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目的:对近年来脑功能磁共振成像及其处理和分析技术进行了讨论和综述.以阐明图像处理和分析投术在应用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进行脑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Pdline 1996—0-/2004-12期间与脑功能磁共振成像及其处理和分析技术相关文章,检索词为“功能磁共振成像”和“processing and analvshsisl,ICA.FCM”、分别组合进行检索,限定文章语言为English,同时利用yahoo搜索引擎进行检索.检索词同上。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那些有关脑功能磁共振成像及其处理和分析方面的文献。资料提炼:共搜集到35篇英文全文.2篇中文,这此资料在对脑功能磁共振图像的处理和分析方面均具有较新的进展性。资料综合:由于功能磁共振成像在成像原理上自其特殊性,其目的是标记(或映射)时应于大脑在执行特殊任务或受到某种刺激时脑的激活区域,在功能磁共振图像中,功能活动信号表现为微弱信号,难以用肉眼区分出哪些是功能活动区域。因此对功能磁共振成像得到的图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的目的是从图像中提取出微弱的功能活动信号,这与一般意义上的图像处理和分析有所不同,将搜集到的35篇英文文献,2篇中文文献按照处理方法是否依赖于刺激时程,把图像处理方法分成假设驱动的方法和数据驱动的方法,并分析和讨论这些方法各自的特点。结论:图像处理分析技术在利用脑功能磁共振成像对神经科学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图像处理和分析技术在功能磁共振成像实验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对于最终脑功能的精确定位是必不可少的关键步骤。  相似文献   

2.
目的:大脑半球的语言功能区在活动时可以在功能磁共振成像上表现出来,故而功能磁共振成像在揭示人类语言及其他人脑的高级认知功能活动规律上有着重要的作用。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0-01/2005-01与功能磁共振和失语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functionalmagneticresonanceimaging,aphasia,linguistics”,并限定语言种类为英文;同时检索万方数据库1990-01/2005-01期间的关于功能磁共振和失语的文章,检索词包括“功能磁共振、失语、语言学”,限定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筛除与失语的分类、功能磁共振成像的机制、功能磁共振成像在语言研究中的应用无明显联系的文章。纳入标准:详细阐述失语的分类、功能磁共振成像的机制、功能磁共振成像在语言研究中的应用的文献。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45篇关于功能磁共振和语言学研究的文章,其中涉及失语的分类4篇、功能磁共振成像的机制3篇、功能磁共振成像在语言研究中的应用38篇。排除21篇重复性研究,纳入24篇进行综述。资料综合:对失语的历史回顾和功能磁共振成像的机制进行简明介绍,详述功能磁共振成像在语言研究中的应用,包括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评价临床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状态的可行性、功能磁共振成像对汉语的研究、国外运用功能磁共振成像对语言学研究。并讨论功能磁共振成像运用中的问题。结论:功能磁共振成像在神经语言学的临床应用日趋广泛,随着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改进,必将在人类语言学研究领域有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周洁茹  苗玲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22):113-115
目的:大脑半球的语言功能区在活动时可以在功能磁共振成像上表现出来,故而功能磁共振成像在揭示人类语言及其他人脑的高级认知功能活动规律上有着重要的作用.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0-01/2005-01与功能磁共振和失语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aphasia,linguistics”,并限定语言种类为英文;同时检索万方数据库1990-01/2005-01期间的关于功能磁共振和失语的文章,检索词包括“功能磁共振、失语、语言学”,限定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筛除与失语的分类、功能磁共振成像的机制、功能磁共振成像在语言研究中的应用无明显联系的文章.纳入标准:详细阐述失语的分类、功能磁共振成像的机制、功能磁共振成像在语言研究中的应用的文献.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45篇关于功能磁共振和语言学研究的文章,其中涉及失语的分类4篇、功能磁共振成像的机制3篇、功能磁共振成像在语言研究中的应用38篇.排除21篇重复性研究,纳入24篇进行综述.资料综合:对失语的历史回顾和功能磁共振成像的机制进行简明介绍,详述功能磁共振成像在语言研究中的应用,包括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评价临床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状态的可行性、功能磁共振成像对汉语的研究、国外运用功能磁共振成像对语言学研究.并讨论功能磁共振成像运用中的问题.结论:功能磁共振成像在神经语言学的临床应用日趋广泛,随着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改进,必将在人类语言学研究领域有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应用时间簇方法分析针刺合谷穴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以时间簇方法分析针刺合谷穴(LI4)引起的脑功能变化的时间规律,探索脑功能成像数据处理的新方法。方法:对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10名右利手健康自愿进行针刺合谷穴后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用时间簇分析方法对得到的功能磁共振成像数据进行处理,分析针刺引起的脑功能变化的时间规律。结果:9例样本时间簇分析的平均结果显示:在进针后出现一个明显的峰,表示中枢神经系统对针灸刺激有了反应;第二个明显的峰出现在拔针后,对应中枢神经系统对针刺结束也有明显的反应。2个单个样本的时间簇结果显示:每个样本脑活动第一个峰出现在进针后,第二个峰出现在拔针后;在每个人拔针后,还会不规律的出现若干小的峰。结论:针灸引起的脑功能变化的时间个体和平均结果比较一致,拔针后脑活动仍然出现了兴奋或抑制。时间簇分析算法可以给出中枢神经系统对针刺反应的时间曲线,用于研究针灸对中枢神经系统影响的时间特性。根据不同脑区被针刺激活的时间差异,进而研究这些脑区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脑功能活动磁共振成像与经络-中枢神经相关学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功能活动磁共振成像 (fMRl)是磁共振成像的一种应用和深入发展 ,主要用磁共振成像的方法研究人脑和神经系统的功能。 1990年对动物的实验表明有可能用磁共振成像研究大脑功能 ,1991年发表了第一幅有意义的人大脑功能图像 ,显示出视觉刺激在大脑的反应[1] ,开始了脑功能活  相似文献   

6.
功能磁共振成像在针灸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前运用功能磁共振脑成像技术探究针灸机制已经成为一大研究热点,在一些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其中主要包括探讨穴位、经络与脑功能区的特定联系、针灸镇痛的磁共振脑功能研究、针灸方法和参数对激活脑功能区影响及针灸治疗药物成瘾,但是针灸效应的脑功能成像研究还不够深入,仍需不断的完善和发展.本文对磁功能脑成像技术在探究针灸机制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认知损害是糖尿病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常见并发症,静息状态下脑活动的异常是糖尿病认知损害的表现之一。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基于血氧水平依赖成像,按分析方法分为功能分离和功能整合两类,反映大脑神经活动变化情况。功能磁共振成像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使糖尿病早期认知损害的检出成为可能,尤其是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具有非侵入性、无电离辐射且时空分辨率较高等优势,已逐渐成为研究认知损害神经生理机制的有效手段。在我国,因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的90%以上而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将围绕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在2型糖尿病认知损害中的研究与应用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8.
功能磁共振成像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抑郁症研究的一项成像技术,能够对脑组织进行实时功能显影.静息态时大脑存在着有序的脑活动,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由于其具有可重复性和可验证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本文对功能磁共振成像在抑郁症中的应用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抑郁症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磁共振功能成像是 90年代以来兴起一种研究脑功能的方法 ,其利用神经元活动期间脑部磁共振图像上的变化较为精确的标示出脑功能活动区的位置与范围 ,具有很高的空间与时间分辨率[1] 。 1990年Ogawa首先将MRI应用于脑功能的研究[2 ,4 ] 。此后随着 1.5T以上磁共振成像仪及回波平面成像 (echoplanarimaging ,EPI)技术使用的普及 ,磁共振功能成像在神经外科中的运用有了进一步发展。1 磁共振功能成像的基本方法及其原理磁共振功能成像的基本方法是对大脑皮层进行有特定规律的刺激 ,同时以特定序列扫描皮层 ,最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近年来脑功能磁共振成像及其处理和分析技术进行了讨论和综述,以阐明图像处理和分析技术在应用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进行脑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6-01/2004-12期间与脑功能磁共振成像及其处理和分析技术相关文章,检索词为“功能磁共振成像”和“processingandanalysis,ICA,FCM”,分别组合进行检索,限定文章语言为English。同时利用yahoo搜索引擎进行检索,检索词同上。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那些有关脑功能磁共振成像及其处理和分析方面的文献。资料提炼:共搜集到35篇英文全文,2篇中文,这些资料在对脑功能磁共振图像的处理和分析方面均具有较新的进展性。资料综合:由于功能磁共振成像在成像原理上有其特殊性,其目的是标记(或映射)对应于大脑在执行特殊任务或受到某种刺激时脑的激活区域。在功能磁共振图像中,功能活动信号表现为微弱信号,难以用肉眼区分出哪些是功能活动区域。因此对功能磁共振成像得到的图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的目的是从图像中提取出微弱的功能活动信号,这与一般意义上的图像处理和分析有所不同。将搜集到的35篇英文文献,2篇中文文献按照处理方法是否依赖于刺激时程,把图像处理方法分成假设驱动的方法和数据驱动的方法,并分析和讨论这些方法各自的特点。结论:图像处理分析技术在利用脑功能磁共振成像对神经科学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图像处理和分析技术在功能磁共振成像实验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对于最终脑功能的精确定位是必不可少的关键步骤。  相似文献   

11.
功能磁共振成像对认知功能障碍相关疾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是通过一定的刺激使大脑皮质各功能区在磁共振设备上成像的方法,可以反映大脑的神经活动水平,能对大脑的神经活动进行准确的功能检测,在活体人脑定位各功能区,是一种全新的对人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价的客观影像学手段。认知功能障碍指由多种原因导致的不同程度认知功能损害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上很多疾病都可引起认知功能障碍,而通过fMRI对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脑功能区改变的研究,可为认知障碍相关疾病的临床早期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客观和直观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袁强  陈芹  周东 《中国临床康复》2009,(26):5117-5121
近年来磁共振成像技术在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研究中的应用发展迅速。磁共振成像结构影像学主要介绍了磁共振成像线性和面积测量、磁共振成像体积测量和磁共振容积再现三方面,其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异常脑结构的分布,以及特征性结构内侧颞叶,尤其是海马,杏仁核,以及内嗅皮质在结构在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治疗中的作用。磁共振成像功能影像学主要包括了功能磁共振成像、扩散加权成像及扩散张量成像等新技术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早期脑功能改变中的应用。随着这些研究的进展突破,磁共振成像影像技术将有助于进一步深入了解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及生物学特征。  相似文献   

13.
磁共振脑功能成像的原理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随着磁共振技术及脑神经科学的发展,人们对神经系统的研究已不仅局限于解剖定位,更多的是通过磁共振这种无创性的检查方法加深脑功能方面的研究,其中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magneticresonanceimaging,fMRI)就是90年代以来的一项新发展,fMRI是通过一定的刺激使大脑皮层各功能区在磁共振设备上成像的方法,它结合了功能、影像和解剖三方面的因素,是一种在活体人脑定位各功能区的有效方法。fMRI具有诸多优势,如无创伤性、无放射性、具有较高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可多次重复操作等,因此,fMRI作为脑功能成像的首选方…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磁共振成像技术在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研究中的应用发展迅速.磁共振成像结构影像学主要介绍了磁共振成像线性和面积测量、磁共振成像体积测量和磁共振容积再现三方面,其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异常脑结构的分布,以及特征性结构内侧颢叶,尤其是海马,杏仁核,以及内嗅皮质在结构在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治疗中的作用.磁共振成像功能影像学主要包括了功能磁共振成像、扩散加权成像及扩散张量成像等新技术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早期脑功能改变中的应用.随着这些研究的进展突破,磁共振成像影像技术将有助于进一步深入了解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及生物学特征.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以时间簇方法分析针刺合谷穴(LI4)引起的脑功能变化的时间规律,探索脑功能成像数据处理的新方法.方法对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10名右利手健康自愿者进行针刺合谷穴后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用时间簇分析方法对得到的功能磁共振成像数据进行处理,分析针刺引起的脑功能变化的时间规律.结果9例样本时间簇分析的平均结果显示在进针后出现一个明显的峰,表示中枢神经系统对针灸刺激有了反应;第二个明显的峰出现在拔针后,对应中枢神经系统对针刺结束也有明显的反应.2个单个样本的时间簇结果显示每个样本脑活动第一个峰出现在进针后,第二个峰出现在拔针后;在每个人拔针后,还会不规律的出现若干小的峰.结论针灸引起的脑功能变化的时间个体和平均结果比较一致,拔针后脑活动仍然出现了兴奋或者抑制.时间簇分析算法可以给出中枢神经系统对针刺反应的时间曲线,用于研究针灸对中枢神经系统影响的时间特性.根据不同脑区被针刺激活的时间差异,进而研究这些脑区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孤独症是起病于婴幼儿期严重的慢性神经精神障碍,涉及语言、认知、社会交往能力等多种障碍。磁共振脑功能成像是通过血氧水平依赖法检测脑实质血管内血氧浓度变化,以显示相应的脑功能区。孤独症的磁共振脑功能成像研究主要集中在注意力、运动、语言和面部识别等方面,发现孤独症患者的脑功能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有部分区别。目前孤独症患者脑功能磁共振检查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病例较少,脑功能实验设计较为简单。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脑功能磁共振检查将会对孤独症的脑功能异常做出综合评价并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时间簇方法分析针刺合谷穴(LI4)引起的脑功能变化的时间规律,探索脑功能成像数据处理的新方法。方法:对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10名右利手健康自愿者进行针刺合谷穴后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用时间簇分析方法对得到的功能磁共振成像数据进行处理,分析针刺引起的脑功能变化的时间规律。结果:9例样本时间簇分析的平均结果显示:在进针后出现一个明显的峰,表示中枢神经系统对针灸刺激有了反应;第二个明显的峰出现在拔针后,对应中枢神经系统对针刺结束也有明显的反应。2个单个样本的时间簇结果显示:每个样本脑活动第一个峰出现在进针后,第二个峰出现在拔针后;在每个人拔针后,还会不规律的出现若干小的峰。结论:针灸引起的脑功能变化的时间个体和平均结果比较一致,拔针后脑活动仍然出现了兴奋或者抑制。时间簇分析算法可以给出中枢神经系统对针刺反应的时间曲线,用于研究针灸对中枢神经系统影响的时间特性。根据不同脑区被针刺激活的时间差异,进而研究这些脑区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脑功能磁共振成像及其应用进展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功能磁共振成像是近 10余年来在传统的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基础上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成像技术。与传统的磁共振成像技术不同的是 ,功能磁共振成像得到的是人脑在执行某项任务或受到某种刺激时的功能映射图 ,而不是人脑的解剖图像。它能够确定人脑在执行某项任务或受到某种刺激时大脑的哪些区域被激活。目前 ,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国外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应用领域涉及到脑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 ,如认知科学、心理学、神经科学、药物滥用以及临床应用等。国内在这一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还刚刚开始。本文对近年来功能磁共振成像及其在国内外…  相似文献   

19.
张晓云  耿左军  温丽雅 《临床荟萃》2006,21(16):1213-1215
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lood oxygenation level dependent-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OLD-fMRI)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脑功能成像方法,它使抽象的大脑活动得以用图像的方式显示。现就BOLD-fMRI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实现功能磁共振成像与扩散张量成像的图像融合。方法 运用事件相关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获得10名健康志愿者手指运动过程中大脑皮层功能图像,运用扩散张量成像技术获得初级运动区和辅助运动区的下行纤维束的图像,采用AFNI、FSL和AMIDE三种国际上通用的免费磁共振分析软件对图像进行融合。结果 采用该方法可获得脑激活、纤维束和脑解剖的融合图像,初级运动区、辅助运动区的激活模式及其下行的纤维束可同时在个体和成组脑结构上清晰显示。结论 应用通用免费磁共振分析软件可以实现功能磁共振成像与扩散张量图像的融合,可望为临床诊断和脑功能基础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