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扶突穴为主治疗脑卒中假性球麻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扶突穴为主治疗脑卒中假性球麻痹的疗效。依首次来诊先后顺序,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50例脑卒中假性球麻痹患者分为扶突组75例和头针组75例,扶突组采用扶突穴配合头针治疗,头针组采用传统头针治疗,参照石氏评分标准将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分为轻、中、重3个等级。结果:临床症状积分疗效比较,扶突组临床治愈24例、显效39例、有效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3.3%;头针组临床治愈16例、显效29例、有效2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6.7%。治愈率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洼田氏饮水实验积分疗效比较,扶突组临床治愈23例、显效31例、有效1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2.0%;头针组临床治愈9例、显效21例、有效28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77.3%。治愈率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扶突穴为主治疗假性球麻痹疗效显著,治愈率高于传统头针疗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扶突穴为主治疗脑卒中假性球麻痹的疗效.依首次来诊先后顺序,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50例脑卒中假性球麻痹患者分为扶突组75例和头针组75例,扶突组采用扶突穴配合头针治疗,头针组采用传统头针治疗,参照石氏评分标准将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分为轻、中、重3个等级.结果临床症状积分疗效比较,扶突组临床治愈24例、显效39例、有效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3.3%;头针组临床治愈16例、显效29例、有效2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6.7%.治愈率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洼田氏饮水实验积分疗效比较,扶突纽临床治愈23例、显效31例、有效1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2.0%;头针组临床治愈9例、显效21例、有效28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77.3%.治愈率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扶突穴为主治疗假性球麻痹疗效显著,治愈率高于传统头针疗法.  相似文献   

3.
朱英  杜艳 《四川中医》2009,(7):115-116
目的:观察背俞穴注射式穴位埋线为主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将104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2例,治疗组应用背俞穴注射式穴位埋线疗法为主,配合灸法及耳穴贴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24例,显效9例,好转1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0.4%,对10例伴随乳腺小叶增生病患者有效率60%,且无副反应发生;对照组临床治愈9例,显效10例,好转15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65.4%,对9例伴随乳腺小叶增生病患者有效率为0,且副反应发生率为40.4%;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背俞穴注射式穴位埋线为主治疗痛经疗效好,没有副反应且对其伴随症状亦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背俞穴深刺治疗习惯性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近3年来我科室治疗的习惯性便秘患者92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其中对照组给予中成药麻仁丸治疗,治疗组给予针刺背俞穴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治愈28例,显效8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7%;对照组治愈16例,显效10例,有效9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6.1%;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2561,P0.01)。结论:背俞穴深刺治疗习惯性便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背俞穴简易穴位埋线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符合诊断标准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0例,治疗组采用背俞穴简易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口服甘艾司唑仑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14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治愈13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0%.治疗组与对照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经卡方检验P>0.05,无显著差异.结论:背俞穴简易穴位埋线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观察背俞穴刺络拔罐疗法对乳腺增生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探讨疗效好、副作用小、有效提高生活质量的乳腺增生的针灸治疗方法。方法: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选膈俞、肝俞、脾俞三穴均单侧交替刺络拔罐,对照组行口服中成药。4周1个疗程之后统计分析患者乳痛、乳块和全身兼证评分变化。结果:综合疗效:治疗组25例中,治愈2例,显效5例,有效1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00%。对照组25例中,治愈0例,显效0例,有效2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00%。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乳痛、乳块和全身症状均改善明显(P0.01),而治疗组效果更优(P0.01)。结论:背俞穴刺络拔罐法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肯定,对缓解患者乳房疼痛等临床症状尤其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赵明华 《光明中医》2012,27(2):318-319
目的 观察背俞穴透刺埋线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选用穴位埋线疗法,对照组30例选用西药常规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 治疗组临床治愈2例,显效10例,好转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临床治愈0例,显效3例,好转17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66.67%.结论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背俞穴透刺埋线法治疗哮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背俞穴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1例。观察组采用电针与背俞穴交替为主治疗,每次针刺2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间隔3天;对照组只采用电针治疗,疗程同治疗组。3个疗程结束后采用spss15.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痊愈15例、显效16例、有效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7.80%;对照组痊愈11例、显效8例、有效10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0.73%。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可以改善神经性耳呜的临床症状,配合背俞穴可以显著提高疗效,电针配合背俞穴是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一种有效方法,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电针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温针背俞穴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采用温针背俞穴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并随访1个月对比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1%,对照组为85.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背俞穴是一种治疗黄褐斑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头针联合背俞穴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疗效。方法:93例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50例。两组均用基础治疗及头针治疗,观察组加用背俞穴针刺。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84.00%、对照组65.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oCA、M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针联合背俞穴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效果较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苏亚妹  冯玲媚 《河南中医》2010,30(4):390-391
目的:观察水针配合耳穴敷贴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5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9例采用双侧夹脊穴水针配合耳穴敷贴治疗。对照组25例口服抗抑郁药氟西汀片,20mg,日1次治疗。均治疗1月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29例,治愈19例,显效5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25例,治愈13例,显效3例,有效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其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水针配合耳穴敷贴治疗抑郁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奇穴温针配合耳穴压丸治疗胃下垂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胃下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奇穴温针配合耳穴压丸治疗,对照组采用补中益气丸治疗。结果:试验组30例中治愈19例(63.33%),显效6例(20.00%),有效3例(10.00%),无效2例(6.67%),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30例中治愈14例(46.67%),显效4例(13.33%),有效5例(16.67%),无效7例(23.33%),总有效率为7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奇穴温针配合耳穴压丸治疗胃下垂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俞募配穴法治疗肠易激综合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9例患者随机分为俞募配穴法治疗组19例,对照组20例,治疗纽选取背俞穴(双)肝、脾、胃、肾、三焦、大肠俞留针1Omin,后仰卧住选募穴中脘、天枢及远道穴足三里留针30min,对照组选取中脘、天枢、足三里留针30min,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无效2例,有效2例,显效6例,痊愈9例,总有效率89,5%,对照组无效8例,有效3例,显效5例,痊愈4例,总有效率60.O%,两组间P〈O.05有显著性差异,俞募配穴法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俞募配穴法较单独以募穴为主的选穴方法更能提高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症的疗效,证实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生与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的变化都有关联。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头体针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失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缺血性中风失语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治疗组以头、体针结合的方法治疗,对照组以单纯头针的方法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汉语失语症检测法(草案)"的评分均有明显提高(P<0.01),且治疗组的增加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愈16例,显效17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治愈9例,显效14例,有效1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5.0%;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愈显率更优.提示:头体针结合能提高缺血性中风失语症患者的失语评分,是治疗缺血性中风失语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针刺背俞穴配合耳压治疗焦虑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建宁 《四川中医》2011,(9):123-124
目的:针刺背俞穴配合耳压治疗焦虑症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60例焦虑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2例,对照组28例。治疗组针刺背俞穴配合耳压治疗焦虑症,对照组采用单纯耳穴贴压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6%,对照组总有效率46.4%。用统计学比较两组疗效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针刺背俞穴配合耳压治疗焦虑症疗效优于单纯耳穴贴压疗法。  相似文献   

16.
针刺背俞穴为主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针刺背俞穴为主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组患者随机分成针刺组和口服药物组,其中针刺组43例,口服药物组42例,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后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变化,根据治疗前后的减分率,将其疗效分成痊愈、显效、有效及未愈4等,并将两组治疗前后所得数据分别进行统计学处理,得出结论。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37%、73.81%,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背俞穴为主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其效果优于口服药物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头穴留针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及TCD的变化。方法:将82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头针组和体针组。头针组41例采用头穴留针法,取穴百会、四神聪、玉枕、天柱、风池;体针组根据患者病情辨证选取肢体穴位进行针刺。对比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与TCD变化。结果:头针组治愈8例,显效16例,有效12例,无效5例,有效率占87.8%;体针组治愈3例,显效10例,有效13例,无效15例,有效率占63.4%。两组疗效及TCD改善情况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头穴留针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突出,可缓解椎基底动脉痉挛,改善脑部血液循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背俞穴针罐疗法联合中药内服从肝肾论治妇女围绝经期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确诊为围绝经期失眠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口服谷维素片治疗,治疗组予以背俞穴针罐疗法联合中药内服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总有效率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背俞穴针罐疗法联合中药内服从肝肾论治能有效减轻围绝经期失眠症状,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穴注肺俞、定喘及天突穴治疗上感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符合诊断标准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各50例,治疗组穴注肺俞、定喘及天突穴;对照组口服甘草合剂及罗红霉素。结果:治疗组治愈41例,有效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治愈15例,有效24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7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穴注肺俞、定喘及天突穴治疗上感后咳嗽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0.
蜂针治疗小儿遗尿症25例小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蜂针治疗小儿遗尿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遗尿症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5例选遗尿穴 采用蜂针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中药辨证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患儿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13例,有效8例,无效4 例,总有效率84.0%。对照组治愈8例,有效2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5.0%。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 论:选遗尿穴采用蜂针治疗小儿遗尿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