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溶栓治疗效果, 疗效与剂量的关系, 治疗时间窗及并发症。方法 对发病后24 h 内就诊的91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7 例,给予脑保护剂等常规治疗; 尿激酶(UK) 治疗者共分3 组, 即UK 6×105 U (24 例) 组、16×105U (29 例) 组、26×105U (11 例) 组, 并于0.5 h 内静点完。在用药前后不同时期以“NationalInstitues ofHealth Stroke Scale”进行神经功能缺失评分。结果 溶栓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 0.01)。< 6 h 治疗者疗效优于6~24 h 治疗者。6~24 h 内治疗者优于对照组。不同剂量组间疗效差异不显著(P> 0.05)。溶栓治疗并发出血机率UK 26×105U 组(45.5% ) > UK 16×105 U 组(17.2% ) > UK 6×105 U 组(8.3% ), 差异有显著性(P< 0.01)。溶栓治疗组18.8% 患者在溶栓治疗24 h 后出现再次梗死。结论 超早期静脉应用UK 冲击治疗急性脑梗死是可行的,推荐剂量为UK 6×105 U, 治疗时间窗为24 h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降纤酶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副作用。方法.选择40例脑梗死患者,应用降纤麦针10μ连续静滴3天,再用5μ静滴0 ̄4天;对照组选用脉络宁针30ml加入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液250ml中静滴,14天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大于对照组。发病24h内固定痊愈率高于24h后用药组。结论:常规剂量降纤酶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致残率,缩短住院日。  相似文献   

3.
中风昼夜发病时间分析:附105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观察105例中风发病时间发现,脑梗塞在昼夜24h周期中存在分布差异,即清晨前后(4am至10am前)有一发病高峰段,相反,午夜前后(10pm至4am前)则很少发生,而脑出血发病则缺乏此种昼夜节律性(分别为P〈0.05,P〈0.01)。并对其发病机理进行讨论,指出应该重视对缺血性中风昼夜发病时间差异的认识,对发病高峰段提前进行干预性治疗,以期降低发病率 。  相似文献   

4.
本文应用消栓灵治疗脑梗塞260例,与同时应用维脑路通治疗脑便塞250例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对照组为76%,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参数与治疗前比较除红细胞压积下降P〈0.05外,余均为P〈0.01。说明消栓灵是治疗脑梗塞比较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5.
脑梗塞患者血小板活化部位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FCM检测脑梗塞患者(16例腔梗,18例大面积梗塞)颈内静脉(A)和肘静脉(B)的血小板GMP-140,GP53和GPⅡb/Ⅲa。结果:脑梗塞组A和B血中三种GP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非脑血管疾病(CVD)组和健康组B血(P<0.01~0.001);脑梗塞组A血明显高于同组B血(P<0.05~0.005),A/B比值为1.24~2.52,而非CVD组A与B血之间阳性率无显著差异,A/B比值≤1.06;大面积梗塞组A血阳性率高于腔梗组A血(P<0.05),但两组B血无显著差异。提示脑梗塞急性期血小板主要在脑循环中活化,测定A血指标较测定B血更能敏感地反映脑梗塞时血小板的活化程度和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6.
急性脑卒中患者动态血压昼夜节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24小时无创伤性全自动动态血压记录仪,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进行观察。受试对象,脑出血107例,脑梗塞90例,高血压107例。结果表明,(1)脑出血与脑梗塞的血压昼夜节律明显消失或减弱、收缩压(SBP)与舒张压(DBP)夜间下降值昀明显小于高血压组,夜间下降率小于10%者明显高于高血压组(P〈0.01)。(2)高血压与脑卒中昼夜的波动规律明显不同,前者呈双峰谷型。日间血压上升,夜间血压  相似文献   

7.
颈内动脉注射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颈内动脉注射尿激酶治疗3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并与对照组(静脉滴注尿激酶)15例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液流变学改变不明显(P>0.05),且无1例发生出血。提示颈内动脉注射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显著而安全。  相似文献   

8.
建立放射免疫分析方法,对出血性(HCVD,n=10),缺血性(ICVD,n=31)脑血管病急性期患者,以及健康对照者(n=10)的血浆肾上腺髓质素前体(ProAdM153-185)含量进行了研究发现,HCVD组血浆ProAdM153-185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及ICVD组(分别P<0.05及<0.01),ICVD组与对照组之间则无显著差异(P>0.05)。在ICVD组中,大灶皮层梗塞患者血浆ProAdM153-185含量又显著高于皮层下梗塞患者(P<0.01),发病后第3d的患者血浆ProAdM153-185含量显著高于第1d及第2d的患者(分别P<0.05,0.01)。提示ProAdM153-185在脑血管疾病的病理过程中具有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对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客观评价。方法 将在41家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2244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降纤酶组和对照组。根据114例的预试验结果,确定本研究的用药方案为隔日静脉给药3次。降纤酶的首剂量为10U,第2、3次剂量为4U,在发病24h内开始治疗。对照组按同样方式给予安慰剂。评定的终点指标包括脑卒中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Barthel指数、副作用、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及发病3个月和1年时的病死率及脑卒中复发率。结果 (1)与对照组和纤酶组治疗后血浆FIB水平明显下降(P〈0.001),没有增加出血事件及其他副作用的发生。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尖吻蝮蛇(五步蛇)与白眉蝮蛇制剂在相同效坐时降纤作用有差异。(2)治疗后14d  相似文献   

10.
大剂量三七总皂甙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 观察大剂量三七总皂甙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1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三七总皂甙治疗组103例;(2)对照组95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三七总甙组基本痊愈24例(23.3%),总显效率51.5%,总有效率94.2%,明显高于对照组(7.3%,32.6%,68.3%)(P〈0.01)。三七总甙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改善也较对照组非常明显(P〈0.01),且未见明显副作用。结  相似文献   

11.
大剂量东菱克栓酶(DF—521)抗栓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东菱克栓酶(DF-521)大剂量与常规剂量溶栓疗效的差别。方法选择发病12小时之内的急性脑梗塞患者12例,应用DF-521溶栓,首剂20BU,第2、3日各用10BU静滴为治疗组,以病人年龄、病情、发病时间相似,及用此药常规推荐剂量(首剂10BU、隔日5BU,共3次)的12例患者作1:1配对研究。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大剂量DF-521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显著,且能缩小梗塞灶体积,用药过程中未见出血等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2.
报告672例精神分裂症不同时代的常见症状分布,治疗方法及疗效,其中1966~1976年181例,1977~1984年303例,1985~1992年188例。常见症状有28项,其中10项有差异(P〈0.01)。常用的治疗方法9种5项有差异(P〈0.05),其中ECT明显减少,氯丙嗪三组维持在80%,氯氮平及舒必利有上升趋势,三组疗效,显进有下降(P〈0.01),而进步上升(P〈0.05),无效三组相  相似文献   

13.
本文测定了128例急性脑梗塞及60例非脑血管病的脑病疾病(对照组)的患者血清谷-草转氨酶(AST)的活性,结果显示:脑梗塞组有68例升高(53.1%),对照组有5例升高,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并发现:血清AST活性与脑梗塞部位有显著关系(P〈0.01);与病情,病程及梗塞体积有显著关系(P〈0.01),而与性别,年龄无明显关系(P〉0.05),同时对其相关机制作一讨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脑组织损害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心率变异(HRV)的影响。方法:对26例EH并急性脑血管病(ACVD)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HRV测定,并与20例EH元ACVD患者进行对比。结果:EH并ACVD组最小心率及平均心率明显高于无ACVD组(P〈0.01;P〈0.01);24h相邻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rMSSD)、相邻R-R间期之差大于50ms的心搏数占心搏总数的百分比(PNN5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阿苯达唑与吡喹酮治疗脑囊虫病短期和近期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63例脑囊虫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阿苯达唑200mg,Po,q8h,10d为一疗程,以后间隔15d再进行下一个疗程。对照组31例,砒喹酮200mg,Po,q8h。以两组短期和近期疗程结束后为统计界限。结果:两组短期疗效人数变化比较差异显著(P<0.05);近期疗效人数变化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近期基本治愈率两组比较差异较显著(P<0.01);近期两组不良反应人数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短期阿苯达唑治疗脑囊虫病病人较砒喹酮临床疗效突出,近期安全性优于砒喹酮。  相似文献   

16.
脑梗塞患者血浆内皮素和血管紧张素Ⅱ变化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内皮素(ET)和血管紧张素Ⅱ(AⅡ)在脑梗塞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同步测定30例脑梗塞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血浆ET和AⅡ含量。结果脑梗塞急性期血浆ET和AⅡ含量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均<0.01),且中-重度脑梗塞组两者均显著高于轻度组(P均<0.01)。急性期血浆ET与AⅡ呈显著正相关(r=0.7033,P<0.01),恢复期(r=0.2465,P>0.05)和正常对照组(r=0.1837,P>0.05)无显著相关。结论脑梗塞时血浆ET和AⅡ增高并与病情严重程度相一致。内源性ET与AⅡ具有正反馈调节关系,两者相互作用可能在脑梗塞发病和进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磁环穴位内植治疗癫痫的疗效,将151例癫痫病人随机分为磁穴组(58例),磁穴药物组(51例),对照组(42例)进行治疗对照研究。结果显示,磁穴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磁穴药物组比对照组总有效率显著提高(P〈0.05),其显效率更高(P〈0.01),磁穴药物组效率明显高于磁穴组(P〈0.05)。提示磁环穴 内植对癫痫的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常用抗癫痫药物配合磁环穴位内植治疗癫痫具  相似文献   

18.
脑卒中患者血浆皮质醇变化与意识障碍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放免法检测50例脑卒中患者早期和恢复期的血浆皮质醇,结果显示脑出血组和脑梗塞组均比对照组升高(P〈0.01,P〈005),病情轻,重二组比较皮质醇值有显著差异(P〈0.01),康复组与死亡组比较皮质醇有显著差异(P〈0.01),提示脑卒中早期皮质醇值升高,其程度与意识障碍和运动障碍有关,其值可作为判断病情和估计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男性脑梗塞患者性激素和凝血与纤溶指标的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测定了37例男性脑梗塞患者血清睾酮(T),雌二醇(E2),血浆因子Ⅷ相关抗原(ⅧR:Ag)抗凝血酶Ⅲ(AT-Ⅲ)的含量变化,结果显示,男性脑梗塞患者E2,E2/T比值,ⅧR:Ag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P〈0.05,P〈0.01);而T和AT-Ⅲ含量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揭示高雌激素血症不仅是男性脑梗塞患者的一个危险因素,而且也导致了凝血机制的失调。  相似文献   

20.
降纤酶对脑梗塞病人血浆蛋白C活性及D—二聚体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降纤酶对脑梗塞病人血浆蛋白C、D-二聚体(D-Dimer)的影响及治疗意义。方法 采用APTT法和ELISA法测定30例脑梗塞病人和30例正常对照者血浆蛋白C活性及D-二聚体含量。结果 急性脑梗塞病人血浆蛋白C活性及D-二聚体含量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明显下降趋于正常(P〈0.01)。结论 九纤酶急性期应用可以发挥其降纤、溶纤作用,对凝血及纤溶机制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