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是一种获得性的临床综合征 ,发生在许多疾病的病理过程中。是许多危重症常见并发症 ,重症者死亡率可高达 80 %。但如能及时诊治 ,尚能取得满意效果。本文将我院近 10年来收治的小儿DIC 4 3例总结如下 ,以供临床诊治参考。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2.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治疗原则[1]是序贯性、及时性、个体性和动态性.主要包括:(1)去除产生DIC的基础疾病的诱因;(2)阻断血管内凝血过程;(3)恢复正常血小板和血浆凝血因子水平;(4)抗纤溶治疗;(5)溶栓治疗;(6)对症和支持治疗.既往多主张以上(1)~(5)治疗措施可酌情同时进行;近年来则倾向按序贯方案治疗,即按上述顺序逐项进行,只在前一项治疗未获满意疗效时再进行下一项治疗.  相似文献   

3.
危重患儿凝血功能障碍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危重患儿凝血功能障碍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病率及病死率,总结DIC诊断及临床应用肝素预防和治疗的体会。方法对所有PICU住院患儿进行小儿危重评分或美国PICU入出院指南评估及凝血功能监测,确诊DIC者根据临床出血情况应用不同剂量肝素。凝血功能障碍者应用小剂量肝素。结果PICU危重患儿病死率为8.6%。凝血功能异常发生率28.6%,病死率25.7%。其中DIC发生率10.6%,病死率45.2%。凝血功能障碍发生率18.0%,病死率14.1%。原发病为脓毒症者73.8%。在DIC早、中期阶段,使用肝素200~240U/(kg·d),有较好疗效。凝血功能障碍者应用肝素60~120/(kg·d),极少发展为DIC。结论DIC是导致危重患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主要病因是严重感染性疾病。早期合理应用肝素治疗有效,晚期治疗非常困难。小剂量肝素用于危重患儿可能具有预防DIC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一种获得必出血综合征,发生在许多疾病的病理过程中,研究发现多种细胞因子释放、生理抗凝固子缺乏及纤维蛋白溶解受抑制等在DIC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一些新的实验室检查项目以及较敏感或特异指标的测定对DIC的诊断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依据,随着对该病发病机制的认识,抗凝血酶Ⅲ、蛋白C浓缩剂、在子抑制剂等新药不断产生,并在临床试用,有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孟哲 《中国小儿血液》2001,6(2):88-91,62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一种获得性的临床综合征,发生在许多疾病的病理过程中。由于DIC发病机理比较复杂,诊断和治疗尚有一定困难。本文仅就DIC的发病机理、实验室检查和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扼要综述。  相似文献   

6.
7.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一种获得性的临床综合症,发生在许多疾病的病理过程中。由于DIC发病机理比较复杂,诊断和治疗尚有一定困难,本文仅就DIC的发病机理、实验室检查和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扼要综述。  相似文献   

8.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在某些疾病基础上,致病因素引起体内凝血系统激活、血小板活化、纤维蛋白沉积,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微血栓形成;继之多种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消耗性降低;在凝血系统激活的同时,纤溶系统亦被激活,或继发于凝血异常,导致纤溶亢进.临床上以出血、栓塞、微循环障碍和微血管病性溶血等为主要表现,严重时可导致器官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9.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一种获得性出血综合征,发生在许多疾病的病理过程中。研究发现多种细胞团子释放、生理抗凝因子缺乏及纤维蛋白溶解受抑制等在DIC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一些新的实验室检查项目以及较敏感或特异指标的测定对DIC的诊断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依据。随着对该病发病机制的认识,抗凝血酶Ⅲ蛋白C浓缩剂、组织因子抑制剂等新药不断产生,并在临床试用,有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毒鼠强中毒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2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例 1,女童 ,3岁 ,因抽搐、昏迷 8h入院。入院查体 :昏迷状 ,双侧瞳孔等大等圆 ,直径约 3mm ,对光反应减弱 ,颈部抵抗感 ,双肺呼吸音粗 ,可闻及痰鸣音 ,心率 10 2次 /min ,心音有力 ,腹软 ,四肢肌张力高 ,膝腱反射正常 ,双侧巴氏征阳性。入院后急查血毒鼠强浓度为 15 5 μg/L ,遂行血液灌流 ,术前查凝血 4项各指标均正常 ,血WBC 2 2 .0× 10 9/L ,RBC 5 .4 2× 10 12 /L ,Hb 15 4 g/L红细胞比容 (HCT) 0 .4 5 2 ,血小板(PLT) 333× 10 9/L。灌流后不久患儿出现双侧鼻腔出血 ,经局部应用肾上腺素纱布填塞 ,静脉应用止血敏、立止血等药…  相似文献   

11.
对28例新生儿DIC的诊治经验进行总结,认为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要达到早期诊断,凡遇可以诱发新生儿DIC的基础疾病时,一定要密切观察有无DIC的临床表现,及时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明显高凝者可边抗凝边等侯实验结果,以达到早期诊治。文中还介绍新生儿DIC使用肝素时的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12.
13.
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是指发生于许多疾病过程中的一种获得性出血综合征.新生儿DIC绝大多数为急性,且较严重.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提高新生儿DIC治愈率的关键.近年来随着对DIC研究的深入,新生儿DIC的诊断及治疗均有了较大进展.  相似文献   

14.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日本卫生福利部(JMHW)和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ISTH)制定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评分系统诊断DIC简单易行,实用性强;治疗DIC应基于原发疾病,活化蛋白C和低分子量肝素的使用能明显降低脓毒症DIC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随检测方法的灵敏与先进 ,其发病有增多趋势 ,且预后严重 ,甚至造成死亡 ,必须认识到DIC是危重患儿常见并发症。因此 ,及时发现DIC ,作好诊治及护理是临床应亟待解决的问题。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2 0 0 0年 1月— 2 0 0 1年 5月PICU病房收治DIC 30例 ,其中男 2 1例 ,女 9例。~ 1岁 14例 ,~ 3岁11例 ,~ 5岁 1例 ,>5岁 4例。 2 8例发病至出现DIC病程平均 3 8d。 2例入院时即诊断DIC ,占 6 6 %。1 2 临床表现 依出现早晚为早期微循环障碍、休克、出血、血小板减少。依出现症状多寡…  相似文献   

16.
消化道出血为小儿急危重症之一,近年,随着新的诊疗技术的逐年开展,本症病因及治疗效果都有较大幅度提高,现将我院2000年以来典型消化道出血43例诊治情况探讨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3例中男31例,女12例(2.5:1),  相似文献   

17.
对28例新生儿DIC的诊治经验进行总结,认为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要达到早期诊断,凡遇可以诱发新生儿DIC的基础疾病时,一定要密切观察有无DIC的临床表现,及时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明显高凝者可边抗凝边等侯实验结果,以达到早期诊治。文中还介绍新生儿DIC使用肝素时的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低蛋白血症与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42例DIC新生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和预后等。依据入院24 h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分为,正常白蛋白组(≥30 g/L)和低白蛋白组(30 g/L),分析不同血清白蛋白水平与DIC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及预后的关系。结果新生儿DIC中,低蛋白血症的发生率为68.3%(97/142)。低白蛋白组病死率(42.3%)高于正常白蛋白组(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白蛋白组比较,低白蛋白组休克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升高,凝血酶原时间(PT)、活性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血小板计数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最终死亡新生儿的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存活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蛋白血症在DIC新生儿中发病率较高,血清白蛋白水平与DIC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重症窒息时缺氧酸中毒,使血管内皮受损,基底膜胶原暴露,可促发凝血因子Ⅻ激活,引起内源性凝血系统反应;酸性环境中体内肝素酸性功能基团作用减弱,某些血浆凝血因子作用提高,血液凝固活性增加;缺氧使红细胞破坏,释放出促凝血活性的红细胞素,均能造成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DIC 时毛细血管内多发性微血栓造成微循环障碍,使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加重脏器缺血坏死,形成恶性循环使窒息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