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小型猪乳牙牙龈炎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检查小型猪的牙龈状况,以建立人牙龈炎的动物模型,方法:对8头小型猪进行了临床牙周检查,细菌学检查和龈沟液分析。结果:发现小型猪乳牙存在广泛性牙龈炎,牙龈炎症和七菌斑相关;龈沟液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和蛋白含量与人龈沟液的大致相同,蛋白含量的增多伴随AST水平的增高;龈下细菌中的牙龈卟啉菌和螺旋体计数与人牙龈炎大致类似,随着牙周袋深的增加球菌减小而螺旋体增多,结论;小型猪牙龈炎与人牙龈  相似文献   

2.
为观察青少年期牙龈炎的临床特征和龈沟液中天冬氨酸转氨酶 (GCF AST)的变化 ,选择 1 0~ 1 6岁的受试者 ,分为牙龈健康组和牙龈炎症组 ,作口腔检查 ,记录临床参数 ,收集龈沟液 (GCF) ,检测其中AST水平 ;采取龈沟细菌标本 ,镜下记录杆菌、球菌、螺旋体及梭形菌的百分计数。将 2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青少年牙龈炎的临床检查结果为 :菌斑控制记录 (PCR) 73% ;牙垢指数 (OHI) :Ⅱ度 36 % ,Ⅲ度 6 4 % ;牙龈指数 (GI) :Ⅰ度 2 5 % ,Ⅱ度 4 3% ,Ⅲ度32 % ;出血指数 (GBI) 5 4 %。青少年牙龈炎组GCF和GCF AST明显高于健康组 (P <0 .0 1 ) ;龈沟液中螺旋体计数龈炎组显著高于健康组 ,杆菌、球菌、梭形菌计数 2组间无显著差异。提示青少年期的牙龈炎有进行性发展的危险性 ,包括向牙周炎的转变。龈沟液中AST水平与临床参数有关 ,可作为评价牙龈炎趋向性的动态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伴慢性牙龈炎颊侧颈部龈缘龋患者牙龈炎全口洁治前后及龋损修复前后龈沟液内三种酶AST、EA、COL-Ⅱ的变化。方法:伴慢性牙龈炎颊侧颈部龈缘龋患者14例,患牙172颗,分别收集患者全口洁治前、全口洁治后一周(即Z350修复前)、Z350修复后一周龈沟液。检测龈沟液内三种酶AST、EA、COL-Ⅱ。结果:牙龈炎全口洁治后龈沟液内AST、EA含量低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1378.36±214.69)比(2032.77±622.89),(0.83±0.21)比(1.71±0.85),P<0.05];牙龈炎全口洁治后COL-Ⅱ含量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无显著性[(819.34±265.81)比(1013.6±562.26),P>0.05]。Z350修复后一周龈沟液三种酶AST、EA、COL-Ⅱ含量稍降低,差异无显著性[(1121.89±340.41)比(1378.36±214.69),(0.74±0.13)比(0.83±0.21),(774.43±175.06)比(819.34±265.81),P>0.05]。结论: 牙龈炎症早期龈沟液内AST、EA增高,COL-Ⅱ变化不明显。Z350对牙龈组织刺激性小,组织相容性好,可以应用于龈下型牙体缺损修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比较碘伏与碘甘油对牙龈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丝线结扎大鼠牙颈部,辅以高糖饮食造成牙龈炎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牙龈炎模型组、碘伏组与碘甘油组。用药7 d后,测定牙龈局部血流及龈沟液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含量的变化。结果模型动物牙龈充血红肿有溃疡和假性牙周袋形成,探诊易出血。牙龈炎局部血流量、血细胞数及龈沟液AST较对照组升高显著(P<0.01)。碘伏组及碘甘油组与模型组比较血流量、血细胞数及AST均有显著降低(P<0.05),碘甘油组血流量及AST含量显著低于碘伏组。结论2种碘制剂对牙龈炎均有治疗作用,碘甘油的治疗作用优于碘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健康牙龈向实验性龈炎发展过程中龈沟液(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GCF)钙结合蛋白和总蛋白水平的变化,探讨钙结合蛋白与牙龈炎之间的关系及其作为牙周炎症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选取11名牙龈健康、无全身疾病的受试者,在其停止口腔卫生措施后21d内(第0、7、14、21天)和恢复口腔卫生措施一周后(第28天)用滤纸条收集其GCF样本(每人4颗牙)。分别采用染料结合比色法和ELISA法测定GCF中总蛋白含量和钙结合蛋白含量。结果:在实验性龈炎形成过程中,钙结合蛋白含量逐渐升高,并且在实验第21天达到高峰,恢复口腔卫生措施后其值降低,接近基线水平;总蛋白含量的变化与钙结合蛋白的变化相似。结论:GCF钙结合蛋白含量和总蛋白含量可以较好地反映牙龈炎症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和评价西帕依固龈液治疗牙龈炎及控制菌斑的临床疗效。方法:53例单纯性牙龈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28例用西帕依固龈液含漱,对照组25例用0.9%生理盐水含漱,每天5次,1周后复诊。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菌斑指数、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的变化,并采集龈下菌斑,进行刚果红染色,镜检计数螺旋体、球菌等菌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牙周各项指数的平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及菌斑指数均有明显改善(P〈0.01),镜检螺旋体计数减少,球菌、杆菌数量明显增加,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西帕依固龈液作为一种治疗牙龈炎的口腔用药,可明显改善菌斑的组成,促进正常口腔生态环境的建立。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 8(interleulin- 8,IL- 8)在牙龈炎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 EL ISA法检测 17例女性青春期牙龈炎和 14例健康对照者龈沟液中 IL- 8的含量。结果 :女性青春期牙龈炎患者龈沟液中 IL- 8含量低于健康对照组 (P <0 .0 5 ) ,在牙龈炎患者中 ,IL- 8含量与牙龈指数呈负相关 (r =- 0 .476 1,P <0 .0 5 )。结论 :健康人牙龈能测到 IL- 8,可能是正常牙龈组织对轻微的外源刺激反应良好的表现。当女性青春期牙龈炎龈沟液中 IL- 8被炎症渗出液稀释 ,含量相对较低时 ,可能使IL- 8成为一种致炎因子而加重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直丝弓正畸过程中龈沟液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 AST)水平的变化对衡量牙周组织健康状况的参考价值。方法选择使用直丝弓矫治器的青少年患者48名,治疗前及安装矫治器1、4个月后采集龈沟液并采用生化分析仪检测分析龈沟液中AST水平的变化,并检查牙龈指数(GI)。结果矫治1个月时AST水平比治疗前显著增高(P<0.05),4个月时\酶水平趋于正常;1个月时牙龈指数比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4个月时牙龈指数比1个月时显著降低(P<0.05),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龈沟液AST可做为牙周组织炎性改变的重要衡量指标。  相似文献   

9.
正畸治疗过程中龈沟液内细菌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采用直丝弓技术正畸过程中龈沟液细菌的变化。方法:采集正畸过程中的龈沟液进行厌氧菌培养。结果:矫治初两个月,牙龈卟啉单胞菌、伴放线放线杆菌和核梭杆菌的检出率明显升高,随治疗的进行,3种细菌培养的阳性率水平显著降低。结论:上述3种细菌可能是正畸中引起牙龈炎性反应的主要致病菌。  相似文献   

10.
[摘 要] 目的:探讨镍铬烤瓷冠修复后牙龈组织和龈沟液中镍和铬含量的变化,为修复材料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镍铬烤瓷修复后牙龈增生并需行牙龈修整术者作为实验组,需要拔除第三磨牙且口内无任何修复体者为对照组,使用Whatman 3号滤纸汲取龈沟液并切取牙龈,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量牙龈组织及龈沟液中镍和铬的含量。结果:实验组牙龈组织和龈沟液中的镍和铬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龈沟液中的铬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牙龈组织及龈沟液中的镍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镍铬烤瓷冠修复后的镍和铬离子在牙龈组织及龈沟液中沉积,对牙龈组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不同牙周状况者唾液和龈沟液(gingival crevicular fluild,GCF)中的中性多形核粒细胞弹性蛋白酶(granulocyte elastase,EA)含量,并分析唾液与龈沟液EA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底物法对牙周健康者(17例)、牙龈炎患者(14例)、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tis,CP)患者(24例)和侵袭性牙周炎(aggressive pe-riodontitis,AgP)患者(24例)的唾液和/或龈沟液样本中的EA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AgP患者龈沟液EA水平高于CP患者(0.485 3±0.225 0 vs.0.288 4±0.193 1,P<0.01);牙周炎患者(AgP和CP)唾液EA水平高于牙周健康者和牙龈炎患者(0.844 5±0.660 6,0.637 3±0.648 9 vs.0.012 2±0.005 8,0.031 6±0.020 6;P均<0.001)。牙周炎患者唾液与龈沟液EA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660)。结论:龈沟液EA的测定对不同类型牙周炎的诊断可起一定的辅助作用,唾液EA水平的测定可用于在人群普查中筛选牙周炎患者及进行全口牙周评估。  相似文献   

12.
金属烤瓷全冠边缘设计对牙周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测量龈沟液(GCF)的量,以及龈沟液中碱性磷酸酶(ALP)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水平,探索修复体边缘位置对牙周组织的影响。方法 在严格限定轴面外形、边缘适合性、牙周状况等方面的情况下。选取烤瓷熔附金属全冠22例,分为龈下组和平龈组,在修复后4周和8周时,采集龈沟液,分别测量GCF,AST及ALP水平。结果 已修复牙的局部龈沟液GCF,AST及ALP水平较修复前都有显著增高,但龈下边缘组与平龈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别。结论 冠修复体边缘对牙周组织有影响,但修复体边缘线的位置对牙周组织的影响无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13.
种植牙龈沟液中碱性磷酸酶水平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种植牙龈沟液中碱性磷酸酶的水平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对56例种植牙龈沟液(GCF)中碱性磷酸酶(ALP)进行了测定(其中2例种植失败,5例口腔卫生较差牙龈有轻度炎症)并与正常组10人做对比,结果:正常APL水平和成功组差异显著性,正常组ALP水平和有炎症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例失败病例ALP水平为最高(由于病例过少,未列入统计学处理),结论:测定种植牙GCF中ALP水平可能成为种植牙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在口腔环境下,种植体的软组织界面为非牙龈粘膜时,龈沟液(GCF)的量及其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含量与种植体周围炎症的关系。方法 选择4只狗,按标准方法在狗的下颌磨牙区相应牙槽骨上以唇舌侧方向穿过牙槽黏膜植入一阶段式钛种植体,形成种植体与牙槽黏膜界面的情况。共植入种植体7枚。分别观察1、2.4、6周。每1~2周收集龈沟液及相应处自然牙龈沟液,定量后用生化分析仪检测其中ASF、ALP含量。结果 实验期间种植体均稳定,种植体周围黏膜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炎症表现;整个实验期间,自然牙的GCF、ASF、ALP含量分别波动在0.9~1、27~30、1~9u/L之间,这三项指标很低且稳定;而种植体的这三项指标波动范围分别是2~11、50~306、5~55u/L。结论 当口腔内种植体周围软组织为非牙龈粘膜时,其GCF的量及其中ASF、ALP含量变化与软组织炎症程度可能一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检测牙周健康者、慢性龈炎及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及其抑制剂的活性 ,为牙周病分型及活动期诊断提供客观指标。 方法 选择牙周健康、慢性龈炎及慢性牙周炎患牙 3组 ,治疗前收集龈沟液并记录临床指标 ,用发色底物法测定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及其抑制剂的活性。 结果  3组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活性互相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活性则慢性龈炎组、慢性牙周炎组与牙周健康组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0 .0 5 ) ,而慢性龈炎组与慢性牙周炎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活性与临床指标 BI(P<0 .0 1 ,r=0 .77) ,PI(P<0 .0 1 ,r=0 .6 7)有较好的相关性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活性则仅与 BI有相关性 (P<0 .0 5 ,r=0 .1 9)。 结论 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活性可能抑制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的活性 ,提示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活性可做为判断牙龈炎症程度较为客观的指标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活性在判断牙周炎活动期的价值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 To discover the relation between alkaline phosphatase (ALP) in 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 (GCF) of implant teeth and the curing results. Methods. We measured the ALP level in GCF among 56 cases of implant teeth which included 2 failed cases, 5 cases with bad oral hygiene and gingivitis, and compared it with that in the normal group composed of 10 persons. Results. The ALP levels in normal group and success implant group showed no difference. The ALP levels in normal group and success with gingivitis group showed obvious difference. The ALP levels of the 2 failed cases are the highest of all. Conclusions. The ALP level in C, CF is an important index in evaluating the curing result of the implant teeth.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应用自锁托槽矫治器在错颌畸形矫治早期龈沟液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的变化,探讨自锁托槽矫治对早期牙周组织改建的影响。方法选择20例青少年患者,年龄11~16岁,每例患者随机选取同颌同名牙列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牙列佩戴自锁托槽矫治器;同颌对侧牙列佩戴普通直丝弓托槽,设为对照组。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矫治前、矫治后1 h、24 h、48 h、72 h、168 h及2周龈沟液中AST含量水平的变化。结果佩戴自锁托槽矫治器牙列的龈沟液AST含量水平在加力24 h开始升高,但升高的幅度、速率明显小于佩戴普通直丝弓托槽矫治器的对照组牙列。结论牙齿正畸过程中受机械力的作用龈沟液AST水平发生动态变化。使用自锁托槽矫治器,龈沟液AST含量水平改变较小。相对普通直丝弓托槽,自锁托槽在牙齿矫治过程中,对牙周组织的损伤更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