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了解边远地区某三甲医院手卫生设施的配置、医务人员对手卫生知识的认知及洗手依从性状况。方法对120 名医务人员进行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对全院洗手设施进行实地察验。结果共发出问卷120份,回收有效答卷112份,回收率93.33%;其中医生37名,护士75名。医护人员普遍对手卫生相关知识知晓率不高;不能按规范洗手的原因主要为洗手后无干手设施(医生占48.65%,护士占61.45%)、工作忙(医生占32.43%,护士占51.81%);最常用的干手方法是自然晾干(48.39%),其次是在白大衣上擦干(26.45%)。洗手设施配置较差。结论该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相关知识缺乏,亟需加强培训教育;洗手及干手设施配置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护士对手卫生行为的依从性,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本院101名非手术室在岗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人员对手卫生知识平均知晓率为73.12%;最高手卫生时机依从率为接触患者体液后(90.09%)、最低为接触患者前(40.59%);影响执行手卫生的因素主要为护理工作繁忙占36.63%;戴手套可以代替洗手占29.70%等。结论护士正确执行手卫生的依从性较低,影响因素包括工作繁忙,洗手设施欠缺,一次性手套的使用等。针对手卫生影响因素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护士对手卫生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手卫生认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手卫生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2013年4月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某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在岗医务人员,对其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其近1个月手卫生实施情况及手卫生知识认知状况等。结果调查750名医务人员,共回收有效问卷652份。医务人员每天进行洗手及卫生手消毒的次数以10~19次居多,分别占46.62%和47.85%;每次洗手时间≥30 s者占30.52%,洗手后采用纸巾擦拭干手者占60.58%,日常工作中按六步洗手法进行手卫生者占57.21%。临床10种需实施手卫生的认知状况调查总体正确率为68.68%。医务人员主观认为的影响手卫生实施的因素有:洗手液、手消毒剂刺激皮肤(63.34%);工作环境中洗手池数量太少(41.10%);洗手液、手消毒剂、干手纸费用太高(38.96%)等。结论除加强手卫生宣教外,配置合理的手卫生设施和提高手卫生的规范性是综合医院进一步加强手卫生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调查与改进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本院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以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自觉性与规范性,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对本院各科室洗手设施、工作人员洗手依从性、干手方式等进行随机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水龙头配备合格74个(93.67%),干手设施配备合格37个(94.87%);103名医务人员中未规范洗手者37人(35.92%),其中41名医生中未规范洗手者27人(65.85%),诊间未洗手者26人(66.67%),接触病人体液等后未洗手者3人(50%),无菌操作前后未洗手者6人(22.22%);干手方式不正确者27人(40.91%).[结论]工作人员对手卫生预防医院感染认识不足,自我保护意识较强,保护病人意识较差.  相似文献   

5.
规范洗手周活动促进手卫生依从性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全员参与"规范洗手周"活动后,某医院医务人员对手卫生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洗手正确率及洗手依从性的提高情况。方法制定"规范洗手周"活动方案,开展"规范洗手周"活动,跟踪活动后至创建"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初评共1个月时间,对441名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相关知识提问及洗手技术考核,对238名医务人员进行操作前、后手卫生情况的观察,对考核与观察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开展"规范洗手周"活动,医师、护士、工勤人员手卫生相关知识知晓率、洗手正确率及洗手依从性均得到了明显提高;医师、护士、工勤人员手卫生相关知识的平均知晓率分别为87.69%、94.17%、77.46%,正确洗手合格率分别为88.46%、95.83%、94.37%,操作前洗手依从性分别为82.61%、91.60%、76.32%,操作后洗手依从性分别为91.30%、97.71%、92.11%。结论 "规范洗手周"活动的开展,普及了手卫生知识,提高了洗手质量及洗手依从性,显现了"规范洗手周"活动后成效,进一步推进了手卫生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手卫生依从性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3月医院神经外科、ICU、烧伤科等13个临床科室的在职医务人员(医生和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相关知识(手卫生基础知识和手卫生指征知识)掌握现状,并分析其与性别、年龄、职业类型、工龄等因素的关系,同时调查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361名医务人员参与了问卷调查,其中有效问卷349份,有效率为96.6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职业类型、年龄、工龄、学历及职称的医务人员在手卫生相关知识掌握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职业类型和年龄因素在手卫生相关知识掌握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护士(OR=2.17,95%CI:1.19~3.65)和30~39岁年龄段(OR=2.62,95%CI:1.80~3.61)医务人员手卫生相关知识的掌握更好;医院医务人员认为影响其手卫生依从性的主要原因为工作繁忙,无暇进行手卫生,其次为频繁洗手使皮肤干燥、使用薄膜手套可以代替洗手。结论医院医务人员可以掌握部分手卫生相关知识,应采取多种策略进行干预,应针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干预以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重庆市市级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为制定有效的手卫生管理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4—6月通过调查问卷、现场观察及手表面采样的方法,对24所市级医院的111名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所有被调查科室均设置有专门的洗手设施,且被调查者均采用流水洗手的方式进行手卫生。医务人员洗手使用消毒剂的比例(82名,73.87%)高于采用六步洗手(42名,37.84%);接触患者前手卫生执行率为99.10%(110名),高于接触患者后的89.19%(99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9.23、9.88,均P0.01)。诊疗活动中手卫生前手最大菌落总数为475 CFU/cm~2,手卫生后手最大菌落总数为85 CFU/cm~2,洗手后手菌落计数低于洗手前(P0.01)。年龄、性别、科室和职业是影响手卫生的重要因素。洗手前,护士手卫生合格率高于非护士,女性、护士以及Ⅰ类环境中医务人员手表面菌落总数分别低于男性、非护士以及其他类型环境,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洗手后各组手卫生合格率均有提高,医务人员手表面菌落总数均有减少。结论重庆市市级医院洗手设施配置和手卫生效果均较好,但≥35岁年龄组、男性、Ⅲ和Ⅳ类环境科室的医务人员,以及非护士的手卫生依从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青少年手卫生现状,确认其手卫生需求,为实施青少年手卫生健康教育和卫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抽取延吉市某中学367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针对被调查人群中316名学生进行结构式观察。结果 43.1%的人接受过关于洗手的教育,对手卫生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较高;回答不愿意洗手的人占23.7%,13.1%的人没有洗手习惯;不洗手的主要原因:没有洗手设施(23.1%),没有温水(21.8%),没有毛巾、香皂(18.3%);自答掌握洗手方法的占38.1%,而实际掌握洗手方法的仅占10.1%,清洗局部者较多,研究对象知识掌握与行为存在差异。结论加强青少年手卫生健康教育,同时完善学校的洗手设施,为手卫生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基层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并结合现场观察手卫生过程的方法,对312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基层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为40.18%,接触患者前的手卫生执行率为31.01%,接触患者后的手卫生执行率为52.84%;护士手卫生执行率为47.78%,医生手卫生执行率为42.09%;妇产科执行率最高为63.89%,检验科最低为18.10%.鲍氏不动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检出最多的致病菌.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掌握较好.六步洗手法较为繁琐、洗手指征掌握不全及工作忙没洗手时间是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宁海县基层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掌握较好,但洗手执行率不高,需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  相似文献   

10.
影响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了解影响临床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相关因素和手卫生现状,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方法对全市48所一、二、三级医院手卫生设施的配备情况、快速手消毒剂的提供情况进行现场实地察看;对143名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培训情况进行调查;对六步洗手法进行了现场操作考试;对96名医务人员进行了操作前后手卫生情况的暗访。结果手卫生设施的配备不足,快速手消毒剂的提供不够,仅占18.75%;医师掌握六步洗手法仅占12.50%;操作前手卫生依从性为23.96%、操作后手卫生依从性为38.54%。结论完善医院手卫生设施,提供快速手消毒剂,加强手卫生知识教育,提高医务人员对手卫生重要性的认识,强化对手卫生管理力度,才能有效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当前医院护理管理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思想不纯正;接受继续教育不足:工作效能低下。提出了建设高素质护理管理人才队伍的思路:严格标准,搞好选才;加强思想教育和引导;加大培养力度;建立科学考评和激励机制;完善人才合理流动措施;合理编制,突出效率。  相似文献   

12.
13.
14.
医学科技成果信息资源网络开放利用,为资源的开放共享创造了良好条件,它使医学科技信息得到了高效传播和最大利用。网络开放利用医学科技成果信息资源,利用的主体和核心是其信息内容。信息内容是网络用户从中提取知识和所需资料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信息破坏者发动攻击的主要目标之一,因而,信息内容的安全是信息安全的基本问题,主要包括信息内容的规范性、完整性与真实性、知识产权保护与利用的合理性等。要做好这些工作,应该遵循相应的原则和要求。  相似文献   

15.
16.
政府公共财政支出是社会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促进社会公平。因此,政府的公共财政支出应该具有较强的目标针对性,应该向社会贫困人群倾斜,使其从中受益。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相关文献资料。阐述了相关研究的进展情况,井着重探讨了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内涵、研究范围、测算方法和研究意义。以及实际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我国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研究方向和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长春新碱过量引起严重毒副反应1例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1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因误用长春新碱(VCR)10mg一次性静脉推注后治疗护理情况。其出现间断性神志恍惚、眼睑闭合不全、言语不清、口腔黏膜糜烂、全身疼痛、麻痹性肠梗阻、尿潴留、手足麻木等症状,经积极解救,禁食,持续胃肠减压、胃管内注入麻油、开塞露、生理盐水灌肠,合理应用肠外营养,注重疼痛、心理护理,做好口腔、肛周护理,预防感染加重,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18.
19.
对上海市某医院2003年-2007年骨科出院病人的住院日描述性分析.2003年-2007年骨科的床位利用指数与平均住院日相关性分析.2003年-2007年骨科床位与医护比例分析.2007年骨科前10大病种平均住院目影响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相关性分析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STATA软件)。通过对骨科10大病种住院日影响因素分析,术前等待天数、手术类型、是否输血分别对10个、9个和8个病种的住院目有影响。输血因素和手术类型是医院不可控、由病人的病情决定的,术前等待天数是管理因素,是最值得医院重视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