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玮  张瑜  包瑛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1):3207-3208
目的:探讨分析不完全川崎病(KD)的临床及实验室特点,以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003年1月~2007年1月本院收治的59例KD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不完全KD在早期最常见的是发热,口咽黏膜潮红、皲裂,眼结膜充血,肛周潮红、脱屑,典型症状指趾膜状脱皮出现较晚,多数患儿伴白细胞总数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血沉增快、血小板升高。结论:对持续发热5天以上的婴幼儿,具有包括发热在内的川崎病3或4条诊断指标,同时具备外周血白细胞、C反应蛋白、血沉增高或者冠状动脉扩张,排除其他疾病后,应及早按不典型川崎治疗,以预防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川崎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艳  赵会茹 《医药论坛杂志》2007,28(9):17-18,21
目的 探讨川崎病的临床特点,加强对不典型性川崎病的认识,以便早期诊治,防止漏诊误诊.方法 系统回顾56例川崎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过程,对不完全型川崎病的特点进行总结.结果 56例川崎病患者年龄最小者48d,最大10岁,男32例,女24例;临床表现中,发热最为常见,占98.2%,其次为皮肤黏膜病变,占96.4%,皮疹占87.5%%,冠状动脉损伤占18.8%.不完全型川崎病占14.3%.结论 对于发热时间较长而具有部分川崎病的临床症状者,应警惕不典型川崎病的可能,应及早进行实验室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早期诊断及时正确治疗可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段炤  邹峥  林智平 《江西医药》2012,47(11):989-991
目的 探讨小儿不完全川崎病的临床特点及并发症和治疗情况,提高对不完全川崎病的认识和诊疗水平.方法 对2010年8月至2012年6月确诊的不完全川崎病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50例川崎病中86例为不完全川崎病,发生率为24.6%.不完全川崎病在性别上与典型川崎病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小于1岁年龄段两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016,P<0.01).不完全川崎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其次是指趾改变(65.1%),最少见的是皮疹(20.9%).除发热外,其余各项表现与典型川崎病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不完全川崎病有白细胞、血小板、C反应蛋白及血沉明显升高,轻度贫血、肝酶升高较为常见,同典型川崎病实验室检查相符,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冠状动脉扩张20例(23.3%)与典型川崎病的冠脉扩张(23.1%)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冠脉瘤8例(9.3%),与典型川崎病的冠脉瘤(6.1%)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不完全KD并非其临床特征表现不典型,同样会对冠状动脉造成损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典型川崎病的早期临床诊断策略。方法对2006年12月至2011年6月住院的不典型川崎病20例患儿的临床特征和诊治过程,进行分析讨论。结果住院20例患儿均有发热且持续时间长,患儿均具备包括发热在内的川崎病的2~4项诊断标准、外周血WBC、PLT、CRP、ESR、PCT不同程度增高等实验室检查,20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冠状动脉扩张或动脉瘤形成。不典型川崎病典型临床表现少,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误诊率高。结论不典型川崎病容易误诊,对具备川崎病2~4条临床诊断标准,应结合实验室检查及超声心动图进行早期诊断,尽早使用静注丙球预防状动脉瘤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性分析43例不典型川崎病临床特点。方法对已经确诊的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注意其早期不典型的症状及各种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发热、指趾端脱皮、结膜充血、口唇皲裂、皮疹、颈部淋巴结肿大、手足硬性水肿的发生率依次为100%、93.7%、67.44%、62.79%、60.46%、48.83%、44.19%。其中白细胞升高、红细胞沉降率增快、CRP增高、血红蛋白下降、血小板升高、冠状动脉改变的发生率分别为79.07%、93.02%、37.21%、100%、32.55%。所有患儿确诊或拟诊后均给予丙种球蛋白、阿司匹林治疗。本组患儿均只具备典型川崎病主要6项诊断标准的2~4项,其中同时具备4项主要表现者28例(65.12%),具备3项主要表现者15例(34.88%)。结论不典型川崎病容易误诊;主要症状太少或不典型时可结合实验室指标给予拟诊,并尽早应用丙种球蛋白和阿司匹林,以减少冠状动脉损害。血小板指数、红细胞沉降率及CRP对早期诊断、治疗和减少不典型川崎病并发症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小儿川崎病(KD)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冠脉损害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38例KD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川崎病患儿以男孩为多,男女比例为1.71:1.典型川崎病28例,不完全型川崎病10例.不完全型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发病率高.发热时间≥10 d、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血小板、血浆白蛋白异常与冠状动脉损伤发生率密切相关.38例均给予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其中3例无效,再次给予静脉用丙种球蛋白后有效.结论 发热时间超过10 d就诊、C反应蛋白增高、红细胞沉降率增快、血小板异常升高、血浆白蛋白降低是冠状动脉损伤的高危因素.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7.
川崎病是以非特异性全身性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除发热外临床表现达不到典型川崎病诊断标准中的4项称不典型川崎病,由于本病可发生严重心血管病变,近年发病增多,成为小儿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凶之一。由于本病诊断缺乏特异指标及确定检测手段,临床上有相当一部分川崎病患儿不是同时出现各种临床表现,一些症状和体征出现较晚或不出现使其早期诊断和不典型病例确诊较为困难,从而延误对冠状动脉病变的预防治疗。为了加深对此病认识,笔者收集了川崎病患儿共42例,分析其临床及实验室、仪器检查,资料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不完全川崎病与典型川崎病进性鉴别诊断,提高不完全川崎病的早期诊断.方法 对不完全川崎病和典型川崎病的年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和心电图检查等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并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数据处理.结果 不完全川崎病和典型川崎病患者的发病年龄年龄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口唇皲裂、杨梅舌、结膜充血、四肢肢端硬肿/恢复期脱皮和颈淋巴结肿大的发生率不完全川崎病低于典型川崎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的全身炎性指标均明显升高,但仅有血小板升高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不完全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率较高(P<0.05).心电图检查两者异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完全川崎病和典型川崎病的鉴别诊断比较困难,应该在观察临床表现的基础上,充分结合实验室检查和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CAL的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川崎病的临床特征,以指导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所有病例均有发热,且≥5 d;典型川崎病具有≥4项诊断标准的;不完全性川崎病<4项诊断标准;所有的病例均在病程1周及2周分别检测血液白细胞(WBC)、血小板(PLT)、C-反应蛋白(CRP)、血沉等结果均较正常明显升高。结论川崎病主要见于5岁以下的小儿,18~24个月的为发病高峰,但整个儿童期均可发病,发病率逐年增加,尤其是不完全性川崎病,而不完全性川崎病主要以婴儿多见;对于持续发热>5 d,且≥2项诊断标准的,若CRP不高,血沉不增快的,需每天重新评估;若CRP升高,血沉增快,伴有以下实验室检查指标的≥3项:血象WBC升高;贫血;PLT升高;转氨酶升高;尿常规高倍镜下可见异常白细胞等,可诊断不完全性川崎病,予相关治疗,及行心脏彩超检查和动态监测;若<3项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则行心脏彩超检查,如有冠状动脉病变的即可诊断为川崎病,若没有冠状动脉病变,则每天重新评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儿川崎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1998年7月至2009年7月在我院儿科住院的39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结果。结果川崎病早期持续发热、皮疹、口腔黏膜改变、结合膜充血发生率较高,外周血白细胞、血板增高,血沉增快、CRP升高。发生冠状动脉病变7例,对其中5例随访半年,冠状动脉内径均恢复正常。结论应充分认识到川崎病临床的特点,以早期明确诊断,防止冠状动脉病变,减轻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1.
谷峰 《中国医药指南》2013,(14):655-656
目的研究和探索川崎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以我院2005年8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25例川崎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川崎病患儿中男性17例,女性8例,男性患儿明显高于女性(2.125∶1)。5岁以下患儿占比92%,3岁以下患儿占为76%。25例患者中典型川崎病17例,不完全川崎病8例。患儿心脏损害主要为冠状动脉。临床采用静脉注射丙球及联用阿司匹林,疗效可靠。结论及早诊断,川崎病尤其是不典型川崎病,及时应用静丙,可预防减少冠状动脉损害。有静丙不敏感川崎,可再次应用静丙或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完全川崎病(KD)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资料.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9年8月间652 例KD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不完全KD与典型KD进行比较.结果:在冠状动脉病变(CAL)发生率方面不完全KD(18.5%)明显高于典型KD(7.5%).结论:不完全KDCAL发生率高,临床应重视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不典型川崎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提高对不典型川崎病的认识,以便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30例不典型KD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川崎病的6项典型临床表现中30例患儿仅发热一项为100%,且持续时间长;多数早期仅具备黏膜炎、皮疹、结膜充血、淋巴结肿大和指端皮肤改变中的1~3项。30例初诊为各系统急性炎症性疾病,确诊时间5~22d。全部30例病例均在加用免疫球蛋白及阿司匹林后1~2d体温正常,6例冠脉内径扩张患儿加用潘生丁30d后冠脉内径恢复正常。结论不典型川崎病容易误诊,可结合实验室指标给予拟诊,尽早应用免疫球蛋白,以减少冠状动脉损害。某些实验室指标及临床症状对早期诊断不典型川崎病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典型川崎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陕西省蒲城县医院2000年5月至2008年10月收治的不典型川崎病30例进行回顾分析,早期表现其实验室指标。结果 80%以上的不典型川崎病患儿有C-反应蛋白升高血沉增快、白细胞增高、冠状动脉受累。结论在临床表现不足时结合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才能提高临床医师对不典型川崎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不完全川崎病与典型性川崎病的异同以便早诊断、早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60例确诊为川崎病患儿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结果 不完全川崎病临床诊断指标中的症状出现率较典型性川崎病低(x2 =16.46、10.10、11.71、34.43,均P<0.01),两者实验室检查指标WBC、Pt、ESR及CRP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04、0.12、0.04、0.26,均P>0.05),两者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1.43,P<0.05).结论 川崎病的早期诊断要结合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和超声心动图检查.  相似文献   

16.
杨筱 《淮海医药》2012,30(2):115-116
目的分析川崎病(KD)尤其是不完全川崎病(IKD)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特点,以早期诊治,减少冠状动脉损害的发生。方法对2003年7月~2011年7月我院儿科收治住院的川崎病患儿61例,其中典型川崎病(KD)45例和不完全川崎病(IKD)1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1例KD中男36例,女25例,男女比例为1.44:1,其中5岁以下发病占80.3%I,KD占26.2%。典型KD和IKD 2组病例在皮疹、眼球结膜充血、口唇及口腔黏膜改变、四肢硬肿脱皮、颈淋巴结肿大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实验室检查及冠状动脉损害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KD与典型病例的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相近,一旦疑为川崎病,应尽早做超声心动图检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完全川崎病KD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对31例不完全(KD)及161例典型KD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及变化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典型KD与不完全KD性别及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1例不完全KD均有发热,伴皮疹15例(48.3%);口腔黏膜症状13例(41.9%);结膜充血11例(35.5%);肢端肛周脱皮11例(35.5%);淋巴结肿大9例(29.0%);心脏症状4例(12.9%)。两组辅助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冠状动脉损伤(CAL)发生率相近(29.8%,32.3%)。不完全KD冠状动脉瘤发生率(12.9%)大于典型KD(5.59%)。结论对于不明原因发热,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患儿,特别是5岁以下患儿,应常规鉴别不完全KD,早诊断,早治疗,减少CAL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儿不典型性川崎病早期诊断策略,旨在深化对不典型性川崎病的认识,提高临床对小儿不典型性川崎病的早期诊断率。方法回顾对比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经本院诊治的典型性和不典型性56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早期诊断资料;其中典型组35例,不典型组21例;典型组依据川崎病诊断标准诊断,符合规定中的5项,不典型组患儿符合规定中的2~4项,做实验室相关指标检测和心脏彩超或超生心电图检查辅助诊断;采用SPSS17.0处理数据。结果两组患儿均有持续高烧症状;与典型组比较,不典型组患儿的临床症状较少,一般不足4项诊断标准要求;不典型组内各个症状组比较,高热、红疹、唇裂杨梅舌发病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不典型组患儿实验室检测值和心电或心脏彩超检查结果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改变。结论小儿不典型性川崎病特征性临床表现较少,且多样不一,易与其他病症混淆或被忽视,造成误诊漏诊;对有持续发烧,川崎病典型性临床表现不显著的患儿,应结合实验室检测指标及心脏彩超或超生心电图结果尽早确诊并行免疫球蛋白治疗,防止患儿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及加重。  相似文献   

19.
川崎病66例临床与实验室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郑礼林  杨芳  吕勇 《安徽医药》2007,11(7):617-619
目的 深化对川崎病的认识.方法 分析2004~2006年确诊为川崎病的66例患儿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结果 男50例,女16例,年龄最小为6.5月,最大为10岁.症状以发热、发热伴皮疹较常见.阳性体征以双侧球结膜充血最为多见,颈淋巴结肿大最少见.血沉持续不降对川崎病的诊断及提示冠状动脉扩张具有重要意义.结论 川崎病的诊断要结合临床特点、特异实验室检查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对疑似病例要注意复查超声心动图.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18例川崎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便及早诊断、治疗,降低川崎病的冠状动脉损害。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川崎病的临床资料,典型川崎病8例,不完全川崎病10例,总结患儿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经治疗10例应用免疫球蛋白后3d热退,3例应用免疫球蛋白后5d热退,5例应用甲基强的松龙后3d热退,5例冠状动脉轻度扩张,随访6个月恢复正常。结论川崎病患儿早期识别,诊断,规范用药,对疾病的治疗及转归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