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目的:探讨生脉姜黄散对人鼻咽癌细胞CNE-2裸鼠移植瘤的放射增敏作用及对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6(cyclin-dependent kinase 6,CDK6)蛋白表达的影响,并讨论其增敏作用的相关机制。方法:通过皮下注射肿瘤细胞的方法建立人鼻咽癌裸鼠移植瘤模型,荷瘤鼠随机分为空白组、照射组、生脉姜黄散组、生脉姜黄散联合照射组、顺铂联合照射组,其中生脉姜黄散组和生脉姜黄散联合照射组按照药物高、低剂量(12.87,4.29 g·kg-1)各分为2个亚组。经处理后各组隔日测量移植瘤的最大径,计算肿瘤体积抑制率和抑瘤率。免疫组化、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CDK6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CDK6 mRNA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其余各组肿瘤生长都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与照射组比较,生脉姜黄散(12.87 g·kg-1)联合照射组、顺铂联合照射组肿瘤生长明显受到抑制(P0.05),肿瘤体积抑制率分别为54.94%,64.9%。与照射组比较,生脉姜黄散(12.87 g·kg-1)联合照射组、顺铂联合照射组CDK6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生脉姜黄散对人鼻咽癌裸鼠移植瘤具有放射增敏作用,其增敏作用可能与细胞周期调控因子CDK6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生脉注射液对人鼻咽癌CNE-2细胞抗拒株及其裸鼠移植瘤的放射增敏作用以及对STAT3、p-STAT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通过细胞毒性实验筛选生脉注射液的最佳浓度,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用药前后放射敏感性;建立人鼻咽癌裸鼠移植瘤模型,荷瘤鼠随机分为空白组,生脉注射液低、高剂量组,生脉注射液低、高剂量联合照射组,照射组和姜黄素联合照射对照组。计算肿瘤体积抑制率和抑瘤率。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基因表达。结果 生脉注射液给药后,CNE-2R细胞放射敏感性增加;与单纯照射组比较,高剂量联合照射组肿瘤体积抑制率及抑瘤率明显升高,其STAT3、p-STAT3表达亦显著下调。结论 生脉注射液对人鼻咽癌CNE-2细胞抗拒株CNE-2R及其裸鼠移植瘤具有放射增敏作用,其增敏作用可能与抑制STAT3表达与活化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加味生脉散对鼻咽癌裸鼠移植瘤放疗增敏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构建带绿色荧光蛋白的鼻咽癌细胞HONE1稳定株,并接种裸鼠成瘤,实验分为对照组、药物组、放疗组、药物+放疗组,通过测量肿瘤体积及计算抑瘤率,观察药物加味生脉散的放疗增敏作用;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blot检测瘤组织MDR1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放疗组及药物+放疗组的肿瘤抑制率均明显升高(P<0.05),其中以药物+放疗组最明显(P<0.01);MDR1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在单纯放疗组与药物+放疗组之间差异明显(P<0.01)。结论加味生脉散对鼻咽癌的放疗具有增敏作用,其增敏机制可能与抑制MDR1基因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紫龙金对鼻咽癌放射增敏作用实验及临床研究,以及增敏机制的探讨。方法:离体研究采用集落形成分析法研究中药紫龙金对鼻咽癌细胞系CNE-I放射增敏作用。采用多靶单击模型拟合细胞存活曲线,并计算出D0、Dq值、常规照射2戈瑞(Gray,Gy)时细胞存活分数(survival fraction,SF2)及放射增敏比(sensitization enhancement ratio,SERD0、SERDq、SERSF2)。临床研究随机将鼻咽癌病例分为两组,放射增敏组在放疗的同期给予口服紫龙金。治疗前及放疗20GY/10f时分别予鼻咽部病理活检,行P16和cyclinD1免疫组化。结果:离体研究单纯照射组D0、Dq、SF2分别为1.44Gy、1.7Gy、0.7。照射加紫龙金组D0、Dq、SF2分别为1.03Gy、1.36Gy、0.58。紫龙金对CNE-I有较强的放射增敏作用,其SERD0、SERDq、SERSF2分别为1.40、1.25、1.20。临床研究表明紫龙金在鼻咽癌放疗增敏效果显著,增敏组放疗结束时CR率远远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增敏组P16有上调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cyclin D1有下调趋势,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紫龙金对鼻咽癌有放射增敏作用,增敏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P16上调和cyclin D1下调。 相似文献
5.
《山东中医杂志》2019,(12):1137-1140
目的:观察养阴益气颗粒对于鼻咽癌放射治疗的增敏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并诊断为鼻咽癌的79例患者,将所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中药组,两组均接受3个月的放射治疗,其中对照组40例仅接受放射治疗,中药组39例接受放射治疗开始的同时服用养阴益气颗粒。观察两组鼻咽部原发灶及颈部转移灶(转移淋巴结)缩小情况,以及患者皮肤、黏膜、唾液腺、消化道反应和血常规。结果:比较患者放射治疗3个月(近期)和放射治疗1年(远期)的疗效,中药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中药组放射治疗时的主要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阴益气颗粒是一个安全有效的放射增敏药,可以提高鼻咽癌放射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紫龙金对鼻咽癌放射增敏作用临床研究,以及增敏机制的探讨。方法:临床研究随机将鼻咽癌分为两组,放射增敏组在放疗的同期给予口服紫龙金。治疗前及放疗20GY/10f时分别予鼻咽部病理活检,行P16和cyclinD1免疫组化。结果:研究表明紫龙金癌在鼻咽癌放疗增敏效果显著,增敏组放疗结束时CR率远远高于对照组,但两组的2年生存率、2年无复发生存率、2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无统计学上显著差异。与对照组相比,增敏组P16有上调趋势、cyclinD1有下调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近期疗效表明紫龙金对鼻咽癌有放射增敏作用,需进一步随访对远期生存率进行疗效评价。增敏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P16上调和cyclinD1下调。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府逐瘀汤对食管癌皮下移植瘤放射增敏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人食管癌ECA-109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将其随机分为模型组、单纯照射组、血府逐瘀汤组、联合组,每组6只。干预结束后剥除移植瘤并称量其质量,计算各组抑瘤率;然后用免疫组化法(IHC)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蛋白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移植瘤中人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HIF-1α、VEGF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移植瘤中mTOR、HIF-1α、VEGFA mRNA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单纯照射组、血府逐瘀汤组瘤质量明显下降(P<0.05),联合组瘤质量显著下降(P<0.01);与单纯照射组比较,联合组瘤体质量明显下降(P<0.05),该组抑瘤率达到57.37%;与模型组比较,单纯照射组、血府逐瘀汤组、联合组VEGFR2、p-mTOR、HIF-1α、VEGFA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单纯照射组、血府逐瘀汤组、联合组mTOR、HIF-1α,VEGFA mRNA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与单纯照射组比较,联合组VEGFR2、p-mTOR、HIF-1α、VEGFA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P<0.01),联合组mTOR、HIF-1α、VEGFA mRNA表达明显下降(P<0.05,P<0.01)。结论 血府逐瘀汤可以抑制食管癌ECA109裸鼠移植瘤的生长,与放疗联用具有明显的放射增敏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mTOR/HIF-1α/VEGFA乏氧信号通路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加味生脉散对气虚型鼻咽癌大鼠放疗增敏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SD大鼠于玻璃水缸中游泳,每天10 min,共30 d。同时在大鼠腋部皮下注射二亚硝基哌嗪(DNP),剂量为0.5 mg/只/次,每3 d注射1次,共注射30次,于90 d内完成,构建鼻咽癌大鼠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药物组、放疗组、药物+放疗组,通过测量肿瘤体积及计算抑瘤率,观察药物加味生脉散的放疗增敏作用;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blot检测瘤组织多药耐药基因-1(MDR1)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肿瘤质量,对照组(1 230.0±106.8)mg,放疗组为(447.2±121.9)mg,与对照组比较,P<0.05,抑瘤率53.25%;药物加放疗组为(259.9±64.7)mg,与放疗组比较,P<0.05,抑瘤率72.81%;相对表达倍数,药物组为1.21,放疗组为1.85,药物加放疗组为1.34。结论:加味生脉散对鼻咽癌的放疗具有增敏作用,其增敏机制可能与抑制MDR1基因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9.
从单味药和复方两个方面对近年来活血化瘀中药在放射防护和放射增敏研究领域的应用进行综述,并提出其在该领域存在的优势和不足,为其将来的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药对恶性肿瘤放射增敏作用的临床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约有70%的肿瘤患者在不同的治疗阶段需要放疗。由于瘤体内乏氧细胞的存在,放射治疗不能有效地杀灭癌细胞,而成为放疗后肿瘤复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合成的肿瘤放射增敏剂,虽然能增加乏氧细胞对射线的敏感性,但严重的毒副作用,限制了在临床上的运用。从天然植物中寻求低毒高效的放射增敏剂,正是放射肿瘤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临床中发现,中药与放疗联合有明显的增敏作用,且具有减轻放疗的毒性损伤,保护骨髓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的作用。为了更好地指导临床,特将近年来中药放射增敏的临床研究概述… 相似文献
11.
12.
本研究对60例鼻咽癌患者采用双盲随机分组法,对服用复春片合并放射治疗鼻咽癌的预后进行了前瞻性对照研究。结果提示,两组患者的1、3、5年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而服用复春片组患者的肿瘤血性转移率(36.7%)高出对照组患者(10.0%)2.67倍,提示在现有剂量条件下,复春片对鼻咽癌细胞可能尚无明显放射增敏作用。因而认为不宜将复春片常规单独或与放射合并应用治疗鼻咽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大黄素(Emodin)对胰腺癌裸鼠原位移植瘤生长、转移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建立胰腺癌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SOI),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Ⅰ组、实验Ⅱ组等3组(n=10),第3周开始分别经灌胃给予溶媒(0.1%二甲基亚砜)0.2mL/只、大黄素20mg/kg、大黄素40mg/kg,每周3次,共两周。术后第8周处死裸鼠,测量原位肿瘤瘤重并计算抑瘤率;观察荷瘤裸鼠肿瘤转移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的增殖指数(PI)、微血管密度(MVD)以及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Ⅰ组肿瘤生长未受明显抑制,但转移明显被抑制;实验Ⅱ组肿瘤生长和转移均受显著抑制;实验Ⅰ、Ⅱ组肿瘤组织中PI、MVD及MMP-9的表达均明显降低。结论:大黄素具有抑制胰腺癌裸鼠原位移植瘤生长和转移的作用,这可能是通过抑制胰腺肿瘤MMP-9的表达而实现。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从代谢组学层面观察中药马齿苋在人肝癌皮下瘤裸鼠尿液中的代谢物质变化轮廓和不同时间节点代谢产物的异同。方法:使用人肝癌Huh7细胞建立肝癌裸鼠皮下瘤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将裸鼠分为模型对照组、马齿苋高剂量组、马齿苋低剂量组,同时选用未造模的裸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于第7、14天通过代谢笼收集4组尿液,用正负两种模式进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通过对尿液代谢物质的筛选、鉴定,寻找出马齿苋抑制裸鼠肝癌皮下瘤生长可能作用的途径或者通路分析。结果:通过对4组裸鼠不同时间点尿液代谢产物的物质分析发现,第7天鉴别出4组尿液之间的代谢产物有17种,第14天4组尿液之间的代谢产物有43种,其中有11种差异物质在第7天和第14天均有,为吡啶甲酸、顺式粘酸、对羟基苯乙酸、己基甘氨酸、3-磷酸甘油、3-羟基十四烷二酸、吡哆胺、3-羟基吡啶甲酸、酪醇、二氢胸腺嘧啶、黄尿酸(P<0.05)。结论:随着服药时间的延长,马齿苋对肝癌皮下瘤裸鼠尿液的代谢干预发挥的作用越大,代谢物质种类增加,而有些物质的干预从开始服用的时候就可能发挥作用;马齿苋对肝癌皮下瘤裸鼠代谢的干预主要表现在其能够调节肝癌裸鼠体内糖酵解及酪氨酸、己基甘氨酸等肿瘤相关氨基酸的代谢,抗氧化应激,调节嘧啶等,从而发挥其抑制肝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养阴清热理气方及其养阴、清热、理气3个拆方对食管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将57只BALB/c雌性裸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全方组、清热组、理气组、养阴组各10只,空白组7只,用人食管癌细胞株EC9706细胞植入裸鼠右胁皮下制造荷瘤裸鼠模型,造模后第2天开始灌胃,各用药组分别给予养阴清热理气方及其拆方,每日1次,共90d.观察各组裸鼠饮食量、体重及移植瘤体积的变化;实验结束后称量各组移植瘤重量并计算抑瘤率.结果 各用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均可增强荷瘤裸鼠精神和活动状态,增加体重(P<0.01),全方组、清热组和养阴组还可提高动物食量(P<0.05).各用药组对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均有不同的抑制作用,瘤体体积、重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各组抑瘤率依次为全方组>养阴组>清热组>理气组,全方组、养阴组抑瘤率与清热组、理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养阴清热理气方及其拆方具有改善荷瘤裸鼠生存状态和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消痰散结方对裸鼠MKN-45人胃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表达的影响,探讨消痰散结方防治胃癌淋巴转移的作用机制。方法 30只裸鼠建立MKN-45人胃癌原位移植模型,并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5-氟尿嘧啶(5-Fu)组及消痰散结方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生理盐水、5-Fu和消痰散结方干预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方法检测瘤组织VEGF-D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消痰散结方可不同程度下调肿瘤组织中VEGF-D蛋白和mRNA水平的表达,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调控淋巴管生长因子VEGF-D蛋白和mRNA的表达是消痰散结方防治胃癌淋巴转移的可能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金复康口服液对裸鼠人肺腺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金复康口服液诱导裸鼠人肺腺癌LAX-83移植瘤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以LAX-83人肺腺癌瘤株在裸鼠皮下移植传代,将造模的裸鼠随机分为荷瘤对照组、金复康治疗组、顺氨氯铂(DDP)对照组。药物干预21d后,观察各组裸鼠瘤重及抑瘤率,并检测肿瘤组织中细胞凋亡情况及凋亡相关基因的蛋白表达。结果金复康治疗组抑瘤率为49.64%,平均瘤重与荷瘤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与DDP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电镜下可见典型的早期凋亡细胞和凋亡小体。FCM检测细胞凋亡率为(17.51±3.56)%,TUNEL法观察凋亡细胞数为7.07±1.53,与荷瘤对照组及DDP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免疫组化结果表明,金复康治疗组和DDP对照组均能降低Bcl-2基因蛋白表达,增加Bax和Fas基因蛋白表达,与荷瘤对照组比较P<0.01,两组对P53基因蛋白表达与荷瘤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金复康口服液有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可降低Bcl-2基因蛋白表达,增加Bax和Fas基因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18.
黄芪-莪术配伍及联合顺铂对人肝癌裸鼠原位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补气活血药黄芪-莪术配伍以及联合顺铂(DDP)对人肝癌裸鼠原位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构建人肝癌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成瘤后,将其随机分为8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DDP 2 mg·kg-1,ip)、黄芪-莪术配伍高剂量组(H,12 g·kg-1·d-1,ig)、黄芪-莪术配伍中剂量组(M,6 g·kg-1·d-1,ig)、黄芪-莪术配伍低剂量组(L,3 g·kg-1·d-1,ig)、黄芪-莪术配伍高剂量+顺铂组(H+DDP)、黄芪-莪术配伍中剂量+顺铂组(M+DDP)、黄芪-莪术配伍低剂量+顺铂组(L+DDP),每组8只。观察黄芪-莪术配伍对原位移植瘤的作用及与DDP合用的效果;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肿瘤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黄芪-莪术配伍H,M,L组的平均瘤重分别为 (1.28±0.21),(1.61±0.28),(1.65±0.27)g,平均瘤体积分别为 (1 065.42±275.63),(1 398.77±358.75),(1 419.28±405.17)mm3,均低于模型对照组的平均瘤重(2.19±0.30)g及平均瘤体积(1 866.21±433.49)mm3(P<0.05,P<0.01);H+DDP,M+DDP,L+DDP的平均瘤重分别为(0.48±0.19),(0.83±0.29),(1.01±0.31)g,平均瘤体积分别为(381.86±273.14),(704.09±386.52),(827.75±424.58)mm3,均低于DDP组,H+DDP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免疫组化结果提示,黄芪-莪术配伍H,M,L,H+DDP,M+DDP,L+DDP各组HIF-1α,VEGF阳性表达强度均下降,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黄芪-莪术配伍对人肝癌裸鼠原位移植瘤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与剂量有一定的正相关性,其机制可能与对HIF-1α,VEGF表达的抑制有关,与DDP合用表现为协同增效和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APS)对人乳腺癌MDA-MB-231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研究APS抑制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生长、诱导其凋亡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通过将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接种于BALB/c-nu雌性裸鼠右侧腋窝皮下建立人乳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 18只乳腺癌荷瘤裸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每天予生理盐水),APS低、高剂量组(200,400 mg·kg~(-1)),每组6只;每天灌胃给药200μL,连续21 d。实验结束,观察比较APS低、高剂量组与模型组荷瘤鼠肿瘤质量、瘤体体积的变化,计算肿瘤抑制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瘤体组织细胞形态学变化;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乳腺癌肿瘤组织的凋亡;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蛋白(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等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APS低、高剂量组中的乳腺癌肿瘤体积、瘤重减小(P 0. 05,P 0. 01),其肿瘤抑制率分别为37. 9%,57. 57%; HE染色观察APS干预组肿瘤组织均呈现明显形态学改变,组织细胞出现凋亡状态; TUNEL染色显示APS组肿瘤组织细胞凋亡率增加;蛋白免疫印迹法发现,与模型组比较,APS低、高剂量组肿瘤组织中Bcl-2蛋白水平下降(P 0. 05,P 0. 01),Bax,Caspase-9,Caspase-7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 0. 05,P 0. 01)。结论:APS能有效抑制MDA-MB-231乳腺癌裸鼠移植瘤生长,诱导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发生凋亡,其作用机制与APS影响乳腺癌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aspase-9,Caspase-7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