的归因危险度最高(69.16%)。漏斗图分析:高血压病和糖尿病存在发表性偏倚;敏感性分析:家族史为脑卒中发病危险因素的稳定性较差。结论现有证据表明,高血压病、心脏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吸烟、饮酒和家族史是中国人群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杨丽珺  余敏  姜宏宁 《中国医药》2013,(11):1593-1594
目的分析肿瘤临终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6年9月至2011年2月在北京老年医院住院的164例肿瘤临终患者,对86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病例(观察组)与78例未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病例(对照组)的性别、年龄、幽门螺杆菌(Hp)感染、非甾体类抗炎药的使用、Hb水平以及应激状态、长期心肺疾病的存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Logistic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Hp感染[比值比(OR)=4.228,95%置信区间(C,)为2.019-8.851]、非甾体类抗炎药的应用(OR:3.547,95%CI为1.674-7.516)、应激状态(OR=2.433,95%CI为1.146-5.165)、长期心肺疾病(OR=2.805,95%CI为1.313-5.992)与肿瘤临终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有相关性(均P〈0.05)。结论加强肿瘤临终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监控,重视危险因素,早期预防和治疗,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钱丽雅 《天津医药》2012,40(9):951-952
摘要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为以后的干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1:2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研究妊娠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单因素采用卡方检验,多因素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文化程度、孕前BMI、首珍腰围、首珍腰髋比、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家族史的OR值和95%CI分别为:1.829 (1.250-2.057)、1.589 (1.247-1.900)、2.197 (1.110-4.349)、2.238 (1.798-3.920)、3.015 (1.851-5.192)、2.824(1.621-4.596)。结论:文化程度、孕前BMI、首诊腰围、首诊腰髋比、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家族史是妊娠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以后这些人群应作为重点干预对象。 关键词 妊娠糖尿病 病例对照研究 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何蕾  余振球 《中国医药》2012,7(4):458-460
目的 研究住院患者难治性高血压病(RH)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我院RH患者100例,按多导睡眠监测结果分为:RH+ OSAHS组(n=54),RH组(n=46),收集患者的性别、身高、体重、BMI、吸烟史、服用降压药种类、高血压病程、血脂、血糖、血清尿酸、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晨起卧位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和24h动态BP监测相关数据:24h平均SBP(24 h SBP)、24h平均DBP(24 h DBP)、24 h平均动脉压(24 h MAP).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RH合并OSAH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①RH+ OSAHS组患者24h DBP、24hMAP、LDL-C、血清尿酸、PRA、服用降压药种类均高于RH组[(86±10)mm Hg(1 mm Hg=0.133 kPa)比(81±10)mm Hg,(101 ±9)mm Hg比(97±8)mm Hg,(3.0±0.6)mmol/L比(2.7±0.5)mmol/L,(437 ±81).μmol/L比(385 ±72) μmol/L,1.44(0.56,3.09)ng/(ml·h)比0.78(0.19,1.96)ng/(ml·h),(4.0±0.7)种比(3.6±0.5)种,P<0.05];而年龄、病程低于R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8±12)岁比(54±12)岁,9(3,16)年比10(6,20)年,P<0.05].②年龄(P=0.031,OR =0.964,95% CI:0.932 -0.997)、高血压病程(P =0.015,OR=0.943,95% CI:0.90 ~0.989)、24 h DBP(P=0.016,OR=1.054,95% CI:1.010 ~1.101)、24 h MAP(P=0.014,OR=1.065,95%CI:1.013~1.121)、血清尿酸(P=0.002,OR=1.009,95%CI:1.003~1.014)、LDL-C(P =0.035,OR=2.193,95% CI:1.003 ~1.014)与OSAHS独立相关;24 h MAP(P=0.02,0R=1.065,95% CI:1.008~1.124),UA(P =0.002,OR=1.009,95% CI:1.003 ~ 1.015),LDL-C(P=0.117,OR=1.877,95% CI:0.854~4.128)为RH合并OSAH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在RH患者中合并代谢异常是OSAHS的重要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