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目的观察数字胃肠造影与CT检查在胃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30例胃癌诊断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行CT检查者28例,行造影检查者30例,所有患者均经胃镜病理诊断证实,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影像学特征。结果 CT检查结果中25诊断例为胃癌患者,诊断准确率为89.29%(25/28);胃肠造影检查结果中28例诊断为胃癌患者,诊断准确率为93.33%(28/30);CT检查与胃肠造影检查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造影诊断影像学特征中15例表现为不规则龛影,16例表现为充盈缺损;其中黏膜节样隆起、胃肠狭窄、胃小区受损、蠕动异常以及幽门不全梗阻分别为5例、6例、3例、12例以及23例。CT检查影像学特征表现为胃壁不规则、黏膜表面不平、胃腔内外存在不规则肿块、胰头周围与胃周淋巴结与远处内脏出现转移以及胃腔狭窄分别为13例、5例、15例、18例及4例。结论数字胃肠造影与螺旋CT在胃癌诊断中各具优势,可相互补充,两者联合应用可使胃癌诊断范围扩大,为临床胃癌术前分析以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64排螺旋CT结肠充气三维重建技术对结肠癌表现特点,评价CT诊断价值。方法:35例结肠癌患者检查前天晚口服缓泻药,检查当天早晨空腹,清洁灌肠,检查前15 min肌内注射654-2 10 mg,扫描前经肛管注入600~800 ml空气后行CT扫描。结果:35例结肠癌中,CT诊断正确34例(97.1%),1例误诊为淋巴瘤。病理分型:肿块29例,浸润型6例。结肠周围浸润9例,回盲末端累及3例,淋巴结转移12例。结论:螺旋CT扫描对结肠癌的诊断显示结肠周围浸润及淋巴结转移具有很高价值。  相似文献   

4.
宋喜宽  鲁忆南 《西部医学》2012,24(4):741-742
目的探讨数字胃肠造影与CT扫描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胃癌的临床检查资料,对患者的数字胃肠造影检查结果和CT表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CT能清楚地显示胃癌病变的全貌以及病变和周围脏器的关系。胃CT检查能够发现淋巴结及脏器的转移病灶。结论 CT检查是胃癌患者术前诊断及术后评估的最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韩飞 《中国医药导刊》2012,(10):1720-1721
目的: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CTA)在诊断颈动脉狭窄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9~2011年间收治的57例颈动脉狭窄者行螺旋CT血管造影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观察CTA诊断结果和DSA诊断结果的符合情况,评价CTA临床诊断颈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结果:DSA检查诊断总符合率为96.5%(55/57),CTA检查诊断总符合率为87.8%(50/5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DSA对于颈动脉狭窄I级的诊断符合率为100.0%,显著高于CTA检查的7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法对颈动脉狭窄Ⅱ级、Ⅲ级及Ⅳ级的诊断符合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管狭窄程度的准确判断是指导临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键,颈动脉CTA作为一种微侵袭性检查技术,在检查颈动脉狭窄的程度、长度及血管内表面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对颈动脉狭窄的早期准确诊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螺旋CT扫描对结肠癌的诊断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连成 《中外医疗》2011,30(23):8+10-8,10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在结肠癌诊断上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09年2月到2010年10月间收治的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35例结肠癌患者的CT影像资料。结果肠壁增厚、肠腔肿块及狭窄、癌性溃疡、浸润、转移、肠梗阻、肠壁异常化生等是结肠癌的主要CT影像表现形式。结论螺旋CT对于结肠癌的检测比较全面、客观,能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螺旋CT结肠充气造影在诊断结肠癌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螺旋CT结肠充气造影在结肠癌诊断中的价值及分期的准确性。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结肠肿瘤的患者26例,重点分析螺旋CT结肠充气造影表现,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26例患者中24例结肠癌均正确诊断,其中18例正确分期,2例息肉被误诊为结肠癌,无1例恶性肿瘤被误诊。结论:螺旋CT结肠充气造影对结肠癌的诊断及分期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仿真内窥镜技术对结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结肠癌患者的64排螺旋CT图像和仿真内窥镜重建图像分析,与手术或结肠镜活检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46例结肠癌患者中,溃疡型29例,肿块型13例,浸润性4例,在CTVE重建中显示清晰,诊断符合率100%.结论:64排螺旋CT仿真内窥镜技术对结肠癌的诊断、定位、分型及术前评估中均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讨论螺旋CT检查与超声诊断在结肠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比较两者对结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统计学手段记录116例同期接受螺旋CT和超声两种检查技术的结肠癌患者临床资料,并通过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结肠癌患者病症.结果本实验统计数据显示螺旋CT定性诊断结肠癌99例,可疑性结肠癌15例,假阴性2例(手术证明为结肠炎);超声诊断确诊结肠癌96例,可疑性结肠癌17例,假阴性3例(手术证明为结肠炎).结论在临床诊断结肠癌中螺旋CT和超声都是诊断结肠癌的重要方法,结合螺旋CT与超声诊断共同应用于结肠癌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烟雾病的螺旋CT和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螺旋CT(SCT)和SCT血管造影(SCTA)对烟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10例烟雾病患者,年龄9-42岁,经常规SCT平扫,然后闭注非离子型造影剂,采用SCT扫描方式进行SCTA原始图像数据采集,用血管成像重建技术中的最大密度投影法(MIP)重建技术,进行图像后处理,随机选择10例SCT和SCTA正常者为对照组,结果:10例患者SCT横断面均见丘脑基底节区扩张的脑血管,即烟雾血管,其中3例有数字血管减影(DSA),6例有磁共振成像(MRI/MRA),10例SCTA和3例DSA显示颈内动脉上段或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近端塞以及丘脑基底节区有烟雾血管,这些病理血管分布与自旋回波(SE)序列的MRI一致,对照组均未见丘脑基底节区正常细小的穿支细管,结论:SCTA有望成为诊断烟雾病的又一有效的非创伤性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盲肠升结肠病变的螺旋CT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及手术证实的25例盲肠、升结肠病变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结肠癌19例,合并盲肠附近淋巴结转移1例,肝内转移3例,结肠套叠2例,系带性(炎性)狭窄1例,结肠淋巴瘤1例,阑尾炎穿孔并周围脓肿3例,慢性阑尾炎并盲肠、升结肠炎2例,以上病例同时合并肠梗阻6例。结论螺旋CT扫描对盲肠升结肠的病变能较好地显示,在确定病变部位的同时,对定性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①目的探讨“F—FDG显像在结肠癌术后转移复发中的诊断价值。②方法采用”F—FDG双探头符合线路显像,同机图像融合。③结果”F—FDGPET检测敏感度87.0%,特异性77.3%,准确性为83.8%,较常规CT检查明显提高;在结肠癌C+D期组的敏感度为97.3%,特异度为91.7%,准确性为95.9%均高于A+B期的44.4%,60%及52.6%。④结论”F—FDG显像能明显提高结肠癌复发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3.
刘颖  陆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1,33(15):1636-1638
目的探讨眼眶孤立性纤维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的CT和MRI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5例眼眶SFT的CT和MRI表现,其中2例只行CT检查,2例只行MRI检查,1例同时有CT和MRI检查。患者中女性3例,男性2例,年龄33~54(中位年龄46)岁。影像表现主要评价其部分、大小、边缘、CT密度、MRI信号和增强方式。结果 5例病变均表现为边界清楚的软组织肿块,最大直径2.1~3.5 cm。3例位于球后肌锥外,2例位于球后肌锥内。3例CT上表现为稍高密度或等密度,其中1例其内可见点状钙化;3例MRI检查T1WI表现为等信号或稍低信号,信号相对均匀,而T2WI则信号稍混杂,其中1例等信号为主,混杂有高、低信号影,另2例肿块大部分表现为明显高信号,其内可见散在斑状、小片状低信号影。增强检查肿块均表现为明显欠均匀强化。结论眼眶SFT的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应纳入眼眶富血供肿瘤鉴别之列。  相似文献   

14.
前列腺癌是西方国家发病率最高的男性恶性肿瘤,在我国发病率也逐年上升,但其传统筛查及诊断方法价值有限.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一种在形态学MRI基础上增加1项或者多项功能学MRI的检查方法,它可以较好地显示组织器官的解剖结构及形态学改变,反映一定的组织学成分信息,无创提供组织细胞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等功能学信息,引导前列腺靶向穿刺活检,对诊断及评估前列腺病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文就多参数MRI诊断前列腺癌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数字化成像快速胃肠造影在胃肠道疾病患者中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河南省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检查的68例胃肠道疾病患者,入选者均接受常规胃肠造影及数字化成像快速胃肠造影检查。观察常规胃肠造影检查、数字化成像快速胃肠造影图像质量、以及在胃肠道疾病、微小病变、早期消化道肿瘤中的显示情况及成像时间。结果数字化成像快速胃肠造影图像质量为甲级比例(75.00%)高于常规胃肠造影(29.41%),丙级及废片(8.82%、1.47%)比例低于常规胃肠造影(27.94%、23.53%)(P<0.05);两组图像质量乙级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数字化成像快速胃肠造影检查在胃肠道疾病显示率(70.59%)、微小病变显示率(38.24%)、早期消化道肿瘤显示率(32.35%)方面高于常规胃肠造影(39.71%、19.12%、17.65%),成像时间(1.23±0.47) s短于常规胃肠造影(4.69±1.35) s (P<0.05)。结论数字化成像快速胃肠造影在检查胃肠道疾病中能够利用连续摄像、快速存储等优点,缩短曝光时间,改善图像质量,提升胃肠道疾病显示率,用于胃肠道疾病检查中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重建技术在结肠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0例结肠肿瘤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 (MSCT)扫描,将原始数据在AW4.5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建图像(MPR)、表面遮盖显示(SSD)、仿真内窥镜技术(CTVE)重建处理,评价结肠肿瘤位置、大小和肠外表现,均经手术或结肠镜病理证实。结果 MPR、SSD和CTVE重建技术对结肠癌的检出率、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性高,更利于发现结肠癌的周围浸润、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结论 MPR、SSD、CTVE的结合不仅可以对结肠肿瘤病灶形态、范围进行明确直观的分析,发现结肠癌的周围浸润、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更有利于辨别病灶周围复杂结构关系,进而准确地进行术前分期,为临床制定手术方案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螺旋CT三维成像对颌面部骨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成像对于颌央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不对25例颌面部外伤患者进行螺旋CT薄层扫描和三维重建成像。结果 螺旋CT三维成像能够立体地显示骨折的位置、形态、范围和类型。结论 螺旋CT三维成像对于显示颌面部骨折的空间关系。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CT灌注成像对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临床鉴别诊断困难,可疑肺肿瘤的47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做CT灌注检查,按入选标准共有20例纳入研究。先行常规CT扫描,确定肺肿瘤中心部位,对选定肿瘤层面行灌注成像,包括组织的时间-密度曲线(Time-density curve,TDC)、血流量(Blood flow,BF)、血容量(Blood volume,BV)、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表面通透性(Permeability surface,PS)等参数,以此来评价并定量地反映孤立性肺结节的血流灌注状态。结果 孤立性肺结节的恶性与良性病变BV、MTT、BF、PS经分别进行两样本独立t检验,四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恶性病变BV、BF、PS明显高于良性病变,而MTT明显低于良性病变。比较传统CT常规扫描方法和CT灌注检查对孤立性肺结节的术前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0%和95%,经χ2检验,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CT灌注检查诊断符合率更高。结论 CT灌注能反映出孤立性肺结节的血流特点,其结合肺结节常规CT扫描的形态学特征能为肺癌的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对临床治疗方案制定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血管成像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中的临床应用和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夹层动脉瘤的MSCT表现.使用Lightspeed^TM 16CT机扫描,并将数据传输到工作站,应用多层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曲面重建(curved planar reconstruction,CPR)、表面阴影重建(surface shaded display,SSD)和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等方法对夹层动脉瘤进行三维重建。结果:11例中,4例为DeBakey Ⅰ型.4例为DeBakevⅡ型.其余3例为DeBakeyⅢ型。2例主动脉重要分支受累,1例合并马方综合征,在三维重建中有特征表现。所有病例均很好地显示了主动脉全程及其分支,真腔、假腔内膜片及夹层动脉瘤的部位、范围、附壁血栓、管壁钙化情况和病变空间关系得到满意显示。仿真内镜可显示夹层动脉瘤的内膜破口情况及内膜片与血管的关系。结论:MSCT能迅速、准确诊断夹层动脉瘤,三维重建可以直观地提供主动脉夹层病变的受累及组织器官灌注不足情况.成为继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后用于主动脉病变诊断的又一个“金标准”,并在术前提供精确的解剖信息、术中监控和术后随访评估等各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0):112-114
目的探讨CT诊断结肠癌的临床价值,旨在提高结肠癌的诊断率与术前分期的准确性,为结肠癌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住院治疗的68例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均完整、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CT均表现为含有小气泡的软组织肿块或肠侧壁肿块影,其中肠壁不规则增厚或环形增厚21例,肠壁分叶状肿块突向腔内或腔外25例,肠管管腔不规则、环形或偏心性狭窄10例,15例显示癌性溃疡,对周围组织侵犯13例,周围淋巴结转移12例。结论 CT诊断结肠癌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有利于提高结肠癌的诊断率与术前分期的准确性,从而为结肠癌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