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危重型高血压脑室内出血予以双侧侧脑室置管冲洗引流治疗的临床效果,根据临床病案实例,分析双侧侧脑室置管冲洗引流治疗的价值与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40例危重型高血压脑室内出血患者,采用双侧侧脑室置管冲洗引流治疗,通过临床监督与观察,查验治疗效果。结果40例患者,死亡1例,存活39例,术后2~12 h清醒12例、1~3 d清醒20例、4~7 d清醒5例,2例持续昏迷。结论双侧侧脑室置管冲洗引流治疗针对危重型高血压脑室内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效,是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的治疗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2.
段光明  吕捐献 《人民军医》2003,46(5):258-259
1994~ 2 0 0 1年 ,我们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老年人高血压病脑出血 34例 ,效果较好。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男 19例 ,女 15例 ;年龄 70~ 80岁。高血压病史 5~ 4 0年 ,平均 30年。发病前有劳累、情绪激动、排便、饮酒等诱发因素 2 1例 ,其中第2次出血 3例 ,术前GCS :12分以上 5例 ,9~ 12分18例 ,9分以下 11例。血压 >2 4 0 / 14 0kPa 16例 ,>2 0 0 / 14 0kPa 9例 ,<2 0 0 / 14 0kPa 9例 ,发病至手术 2~ 18h ,平均 7h。CT示出血位于基底节区 2 6例 ,皮层下 8例 ,其中合并脑室内出血 4例。根据田氏公式计算 ,血肿…  相似文献   

3.
脑室型脑出血行腰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16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开展腰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治疗脑室出血 1 6例 ,引流的护理对临床治疗及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人 1 6例 ,男 1 0例 ,女 6例 ,年龄 2 9~ 63岁 ,平均年龄 4 2岁。其中卒中出血 2例 ,高血压性丘脑及基底节区出血破入脑室 8例。脑室出血均经头颅CT检查证实。其中侧脑室出血 1 2例 (单侧 8例 ,双侧 4例 ) ,脑室铸型 4例。脑室出血量少于 1 0ml者于入院当日行腰椎管穿刺硬脊膜下腔引流 ,引流管采用硬膜外麻醉管。出血量较多或脑室铸型者行双侧脑室前角钻孔引流术后再行椎管硬脊膜下腔引流。腰穿部位取腰 4…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磁共振表现及其病理生理基础,以提高对此病的诊断水平。方法选取61例确诊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患儿颅脑MRI资料,根据分娩情况分为早产儿组27例,足月儿组34例,对其MRI常规序列及弥散序列表现回顾性分析。结果早产儿组:单纯室管膜下出血9例,室管膜下出血伴脑室内出血3例,侧脑室体后部旁多发软化灶11例(其中伴室管膜下出血6例),脑室旁实质静脉性梗死4例。足月儿组:单纯室管膜下出血9例,室管膜下出血伴脑室内出血2例,双侧大脑半球局部皮层及皮层下对称性迂曲线状短T_(1)信号5例,双侧脑室旁脑实质内对称性多发点片状短T_(1)信号5例,双侧大脑半球白质弥漫性水肿2例,双侧基底节及丘脑对称性斑片状短T_(1)信号9例,其中4例伴双侧大脑半球弥漫性脑水肿,2例双侧大脑半球皮层下多发囊状软化灶。结论早产及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MRI表现复杂多样,其各种MRI表现可相互重叠,根据早产儿及足月儿生理特点、不同胎龄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病理基础及临床病史可对其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5.
笔者报告一种较特殊的多发性血肿 ,它是导致术中脑膨出的原因之一 ,如果延误诊断及治疗 ,将导致严重后果。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1990年 3月~ 1999年 10月共收治 12例 ,男 9例 ,女 3例 ;年龄 19~ 6 2岁 ,平均 35 .5岁。致伤原因 :交通伤 6例 ,跌伤 3例 ,坠落伤 2例 ,砸伤 1例。临床表现 :术前GCS10分 1例 ;9分 1例 ;6~ 8分 3例 ;3~ 5分 7例 ,其中 3分 2例 ,4分 3例 ,5分 2例。单侧瞳孔散大 4例 ,双侧瞳孔散大 2例。轻偏瘫 7例 ,神经系统病理征阳性 8例。 (2 )首次头颅CT检查情况 :均有单发颅内血肿和中线明显移位。急性血肿的对…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外伤性脑室内出血的发生机理、临床特点、CT表现、并发症及预后。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外伤性脑室内出血患者36例。结果:原发性外伤性脑室内出血24例,继发性外伤性脑室内出血12例;单侧侧脑室出血10例,双侧侧脑室出血7例,双侧侧脑室及三脑室出血4例,单纯四脑室出血2例,全脑室出血13例。29例有颅内合并症。结论:CT检查是诊断该病的首选和必查项目。  相似文献   

7.
自1990—1996年共收治各种原因引起的四脑室出血室人36例,其中18例病人死亡。本文就其死亡原因加以分析。1临床资料与治疗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8例,男性11例,女性7例。年龄21—71岁,平均年龄52.8岁。出血原因:高血压性壳校及丘脑出血破入脑室6例。小脑出血破入脑室5例。下腔出血3例。外伤性2例,原因不详2例。临床表现:GOS评分:3—5分4例,6—8分11例,9—15分3例。生命体征:呼吸深大>30次/min3例,血压20/12Kpa以上8例,脉N<60次/min12例。瞳孔改变:一侧瞳孔散大4例,双侧瞳孔散大1例,双侧瞳孔极度缩小2例。运动姿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全脑室系统铸型出血的治疗方法,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对8 例全脑室铸型出血患者采用双侧侧脑室外引流及脑室内灌注尿激酶和腰大池输液泵控制持续引流脑脊液净化治疗.结果:5例存活,3例死亡.5例6个月后随访结果,2 例恢复良好,2例轻瘫,1例重瘫.结论:这种综合疗法操作容易,尤其适合于全脑室铸形出血的患者.  相似文献   

9.
儿童外伤性后颅窝血肿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后颅窝血肿毗邻脑干和第Ⅳ脑室 ,处理不当可出现枕骨大孔疝并危及生命。笔者报告我院 1996年 1月~ 2 0 0 2年 3月儿童后颅窝血肿 2 0例的诊疗经验。临 床 资 料1.一般资料 :男 12例 ,女 8例 ;年龄1~ 12个月 3例 ,2~ 3岁 1例 ,4~ 14岁16例。损伤原因 :跌落伤 16例 ,交通伤4例。急性血肿 15例 ,亚急性血肿 5例。临床表现 :头痛、呕吐 11例 ,枕部明显创伤 10例 ,颈痛、强迫头位 7例 ,贫血征 6例 ,昏迷 5例 ,肢体乏力 4例 ,失血性休克 1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CS) 3~ 5分 2例 ,6~ 8分 3例 ,9~ 12分 4例 ,13~15分 11例。2 .影像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治疗脑室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侧脑室后角穿刺引流、大量生理盐水灌洗治疗脑室出血 3 6例 ,并与同期单纯侧脑室前角穿刺引流治疗脑室出血 3 3例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 3 6例 ,显效 2 4例 ,有效 6例 ,无效 6例 ,死亡 6例 ,死亡率 16 7% ,有效率 83 .3 % ,对照组 3 3例 ,显效 18例 ,有效 1例 ,无效 6例 ,死亡 8例 ,死亡率 2 4.2 % ,有效率 5 7.6%。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 ,P <0 .0 5。结论 侧脑室后角穿刺、灌洗治疗脑室出血简便易行、有效。  相似文献   

11.
周杰  雷鹏  荔志云  张玉  王钰 《人民军医》2002,45(3):140-141
1996年始,我们对脑底部或脑室内体积较大、有占位效应,且有临床症状的蛛网膜囊肿9例采用德国产 Storz 硬质内镜治疗,疗效满意.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男6例,女3例;年龄6个月~58岁,平均34.5岁;病史3d~13年.头晕2例,头痛3例,恶心、呕吐2例,癫NB0472例.有外伤史3例均为6个月婴儿,表现为间断性溢奶.均行头颅CT扫描,病变位于脑室内3例行MRI检查.部位:颞叶底部、脑室内各3例,外侧裂区、顶叶、侧脑室旁各1例.病变位于外侧裂区及侧脑室旁的囊肿直径5~12 cm,对侧脑室均有压迫,导致侧脑室变形.   ……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全脑室系统铸型出血的治疗方法,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对8例全脑室铸型出血患者采用双侧侧脑室外引流及脑室内灌注尿激酶和腰大池输液泵控制持续引流脑脊液净化治疗。结果:5例存活,3例死亡。5例6个月后随访结果,2例恢复良好,2例轻瘫,1例重瘫。结论:这种综合疗法操作容易,尤其适合于全脑室铸形出血的患者。  相似文献   

13.
侧脑室引流脑脊液净化及高压氧治疗全脑室铸型出血10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脑室出血是一凶险的急性脑血管疾病 ,死亡率及伤残率极高 ,特别是全脑室出血 ,以往的死亡率几乎为 10 0 %。我们自 1998年 1月~ 2 0 0 1年 1月采用微创钻颅侧脑室引流、脑脊液净化及高压氧 (HBO)治疗全脑室铸型出血 10例 ,取得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本组全脑室出血患者 10例 ,男 6例 ,女 4例 ,年龄 38~ 6 9岁 ,发病至穿刺时间为 8~ 72 h,有高血压病史 8例 ,发病时血压为 16 0~ 2 0 0 / 110~ 14 0 m m Hg(1mm Hg= 0 .133k Pa)。临床表现 :10例患者均意识障碍 ,大小便失禁 ,伴有高热 (38.5~ 39.8℃ )。意…  相似文献   

14.
重型颅脑伤合并闭合性胸腹伤28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院自 1995年 7月~ 1998年 12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闭合性胸腹伤2 8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男 2 6例 ,女 2例 ;年龄 8~ 71岁 ,平均 30 .4岁。受伤原因 :交通伤 2 4例 ,坠落伤 3例 ,重物砸伤 1例。颅脑伤情 :原发性脑干伤 18例次 ,硬膜下血肿 10例次 ,硬膜外血肿 3例次 ,脑内血肿 4例次 ,脑室出血 2例次。胸腹伤情 :脾破裂 10例次 ,肝破裂 3例次 ,腹膜后血肿 4例次 ,肠破裂 3例次 ;多发性肋骨骨折 4例次 ,肺挫伤 7例次 ,血胸 4例次 ,气胸 2例次 ,血气胸 2例次。临床表现 :GCS 6~ 8分 12例 ,3~ 5分 16例。呼吸 >30次 /min 8…  相似文献   

15.
1994~ 1999年 ,我们用小骨窗开颅、置管引流方法治疗高原高血压病脑出血 12例 ,效果良好。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男 9例 ,女 3例 ;年龄 4 2~ 6 4岁 ,平均 59 3岁。有高血压病史 10例。发病前均有饮酒、劳累、情绪激动等诱发因素。血肿量 2 0~ 6 0ml者 11例 ,6 0ml以上 1例。皮质下出血 1例 ;基底节区血肿 11例中 ,破入侧脑室 3例 ,2次出血 3例。1 2 临床表现 均有头痛、呕吐、意识障碍 ,偏瘫11例 ,昏迷 8例 ,脑疝形成 3例。意识分级[1] :Ⅱ或Ⅲ级 10例 ,Ⅳ级 2例。血压 2 1 3~ 31 7/ 12 3~19 7kPa ,均经头颅CT确诊。…  相似文献   

16.
靳志刚 《中华创伤杂志》2003,19(12):723-723
临床资料 本组 198例 ,男 170例 ,女 2 8例 ;年龄 6 0~ 75岁。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CS) :3~ 8分 6 2例 ,9~12分 4 9例 ,13~ 15分 87例。双瞳孔光反应灵敏 5 3例 ,迟钝 10 4例 ,一侧散大、光反应消失 36例 ,双侧 5例。合并四肢骨折及胸腹伤 2 5例 ,休克 4 6例 ,单纯脑外伤 12 7例。X线摄片及CT检查 :颅盖骨折 4 4例 ,颅底骨折 76例 ;硬膜外血肿35例 ,硬膜下血肿 95例 ,脑内血肿 6 8例。治疗方法 :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 130例 ,保留骨瓣 15例 ,钻孔引流尿激酶注入 30例 ,保守治疗 2 3例。出现并发症14 6例 ,其中胃液潜血试验阳性 1…  相似文献   

17.
1992年5月至1993年5月我院采用CT-立体定向技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22例,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本组男15例,女7例;年龄42~58岁,平均54岁。入院时意识状态按Glasgow昏迷计分分类:13~15分3例,9~12分7例,8分以下12例。CT显示血肿部位,:壳核区18例、皮层下1例、丘脑1例、伴脑室内大量出血2例。血肿量;8ml1例、10~25ml4例、26~50ml10例、51~75ml7例。 2 器械  相似文献   

18.
临床资料 本组 33例 ,其中男 2 6例 ,女 7例 ;年龄 19~ 73岁。交通伤 2 8例 ,坠落伤 5例。经CT、X线或手术证实 ,颅内血肿 2 4例 ,脑干损伤 7例 ,脑挫裂伤 13例 ,肋骨骨折 31例 ,肺挫伤 2 1例 (其中双侧 6例 ) ,血气胸 2 3例 (其中双侧 6例 ) ,锁骨骨折 7例 ,失血性休克16例。其他伤 :骨盆骨折 6例 ,股骨骨折4例 ,肱骨骨折 7例 ,尺桡骨骨折 2例 ,脾、肾损伤各 1例。GCS评分 :3~ 4分 8例 ,5~ 6分 11例 ,7~ 8分 14例。多脏器损伤严重度评分 (ISS) :2 0~ 34分 2 0例 ,35~ 5 5分 10例 ,5 5分以上 3例。脏器损伤评分 (AIS)≥ …  相似文献   

19.
我院高压氧科自 1992~ 2 0 0 0年共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 2 13例 ,除 1例重度患儿在急性期治疗时死亡外 ,治疗后随访 2 12例 ,有关资料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2 13例中 ,女 5 8例 ,男 15 5例。均经产科及新生儿科按中华儿科医学分会 1989年济南会议所定标准 [1 ]进行诊断分度。其中重度 2 7例 ,中度 12 2例 ,轻度 6 4例 ,并经头颅 CT扫描检查证实 ,脑部各有程度不同的缺氧缺血性低密度灶散布 ,其中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 85例 ,硬膜下出血6例 ,脑内出血 2 3例 ,脑室内出血及脑发育不…  相似文献   

20.
侧脑室脑膜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侧脑室脑膜瘤的MRI表现特点,以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侧脑室脑膜瘤的MRI表现,8例全部行MRU平扫与增强.其中男3例,女5例.患者年龄16~67岁,平均年龄42岁.结果:8例侧脑室脑膜瘤多呈类圆形或略呈分叶状肿块,边界较清;T1WI表现为等(6/8)和稍低(2/8)信号,T2WI呈等(6/8)和稍高(2/8)信号,信号比较均匀;增强扫描多数(6/8)呈明显均匀强化;其中6例(6/8)位于侧脑室三角区;其中1例系神经纤维瘤病(Ⅱ型)合并右侧脑室脑膜瘤.结论:侧脑室脑膜瘤有一定MRI表现特点,结合其好发部位、发病年龄等可以提高其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