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与鼻部解剖异常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慢性鼻窦炎患者132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该科室非慢性鼻窦炎患者120例为对照组,分别行CT扫描和鼻内镜检查,分析慢性鼻窦炎与鼻部解剖异常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钩突异常、鼻中隔严重偏曲、中鼻甲异常、鼻筛泡过度肥大、鼻眶下有气房、鼻丘过度气化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上颌窦发育不良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鼻窦炎与钩突异常、鼻中隔严重偏曲、中鼻甲异常、鼻筛泡过度肥大、鼻眶下有气房、鼻丘过度气化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结论慢性鼻窦炎的发生常伴有鼻部解剖异常改变,钩突异常、鼻中隔严重偏曲、中鼻甲异常、鼻筛泡过度肥大、鼻眶下有气房、鼻丘过度气化均是启动慢性鼻窦炎发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
单纯鼻中隔偏曲对慢性鼻窦炎发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单纯性鼻中隔偏曲在慢性鼻窦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432例行CT检查患者,排除了鼻中隔偏曲以外的其他解剖学异常,符合条件有152例,分为鼻中隔偏曲组(研究组),非鼻中隔偏曲组(对照组)。结果,严重鼻中隔偏曲组鼻窦炎发生率为56.3%和非鼻中隔偏曲组鼻窦炎的发生发生率为33.3%,两者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轻度和中度鼻中隔偏曲和非鼻中隔偏曲组鼻窦炎的发生率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轻度和中度鼻中隔偏曲不是鼻窦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重度鼻中隔偏曲是慢性鼻窦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正>慢性鼻窦炎(chronic sinusitis,CS)是鼻科常见病,多发病,可分别单独发生,也可相互伴发,是以鼻腔和鼻窦黏膜感染为特征的一组病变,病程一般至少持续12周[1]。鼻窦炎致病因素中,鼻腔解剖结构的异常在临床最为常见,其中鼻中隔偏曲占有重要位置。鼻中隔偏曲本身就可以是其他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联合治疗慢性鼻窦炎及鼻中隔偏曲临床疗效。方法指导慢性鼻窦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取仰卧位,常规麻醉后利用0°广角鼻内镜进行鼻中隔偏曲矫正联合鼻窦炎手术治疗。结果 65例慢性鼻窦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进行鼻内镜手术治疗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并发症发生率为0.00%。所有患者均于6个月内鼻腔手术部位实现黏膜上皮化。结论应用鼻内镜联合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其治疗效果较为满意,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小,安全性及有效性均较高,是临床治疗此类患者的理想方法,值得今后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联合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合并鼻中隔偏曲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24例慢性鼻窦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在鼻内镜下行鼻窦手术联合鼻中隔矫正术,术后随访6个月~2年,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124例患者总有效率95.2%,偏曲的鼻中隔均一次性矫正成功,未出现鼻中隔穿孔及脑脊液鼻漏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联合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疗效肯定,安全性高,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鼻中隔偏曲对鼻窦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峻极  林季珍 《贵州医药》2004,28(5):437-438
随着鼻窦内窥镜的广泛应用及对鼻腔鼻窦解剖的深入了解,人们认识到鼻中隔偏曲与鼻窦炎之间有密切关系,本文旨在了解中隔偏曲对窦口鼻道复合体(Ostiomeatal complex OMC)解剖变异的影响从而探讨中隔偏曲与鼻窦炎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马杰纯 《江西医药》2007,42(4):328-329
目的 观察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并同期处理鼻中隔偏曲及鼻窦炎的疗效.方法 32例慢性泪囊炎合并鼻窦炎、鼻中隔偏曲患者均在局麻下同期行鼻腔泪囊造口术及功能性鼻窦开放术和鼻中隔矫正术.结果 术后随访3~15个月,痊愈29例(90.62%),好转3例(9.38%).结论 鼻内镜下同期治疗慢性泪囊炎和鼻窦炎及鼻中隔偏曲,安全可靠,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在鼻中隔偏曲并慢性鼻-鼻窦炎中采取鼻内镜下同期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本次参考不同治疗方法将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本院纳入和收治的62例鼻中隔偏曲伴发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研究,将常规手术治疗患者收入参照组(n=31例),将鼻内镜下同期手术治疗患者收入实验组(n=31例),对比研究实验组和参照组鼻中隔偏曲伴发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数据显示,实验组鼻中隔偏曲伴发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数据,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数值,P <0.05,统计学展现组间数据对比意义。结论将鼻内镜下同期手术治疗应用在鼻中隔偏曲合并慢性鼻-鼻窦炎中具有显著价值,可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陈文军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4):3418-3419
鼻中隔偏曲是临床中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随着鼻内镜技术的发展,观察到鼻中隔偏曲和中鼻甲、下鼻甲等结构在解剖上存在着关系,并且认为和鼻窦炎的发生有确切的相关性。笔者应用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治疗鼻中隔偏曲并与应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进行比较,取得了理想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合并鼻中隔偏曲鼻内镜下联合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1年4月于本院就诊的慢性鼻窦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112例,均给予鼻内镜下联合手术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术后进行6个月~2年的随访,所有患者鼻中隔偏曲一次性矫正成功,且治疗总有效率达95.54%;所有患者中3例出现鼻腔粘连,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8%,经过鼻内镜下分离处置后治愈,无脑脊液鼻漏、鼻中隔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发生;且随访期间无一例复发。结论鼻内镜下联合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鼻中隔单侧偏曲与慢性鼻窦炎的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郝玉梅 《贵州医药》2003,27(1):47-48
随着鼻内窥镜手术的日益发展 ,慢性鼻窦炎的病因及转归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笔者对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 1993年 12月至 1998年 10月鼻中隔偏曲患者的鼻窦CT片进行分析比较 ,借以探讨鼻中隔偏曲与慢性鼻窦炎的相关性 ,为鼻内窥镜手术的选择提供依据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调查对象共 116例 ,其中男 83例 ,女 33例 ,年龄 9~ 75岁 ,平均 4 9岁。1 2 选择鼻中隔单侧偏曲的患者 ,按偏曲发生的部位划分 ,以下鼻甲附着处为界 ,鼻中隔偏曲在下鼻甲附着处以上为高位偏曲 ,以下为低位偏曲。鼻腔 ,鼻窦肿物 ,鼻息肉 ,既往有鼻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鼻中隔偏曲对双侧鼻腔鼻窦炎发病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例鼻中隔偏曲合并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鼻中隔偏曲窄侧鼻腔与宽侧鼻腔鼻窦炎的发病例数分别为1691例(84.6%)比1572例(78.7%);平均秩次分别为1669.066比1285.247;危险度RR值分别为1.5比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963,P<0.01);(2)男女鼻窦炎发病率和鼻中隔向左右侧偏曲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28,1.063,均P>0.05);(3)窄侧与宽侧的解剖结构变异主要包括:钩突肥大[6.9%比26.5%],中鼻甲肥大[7.7%比38.6%],筛泡肥大[26.7%比39.9%],中鼻甲反常曲线[4.8%比14.9%],下鼻甲肥大[50.6%比62.6%],鼻中隔高位黏膜肥厚[0.5%比2.5%]。结论鼻中隔偏曲患者窄侧鼻腔鼻窦炎发病率高于宽侧;宽侧鼻腔发生代偿使鼻窦炎发病率升高;下鼻甲肥大与鼻窦炎的发生密切相关;单纯性鼻中隔矫正手术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伴鼻中隔偏曲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2年8月行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诊治的92例慢性鼻-鼻窦炎伴鼻中隔偏曲患者的临床治疗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92例患者均术后定期随访半年,总有效率为92.4%,发生术后并发症7例(7.6%)。结论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同期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是安全的,同期手术具有疗效好、费用低等优势,术后定期换药能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泡状鼻甲与鼻中隔偏曲及鼻窦炎关系的CT影像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丁鸿冰  陶冶  宫希军  杨见明 《安徽医药》2011,15(12):1554-1556
目的探讨泡状鼻甲与鼻中隔偏曲、泡状鼻甲与鼻窦炎之间的关系。方法分析462例患者的鼻窦冠状位CT片,泡状鼻甲根据其出现情况分为单侧或双侧优势型泡状鼻甲组、无或双侧对称型泡状鼻甲组;鼻中隔偏曲根据凸面方向分为无偏曲、右偏曲和左偏曲。结果总计有单侧或双侧优势型泡状鼻甲患者159例(34.4%),无或双侧对称型泡状鼻甲患者303例(65.6%)。单侧或双侧优势型泡状鼻甲组中,70.4%的患者鼻中隔向对侧弯曲,73.0%的患者存在鼻窦炎;无或双侧对称型泡状鼻甲组中,55.1%的患者存在鼻中隔偏曲,69.6%的患者存在鼻窦炎;两组患者鼻中隔偏曲的出现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鼻窦炎的发生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当存在单侧或双侧优势型泡状鼻甲时,不合并鼻中隔弯曲患者鼻窦炎的发生率明显增加。结论单侧和双侧优势型泡状鼻甲与鼻中隔向对侧偏曲密切相关,当其不合并鼻中隔与鼻窦炎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5.
鼻内窥镜下鼻中隔矫正术因其可在直视下操作,手术精确,对于复杂的鼻中隔偏曲及鼻中隔偏曲伴鼻息肉、鼻窦炎、鼻甲肥大者,较传统的鼻中隔矫正术具有优势。因此,它在临床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我科2001年3月~2004年5月对46例鼻中隔偏曲患者行了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46例鼻中隔偏曲患者中,男35例,女11例,年龄22~51岁。其中C形偏曲11例,S形偏曲7例,高位偏曲10例,嵴突或棘突型6例,兼有两种或以上类型者12例。46例中15例伴有慢性鼻窦炎,10例伴有鼻息肉,6例伴有下鼻甲或中鼻甲肥厚,予…  相似文献   

16.
鼻中隔偏曲是耳鼻喉科常见病之一,不仅影响鼻腔通气功能,且可引起鼻出血、头痛、鼻塞等症状。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往往伴有鼻中隔偏曲,不同程度的鼻中隔偏曲不但影响鼻窦引流,还妨碍鼻内镜自由放入鼻腔,不能充分暴露术野、彻底开放鼻窦,影响手术疗效。传统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已成为手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主要方法,但也可能发生鼻中隔穿孔、血肿及鼻腔粘连、鼻中隔黏膜摆动、鼻梁塌陷等并发症。在临  相似文献   

17.
鼻中隔偏曲是耳鼻喉科的一种常见病,多为先天性发育引起的。它除可以引起鼻塞头痛、鼻出血等症状外,还可以进一步并发鼻窦炎和鼻息肉,特别是高位鼻中隔偏曲。我科自2004年7月-2006年8月收治鼻中隔偏曲并鼻窦炎鼻息肉患者53例,现就诊疗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型术在鼻中隔偏曲矫正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8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行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型术,术中尽量保留鼻中隔原有结构,切除偏曲部分骨性组织,保留较多鼻中隔软骨,对合并慢性鼻窦炎(鼻息肉)、肥厚性鼻炎、变应性鼻炎、泡状中鼻甲等同期手术处理。结果 80例患者术后鼻塞等症状完全缓解,鼻中隔居中,无穿孔,无摆动。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型术操作简便,疗效明确,且适合青少年患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手术方式及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行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116例鼻中隔偏曲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治疗过程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6例鼻中隔偏曲患者中,39例单纯鼻中隔偏曲患者均治愈。77例合并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及下鼻甲肥大患者61例治愈,9例显效。总有效率为94.0%。全部患者术中及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术野清晰,使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中操作精确,矫正完全,从而避免了术中发生穿孔及黏膜受损,使鼻腔生理功能的恢复得到促进,并维持了鼻中隔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螺旋CT轴位扫描及多平面重建技术在诊断窦口-鼻道复合体解剖变异及鼻窦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双排螺旋CT机对临床疑似CT证实的87例鼻窦炎患者先行轴位容积扫描,在此基础上行薄层轴位、冠状位及矢状位图像重建,观察窦口-鼻道复合体区结构的解剖变异。结果 87例鼻窦炎患者中,鼻中隔偏曲59例,气化1例;Haller气房26例;中鼻甲过度气化31例,中鼻甲反向偏曲11例,中鼻甲肥大13;筛泡过度气化34例;钩突偏移25例,鼻中隔偏曲59例。结论螺旋CT轴位扫描多平面重建能够清晰显示窦口-鼻道复合体的解剖变异及鼻窦炎的程度和范围,对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