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胡鹏翼  吴清  郑琴  张国松  龚莹莹  王佳  杨明 《中草药》2014,45(3):349-354
目的 确定槐定碱热敏脂质体最佳处方及制备工艺。方法 比较pH梯度法、逆向蒸发法、pH梯度结合逆向法3种制备方法对槐定碱热敏脂质体包封率的影响;单因素考察药脂比、载药温度、载药时间对脂质体包封率的影响,并以热敏脂质体分别于37、43 ℃累积释药率为评价指标,采用Design-expert 8.05软件进行中心复合设计,建立各指标与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通过效应面法优化处方工艺条件,通过验证性实验进行预测分析。结果 3种制备方法中pH梯度结合逆向法制备的槐定碱热敏脂质体包封率较高;载药温度为35 ℃、载药时间为1 h,药脂比小于1∶10时,脂质体的包封率达到75%以上;中心优化设计考察得最佳处方工艺条件:脂药比为17.80,DPPC/MSPC为9.50制得的脂质体在37 ℃时释药达到4.30%,43 ℃释药79.03%,包封率为(81.33±1.24)%,载药量为(3.95±0.76)%,平均粒径为136 nm。结论 以pH梯度结合逆向法制备槐定碱热敏脂质体包封率较高,热敏释药性质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制淫羊藿苷元(icaritin,IT)脂质体,并对其进行理化性质考察和初步药效学评价。方法 采用改进的乙醇注入法制备IT脂质体,考察其形态、粒径及分布、Zeta电位等理化性质;分别采用葡聚糖凝胶柱色谱法、微柱离心法及离心超滤法分离游离药物和脂质体,HPLC测定IT的包封率;以反相透析法考察IT脂质体的体外释放;以包封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优化制备工艺;采用大鼠骨髓基质细胞模型,初步评价了IT脂质体体外抗骨质疏松作用。结果 优化条件下制备的IT脂质体均匀圆整,平均粒径(71.6±6.9)nm,Zeta电位为-(77.3±5.1) mV,采用微柱离心法测得包封率为(91.49±1.15)% ,载药量为(9.15±0.22)% ,IT脂质体在体外具有一定的缓释性,72 h累积释放量大于90%;初步药效学实验表明,IT脂质体能促进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增强成骨细胞活性,抑制骨髓基质细胞向脂肪细胞分化。结论 本法制备的IT脂质体粒径小、包封率高,体外细胞实验显示了较好的抗骨质疏松活性,制备方法简单可行,IT脂质体有望开发为抗骨质疏松临床用药剂型。
  相似文献   

3.
主动载药法制备三氧化二砷脂质体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晓瑜  马满玲 《中草药》2014,45(5):648-651
目的 采用主动载药法制备三氧化二砷(As2O3)脂质体,并优化处方组成,考察主动载药法制备As2O3脂质体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法筛选处方,主动载药法制备As2O3脂质体;用葡聚糖凝胶G-50柱分离脂质体和游离药物,用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包封率;用电镜观察脂质体的外观形态,并用激光粒径分析仪测定脂质体的粒径和Zeta电位;并进一步考察其优势。结果 所得脂质体的包封率为(72.3±0.8)%;形态为粒径均匀的球形或类球形,粒径为(193±12)nm,Zeta电位为(36.1±3.0)mV;脂质体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与较好的稳定性。结论 优选得到的As2O3脂质体处方和制备工艺合理,并且所制备的As2O3脂质体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制备包封率高和缓释作用好的曲马多PEG2000修饰多囊泡脂质体,并与逆相蒸发法制备的曲马多普通脂质体比较其体外释药性能。方法 用复乳法制备曲马多PEG2000修饰多囊泡脂质体;L9(34 )正交实验设计进行处方筛选和优化,测定包封率和粒径,以pH 6.8 PBS为释放介质考察体外释放特性。结果 未修饰和PEG2000修饰的多囊泡脂质体平均粒径分别为22.5和32.2 μm;PEG2000修饰和未经过PEG2000修饰的MVLs包封率分别为(85.1±11.2)%和(80.7±9.4)%;2种脂质体体外释放符合一级释药规律,半衰期t1/2分别为5.8和19.9 h,增加了3.4倍。结论 PEG2000修饰多囊泡脂质体包封率高,并具有良好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5.
β-谷甾醇替代胆固醇制备槲皮素脂质体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喻樊  杨锦明 《中草药》2013,44(23):3303-3308
目的 探讨用β-谷甾醇替代胆固醇制备槲皮素脂质体的可行性,并筛选最佳制备工艺与处方。方法 以卵磷脂和β-谷甾醇为膜材制备不含胆固醇的槲皮素脂质体;以离心沉淀法测定脂质体的包封率;以包封率和载药量为评定指标,筛选该新型槲皮素脂质体的最佳制备方法;用正交设计优化该脂质体的制备工艺;用粒径、Zeta电位、AFM电镜、体外释放表征该新型槲皮素脂质体。结果 该新型脂质体的最佳制备方法为薄膜分散法,通过正交设计得最佳工艺为槲皮素与卵磷脂的质量比为1∶5,卵磷脂与β-谷甾醇的质量比为6∶1,PBS缓冲溶液pH值为6.0,水化时间为2 h。制备的槲皮素脂质体的包封率为(82.55±1.10)%,载药量为(11.40±1.14)%,粒径为(194.60±4.38)nm,Zeta电位为(?30.45±0.42)mV;AFM电镜验证表明该新型脂质体呈规则球形,粒径均一;新型脂质体体外释放与普通脂质体无差异。结论 用β-谷甾醇替代胆固醇制备槲皮素脂质体方法可行,采用最佳工艺制备的槲皮素脂质体包封率高,形态和粒径均较好,重现性好,可应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6.
 目的 采用胆固醇-PEG制备酒石酸长春瑞滨长循环脂质体,并对其理化性质、体内药动学和药效学进行研究。方法 用主动载药技术制备胆固醇-PEG修饰的酒石酸长春瑞滨脂质体,用动态光散射法测定粒径,采用柱色谱法测定包封率,KM鼠进行药动学实验,S180/ KM小鼠为模型进行药效学实验。结果 脂质体平均粒径在(100±10)nm;胆固醇-PEG修饰的脂质体能高效包载酒石酸长春瑞滨,药脂摩尔比在1∶5~3∶5内包封率均大于95%;药动学实验表明,胆固醇-PEG2000的加入能够显著延长脂质体的体内循环时间;药效学实验表明,与空白组和游离药组相比,脂质体有明显抑瘤作用。结论 胆固醇-PEG修饰的酒石酸长春瑞滨脂质体具有较高包封率,能显著延长体内循环时间,并可提高酒石酸长春瑞滨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使用微柱凝胶离心分离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定量的方法,建立胰岛素脂质体包封率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了改良的薄膜分散法来制备胰岛素脂质体。使用Sephadex G-50填充凝胶离心微柱,分别使用去离子水及磷酸缓冲液作为洗脱液,分离载药脂质体和游离胰岛素后,经HPLC测定胰岛素浓度并计算包封率。结果通过洗脱曲线确定了洗脱方式,上样体积为600μL,使用去离子水洗脱5次(每次600μL)可将载药脂质体完全洗脱,再使用pH 7.4磷酸盐缓冲液洗脱6次可将其中的游离药物完全洗脱。实现了完全分离载药脂质体与外水相游离药物,经HPLC测定并计算得出3批胰岛素脂质体的平均包封率为36.03%。结论对于亲水性多肽药物脂质体,微柱离心可以实现有效分离脂质体与游离药物的目的,结合HPLC测定其中胰岛素的含量,可以作为测定胰岛素脂质体包封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新型抗癌药依托泊苷脂质体的制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制备依托泊苷脂质体,测定其含药量及包封率,对其体外释放及原料药的体外释放进行比较,并对脂质体灭菌后的稳定性进行考察。方法 采用薄膜-超声分散法制备依托泊苷脂质体,通过均匀设计优化处方,利用透析法测定其含药量及包封率,进行热压灭菌及60Co灭菌两种灭菌方式,以粒径和包封率为指标考证灭菌后的稳定性。结果 按均匀设计的最优组合制备脂质体的含药量为(574.3±30.7)μg·mL-1,平均包封率为(61.58±0.83)%,依托泊苷脂质体50 h累积释药(96.13±1.11)%,而其原料药3 h累积释药(97.10±1.84)%,热压灭菌的渗漏率比60Co灭菌的渗漏率高。结论 用薄膜-超声分散法制备的依托泊苷脂质体外观圆整,粒径小而均匀,体外释药达到了长效缓释的作用,60Co灭菌后脂质体较稳定。  相似文献   

9.
绞股蓝总皂苷脂质体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喻樊 《中草药》2013,44(18):2526-2530
目的 探讨用豆甾醇替代胆固醇制备绞股蓝总皂苷脂质体的可行性,并获得最佳制备工艺与处方。方法 以卵磷脂和豆甾醇为膜材制备不含胆固醇的绞股蓝总皂苷脂质体;脂质体以鱼精蛋白沉淀法进行包封率的测定;以包封率为评定指标,筛选该新型绞股蓝总皂苷脂质体的最佳制备方法;采用正交设计优化该脂质体的制备工艺;采用粒径、Zeta电位、原子力显微镜(AFM)表征该新型绞股蓝总皂苷脂质体。结果 用豆甾醇替代胆固醇制备绞股蓝总皂苷脂质体的最佳制备方法为乙醇注入法,通过正交设计得最佳工艺为绞股蓝总皂苷与卵磷脂的质量比为1∶10,卵磷脂与豆甾醇的质量比为4∶1,PBS缓冲溶液pH值为7.0,水化温度为35 ℃;所得脂质体的包封率为(77.00±1.17)%,粒径为(202.6±3.9)nm,多分散系数(PDI)为0.108±0.003,电位为(?28.66±0.86)mV,该脂质体在电镜下呈规则圆形。结论 用豆甾醇替代胆固醇制备绞股蓝总皂苷脂质体方法可行,采用最佳工艺制备的绞股蓝总皂苷包封率高,形态和粒径均较好,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使用微柱凝胶离心分离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定量的方法,建立胰岛素脂质体包封率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了改良的薄膜分散法来制备胰岛素脂质体。使用Sephadex G-50填充凝胶离心微柱,分别使用去离子水及磷酸缓冲液作为洗脱液,分离载药脂质体和游离胰岛素后,经HPLC测定胰岛素浓度并计算包封率。结果通过洗脱曲线确定了洗脱方式,上样体积为600μL,使用去离子水洗脱5次(每次600μL)可将载药脂质体完全洗脱,再使用pH 7.4磷酸盐缓冲液洗脱6次可将其中的游离药物完全洗脱。实现了完全分离载药脂质体与外水相游离药物,经HPLC测定并计算得出3批胰岛素脂质体的平均包封率为36.03%。结论对于亲水性多肽药物脂质体,微柱离心可以实现有效分离脂质体与游离药物的目的,结合HPLC测定其中胰岛素的含量,可以作为测定胰岛素脂质体包封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硫酸铵梯度法制备莫西沙星脂质体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制备具有较高包封率和载药量且体外放置稳定的莫西沙星脂质体。方法 采用硫酸铵梯度法制备包载莫西沙星的脂质体,以粒径及其分布和包封率、载药量为指标对处方和工艺进行优化。结果 最佳制备条件为:空白脂质体中硫酸铵质量浓度70 mg/mL、磷脂质量浓度50 mg/mL、脂质体粒径120 nm左右、透析时间5 h、载药时药脂比2∶3、孵育温度40 ℃、孵育时间30 min。制备得到的莫西沙星脂质体粒径为(143.00±3.98)nm,包封率为(74.56±3.21)%,载药量为(26.39±1.88)%。结论 硫酸铵梯度法制备的莫西沙星脂质体包封率较高,粒径均一,室温放置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2.
姜黄素磷脂载体的表征及肠吸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以磷脂为主要材料制备合适的载体,改善姜黄素的口服吸收。方法 分别制备姜黄素磷脂复合物和脂质体,从包封率、形态、粒径、结构等方面进行表征,并通过大鼠在体肠吸收实验比较两者的肠吸收。结果 姜黄素磷脂复合物和脂质体的包封率分别为(90.81±1.32)%和(81.59±2.41)%,粒径分别为(91.69±12.26)和(76.39±8.58) nm,Zeta电位分别为(-13.73±4.37)和(-11.27±1.26)。透射电镜和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到两种磷脂载体分散于水后均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囊泡。DSC、IR和Roman光谱分析证实,磷脂复合物中姜黄素通过羟基与磷脂的PO基形成氢键结合,而脂质体中药物和磷脂间无化学键结合。磷脂复合物和脂质体的肠吸收膜表观渗透系数分别为(1.131 2±0.049 8)和(0.478 0±0.012 0)×10-6 cm-2·s-1,较原料药分别提高了17.60和5.90倍。磷脂复合物在结肠、十二指肠和回肠的吸收显著高于脂质体。 结论 磷脂复合物较脂质体更能促进姜黄素的肠吸收。  相似文献   

13.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同时分离检测肝素钠杂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晶晶  陆益红  谭力  张鹏 《中国药学杂志》2010,45(15):1179-1181
 目的 建立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同时分离检测肝素钠杂质的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通过选择电极缓冲液的种类、浓度、pH值、检测波长等最佳实验条件,确定了一种检测肝素钠杂质的优化方法:800 mmol·L-1磷酸-锂盐为运行缓冲液(pH 3.5),熔融石英毛细管(25 μm×60 cm,有效长度50 cm),分离电压-30 kV,进样量:14 kPa×50 s,分离温度:20 ℃,检测波长200 nm。结果方法实现了肝素钠与各个杂质的分离,多硫酸软骨素(oversulfated chondroitin sulfate, OSCS)峰和肝素峰的分离度可达1.5,且线性、重复性良好,OSCS峰检测限为0.2 mg·mL-1,相当于肝素钠质量的0.4%(Woscs/Wheparin)。结论方法准确、简便,优于美国药典(USP 32)收载的方法,利于肝素钠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青藤碱脂质体包封率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建立青藤碱脂质体包封率的测定方法。方法:分别采用凝胶过滤法、微柱离心法、透析法分离脂质体和游离药物,并进行方法学考察,优化包封率测定条件。结果:凝胶过滤法能有效地将青藤碱脂质体与游离青藤碱分离,柱回收率测定结果为98.8%,3次包封率测定的平均值为64.9%,RSD为2.67%。结论:凝胶过滤法较为简便,结果重复性好,适于青藤碱脂质体包封率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胰岛素柔性脂质体经小鼠皮肤给药的降血糖作用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2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胰岛素柔性脂质体的制备及其对正常小鼠经皮给药的降血糖效果。方法以逆相蒸发-探针式超声法制备胰岛素柔性脂质体,对其形态、大小和包封率进行测定;以0.60U·cm-2的剂量,将其非封闭性涂布于小鼠皮肤,用酶-苯酚法测定小鼠血糖,并与胰岛素普通脂质体、胰岛素溶液比较。结果胰岛素普通脂质体和柔性脂质体的粒径分别为(61.82±6.89),(74.O±7.65)nm,多分散性指数分别为(50.61±6.32)%,(14.62±4.01)%,包封率分别为(31.61±1.23)%,(35.35±3.49)%)n=3)。胰岛素柔性脂质体在1h内降糖百分率为(21.42±10.19)%,5h时达到(61.48士8.97)%,维持降糖时间18h。胰岛素普通脂质体和胰岛素溶液几乎没有降糖作用,与给予生理盐水对照组相当。结论柔性脂质体有较强的皮肤穿透作用,可能成为大分子药物经皮渗透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16.
齐墩果酸新型前体脂质体的制备和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梅  高晓黎 《中国药学杂志》2007,42(11):839-843
 目的为了研究齐墩果酸新剂型,制备齐墩果酸新型前体脂质体,并对其体外性质进行考察。方法采用一种新型前体脂质体制备方法将齐墩果酸制成前体脂质体,考察了前体脂质体水合后形成脂质体的形态、粒径、包封率、体外吸收等各项指标,验证了这种新型前体脂质体制备方法制备齐墩果酸脂质体的可行性。结果所形成的齐墩果酸脂质体粒径小、粒度分布均匀,包封率为(85.65±7.96)%。且包封率的大小与脂质体溶液pH、药脂比有关。pH升高,包封率增大,药脂比由5∶1增加到10∶1时,包封率增大。离体小肠吸收实验证明,齐墩果酸脂质体与对照组相比,可显著促进药物吸收。结论新型前体脂质体制备方法可将齐墩果酸制成齐墩果酸脂质体,且形成的脂质体包封率较高,体外促吸收作用良好,此研究为齐墩果酸脂质体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制备盐酸小檗碱脂质体,并考察其包封率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离子交换法建立跨膜pH梯度并制备盐酸小檗碱脂质体;以紫外分光光度法和激光粒度仪分别测定脂质体的包封率和粒径;考察外水相pH、pH调节剂、磷脂种类、载药温度与时间、加药顺序及药脂比对包封率的影响。结果 包封率随外水相pH的升高而增加;最佳pH调节剂为磷酸盐缓冲液;磷脂为氢化大豆卵磷脂时包封率最高;随载药温度的升高和载药时间的增加包封率有提高的趋势,但基本不受加药顺序的影响;最佳药脂比为1∶10。在最优处方工艺下盐酸小檗碱脂质体的包封率为(98.6±0.68)%(n=3),平均粒径为124.1 nm。结论 改良pH梯度法制备的盐酸小檗碱脂质体包封率高,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卡铂热敏脂质体包封率和含量测定方法,并对其体外热敏释药特性进行考察。方法采用超滤法分离载药脂质体和游离药物,以甲醇-水作为流动相,采用C8柱,用HPLC测定包封率。采用超滤分离法考察脂质体在42℃的体外释放规律和不同温度条件下的释放度。结果超滤分离方法的药物回收率为99.5%,加样回收率为100.6%,药物含量测定方法的工作曲线为A=8 572.6ρ-918.77(n=6),r=0.999 9,线性范围0.517~51.7 mg·L-1;脂质体在42℃条件下的释放规律符合一级动力学过程。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可以用于测定卡铂脂质体的含量和包封率,所制备的热敏脂质体具有显著的热敏释药特性。  相似文献   

19.
姜黄素长循环脂质体的制备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制姜黄素长循环脂质体。方法: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姜黄素长循环脂质体,应用微柱离心法测定包封率,以包封率为指标,分别考察缓冲液种类、药脂比、胆固醇用量、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PEG-胆固醇、不同pH、离子强度等对脂质体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用正交设计[L9(43)]对处方进行优化。结果:经乙醇注入法制得的脂质体的包封率为(88.27±2.16)%,平均粒径为(136±18)nm,粒度分布均匀,呈单峰分布,4℃放置30 d包封率无明显变化。结论:姜黄素长循环脂质体制备工艺简单可行,姜黄素长循环脂质体制剂学性质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