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副舟骨由舟骨结节次级骨化中心发育而来,成人症状性副舟骨主要表现为中足内侧红肿、压痛,足外翻、跖屈、行走及运动时疼痛加重。X线摄片可以诊断,骨扫描可以与撕脱骨折鉴别。治疗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方式主要有单纯副舟骨切除,Kidner及改良术式以及副舟骨-舟骨融合等。本文对近年关于症状性副舟骨诊断、治疗的文献进行综述,旨在提高副舟骨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副舟骨痛综合征的X线平片、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28例(32足)经过典型临床表现及X线平片、CT证实的副舟骨痛综合征均摄患足常规正斜位片,其中12例摄双足对比,20例CT冠状位平扫。结果:软组织改变表现局部软组织隆起、肿胀24足;副舟骨改变表现硬化、增生、毛糙19足,囊变9足,碎裂3足;舟骨面硬化、增生、毛糙13足,副舟骨与舟骨融合4足,副舟骨与舟骨间隙增宽3足,舟骨肥大2足。结论:X线平片结合典型临床表现对副舟骨痛综合征可作出正确诊断,CT有重要补充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腕舟骨骨折漏诊旨为其早期确诊、及时治疗、避免不良反应 ,提供一些帮助。方法 :本组收集5 4例经临床证实的腕舟骨骨折患者的检查资料 ,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对其影象表现和漏诊原因进行讨论。结果 :腕舟骨骨折于X线常规正侧位片上不易观察 ,线形骨折早期不易显示。腕舟骨骨折在腕关节骨折中较常见 ,因其血供欠佳 ,若处治不当 ,又容易引起缺血性坏死、囊性变、骨不连接 ,故腕舟骨骨折不容忽视。结论 :临床上怀疑腕舟骨骨折时 ,X线拍片除做常规正侧位外 ,必要时加摄特殊位片及 2周 - 3周后复查X线。  相似文献   

4.
足舟骨除因直接撞击暴力可引起骨折外,间接的传导暴力同样可造成舟骨的损伤。2006年5月至今,驻香港部队医院先后收治了足舟骨骨折35例,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35例,其中30例为陆军分队成员,5例为海空军军人;均为男性;年龄18—28岁;均为闭合性骨折;其中右足26例,左足9例;患者受伤至来院就诊时间:  相似文献   

5.
通过典型病例,探讨足部外伤患者足副舟骨误诊为舟骨骨折的原因。对于有明确的足部扭伤等外伤病史的患者,往往忽视足副舟骨的存在而误诊为足舟骨骨折,给后续的诊治工作带来不必要的困绕,临床上应加以警惕。X线检查是两者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而同时也是造成误诊的一个主要环节。标准X线平片能够诊断和分型足副舟骨,但不能提示足部疼痛的确切病因,因此准确的体格检查及其他影像学检查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足副舟状骨,又称副舟骨、足舟骨副骨或先天性足副舟骨,是人体足部最大的副骨。近年来,足部外伤发病率逐渐增加。足副舟状骨与骨折的鉴别诊断是临床治疗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保护医患双方权益的重要措施。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常规行双足正斜位X线片患者125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李伟  潘显明  权毅  刘金标  谢美明  范凌 《四川医学》2013,(12):1825-1827
目的 观察及评价副舟骨切除术加带线锚钉胫后肌腱重建治疗副舟源性平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8年5月~2011年6月,16例(22足)副舟骨源性平足症患者,采用副舟骨切除术加带线锚钉胫后肌腱重建治疗;采用中足AOFAS评分评定手术疗效,根据术前术后X线片了解平足恢复情况,评估患者症状缓解程度及活动恢复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9.6个月(时间3~24个月),患者足部症状完全消失16足,症状大部分缓解6足.结论 副舟骨切除加带线锚钉胫后肌腱重建治疗副舟骨源性平足症,患者症状缓解明显,内侧纵弓有明显恢复,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王勇  崔红领  林运智 《黑龙江医学》2021,45(11):1211-1212
目的:分析和总结成人足舟骨坏死病(MWD)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MWD的影像学表现,12例中有7例行X线检查,5例行CT检查,5例行MRI检查,主要分析足舟骨及邻近骨、关节影像学改变.结果:7例患者X线表现为足舟骨外侧部分不同程度变窄及骨质密度增加,Maceira不同分期具有相应的影像学表现.5例CT图像除可见足舟骨变窄及骨质密度增加外,2例足舟骨关节面下可见囊变,1例足舟骨可见斜行透亮线,1例足舟骨压缩明显并"距楔关节"形成.5例MRI图像可见足舟骨压缩变扁,骨髓水肿,2例可见伴有软骨损伤及软骨下囊变.1例患者可见距骨的骨髓水肿.结论:MWD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X线多表现为足舟骨外侧压缩变扁,骨质密度增高,部分可分裂成两块,负重侧位X线片可进行Maceria分期,CT图像较X线更容易显示足舟骨压缩性改变及邻近关节炎性改变,MRI可见骨髓水肿及早期关节炎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认识副舟骨痛综合征的临床及X线表现。方法收集本院16例(18足)副舟骨痛综合征病例,行足部常规正斜位片并局部透视下点片。结果Ⅱ型副舟骨占77.8%(14/18),主要表现副舟骨与舟骨形成假关节,关节面骨质毛糙,部分出现低密度小囊状透亮影,骨质增白硬化,相对应假性关节面模糊,不光整,关节间隙不等宽;Ⅰ、Ⅲ型骨质无明显特异性,仅软组织肿胀为主。结论通过X线检查可了解副舟骨的类型同时可观察骨质情况,从而做出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王玉龙  张新力  邓晓鹏 《吉林医学》2011,(24):5181-5182
<正>足部骨性结构复杂,以中足结构尤为重要。中足部诸骨构成关节众多,足部的横弓、纵弓是力学稳定及良好功能的基础。临床上足舟骨骨折脱位合并跗骨间骨折脱位报道较多,对单纯足舟骨完全脱位合并骰骨骨折脱位的报道鲜见。现对江西九江解放军171医院骨科治疗的1例上述患者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舟骨骨折时对各X线指数变化的影响。方法:对16例舟骨腰部骨折和16例正常腕部正侧位的X线片进行测量。正位片测腕高比(CHR)、腕尺距比(CUDR)。侧位片测桡月角(RLA)、舟月角(SLA)、头月角(CLA)、舟骨骨折引起的内成角。根据测量结果分析以上X线学指数的变化。结果:16例舟骨腰部骨折中CHR为0.51±0.05,CUDR 0.3±0.04,RLA(16.8±10.6)°,SLA(64.0±13.2)°,CLA(12.1±6.9)°,舟骨骨折时舟骨内成角(48.1±20.9)°。结论:舟骨腰部骨折常引起CHR、CLA、RLA减小,舟骨内成角的出现或增大,往往引起腕部骨、韧带系统关系失调,导致腕高塌陷,晚期还可导致腕骨尺侧移位,从而引起腕痛和握力下降。  相似文献   

12.
反功能位石膏固定加中药外敷治疗腕舟骨骨折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用反功能位石膏固定加中药外敷治疗无移位腕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3年2月~2006年3月以来黔南州中医院骨科收治的11例无移位腕舟骨腰部骨折的病人,男9例,女2例,年龄18~29岁,平均24岁,用短臂管形石膏固定(包括拇指近节)中立位轻度掌屈桡偏(即反功能位),腕关节桡侧开窗,以鼻烟窝处为中心,约3×4cm2大小,自制接骨膏外敷,隔日更换一次,一月为一疗程,共用2个月,每月复查X线片一次,X线片示骨折线消失后拆除石膏;结果:经6-12月随访,11例均愈合。结论:反功能位石膏固定加中药外敷是治疗无移位腕舟骨腰部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足副舟骨是发生在足舟骨结节第二化骨中心的先天异常,踝扭伤或跑跳过度常可损伤足副舟骨;足副舟骨损伤若得不到及时治疗可造成病情迁延不愈,需要通过手术切除足副舟骨以达到治愈的目的.近年来我院对22例足副舟骨损伤患者实施了手术治疗,本文就术后康复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提供腕舟骨疾病和不明显骨折早期X线诊断的影像解剖学资料,以防漏诊。方法:收集了300例成人腕部正位X线照片,并对腕舟骨纹理的走行、形态和分布的特点,在X线平片上进行观察分析和分类。结果:发现腕舟骨纹理的走行、形态及分布特点有二种类型,本将其分为A型和B型骨纹理,A型纹理97例(32.3%),B型纹理203例(67.7%)。结论:熟悉舟骨各型骨纹理的影像解剖特点,对舟骨疾病及不明显骨折的X线诊断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庄杰  吴仕龙  王国平 《现代实用医学》2013,25(6):625-626,721
目的分析足副舟骨撞击综合征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足副舟骨撞击综合征患者65例,就临床表现及x线、CT及MR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足副舟骨痛综合征中二型副舟骨主要X线、CT表现除副舟骨周围软组织肿胀外,副舟骨与舟骨联合面骨质毛糙,部分表现低密度小囊状透亮影,骨质增白硬化,相对应关节面模糊,不光整,关节间隙不等宽,副舟骨小碎裂骨片,MRI均可见副舟骨及舟骨不同程度骨髓水肿、软骨下骨坏死。结论根据典型的临床征状及影像学表现对副舟骨撞击综合征可作出正确诊断,特别是MRI检查,可以明显提高该病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隐匿性腕舟骨骨折的X线及CT诊断价值。方法:对51例腕舟骨骨折的X线及CT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通过常规X线正侧位平片确诊,占15.69%;有15例通过腕周骨外展位检查确诊,占29.41%;有39例通过CT薄层螺扫而确诊,占76.47%。结论:平片外展位配合CT薄层螺旋扫描,可明显提高舟状骨骨折的确诊率,是一套有效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易新成  陈博昌 《医学综述》2014,(13):2394-2396
儿童足舟骨缺血性坏死较少见,常见于35岁儿童,患儿多因中足区疼痛、触痛和肿胀来诊,偶伴跛行,病程平均持续18个月,X线片表现为足舟骨变扁及密度增高。该病病因不明,发病机制目前认为是由于足舟骨骨化延迟,继而发生异常骨化,加之生长发育期的儿童足舟骨负重逐渐增加等机械因素,造成了舟骨的缺血性坏死。该病的诊断需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表现,积极保守治疗,可缩短病程,并可恢复至完全正常。  相似文献   

18.
足部外伤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当患者足部外伤排除舟骨骨折时,此位置的投照一般采取教课书上足正斜位片进行投照,因舟骨的解剖结构关系,不能把舟骨内侧很好地显示出来,很难鉴别骨折和副舟骨,极易造成误诊和漏诊,从而影响诊断结果。笔者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拍摄大量病例,总结出一种摄影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在腕舟骨隐匿性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2021年8月本院收治的上肢及手外伤所致腕舟骨隐匿性骨折者50例为研究对象,并均通过手术治疗明确存在骨折。所有入组者均结合临床表现与影像学检查结果实施手术治疗,并通过术中所见明确诊断。影像学检查上,其中单纯接受X线检查者为X线片组,多层螺旋CT组则在进行X线片检查后加用多层螺旋CT检查,使用仪器为GE牌64层螺旋CT扫描仪,比较两组对腕舟骨骨折的诊断率,比较两组对不同类型腕舟骨骨折的诊断耗时,比较两组对不同类型腕舟骨骨折的图像评分,比较两组在腕关节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灵敏度、诊断特异度和约登指数,计算AUC值。结果 多层螺旋CT组对腕关节腕舟骨隐匿性骨折的诊断率为96.0%,高于X线片组的66.0%(χ2=12.736,P<0.05),多层螺旋CT组对隐匿性A型腕舟骨骨折和隐匿性B型腕舟骨骨折的阅片诊断耗时分别为(5.6±1.4)min和(6.9±1.8)min,均短于X线片组的(12.3±2.5)min和(13.3±1.3)min(t=16.533和20.382,P<0....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及评定改良单纯副舟骨切除术治疗痛性足副舟骨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疗效评定标准评定15例痛性副舟骨患者用改良单纯副舟骨切除术治疗并随访3~18个月的优良率。结果:优14足,良3足,可1足,优良率94.4%。结论:改良单纯副舟骨切除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在恢复胫后肌腱对足纵弓的维持作用上更具优势,是治疗痛性足副舟骨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