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Manuel J. Carvajal 《Research in social & administrative pharmacy》2018,14(11):999-1006
Despite geographic, financial, and cultural diversity, publications dealing with the pharmacist workforce throughout the world share common concerns and focus on similar topics. Their findings are presented in the literature in a seemingly unrelated way even though they are connected to one another as parts of a comprehensive theoretical structure.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develop a theoretical model that relates some of the most salient topics addressed in the international literature on pharmacist workforce. The model is developed along two fundamental ideas. The first identifies the shape and location of the pharmacist's labor supply curve as the driving force behind all workforce decisions undertaken by pharmacists; the second argues that gender and age differences are two of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determining the shape and location of this supply curve. The paper then discusses movements along the curve attributed to changes in the wage rate, as well as displacements of the curve attributed to disparities in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investments in human capital, job-related preferences, opinions and perceptions, and institutional rigidities. The focus is on the individual pharmacist, not on groups of pharmacists or the profession as a whole. Works in multiple countries that address each topic are identified. Understanding these considerations is critical as employers' failure to accommodate pharmacists' preferences for work and leisure are associated with negative consequences not only for them but also for the healthcare system as a whole. Possible consequences include excessive job turnover, absenteeism, decreased institutional commitment, and lower quality of work.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在我国不同孕前BMI孕期理想的热能供给降低医学指征的剖宫产率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选取2003年7月—2006年7月济南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常规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的既往无心、肝、肾疾病,无慢性高血压、糖尿病等合并症及遗传性疾病的单胎初产妇1003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期1258例作为对照组,根据孕前或孕12周前体重指数(BMI)分组,分别为正常体重组(BMI 18.5~22.9)、超重组(BMI23.0~24.9)、肥胖组(BMI≥25.0),研究组、对照组孕妇的年龄及BMI均无显著差异。根据孕前或孕12周前BMI的不同,制定不同的热能供给方案,对照组热能供给不限制。指导孕妇进行轻体力劳动,以上各组孕期进行系统的产前检查,定期B超检查,分别观察胎儿增长规律、孕期体重、孕期体重指数增加幅度、孕期并发症、分娩方式及新生儿出生体重。结果研究组的医学指征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分娩方式经单因素筛选后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孕前体重、孕前体重指数、孕期体重增长幅度、孕期体重指数增长幅度与有正相关性。结论对孕前不同BMI孕妇,给予不同的热能供给方案,对降低医学指征的剖宫产率等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孕期个体化的热能供给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4.
分娩镇痛临床效果观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对50例产妇实施分娩镇痛后的临床效果,探讨其对于产程以及母儿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同期身体健康、足月临产、单胎初产妇,将其分为镇痛组和对照组,对两组产妇生产时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镇痛组与对照组相比较,产程活跃期缩短,宫口开大及胎头下降速率加快,其他比较无明显影响。结论:分娩镇痛可以减轻产妇疼痛程度,缩短产程,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的信心。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寻找药品供应过程中缺货的规律,更好地保障临床药品供应.方法 通过汇总我院15周的药品缺货信息,提取药房缺货频次高的药品做出药品库存、消耗-时间分析图,查找与分析缺货原因,提出改进办法.结果 本研究药品供应过程中缺货药品共涉及476品种,1322品次,缺货率为3.1%.其中长期缺货166品次,占12.6%;招标换标所致缺货175品次,占13.2%;供应商供货不足所致缺货675品次,占51.1%;发票原因致缺货79品次,占6.0%;采购办调整药库计划数量致缺货78品次,占5.9%;药品84品次,占6.3%;药房原因缺货45品次,占3.4%;药库原因缺货20品次,占1.5%.导致缺货有因定价过低企业停产、医院招标换标期间产品的更替带来供应波动、供货商物流不畅、库存调整供应降低、信息滞后、库管员责任心不强等原因.结论 通过应用物流信息保障系统、加强供货商沟通、加强医院内部协调、做缺货评估,制定患者优先计划等措施将药品缺货的产生降至最低,最大程度地保障临床药品供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硬膜外阻滞对分娩疼痛的镇痛效果及对产程、母婴情况的影响。方法采用罗哌卡因、芬太尼、硬膜外阻滞麻醉对50例产妇行分娩镇痛作为观察组,对同期未采用分娩镇痛进入产程的52例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产妇对疼痛的反应、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母婴情况。结果2组产妇对分娩疼痛的反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总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组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第二产程有延长趋势。结论硬膜外阻滞用于分娩镇痛临床效果可靠,对母婴无不良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剖宫产率,但有第二产程延长趋势,适时指导产妇并使用催产素可预防和纠正。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 120例有引产指征的足月妊娠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60例)用米索前列醇50μg阴道用药,每3小时1次至正式临产;对照组(60例)用蓖麻油鸡蛋餐口服.结果 两组引产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引产时间[(12.2±3.5)h]显著短于对照组[(18.1±3.2)h](P<0.05),研究组需静脉滴注缩宫素人数为10%,显著少于对照组的40%(P<0.05),用药6h后研究组评分提高5.5分,对照组提高3.1分,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子宫收缩过频的发生率为16.7%,对照组为3.0%.结论 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能促宫颈成熟及发动子宫收缩,是安全、有效的引产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活跃期笑气吸入分娩镇痛的效果和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将320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160例产妇在活跃期给予吸入50%笑气和50%氧气混和气体实施分娩镇痛(观察组),另160例仅吸入氧气作对照(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的产痛程度、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情况、出血量以及产妇桡动脉血与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结果:观察组活跃期分娩镇痛有效118例(73.75%);总产程(7.33±3.24)小时;阴道分娩128例(80.00%);新生儿窒息7例(4.38%);出血量(289.56±59.21)ml。对照组活跃期分娩无痛有效3例(1.88%);总产程(7.43±3.11)小时;阴道分娩88例(55.00%);新生儿窒息分别为7例(4.38%),出血量(293.43±58.32)ml。两组产妇分娩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两组产程时间、新生儿窒息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的剖宫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产妇桡动脉血与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笑气吸入应用于产科镇痛效果好,对母儿均无不良影响,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无痛分娩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硬膜外分娩镇痛应用罗派卡因和布比卡因的效果和安全性及对产妇和胎儿的影响。方法 :选择单胎足月初产妇ASA1~2级要求分娩镇痛者随机分成使用罗派卡因组 (R组 )75例 ,使用布比卡因组 (B组 )85例 ,另随机选择不予镇痛自然分娩产妇为对照组 (D组 )120例。观察镇痛效果VAS评分、运动阻滞程度Bromage法 ,生命体征、胎心率、产后出血量、Apgar评分、产程、分娩方式。结果 :R组与B组生命体征平稳 ,胎心率、产后出血量、Apgar评分、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 ,R与B组镇痛效果确切,用药前后与D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0.05)。B组运动阻滞程度明显高于其它两组P<0.01,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虽延长 ,但均未超过常规时间。结论 :罗派卡因和布比卡因应用于硬膜外镇痛分娩是有效安全的方法 ,但罗派卡因更优于布比卡因。 相似文献
10.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妊娠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对妊娠及分娩结局的影响及中西医治疗ICP的效果。方法:以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2000年1月至2002年6月共216例ICP,比较治疗组102例及未治疗组114例效果。结果:216例ICP中围产儿死亡7例,占32.4‰,胎儿窘迫率36.1%,早产率17.1%,新生儿窒息率4.17%。通过中西医药物治疗及密切监护,治疗组较未治疗组围产儿死亡率、胎儿窘迫率降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加强高危门诊的产前检查,对ICP孕妇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动态监测血生化指标、胎儿宫内情况及胎盘功能,适时终止妊娠,可降低围产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娩镇痛对第二产程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大连市妇产医院2012年8月~2013年2月施行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的200例单胎、初产妇作为研究组,未施行分娩镇痛的50例产妇为对照组,于宫口开达3cm时使用罗派卡因进行连续的硬膜外阻滞麻醉。比较两组产妇在第二产程及分娩方式的差异。结果研究组的第二产程延长发生率为23.50%,二产程停滞发生率为17.50%,对照组第二产程延长发生率为10.00%,二产程停滞发生率为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剖宫产率为10.50%,产钳助产率为20.00%,对照组剖宫产率为10.00%,产钳助产率为8.00%,两组间剖宫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产钳助产率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娩镇痛与第二产程延长、二产程停滞及产钳助产有关,但是与剖宫产无关。 相似文献
12.
产程活跃期安定缩短产程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产程活跃期应用安定缩短产程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本院住院分娩的初产妇,其产程活跃期静脉注射安定120例,同时取不用安定者120例与之对照,对两组的宫颈口扩张速度、羊水污染、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及剖宫产率等进行分析讨论.结果:产程活跃期静脉缓注安定可加速宫颈口扩张,缩短产程,效果肯定(P<0.05),剖宫产率降低(P<0.05),但同时可增加新生儿窒息(P<0.01),并由此提出产程中应用安定的注意点.结论:产程活跃期静脉注射安定可加速宫颈口扩张,缩短产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雷米芬太尼静脉分娩镇痛联合导乐陪伴(由助产士全程分娩陪伴)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60例足月妊娠初产妇进入第一产程潜伏期后实施分娩镇痛联合导乐陪伴(A组)、分娩镇痛(B组)和导乐陪伴(C组),每组20例.记录产妇生命指征、镇痛镇静效果、分娩过程、不良反应及新生儿评分.结果 A和B组镇痛优于C组(P<0.01),A、C组产程短于B组(P<0.05),A组产妇满意度最高.组间新生儿评估指标无显著差异.三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雷米芬太尼静脉全程分娩镇痛联合导乐陪伴镇痛效果确切、产程缩短,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分娩镇痛对产程以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5月至2013年3月于浙江省慈溪市妇幼保健院行分娩镇痛的产妇120例作为观察组,给予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腰硬联合麻醉)阻滞镇痛,选择同期于本院未施行分娩镇痛的产妇100例作为对照组.对2组产妇的分娩疼痛程度、各产程时间和分娩结局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疼痛0级和1级的比例分别为15.0% (18/120)和75.0%(90/120),明显高于对照组[0,10.0% (10/100)],2级和3级的比例分别为10.0% (12/120)和0,明显低于对照组[71.0% (71/100),19.0% (19/10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34、92.95、86.39、24.96,均P<0.05);观察组产妇的第一、三产程和总产程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309±45) min比(368±54) min,(6.5±0.7)min比(7.0±1.1)min,(370±49) min比(421±60)min](t =8.781、4.086、6.936,均P<0.05),而第二产程的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55±13)min比(47±14)min](f=4.497,P<0.05);观察组中转剖宫产发生率为8.3%(10/120),明显低于对照组(18.0%,18/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89,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3±1.3)分比(8.4±1.2)分](t=5.294,P<0.05).观察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产妇产后岀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可有效减轻产妇疼痛,缩短总产程时间,减少剖宫产率,改善分娩结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盐酸罗哌卡因-舒芬太尼硬膜外和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足月,单胎,头位,并自愿要求行分娩镇痛的产妇60例,随机分为CEA组与CSEA组,选择同期无分娩镇痛产妇30例为对照组(C组)。CEA组以2%利多卡因为实验量,随后注入0.1%盐酸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10mL;CSEA组蛛网膜下腔给予舒芬太尼5μg。两组均采用0.08%盐酸罗哌卡因+0.4μg/mL舒芬太尼硬膜外PCA。记录疼痛评分,下肢肌力,产妇满意度,产程,新生儿Apart评分,产妇生命体征及不良反应。结果 3组下肢肌力、新生儿Apart评分、产妇生命体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相比,CEA组与CSEA组VAS评分显著降低,第一产程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EA相比,CSEA组镇痛起效更快,产妇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盐酸罗哌卡因-舒芬太尼用于CEA和CSEA均能提供满意且安全的镇痛,CSEA因起效快,产妇满意度高更适合分娩镇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自控镇痛分娩对宫缩的影响,有助于更好指导镇痛分娩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4月至2008年4月采用腰-硬联合自控镇痛法分娩患者312例临床资料,并随机选择同期非镇痛分娩患者69例作对照分析。结果 312例分娩镇痛总有效率100%,发生宫缩乏力252例,发生率80.8%,使用缩宫素252例,宫缩素使用率80.8%,对照组发生宫缩乏力15例,发生率21.7%,使用缩宫素15例,宫缩素使用率21.7%,两组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镇痛组例,宫缩乏力发生在第一产程活跃期223例,占88.5%,发生在第二产程29例,占11.5%,对照组宫缩乏力发生在第一产程活跃期6例,占40%,发生在第二产程9例,占60%,两组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腰-硬联合自控镇痛分娩有效镇痛率达100%,但宫缩乏力发生率高,近九成宫缩乏力发生在第一产程活跃期,镇痛分娩过程中应密切监测宫缩情况,发现宫缩乏力时尽早应用缩宫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11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120例足月初产妇,完全随机分为镇痛组和对照组各60例.镇痛组采用硬膜外腔持续注射0.1%罗哌卡因与0.4 mg/L舒芬太尼100ml,对照组为自然分娩.观察2组产妇疼痛情况、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镇痛组镇痛后各个时点(5、10、15、20、25、30 min)视觉模拟评分(VAS)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分别为:(4.2±1.1)分比(9.4±1.1)分、(3.6±0.8)分比(9.4±1.0)分、(2.0±1.2)分比(9.3±0.9)分、(1.4±0.9)分比(9.3±1.2)分、(1.0±0.3)分比(9.4±1.1)分、(0.8±0.2)分比(9.4±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阻滞分别为0、1、2、3级时,镇痛组[分别为20例(33.3%)、25例(41.7%)、12例(20.0%)、3例(5.0%)]与对照组[4例(6.7%)、17例(11.7%)、24例(40.0%)、15例(25.0%)]同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组第一产程时间、剖宫产率、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26±46) min比(466±51) min、18.3%(11例)比25.0%(15例)、(137±25) ml比(148 ±24)ml] (P <0.05).结论 罗哌卡因和舒芬太尼两种药物联合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镇痛效果确切,有助于分娩过程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新产程标准对产程和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分娩的产妇800例临床资料,根据使用的产程标准将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选取执行新产程标准的产妇400例,对照组选取执行旧产程标准的产妇列40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产程(产时潜伏期、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产妇并发症情况(产后出血、切口感染、会阴裂伤、产褥病率),剖宫产原因,剖宫产率,以及新生儿情况(胎儿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Apgar评分)。结果 观察组产妇产时潜伏期、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均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三产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率、产褥病率、剖宫产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切口感染率、会阴裂伤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Apgar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旧产程标准相比,新产程标准可放宽产程时限,显著降低剖宫产率,且不会增加产妇和新生儿的患病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硬膜外微量泵注罗哌卡因与芬太尼在分娩镇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5ASAⅠ-Ⅱ级足月妊娠初产妇行分娩镇痛。经硬膜外给予0.1%罗哌卡因十芬太尼(1ug/ml),设定基础速率为6ml/h,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和下肢运动神经阻滞(MBS)记录产程时间、生产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分娩镇痛组VAS评分用药后15~30分钟均感到元痛或只感到轻度可耐受的疼痛,MBS镇痛前后无统计学差异。除2例剖宫产外所有产妇均能下床活动,分娩镇痛组第一产短于对照组第一产程(P〈0.05),第二、三产程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分娩镇痛组新生儿1、5分钟APgar评分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微量泵持续泵注罗哌卡因和芬太尼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是目前较为理想的分娩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20.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潜伏期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0.125%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潜伏期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子宫收缩力的影响及新生儿阿氏评分情况。方法选择60例Ⅰ~Ⅱ级的足月初产妇,其中要求施行分娩镇痛的30例为观察组,另3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在进入产程潜伏期后进行腰-硬联合穿刺,见脑脊液流出后,缓慢注入小剂量的舒芬太尼20~25μg于蛛网膜下腔作为负荷剂量,300min后连接PCA泵以0.125%罗哌卡因1000ml与舒芬太尼50μg混合给予配制好的药液,胎儿娩出后停止硬膜外腔给药;对照组按产科常规处理。观察镇痛起效时间,子宫收缩力的变化,总产程、产后出血量、分娩结局及新生儿阿氏评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总产程无差异。第一产程中观察组于对照组相比子宫收缩力显著降低,P〈0.05,催产索使用率在80%以上。两组间产后出血、新生儿阿氏评分无显著差异。结论舒芬太尼合并低浓度的罗哌卡因应用于无痛分娩,有明显的分娩镇痛作用,镇痛效果确切,不影响产程及新生儿,不增加难产的比例不增加产后出血量,对新生儿的阿氏评分无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