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实验性髓核突出诱致神经根性疼痛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Tang JG  Hou SX  Zhang WJ  Liang HY 《中华外科杂志》2004,42(19):1185-1188
目的 探索单纯自体髓核组织放置于神经根邻近,并与神经根接触后对大鼠后爪机械刺激痛觉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取大鼠自体尾椎髓核组织无压迫下置于腰4和腰5神经根旁并与神经根相接触,术后不同的时间点观察大鼠双侧后爪机械刺激敏感性的变化;同时采用HE染色方法观察髓核组织和神经根的变化。结果 无明显机械压迫情况下,自体髓核组织与神经根接触后可诱导大鼠术侧后爪出现明显的机械性痛觉敏感性的升高;HE染色显示髓核组织发生了明显的炎性改变,邻近神经根出现空泡变性。结论 髓核组织自身介导的炎症反应可能参与机械性痛觉敏感性的发生。除机械因素外,突出髓核组织发生的炎症反应也可能是腰椎间盘突出所致坐骨神经痛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Li J  Yan DL  Gao LB  Tan PX  Zhang ZH  Zhang Z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12):822-825
目的比较经皮髓核成形术与经皮椎间盘切除术治疗退变性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对颈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2002年7月至2004年12月共收治退变性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行经皮髓核成形术42例(PCN组),经皮椎间盘切除术38例(PCD组)。回顾性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在手术时间、临床效果及颈椎稳定性等的差异。结果所有病例随访6~26个月,PCN组平均(12±5)个月;PCD组平均(12±4)个月。两组手术均获成功。两组手术时间有显著差异(t=-21·70,P=0·000);两组手术临床效果(JOA评分)经自身配对t检验显示均有显著性差异(PCN:t=14·05,P=0·000;PCD:t=-14·79,P=0·000),即两组均有效;两组手术临床效果(Williams评分)经Kruskal-Wallis检验无显著差异(z=-0·377,P=0·706,>0·05),即两组临床效果相似。两组手术后均无颈椎不稳病例发生,颈椎稳定性手术前后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皮髓核成形术与经皮椎间盘切除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优良,对颈椎稳定性影响小,不会造成颈椎失稳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肿瘤坏死因子-α与神经根炎症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arshall等于1977年首次提出腰椎化学性神经根炎(chemical radiculitis)这一概念。它是指由于纤维环破裂、髓核液漏至椎间盘外并沿着神经根扩散引起神经根炎症的一种状态。近年研究发现,神经根炎症反应是一种由多种细胞、多种因子共同参与的非常复杂的过程。参与炎症反应的因子主要包括促炎或抗炎因子、炎症介质。目前发现的促炎细胞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一仅(TNF-α)、白细胞介素-1(IL-1)和白细胞介素-6(IL-6),其中最重要的促炎因子是TNF-α和IL-1。1975年,Carswell等给接种过卡介菌(BCG)的小鼠注射脂多糖(LPS)后,在其血清中发现一种能直接杀伤某些肿瘤细胞或诱导体内肿瘤组织发生出血坏死的因子,即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1985年Shalaby把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的TNF命名为TNF-α,把T淋巴细胞产生的淋巴毒素(lymphotoxin,LT)命名为TNF—β。TNF—α主要由活化了的单核巨噬细胞产生,中性粒细胞、内皮细胞、T淋巴细胞、平滑肌细胞受刺激后也能产生。TNF-α单体是一条相对分子质量为17000的肽链。近年来,关于TNF-α与神经根炎症的研究较多,现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肿瘤坏死因子与神经根性疼痛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医学界普遍认为神经根受到椎间盘突出或骨性增生的压迫本身是不会发生疼痛的,发生疼痛是由于炎性反应所致。PGE—2、PLA—2、细胞色素酶、NO等都是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也是一种炎症因子,TNF在骨科领域广泛的生物学作用引起骨科界普遍重视,其在椎间盘中的表达已有报道。本文的目的在于研究血清中TNF与神经根性疼痛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颈胸椎前路和后路臂丛神经下干切断伤与根性撕脱伤诱发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术侧后足的痛行为学特征.方法 18只成年雌性SD大鼠随机接受右侧前路下干切断、前路及后路下干根性撕脱手术(每组6只),另外6只健康大鼠作为对照组.臂丛损伤术前及术后3、7、14和28 d,检测大鼠术侧后足的机械痛缩足阈值、冷刺激诱发痛评分及热刺激缩足潜伏期.结果 对照组与3个损伤组之间术前三项痛行为学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术前相比,前路切断伤组冷刺激诱发痛评分明显增高(P<0.01),机械痛缩足阈值及热刺激缩足潜伏期则无明显变化;前路及后路撕脱伤组术后各时间点机械痛缩足阈值均显著降低(P<0.01),冷刺激诱发痛评分均明显增高(P<0.01),而热刺激缩足潜伏期则无显著变化.与切断伤组相比,两撕脱伤组术后各时间点热刺激缩足潜伏期则无显著差异,而后足机械痛缩足阈值均显著降低(P<0.05),冷刺激诱发痛评分亦显著增高(P<0.01),这种痛行为学的变化可持续至28 d(最长观察期);两撕脱伤组间各痛行为学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大鼠前、后入路臂丛下干根性撕脱伤均可作为理想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而臂丛下干切断伤因致痛效果较差则不宜用作神经病理性痛模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颈胸椎前路和后路臂丛神经下干切断伤与根性撕脱伤诱发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术侧后足的痛行为学特征.方法 18只成年雌性SD大鼠随机接受右侧前路下干切断、前路及后路下干根性撕脱手术(每组6只),另外6只健康大鼠作为对照组.臂丛损伤术前及术后3、7、14和28 d,检测大鼠术侧后足的机械痛缩足阈值、冷刺激诱发痛评分及热刺激缩足潜伏期.结果 对照组与3个损伤组之间术前三项痛行为学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术前相比,前路切断伤组冷刺激诱发痛评分明显增高(P<0.01),机械痛缩足阈值及热刺激缩足潜伏期则无明显变化;前路及后路撕脱伤组术后各时间点机械痛缩足阈值均显著降低(P<0.01),冷刺激诱发痛评分均明显增高(P<0.01),而热刺激缩足潜伏期则无显著变化.与切断伤组相比,两撕脱伤组术后各时间点热刺激缩足潜伏期则无显著差异,而后足机械痛缩足阈值均显著降低(P<0.05),冷刺激诱发痛评分亦显著增高(P<0.01),这种痛行为学的变化可持续至28 d(最长观察期);两撕脱伤组间各痛行为学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大鼠前、后入路臂丛下干根性撕脱伤均可作为理想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而臂丛下干切断伤因致痛效果较差则不宜用作神经病理性痛模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颈胸椎前路和后路臂丛神经下干切断伤与根性撕脱伤诱发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术侧后足的痛行为学特征.方法 18只成年雌性SD大鼠随机接受右侧前路下干切断、前路及后路下干根性撕脱手术(每组6只),另外6只健康大鼠作为对照组.臂丛损伤术前及术后3、7、14和28 d,检测大鼠术侧后足的机械痛缩足阈值、冷刺激诱发痛评分及热刺激缩足潜伏期.结果 对照组与3个损伤组之间术前三项痛行为学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术前相比,前路切断伤组冷刺激诱发痛评分明显增高(P<0.01),机械痛缩足阈值及热刺激缩足潜伏期则无明显变化;前路及后路撕脱伤组术后各时间点机械痛缩足阈值均显著降低(P<0.01),冷刺激诱发痛评分均明显增高(P<0.01),而热刺激缩足潜伏期则无显著变化.与切断伤组相比,两撕脱伤组术后各时间点热刺激缩足潜伏期则无显著差异,而后足机械痛缩足阈值均显著降低(P<0.05),冷刺激诱发痛评分亦显著增高(P<0.01),这种痛行为学的变化可持续至28 d(最长观察期);两撕脱伤组间各痛行为学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大鼠前、后入路臂丛下干根性撕脱伤均可作为理想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而臂丛下干切断伤因致痛效果较差则不宜用作神经病理性痛模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设计一种新的腰椎间盘突出重吸收模型.方法:取20只体重(300±20) g的3月龄远交群(SD)雄性大鼠,依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经手术切除尾椎椎间盘,埋植在硬膜外;动物30 d后处死,取埋植髓核组织,进行HE染色,流式细胞仪以及免疫组化检测.对照组,将线团埋植在背部肌肉内,30 d后处死作实验对照.结果:实验组30 d后的TNF-ɑ、VEGF免疫组化染色呈阳性.实验组的Th、B细胞数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鼠破裂型椎间盘突出模型能够很好的揭示破裂型椎间盘突出后的重吸收过程,为进一步研究椎间盘突出后的重吸收提供一种新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评估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及椎间孔入路腰椎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2011年1月行PLIF及TLIF的249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记录医源神经根性损伤发生率、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edics Association, JOA)评分改善率、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学组腰背痛手术评分,比较2种术式在神经功能恢复方面的异同。 结果 医源神经根性损伤发生率PLIF高于TLIF,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手术优良率以及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JOA评分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TLIF术中医源性神经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PLIF,长期神经功能改善情况,二者并无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及椎间孔入路腰椎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2011年1月行PLIF及TLIF的249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记录医源神经根性损伤发生率、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edics Association,JOA)评分改善率、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学组腰背痛手术评分,比较2种术式在神经功能恢复方面的异同。结果医源神经根性损伤发生率PLIF高于TLIF,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手术优良率以及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JOA评分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LIF术中医源性神经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PLIF,长期神经功能改善情况,二者并无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盘外置管法注射胶原酶溶解髓核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滕蔚然  杜宁 《中国骨伤》2006,19(2):94-95
目的:观察盘外置管法注射胶原酶是否有利于髓核的溶解以及胶原酶的注射剂量与滴速对髓核溶解的影响。方法:实验中模仿临床的盘外置管法,将手术中摘取的髓核在体外与胶原酶反应,并且改变给药的速度和剂量,运用免疫组化的单克隆抗体技术对髓核中Ⅰ、Ⅱ、Ⅲ型胶原进行原位定性、定量研究以及HE染色对髓核中胶原的形态进行观察。结果:缓慢滴注胶原酶可使髓核中胶原含量明显减少,尤其是Ⅰ、Ⅱ型胶原的溶解更充分。结论:采用盘外置管法慢速滴注胶原酶,可提高胶原酶注射的精确性,延长胶原酶与髓核的作用时间。  相似文献   

12.
万里  廖中东  汪冬生 《中国骨伤》2005,18(11):686-687
脊柱后路显微内窥镜(MED)术是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理想的手术方式,如何提高MED术的安全性及治疗效果,一直以来是颇受关注的问题。由于本术式在1.5cm内径的通道内操作,术野小而深,操作不慎或术野不清极易造成硬脊膜及神经根损伤,从而影响手术疗效。我院自2001年3月引进美国枢法模公司生产的MED系统,至2003年10月共施术287例,针对工作初期遇到的问题,我们对如何预防及处理MED术时硬脊膜及神经根损伤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腰椎间盘突出症神经根损害的肌电图检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查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神经根功能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 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临床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48例,男33例,女15例;年龄23-65岁,平均47.6岁;病史1周-1年;发病部位:L_4-5 29例,L_5-S_1 8例,L_4-5并L_5-S_1 11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周围神经传导、F波、H反射及肌电图(electromyography,EMG),观察电生理检查对神经根受损程度和定位的准确性。结果 48例患者的周围神经感觉传导均正常;周围神经运动传导检查除5例表现为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CMAP)波幅降低外,其余基本正常。F波异常3例,H反射异常12例。病程超过2周的40例患者的相应神经根前支支配肌肉的EMG出现异常表现,其中15例腰部椎旁肌EMG异常。结论 神经电生理检查可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神经根定位和神经功能状态,是辅助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方法和判断神经损害程度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4.
贺明  王广斌  王佳时 《中国骨伤》2011,24(7):578-581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类型导致疼痛的程度,并分析其原因。方法:选取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65例(其中男162例,女103例,年龄21~78,平均46.3岁),均行单间盘手术(L4,5128例、L5S1137例)。每例患者在术前进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ODI),术中根据改良Carragee系统将突出间盘分为5组(根据髓核突出的程度-纤维环破裂的程度分为Ⅰ组脱出-小破裂、Ⅱ组脱出-大破裂、Ⅲ组碎片-完整、Ⅳ组变性-完整、Ⅴ组钙化-退变),对各组术前ODI评分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不同突出类型与其疼痛程度的相关性。结果:纤维环破裂的Ⅰ组和Ⅱ组突出间盘术前疼痛严重,与纤维环完整的Ⅲ、Ⅳ、Ⅴ组突出间盘相比有统计学意义,而纤维环破裂缺损大的Ⅱ组与相对纤维环破裂缺损小的Ⅰ组相比,更为疼痛,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突出的间盘如果伴有纤维环破裂,髓核就可以进入椎管,导致神经根性疼痛加重;髓核及其释放的物质有机会通过化学因素而导致神经根性疼痛加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来源于先天性脊柱侧凸与腰椎间盘退变髓核组织中髓核间质干细胞增殖特性及其多向分化能力差别。方法 收集2 例先天性脊柱侧凸与2 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椎间盘组织, 采用酶消化法分离细胞, 在含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的低糖DMEM 完全培养液中培养髓核间质干细胞, 用MTT法及台盼蓝染色检测脊柱侧凸与椎间盘退变来源的两组细胞的代谢活力与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鉴定两组髓核间质干细胞CD44、CD105、CD29、CD24 表达差异, 观察两组细胞成骨、成脂、成软骨分化能力。结果 侧凸组髓核间质干细胞以梭形为主, 退变组髓核间质干细胞以多边形及三角形为主, 传代后两组细胞大多以纺锤梭形为主。MTT及台盼蓝染色法提示侧凸组代谢活力及增殖能力强于退变组。侧凸组和退变组髓核间质干细胞CD44、CD105、CD29 表达比例分别为97%~100%和88.7%~97%, CD24 表达均为阴性, 两者均不表达造血细胞标志物CD45、CD34、CD14、HLA-DR。侧凸组与退变组髓核间质干细胞均可向成骨、成软骨分化, 但均未向成脂分化。结论 先天性脊柱侧凸与椎间盘退变髓 核组织中均存在髓核间质干细胞, 前者的髓核间质干细胞具有较强的细胞代谢活性及增殖能力, 两者成骨、成软骨分化能力无差别, 但均无成脂能力。  相似文献   

16.
黄芪对破裂型椎间盘突出重吸收动物模型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目的:研究破裂型椎间盘突出重吸收过程中免疫反应的作用机制,以及黄芪干预重吸收过程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黄芪注射液治疗组和胸腺肽治疗组等4组。动物t0d后处死,取髓核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形态结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T、B细胞含量。结果:相对于模型组,治疗组大鼠髓核组织的形态结构发生明显变化,T、B细胞含量比例明显大于模型组。结论:突出髓核组织能够引发自身免疫反应,黄芪对破裂型椎间盘突出的重吸收有一定促进作用,可能是通过增强自身免疫而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不同代次成人正常髓核细胞体外培养的形态及生长动力学差异。方法从成人正常髓核组织分离培养髓核细胞,传代后对细胞形态、生长曲线、噻唑蓝(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摄取等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体外培养条件下,传3代之前的细胞形态正常,胞浆丰富;传4代起,部分细胞的形态逐渐向长梭形演化。生长曲线提示传3代之前的髓核细胞持续增殖能力强。MTT测定吸光度值,传1、3代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5、7代与传1代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培养条件下,前3代成人正常髓核细胞形态良好,活性高,增殖能力强,适合作为组织工程椎间盘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在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中的定位诊断作用及临床疗效。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七一医院骨科收治的因不能准确定位而行选择性神经根阻滞的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2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5例,女12例;年龄(68.7±5.1)(55~78)岁。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8例,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7例,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症12例。对所有患者均行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确定责任间隙后采取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经皮侧路椎间孔镜手术13例,经皮后路椎间孔镜手术4例,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7例,开放TLIF 3例。记录术前、术后3 d、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并进行比较。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28.1±5.1)(17~36)个月。VAS评分术后3 d、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分别为3.4±1.1、3.1±1.2和2.3±1.1,与术前6.2±1.8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0.02,0.02);ODI评分术后3 d、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分别为28.1±11.2、20.5±9.7和16.7±5.2,与术前69.6±17.9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0.02,0.01)。结论对于术前难以准确定位的腰椎多节段退行性疾病患者,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确定责任间隙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两种弹性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在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开窗髓核摘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019年6月至2021年3月采用手术治疗的6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中置入不同的弹性固定系统,分为使用普通椎弓根螺钉弹性棒连接固定组(弹性棒组)和特制弹性椎弓根螺钉刚性棒连接固定组(弹性钉组)。其中弹性棒组33例,男18例,女15例,年龄30~69(49.18±10.23)岁;弹性钉组31例,男16例,女15例,年龄32~68(49.81±9.24)岁。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伤口引流量及术后下地时间,比较术前及术后3、12个月时的腰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测量术前及术后12个月侧位DR片上位邻近椎体间隙高度;采用Macnab标准评定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随访。弹性棒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下地时间分别为(63.73±12.01) min、(89.55±16.07) ml、(81.67±16.00) ml、(3.45±0.75) d,弹性钉组为(62.96±11.54) min、(88.35±17.14) ml、(82.29±15.40) ml、(3.29±0.78) d,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术后腰痛及下肢麻木等症状明显改善,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VAS、JOA评分、O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上位邻近椎体间隙高度与术前同一节段椎体间隙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照Macnab标准评定疗效,弹性棒组优30例,良2例,可1例;弹性钉组优29例,良2例,可0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2,P=0.68)。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开窗髓核摘除术中,两种弹性椎弓根内固定系统疗效相当,均可使用。而弹性钉内固定系统对于两椎体之间距离较短,在弹性棒不能放入或放入困难时具有一定的优势,使用更广泛。  相似文献   

20.
自2002年1月至2006年3月,采用有限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97例,对手术摘除的髓核标本进行病理检查,探讨突出髓核组织与临床发病及相关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