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自体脂肪颗粒移植隆乳术7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自体脂肪颗粒注射隆乳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06年1月~ 2010年12月对74例小乳症患者施行自体脂肪颗粒注射隆乳手术.采用20 ml注射器抽吸自体脂肪,通过清洗纯化处理后移植于乳房腺体内、腺体后及乳房皮下脂肪层. 结果 本组74例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均获随访,时间6月~1年.术后患者乳房体积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多数患者需经过多次注射方能达到满意效果,1、2、3次注射后满意率分别为4.05%、23.88%、85.42%,总满意率为81.08%.术后有2例出现脂肪液化,3例出现乳房小结节. 结论 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隆乳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效果显著,易被患者接受.在脂肪吸取、纯化及注射过程中严格规范操作,是提高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采用多隧道、多层次脂肪注射隆乳技术提高移植脂肪成活率和减少并发症的方法。方法:以肿胀法抽吸腹部、髂腰部等部位脂肪颗粒,经过分离纯化,采用多隧道、多层次的方式分散注射至胸部受区。结果:采用该技术进行自体脂肪颗粒移植隆乳213例,获得理想效果。无一例出现脂肪液化、硬结等并发症。结论:采用多隧道、多层次注射以增加脂肪颗粒与受区组织的接触面积,并控制单次脂肪颗粒的注射量,是提高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3.
刘乃军  王艳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5):1906-1909
目的:探讨湿性脂肪干细胞辅助自体颗粒脂肪注射移植术的有效性,旨在探索一种更方便、更安全、更高效干细胞辅助颗粒脂肪注射填充移植方法。方法:20ml一次性螺口注射器吸脂,自然静置悬浮后只排除注射器下层水分(若水份很少,亦可不排除),不漂洗和不排除静置后注射器内颗粒脂肪上层脂质(油脂)部分及颗粒脂肪微粒间液体部分,不离心分离浓缩纯化颗粒脂肪,直接注射移植;注射前受区先局部肿胀浸润麻醉使各层次组织蔬松分离,分层次注射移植,呈单点微量(0.5~1 ml)、多点、多平面、多隧道、无创钝针线状在形成隧道同时边退针边注射,将颗粒脂肪和干细胞"微粒"定位于受植床内,局部肌肉内可分多层注射以保证良好血运,尽量减少损伤和缩短操作时间。结果:术后随访1~3年,与笔者二年前在同等条件下所完成传统单纯颗粒脂肪湿性注射隆乳术和隆臀术及隆乳假体取出后即刻注射隆乳术等多量自体颗粒脂肪注射移植术后相比,临床效果均获明显提高。结论:湿性脂肪干细胞辅助自体颗粒脂肪注射移植技术,可一次手术完成,操作简易、快速、安全、经济、并发症少,宜临床推广普及应用,可做为现今多量自体颗粒脂肪注射填充移植美容和治疗方面首选技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Body—Jet水动力系统行脂肪抽吸后注射到乳房内达到隆乳目的的一种新方法和效果。方法:应用Body-Jet水动力辅助吸脂系统,抽吸脂肪后,多层次、多隧道注入到乳房组织内,根据乳房基础条件每次每侧脂肪注射量为150~300ml。3个月后复查,15例患者行二次脂肪注射。结果:我科自2012年10月至2013年5月共完成该手术18例,乳房较术前丰满、圆润,取得满意效果。结论:应用Body-Jet水动力系统行脂肪抽吸,多层次、多隧道注射到乳房内,效果确切,是一种较理想的隆乳方法。  相似文献   

5.
自体颗粒脂肪移植面部轮廓整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将自体颗粒脂肪移植用于面部轮廓整形的方法和体会。方法:采用肿胀吸脂术抽吸皮下脂肪,将抽吸出的自体颗粒脂肪经过离心、提纯后超量30%均匀注射于面部标记区域,多层次多隧道注射,以改善面部轮廓。结果:269例就医者495个注射部位,脂肪移植量1~40ml。随访时间3~36个月,效果较满意。无脂肪液化、感染破溃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效果明显、持久。结论:自体颗粒脂肪注射移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面部软组织填充手术技术,可以有效改善面部轮廓,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自体脂肪颗粒移植隆乳的临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隆乳术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注射器于脂肪堆积部位抽吸自体脂肪颗粒,经反复冲洗后移植于乳腺后间隙,每次单侧移植50~100ml,间隔3~6个月,共2~6次。结果接受注射自体脂肪颗粒移植的107例中,91例末次移植后经6个月至3年随访,均表现乳房丰满,形态完美,效果满意;其中13例21侧乳房首次注射后2~9个月内出现散在的小硬结,8例11侧乳房首次注射后8~17个月内出现散在的小钙化灶。结论自体脂肪颗粒移植隆乳术效果基本满意,是一种切实可行的隆乳方法,但其术后效果受多因素影响,少数病例术后出现并发症,需继续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减少自体脂肪颗粒隆乳术后移植脂肪吸收及提高隆乳效果的方法;总结30例施行脂肪抽吸减肥术联合脂肪颗粒注射隆乳术的手术方法及要点.方法 脂肪抽吸采用国内已普遍推行的肿胀法,抽出脂肪500~3 250 ml.将经过处理后的脂肪颗粒,注射于乳腺后间隙隆乳.其方法为以乳房下皱襞正中部或腋前线为注射进针点,行局部浸润麻醉,左手捏起乳房,将针头穿入乳腺后与胸大肌表面之间的间隙,右手用力将吸入注射器内的脂肪颗粒缓缓推入间隙内,在注射过程中不断变换方向,以利于乳房塑形.结果 脂肪抽吸部位减肥明显,效果满意;隆乳30例,随访6~10个月,乳房外形好,吸收少.结论 自体脂肪颗粒注射隆乳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减少自体脂肪颗粒隆乳术后移植脂肪吸收及提高隆乳效果的方法;总结30例施行脂肪抽吸减肥术联合脂肪颗粒注射隆乳术的手术方法及要点.方法 脂肪抽吸采用国内已普遍推行的肿胀法,抽出脂肪500~3 250 ml.将经过处理后的脂肪颗粒,注射于乳腺后间隙隆乳.其方法为以乳房下皱襞正中部或腋前线为注射进针点,行局部浸润麻醉,左手捏起乳房,将针头穿入乳腺后与胸大肌表面之间的间隙,右手用力将吸入注射器内的脂肪颗粒缓缓推入间隙内,在注射过程中不断变换方向,以利于乳房塑形.结果 脂肪抽吸部位减肥明显,效果满意;隆乳30例,随访6~10个月,乳房外形好,吸收少.结论 自体脂肪颗粒注射隆乳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减少自体脂肪颗粒隆乳术后移植脂肪吸收及提高隆乳效果的方法;总结30例施行脂肪抽吸减肥术联合脂肪颗粒注射隆乳术的手术方法及要点.方法 脂肪抽吸采用国内已普遍推行的肿胀法,抽出脂肪500~3 250 ml.将经过处理后的脂肪颗粒,注射于乳腺后间隙隆乳.其方法为以乳房下皱襞正中部或腋前线为注射进针点,行局部浸润麻醉,左手捏起乳房,将针头穿入乳腺后与胸大肌表面之间的间隙,右手用力将吸入注射器内的脂肪颗粒缓缓推入间隙内,在注射过程中不断变换方向,以利于乳房塑形.结果 脂肪抽吸部位减肥明显,效果满意;隆乳30例,随访6~10个月,乳房外形好,吸收少.结论 自体脂肪颗粒注射隆乳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自体脂肪移植在颞部凹陷填充中的应用。方法采用低压抽吸、低速离心、多点、多隧道、多层次、少量注射(Low-pressure liposuction,Low-speed centrifuge,Multi-points,Multi-tunnels,Multi-layers and Low-amounts injection,3L3M)的自体脂肪移植技术,对36例颞部凹陷患者行多区域脂肪移植。1颞区在皮下层、颞浅筋膜层、肌肉层行填充;2额区在额肌皮下层和额肌下行填充;3眶外侧区于皮下层行极少量的脂肪填充。结果 36例颞部凹陷患者经脂肪填充后外形均有明显改善。随访3~24个月,各填充区外形保持较好,移植脂肪吸收率较低,三方评价满意率分别为83.3%、88.9%及86.1%。结论采用3L3M的自体脂肪移植技术填充颞部凹陷,可以得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提高颗粒脂肪注射隆乳移植成活率和减少并发症的方法   总被引:32,自引:15,他引:17  
目的:探索提高颗粒脂肪注射隆乳移植成活率和减少并发症的方法。方法:以肿胀法抽吸不同部位脂肪颗粒,经过分离纯化后,加入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分多层次扇形线状注射。结果:自2003年7月以来,应用脂肪抽吸,颗粒脂肪注射移植隆乳术48例,均获得良好效果,无一例出现感染、液化、硬结等并发症。结论:控制颗粒脂肪注射量、分离纯化、应用细胞生长因子、采用多层次多点注射以增加脂肪颗粒与受区组织的接触面积,是提高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颗粒脂肪移植治疗乳房男性化术后局部凹陷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采用注射器法抽取自体颗粒脂肪,经冲洗、纯化后移植于胸部局部凹陷部位,每个部位每次移植20~50ml,共1~2次。结果:接受脂肪移植的15例患者,局部凹陷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效果满意。结论:颗粒脂肪移植治疗乳房男性化术后局部凹陷疗效确切,但把握合理的脂肪颗粒移植时间以及移植后的局部处理是提高脂肪颗粒成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半面萎缩的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对半面萎缩的治疗采用改良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技术,提高脂肪成活率,减少术后脂肪液化、坏死、吸收等并发症。方法1999年3月~2004年10月,治疗31例稳定期半面萎缩患者。男12例,女19例;年龄19~28岁,平均23.5岁。根据半面萎缩范围不同分成3型,轻度萎缩9例,中度萎缩19例,重度萎缩3例。根据以往研究结果和文献的总结分析,在脂肪的获取和移植上,采用低位供区、低压抽取、低速离心和多点、多隧道、多层面放射状注射移植。经术前、术后正位、侧位45°及90°照片比较,以及术后表情是否自然,局部有无硬块和囊肿,患者感觉舒适度等评价标准,并根据随访结果决定是否需再次手术。结果术后31例均达到面部外形基本对称。1次注射15例,2次13例,3次3例。第3次注射后较第2次效果好,第2次注射比第1次效果好,且注射量逐次减少。下颌部注射量8~14ml,平均11ml;颊部注射量15~25ml,平均20ml;颧部注射量5~10ml,平均7.5ml;额部注射量18~20ml,平均19ml。患者随访3~5年,未发现感染、硬结、皮下包块、囊肿或其他并发症。患侧皮肤色素增生明显减轻。结论与传统治疗方法比较,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治疗能达满意面部对称,且无供区损伤及受区并发症,是治疗半面萎缩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采用自体脂肪移植矫正凹陷性瘢痕的效果与注射移植技巧。方法自2009年7月至2014年3月,共接诊21例(24处)凹陷性瘢痕患者。移植前1d以生理盐水注射法评估注射量。用注射针头往返穿刺松解受区瘢痕粘连,然后行多层面、多隧道自体脂肪注射移植。结果21例(24处)患者注射盐酸肾上腺素生理盐水5~40ml,自体脂肪注射移植量为6~48ml,注射后凹陷畸形得到矫正,局部稍隆起;1个月后有部分吸收,隆起消退,注射处与周围皮面相平;6个月后,局部基本平坦,患者均满意。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硬结、囊肿、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只要患者病情适合,注射方法得当,自体脂肪移植是矫正凹陷性瘢痕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棉垫吸附浓缩法纯化脂肪填充乳房的手术效果.方法 2012年至2014年,随机选取20名小乳症患者,以棉垫吸附浓缩法处理纯化的自体脂肪组织,并进行乳房填充.术后随访6个月,测量患者胸围改变,Axisthree三维立体模拟成像评估乳房体积变化,MRI检查有无囊肿与肿块形成,问卷随访患者满意度.结果 术后乳房外形自...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3-D定点、定量自体脂肪移植用于面部轮廓整形的方法和体会。方法:采用肿胀吸脂术抽吸皮下脂肪,将抽吸出的脂肪以物理方法提纯后均匀注射于面部标记区域,多层次多隧道定点、定量注射以重塑、改善面部轮廓。结果:60例求美者共129个注射部位,脂肪移植量2~30ml。随访时间3~12个月,效果较满意。无脂肪液化、感染、凹凸不平破溃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效果明显、持久,过渡平坦。结论:3-D定点、定量自体脂肪移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面部软组织填充手术技术,可以精确地改善面部轮廓,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吴志贤  马亮  莫自增  梁杰 《中国美容医学》2013,22(13):1367-1370
目的:探讨富含血管基质层细胞(stromal vascular fraction,SVF)的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在面部萎缩中的应用,达到提高脂肪存活率效果。方法:从2011年8月到2013年2月,我们选择6例半侧颜面萎缩的患者,于下腹部采用肿胀吸脂术获得自体颗粒脂肪,通过静置,纯化后采用多层次、多隧道、多点的注射方法,充填修复颜面部凹陷畸形。术后3个月随访,效果欠佳者即进行第二次手术脂肪颗粒移植,直至效果满意为止。结果:本组6例半侧颜面萎缩患者,随访3~12个月(平均6.5个月),充填后脂肪吸收率低,面部两侧基本达到对称,效果满意。结论:应用自体颗粒脂肪移植修复半侧颜面萎缩操作简单,创伤性小,效果理想,对于轻度中度的颜面萎缩患者而言,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Body-jet水动力吸脂系统应用于自体脂肪移植隆乳的方法和效果。方法自2012年9月至2013年12月,我们应用Body-jet水动力吸脂系统行自体脂肪注射隆乳术18例。通过Body-jet水动力辅助吸脂系统,收集纯化过滤自体脂肪颗粒,多隧道多层次均匀注射于乳房各层组织中,单侧乳房一次脂肪注射剂量为100~250 mL。结果本组共18例,术后随访6~12个月,术后乳房较术前明显丰满,形态自然,手感柔软,无严重不良并发症,效果较满意。结论 Body-jet水动力吸脂安全、有效,操作方便,是目前较理想的用于自体脂肪移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乳晕切口大剂量分散性多层次注射自体脂肪颗粒隆乳术的手术效果。方法 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采用该技术进行自体脂肪颗粒移植隆乳35例(67侧)。以肿胀法抽吸大腿后部脂肪颗粒,去除脂肪纤维隔,过滤法去除多余血液和水分,转移至10 m L注射器内备用。选择3点或9点方位乳晕小切口,通过直径2 mm脂肪注射针分别从皮下、乳腺后间隙、胸大肌以及胸大肌后间隙多层次多角度分散注射。术后随访乳房大体形态、体积变化以及经乳头胸围变化。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术后6个月乳房体积稳定、外形满意,未见脂肪液化、硬结等并发症。术后6个月脂肪存活率达75%以上,胸围平均增加5.4 cm。结论乳晕切口大剂量分散性多层次注射自体脂肪颗粒隆乳术,操作简便安全,脂肪存活率高,塑形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