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应用单个球囊单侧穿刺多次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多椎体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6月~2010年9月采用单侧穿刺入路单个球囊多次扩张椎体后突复位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33例共97个椎体,术后观察疼痛缓解及骨折复位情况,比较手术前后椎体高度和后凸角(Cobb角)的变化.[结果]患者疼痛视觉模拟数字评分由术前的7.5±1.0降至术后的2.8±0.6,手术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1).术后X线片测量后凸Cobb角由术前的26.8°±3.4°矫正至术后的11.3°±4.6°,手术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应用单个球囊单侧穿刺可多次扩张完成PKP,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治疗费用低、疗效满意等优点.可选用于治疗多发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复位效果。方法 2004年6月~2009年2月采用PKP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108例,其中多椎体骨折30例,骨折累及椎体后壁24例。局麻下扩张146个椎体,每椎注射2.5~6.5 mL,平均4.6 mL。根据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X线片测量椎体高度和Cobb角恢复情况。结果患者术后平均随访24个月。球囊扩张程度明显大于椎体高度复位程度,术后伤椎前缘高度平均恢复2.7 mm(33.4%),伤椎中部高度平均恢复2.8 mm(丢失高度的37.8%),Cobb角平均矫正3.3°,单侧与双侧扩张无显著性差异;疼痛改善程度与复位无相关性。结论 PKP球囊在骨质疏松骨折椎体内扩张会使骨小梁压缩骨折,一般仅能使伤椎部分复位,复位程度与近期止痛效果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PKP治疗6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共77椎),比较手术前后VAS评分、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变化情况,分析疗效。结果 VAS评分术后低于术前,椎体前缘高度术后高于术前,Cobb角术后小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12(8.2±1.7)个月。随访期间均未发生疼痛加重情况。结论 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临床疗效良好,有效恢复并保持脊柱功能,并发症少,患者接受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单侧通道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4年11月-2007年12月,采用单侧通道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32例(38椎),观察症状改善及骨折复位情况.结果 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VAS评分及ODI指数较术前均有显著下降.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和中部高度丢失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 单侧通道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创伤小、操作安全、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改良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09—2019-10采用改良单侧PKP治疗的98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比较术前与术后1 d疼痛VAS评分、伤椎Cobb角、伤椎中部高度、伤椎前缘高度。结果 9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时间3~27个月,平均13.7个月。手术时间19~55 min,平均28.3 min。98例骨水泥均分布满意,7例出现骨水泥渗漏,1例出现邻近椎体骨折。术后1 d疼痛VAS评分、伤椎Cobb角较术前降低,伤椎中部高度、伤椎前缘高度较术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单侧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手术时间较短,骨水泥渗漏率较低,骨水泥分布情况与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多节段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自2005年1月至2007年10月,采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28例67个病椎,均经单侧椎弓根置入可扩张球囊使骨折塌陷椎体复位,然后使用骨水泥充填椎体,观察术后症状改善及骨折复位情况。结果28例手术均顺利,疼痛于术后24h内均明显缓解,术后无脊髓神经根受损表现,X射线片复查,显示病椎高度明显恢复,后凸畸形大部分矫正。结论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多节段性老年骨质疏松脊柱骨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实施PKP治疗,观察术前和术后VAS评分、椎体前缘的高度和Cobb角改善情况及骨水泥渗漏发生率。结果 5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术后随访6~10个月,术后1 d、7 d的VAS评分均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6个月的椎体前缘的高度比恢复和Cobb角纠正情况均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骨水泥轻度渗漏3例(6.00%),未出现肺栓塞、椎管狭窄等其他并发症。结论 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可迅速缓解患者疼痛,恢复压缩椎体的高度,纠正脊柱局部的后凸畸形,有效提高脊柱稳定性高,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单侧椎弓根旁入路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BKP)与单侧椎弓根入路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7—2017-12诊治的75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36行单侧椎弓根旁入路BKP手术治疗(BKP组),39例行单侧椎弓根入路PKP手术治疗(PKP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充盈情况、骨水泥渗漏情况、邻椎再骨折数,术后3 d、术后6个月疼痛VAS评分、ODI指数、伤椎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结果 7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2个月。BKP组和PKP组手术时间、术后邻椎再骨折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KP组相比,BKP组术中透视次数较少、骨水泥注入量较多、骨水泥充盈评价较优、骨水泥渗漏例数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术后3 d、术后6个月疼痛VAS评分、ODI指数、伤椎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椎弓根旁入路BKP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可以减少术中透视次数、获得更好的骨水泥充盈度,并能显著降低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改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疼痛症状、恢复并维持伤椎高度、矫正后凸畸形、增加伤椎生物力学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单侧与双侧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于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行双侧椎体成形术15例,单侧椎体成形术18例。结果对于行单侧椎体成形术与双侧椎体成形术后的患者随访12~48月,行单双侧PKP术后的指标与术前对比,VAS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行单侧与双侧椎体成形术能有效的缓解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导致的疼痛,并部分恢复病椎的高度,可改善脊柱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 效果。方法对69例共叨个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患者,均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 成形术。观察指标为术前术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al analogue scale,VAS )、椎体高度的恢复及 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W个椎体均经皮行双侧椎弓根穿刺成功完成手术。所有患者疼痛缓解, VAS术前平均为(7. 52 10. 49)分,术后第3天平均为(2. 38 1 0. 22)分;术后1个月VAS平均为(1. 88 ±0. 12)分。术前骨折椎体前缘高度平均为(15.65 1 0. 68 ) mm,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平均为(23.68 1 0.83) mm,术前术后差异有显著性(P < 0. 05 )。骨水泥注射量每个椎体3.5-7.5@1,平均5.5 ml。骨 水泥少量渗漏到椎间隙1个椎体,沿手术通道反流至椎弓根2个椎体,均无临床症状,渗漏率为 3.23%。结论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能迅速 缓解疼痛,一定程度的恢复椎体高度,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单、双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n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lression fractures,OVCF)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2010年2月I27例经单侧或双侧椎弓根行PKP治疗的OVCF患者,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活动能力评分、Cohb角度及椎体高度恢复率比较分析。结果术所有患者疼痛均缓解,随访〉12个月。2组手术前后VAS评分、活功能力评分和Cobb角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前后椎体前缘、中柱高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后缘高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椎体前缘、中柱和后缘高度与术后相比较差异无统汁学意义(P〉0.05);2组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双侧PKP治疗OVCF均可取得满息的治疗效果,而单侧PKP手术时间更短、骨水泥渗漏率更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横突-椎弓根单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1年3月,共对26例胸腰椎OVCF患者经横突-椎弓根单侧穿刺行PKP治疗,其中男9例,女17例;年龄56~78岁,平均66岁。共有伤椎35个。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为7.96±0.95分,后凸Cobb角为18.42°±5.98°,骨折椎体前缘高度为19.08±2.28mm,中部高度为17.02±1.72mm。术后2d及末次随访时行VAS评分,并摄X线片测量后凸Cobb角和伤椎前、中柱高度,评价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PKP手术,手术时间15~75min,平均34min;每个椎体注入骨水泥3~6ml,平均4.8ml。未出现神经损伤、骨水泥椎管内渗漏等并发症,伤椎内骨水泥分布良好。23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9个月。术后2d及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分别为2.42±0.39分和2.01±0.37分,Cobb角分别为7.77°±0.77°、8.71°±0.81°;伤椎前缘高度分别为22.00±1.73mm、21.28±1.24mm,中部高度分别为20.80±0.75mm、19.64±1.12mm,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d与末次随访时比较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bb角、伤椎体前缘和中部高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横突-椎弓根单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过伸复位结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及注意事项。方法对25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共43个椎体),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行过伸复位结合经皮经椎弓根球囊扩张注入骨水泥椎体后凸成形术。对术前、术后1d和术后6个月的椎体高度、Cobb′s角和疼痛评分等进行评估。结果术后23例胸背部疼痛消失,2例疼痛明显减轻,未出现神经系统损伤及肺栓塞等并发症。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9.2个月,所有患者腰背痛症状均无复发,X线片示24例椎体高度未丢失,1例有邻近椎体再骨折发生。椎体高度、Cobb′s角较术前有显著改善。结论过伸复位结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具有微创、安全、临床疗效良好的优点,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理想方法之一。临床应用时,应注意严格掌握适应证、适当扩张球囊、灌注骨水泥等技术要点,以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与非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自2009-04--2012—04收治的94例OVCF患者非随机分为手术组40例和非手术组54例。随访1年,记录患者疼痛评分、卧床时间、并发症及新发椎体骨折情况。计算术后伤椎前缘高度丢失率和Cobb角,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治疗后前1个月手术组疼痛缓解明显好于非手术组(P〈0.05),1个月后疼痛缓解无明显差异(P〉O.05);手术组卧床时间明显短于非手术组(P〈O.01);1年后,手术组伤椎前缘高度丢失率及Cobb角明显小于较非手术组(P〈0.01);2组新发椎体骨折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azardRatio=1.12,P=0.83)。结论与非手术治疗相比,PKP可在早期明显减轻OVCF患者的疼痛并缩短卧床时间、改善伤椎后凸畸形且并不增加新发椎体骨折风险,但对于远期疼痛改善无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老年OVCF患者采用PKP治疗,手术在C臂机透视下进行。记录并比较术前、术后3 d、术后1年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病椎最大塌陷处的高度、Cobb角的变化。结果 60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3年,术后病椎疼痛症状均显著缓解。术后3 d和术后1年的VAS评分、病椎最大塌陷处的高度、Cobb角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KP治疗老年OVCF可以有效恢复椎体高度和矫正后凸畸形,迅速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VCFs)的初步疗效。方法36例(47椎)老年骨质疏松性VCFs患者,在C臂X线机监视下经皮穿刺,经椎弓根建立管性通道,将可扩张球囊置入伤椎,高压注入造影剂使球囊扩张,X线确认椎体骨折复位,骨水泥注入扩张产生的空腔。结果36例患者术后腰背部疼痛明显缓解或消失,VAS术前(8.6±1.2)分,术后(2.2±1.1)分(P〈0.01)。术后椎体前缘和中央高度分别由术前原椎体高度的(56.82±21.24)%和(61.36±25.27)%增加到了原椎体高度的(76.43±22.38)%和(79.94±18.12)%(P〈0.01)。术后骨折脊柱后凸明显得到矫正,Cobb角由术前的22.4°±4.6°矫正至11.2°±3.8°(P〈0.01)。有3例骨水泥渗漏,未发生严重并发症。随访2—24个月,未发现强化椎体高度丢失。1例L2椎体骨折PKP治疗后2个月出现T12、L1椎体新鲜骨折,1例L4椎体骨折术后1个月出现L5椎体再骨折。结论PKP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VCFs的一种新型微创技术,操作简便,能够迅速缓解疼痛,改善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中上胸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PKP手术治疗44例中上胸椎(T8椎体及以上胸椎)OVCF患者。记录手术前后疼痛VAS评分、伤椎Cobb角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31(14.4±6.0)个月。单个椎体内骨水泥注射剂量1.5~3.8(2.4±0.5)ml,手术时间28~110(45.4±13.8)min。术后3 d、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Cobb角较术前显著减小(P<0.05)。术中发生骨水泥渗漏6例,均无神经压迫症状;术后发生3例其他椎体再骨折,其中2例再次行PKP治疗,1例经非手术治疗后缓解。结论PKP治疗中上胸椎OVCF的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背景: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取得了令人鼓舞的临床效果,但是术后椎体发生再骨折时有报道,越来越引起l临床医生的重视。目的:探讨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术后出现椎体再骨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9例因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而接受PKP手术治疗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其中男43例,女166例,年龄51~88岁,平均73.0岁。所有患者术后随访时间均为1年以上,根据术后是否出现椎体再骨折分为再骨折组(42例)和对照组(16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分析椎体再骨折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平均单椎体骨水泥注入量、术后椎体高度压缩率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两组患者的骨水泥椎间盘渗漏率和术前骨密度存在统计学差异(P〈O.05)。结论:骨水泥椎间盘渗漏和骨质疏松严重程度可能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PKP术后椎体再骨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单球囊双侧序贯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7年1月—2018年6月,采用PKP治疗OVCF患者80例,其中40例行单球囊双侧序贯扩张(观察组),40例行单球囊单侧扩张(对照组).记录2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弥散系数;术前、术后7 d、末次随访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估患者疼痛程度,拍摄X线片并测量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评价患者畸形矫正及椎体高度恢复效果;观察2组患者椎体再塌陷、骨水泥渗漏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所有患者随访超过2年.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骨水泥注入量多于对照组,骨水泥弥散系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和末次随访时2组患者VAS评分较术前下降,椎体前缘高度较术前增加,Cobb角较术前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观察组Cobb角小于对照组,椎体前缘高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椎体再塌陷、骨水泥渗漏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球囊双侧序贯扩张PKP治疗OVCF能够提升骨水泥注入量和弥散效果,减轻术后矫正效果的丢失,且不增加骨水泥渗漏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