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讨上海市初中生抑郁情绪与生活事件之间的关系,为学校加强心理卫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Kutcher青少年抑郁量表中文版、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对上海市普通初级中学3 648名初中生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分别测量其抑郁情绪及生活事件情况.采用x2检验和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研究对象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结果 上海市初中生抑郁情绪检出人数846人,检出率为23.2%.不同年级的初中生抑郁情绪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3.24,P<0.01);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中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其他、健康适应、受惩罚、丧失6个因子均与抑郁情绪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4,0.54,0.51,0.41,0.40,0.26,P值均<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受惩罚、丧失得分对抑郁得分具有负向预测作用(β值分别为-0.10,-0.08),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健康适应、其他得分对抑郁得分具有正向预测作用(β值分别为0.29,0.26,0.04,0.22)(P值均<0.05).结论 上海市初中生抑郁与生活事件存在正相关关系,生活事件的部分因子对中学生抑郁情绪有一定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心理韧性与情绪平衡在日常压力与青少年抑郁之间的链式中介效应,为改善青少年抑郁等情绪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于2022年9月采用青少年压力生活事件量表、儿童青少年积极和消极情绪体验汉化版量表、心理韧性量表以及流调中心抑郁量表对黑龙江省某中学1 153名初中生进行整群抽样调查。首先通过χ2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抑郁症状的特征进行分析,然后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来检验心理韧性与积极/消极情绪在日常压力与青少年抑郁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结果 1 153名初中生中共有抑郁症状474例(41.1%),不同性别、年级、留守经历的初中生抑郁症状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2、9.71、13.89,P<0.05);日常压力和消极情绪得分越高,青少年抑郁症发生的风险越高(OR=1.03,95%CI:1.02~1.04;OR=1.12,95%CI:1.10~1.14),而积极情绪则是缓解青少年抑郁症发生的保护因素(OR=0.94,95%CI:0.92~0.96);心理韧性和积极、消极情绪在日常压力和青少年抑郁水平之间独立中介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3.
职业中学学生抑郁情绪及其与个性特征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情绪障碍中,尽管抑郁情绪障碍的现患率明显低于焦虑情绪障碍[1],但其持续时间和造成的后果要比焦虑障碍严重得多。Albert等[2]呈报导,33%的中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经历。青少年正处在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往往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产生情绪反应。情绪障碍不仅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对成年后的心理健康产生长远的影响[3]。职业中学学生是青少年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并占有一定的比重。但目前为止未见到对职业中学学生抑郁情绪的研究报导。因此本研究以职业中学学生为对象,探讨其抑郁情绪现象及其与个性特征之间的关系。1资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青少年亚健康状态下抑郁情绪的现状,为青少年抑郁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芜湖市1所大学、4所高中、4所初中,获得样本5249人。采用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MSQA)和自评抑郁量表(SDS),分别对青少年亚健康和抑郁情绪进行测评。[结果]芜湖市青少年抑郁总检出率为41.1%,男生抑郁检出率(42.7%)高于女生(39.4%)(P<0.05)。在躯体亚健康状态下,青少年抑郁检出率在城乡之间是否为独生子女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理亚健康状态下,青少年抑郁检出率在城乡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健康和抑郁问题在青少年当中普遍存在,但在亚健康状态下,独生子女及农村青少年的抑郁情况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儿童青少年情绪和行为障碍是困扰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的重要问题,对儿童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社会发展有严重的负面影响。本文从儿童青少年情绪障碍的心理行为特征和常见病症及其治疗干预作一介绍,包括焦虑障碍、抑郁障碍、强迫症,为预防治疗儿童青少年情绪和行为障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抑郁是一种持续的心境低落、悲伤、消沉、沮丧、不愉快等综合而成的情绪状态。青少年的抑郁情绪与成人没有大的差别,均表现为兴趣淡漠,被动消极,悲观绝望,很难全身心投入现实的生活。青少年抑郁症不但干扰了青少年社交与学习生活,影响人格、心理发展与将来工作、生活质量,也是造成青少年首位死因——自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广州市青少年抑郁情绪发生情况及母亲妊娠期疾病对青少年抑郁情绪的影响,为青少年抑郁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7年在广州市11个区抽取808所中小学,调查96 756名10~20岁青少年的父母他评抑郁症状以及母亲妊娠期疾病情况。  结果  父母他评青少年存在轻微、中度、重度抑郁情绪的发生率分别为5.5%,3.5%和0.5%。单因素分析显示,青少年抑郁情绪的严重程度与母亲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胆汁淤积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病毒性肝炎关联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42~158.91,P值均 < 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母亲患有妊娠期糖尿病(OR=1.41,95%CI=1.18~1.68)、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低(OR=1.61,95%CI=1.15~2.26)、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OR=1.40,95%CI=1.03~1.91)、妊娠期贫血(OR=1.46,95%CI=1.35~1.59)、妊娠期合并病毒性肝炎(OR=1.67,95%CI=1.38~2.02)与青少年父母他评抑郁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值均 < 0.05)。  结论  母亲妊娠期患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以及病毒性肝炎可能对青少年抑郁情绪及严重性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吴强 《健康世界》2008,(9):58-59
当我们揭开“抑郁”神秘的面纱一步步将它看清楚的同时,却很可能在不知不觉中走入另外一个误区,即对抑郁的过分关注与放大。情绪周期、生活中遇到麻烦、甚至无缘无故有点抑郁本是很正常的,但是,你却和它较上了劲,为了抑郁而抑郁。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大学生近期负性生活事件和早期正性生活事件与情绪症状的关联。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安徽省2所高等院校的4 829名大一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童年期积极经历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自评量表和抑郁-焦虑-压力量表进行调查;采用Spearman相关和层次回归分析各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 大学生抑郁、焦虑和压力症状的检出率分别为27.79%、34.11%和10.56%。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近期负性生活事件与大学生抑郁、焦虑、压力症状均呈正相关(r=0.54、0.57、0.54,P均<0.001),早期正性生活事件与大学生抑郁、焦虑、压力症状均呈负相关(r=-0.37、-0.34、-0.34,P均<0.001);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两者的乘积项对抑郁、焦虑症状具有负向预测作用(β=-0.05、-0.03,P<0.001、0.05)。结论 近期负性生活事件是情绪症状的危险因素,早期正性生活事件能够缓和近期负性生活事件对大学生抑郁、焦虑症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考察暴力暴露与青少年抑郁情绪的关系, 探究情绪平衡在两者之间的调节作用, 为了解青少年暴力暴露的现状及特点提供实证依据。  方法  采用简单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赣南地区3所中学共2 506名初一至初三年级学生, 使用暴力暴露问卷(VES)、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及情绪平衡量表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不同性别、年级、是否独生子女、父/母受教育程度和家庭类型的中学生暴力暴露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F值分别为3.85, 21.14, 2.90, 7.62, 8.13, 8.12, P值均 < 0.01), 不同性别、年级和家庭类型的中学生抑郁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F值分别为-7.05, 18.61, 7.42, P值均 < 0.01), 不同性别、年级、父亲受教育程度和母亲受教育程度中学生情绪平衡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F值分别7.93, 9.22, 7.71, 6.86, P值均 < 0.01)。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初中生的暴力暴露水平与抑郁情绪呈正相关, 与情绪平衡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4, -0.20, P值均 < 0.01)。分层回归模型结果显示, 情绪平衡在初中生暴力暴露和抑郁情绪之间起调节作用(t=-3.35, β=-0.02, P < 0.01)。  结论  暴力暴露与初中生抑郁情绪相关, 提高其情绪平衡能力, 可以有效减缓暴力暴露对于青少年早期抑郁的负面影响, 降低青少年抑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青少年焦虑情绪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为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于2014—2018年对河南省新乡市6 195名初高中生进行一般社会资料问卷、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Kutcher青少年抑郁量表(11项)评估。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焦虑情绪的关联。结果 共6 194名青少年完成问卷,男性2 586名(41.8%),女性3 608名(58.2%),青少年焦虑情绪在男女性别中分布无明显差异(χ2=3.400,P>0.05)。青少年焦虑情绪与母亲关爱(OR=0.969,95%CI:0.953~0.984,P<0.001)、母亲鼓励呈负相关(OR=0.974,95%CI:0.953~0.994,P=0.013);青少年焦虑情绪与母亲控制(OR=1.088,95%CI:1.064~1.113,P<0.001)、父亲控制呈正相关(OR=1.042,95%CI:1.019~1.066,P<0.001)。青少年焦虑共病抑郁情绪和母亲控制(OR=1.065,95%CI:1.035~1.096,P<0.001)和父亲控制(OR=1.068,95%CI:1.038~1.099,P<0.001)显著正相关。结论 父母教养方式中关爱是青少年焦虑的保护因素,控制是青少年焦虑的危险因素,尤其父亲控制是青少年的抑郁共病焦虑情绪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使用纵向中介模型探究应激性生活事件作为中介变量时,睡眠时型与抑郁情绪之间的内在关联机制,为预防青少年抑郁情绪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在2022年3月(T1)和10月(T2),以慕尼黑睡眠时型问卷(MCTQ)、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和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为调查工具,对四川眉山某中学的初一、初二年级1 251名中学生进行追踪研究,共收集到2个时点的睡眠时型、应激性生活事件、抑郁情绪数据。结果 在T1时青少年抑郁情绪检出率为22.5%,在T2时抑郁情绪检出率为27.0%;在同一时间点,睡眠时型、应激性生活事件以及抑郁情绪之间均呈正相关(r=0.06~0.69,P值均<0.05)。交叉滞后模型结果显示,早期的睡眠时型可以预测后期的抑郁情绪(β=0.53,P<0.05),早期的抑郁情绪也能够显著预测后期的睡眠时型(β=0.01,P<0.01);纵向中介模型分析表明,T1睡眠时型不仅可以直接影响T2抑郁情绪(直接效应值为1.421,95%CI=0.985~1.858),还可以通过T2应激性生活事件的中介作用影响T2抑郁情绪(间接效应值为1.268,95%C...  相似文献   

13.
噪声对纺织女工情绪状况影响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噪声对纺织女工情绪状况影响的调查宋琦如李吴萍汪岭石芳云抑郁是十分常见的负性情绪,它的出现可影响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80年代,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提出了一个抑郁量表(CES-D),在国外应用的比较广泛,对于抑郁症状的筛选、早期发现及治疗起到了很大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家庭环境因素与中学生抑郁情绪的关系,为改善中学生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SDS)和家庭环境量表(FES-CV)对840名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结果 43.5%的中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但以轻度抑郁(30.8%)为主;女生的抑郁得分高于男生,高中生抑郁和家庭矛盾性得分高于初中生;中学生抑郁均分与家庭亲密度、情感表达、文化性、娱乐性和组织性存在显著负相关(r=-0.24、-0.23、-0.20、-0.20、-0.19、-0.23,P均<0.01),与家庭矛盾性有显著正相关(r=0.27,P<0.01)。 结论 家庭环境因素对中学生抑郁情绪具有重要影响,社会、学校和家庭应该共同关注不良家庭环境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情绪和行为问题与生活事件的相关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发现影响青少年情绪和行为问题的有关生活事件,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方法,以青少年自评量表(YSR)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作为评定工具;就诊组为2002年7月至2004年3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就诊的585例小学5年级以上(11~18岁)合作患者;非就诊组为按整群抽样的成都市1280名学生中与就诊组性别、年龄、父亲职业匹配的585人组成;数据分析用方差膨胀因子诊断法排除自变量之间存在共线性后,以YSR得分为因变量,采用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方法拟合线性回归模型。结果 就诊组YSR得分高于非就诊组,就诊组情绪和行为问题多于非就诊组;就诊组进入回归模型自变量偏回归系数为0.124~0.418,非就诊组进入回归模型自变量偏回归系数为0.104~0.388;人际关系不良、学习压力、受惩罚、健康适应差可以增加青少年情绪和行为问题。结论 对青少年进行情绪和行为问题干预时,注意指导青少年人际关系应对、帮助缓解学习压力、以成长目标为导向、减少惩罚的教育方式、提高社会适应等措施,以减少青少年情绪和行为问题发生,促进情绪和行为问题康复。  相似文献   

16.
潘晔  晁萍 《中国校医》1999,13(3):222-224
情绪障碍作为由心理因素导致的心理疾病,在我国心理咨询门诊占相当大的比例,就诊人群中一部分为青少年学生,其表现有的既有精神症状,又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着他们的正常生活。笔者于1996年10月-1997年6月,以群体流行病学的方法,对城市中学生情绪障碍发病情况进行研究,旨为预防控制青少年学生情绪障碍,保障其健康生活提供依据。l对象与方法用整群抽样法,郑州市初中、高中、职业高中各1所,学生共1145名,其中男583人,女562人。采用由华东师范大学同步成译制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CH)及自设有关因素问卷,对初一至高三、职高一、…  相似文献   

17.
探讨体育活动对青少年内隐问题行为(焦虑、抑郁、孤独)的影响,以及情绪调控的中介效应,为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体育活动问卷、内隐问题行为问卷和情绪调控问卷,对安徽省金寨县17所小学五、六年级2 951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体育活动是在焦虑、抑郁、孤独上主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5.264,9.450,8.886,P值均<0.05);体育活动类型在焦虑、抑郁、孤独上主效应均无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0.596,0.085,1.390,P值均>0.05).情绪调控在体育活动量与焦虑之间起着完全中介效应(β=-0.532,t=-34.068,P<0.01),中介效应占总效应59.4%;在体育活动量与抑郁(β=-0.563,t=-37.002,P<0.001)、孤独(β=-0.226,t=-12.592,P<0.01)之间均起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分别为48.1%,22.9%.结论 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对降低内隐问题行为既有直接积极作用,又可通过情绪调控起间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合肥市中学生情绪障碍及伤害行为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了解合肥地区青少年情绪与行为问题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以全国学生体质调研点校合肥片的6所中学(城、乡各3所)为抽样学校,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2044名中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了伤害行为及情绪障碍症状健康与问卷调查。结果 20.7%的中学生有明显的抑郁症状,11.7%的学生有明显的焦虑症状,各种意外伤害行为报告率为3.8%-60.6%,自杀意念=制定自杀计划及自杀行动的报告率分别为15.3%、7.6%和2.5%,焦虑和抑郁症状与伤害行为存在相关关系。结论 中学生的情绪障碍及伤害行为的预防与控制应成为学校健康促进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王向群 《益寿宝典》2012,(10):61-61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和失败,甚至会遭受某些精神刺激,经历非常痛苦的事件。每当这种时刻,人们可能会有“我怎么这么倒霉”、“生活没意思”、“事事不如意”等想法,这就叫抑郁。有明确原因或事件引起的抑郁,合情合理,且持续时间不会太长,这是人类正常的情感反应,属于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青少年身高偏矮与负性情绪的相关性,为进一步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2017年11月-2018年1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上海市6个行政区共12所初中和12所高中2 325名青少年为研究对象,由青少年填写抑郁-焦虑-压力自评量表(DASS),家长填写人口学资料,学校提供青少年体检的身高资料。结果 有效样本为2 312名青少年,平均年龄(14.89±2.07)岁,男生1 199名(51.6%)。身高偏矮(身高10)青少年共145名(6.27%),总体及各年龄组DASS总分、抑郁、焦虑及压力分量表得分与身高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27,-0.24、0.49、0.50,P>0.05)。控制人口学因素后,身高偏矮对负性情绪无显著的预测作用(P>0.05)。结论 青少年身高偏矮与负性情绪无显著相关,其负性情绪等心理社会问题成因有待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