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中康复训练程序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前后早期执行科学的康复训练程序的效果。促进患者恢复体力,增强肌力,增大关节活动度,降低术后并发症。方法 制订一整套人工全髋置换术围手术期康复训练程序,应用于康复组26例病人中。结果 对康复组和对照组通过地面。评分进行评价;康复组优良率92%,对照组为68%,两者相比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此康复训练程序具有康复快,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好,并发症少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康复护理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功能恢复作用。方法:对6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护理具体分为4期进行实施,术后急性期、功能锻炼期、患者出院指导、追踪康复护理。对照组不采用康复治疗,其他治疗护理方法相同。结果:康复组术后通过有效的护理,功能恢复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充分的术后护理和患肢的康复锻炼,科学的健康指导,是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前后早期进行科学功能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制定一整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功能康复训练程序,掌握训练进度,采取尽早开始、循序渐进、个体训练、随时调整、持之以恒的原则。结果本组68例全髋关节置换术,髋关节功能按Charnley标准评分,疗效判定优31例,良18例,可15例,差4例,优良率72%。结论功能康复训练程序具有康复快、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好、并发症少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的康复措施及其应用效果。方法84例患者均实施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并提供围术期综合性康复训练。记录患者康复训练前后髋关节功能变化情况。结果84例患者经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后均实施围术期相应康复训练,其康复训练后Harris评分较之前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际情况提供针对性的围术期康复训练,有利于使其尽快恢复髋关节功能,保障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权宁美 《吉林医学》2013,34(9):1793-1794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骨关节炎患者220例,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10例,观察组执行已定制好的围手术期护理计划,主要为肌力锻炼、行为锻炼与活动度锻炼,对照组患者接受护士给予的一般性指导。结果:观察组在术后12周的平均最大步行距离多于对照组(t=10.107,P<0.05)。观察组在术后12周的步频和步速均较对照组增加(t=9.621、10.252,P<0.05)。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价值重大,应建立一种连续的健康指导和长期的护理制度,以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做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前后的康复指导,促进患者恢复体力,降低术后并发症.方法 对28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围手术期康复训练.结果 28例病人未发生并发症.结论 通过以科学的指导康复训练,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2008年5月~2010年6月,我们对58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应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康复训练流程进行训练,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骨科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58例,其中男32例,女26例,年龄38~84岁;左侧21例,右侧37例;所患疾病为髋骨性关节炎18例,股骨颈头下型骨折23例,骨股头坏死17例.  相似文献   

8.
王兆芳 《中原医刊》2011,(17):72-74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术前重视心理护理并进行简要康复锻炼指导,术后3h开始康复训练,详细指导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结果两组术后2周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早期康复训练可减少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肢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王萍 《吉林医学》2012,33(24):5316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护理及康复训练对术后脱位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78例,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康复训练,而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统计两组患者术后髋关节脱位现象。结果:护理组39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发生髋关节脱位1例,占护理组的2.56%;对照组39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发生髋关节脱位3例,占对照组的7.69%。结论:术后全面护理以及早期康复训练,可以显著降低患者术后髋关节脱位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全髋关节人工假体置换术(THA)患者围手术期进行系统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选择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68例68个髋关节,入院后实施系统化康复训练方案,包括肌力训练、关节活动训练、平衡功能、本体感觉及步态训练.结果:本组获随访6~12个月,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髋关节评分标准,术后半年复查时,优49例,良19例,优良率100%.结论:THA患者围手术期进行系统康复训练能减少髋关节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韦懿珊 《吉林医学》2012,33(22):4884-4886
目的:对老龄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进行总结。方法: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80例患者为年龄在68~89岁之间老年患者,进行个体化护理和早期康复训练。结果:通过个体化的围手术期原有慢性基础病进行积极治疗及护理、心理护理、术前及术后康复训练,患者心理状态稳定、均能顺利完成置换手术,平均住院20 d,80例髋关节置换术后平均随访2年,最短7个月,髋关节术后功能状况良好,Hss评分平均97分。结论:围手术期对老龄患者伴有的慢性基础病治疗护理要给予重视,尤其是做好老年患者人工置换术术前及术后的心理护理,专科护理,重点术后早期康复训练是保证和巩固手术效果、促进功能康复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2.
田太翠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1):2785-2787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对38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患者给予正确的护理措施及出院指导。结果38例患者功能恢复良好,无术后并发症,达到预期效果。结论术前的心理护理、疾病健康指导,术后的早期功能锻炼、出院指导,可以促进疾病康复与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14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62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护理及一般康复指导。康复组除按常规治疗护理外,还进行系统的早期康复训练。结果:两组在疼痛程度、行走功能、关节活动度的比较,康复组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康复训练能促进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肢关节功能的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介绍应用髋保护器对高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恢复的影响及效果分折。方法:对62例患者根据功能锻炼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32例术后应用髋保护器进行康复锻炼,对照组30例则不用髋保护器进行同样程序的康复锻炼。术后不同时期对2组髋关节功能进行Harris评分。结果:康复组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髋保护器协助高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进行功能恢复锻炼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康复训练的效果。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康复训练具有康复快、关节功能良好、并发症少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早期康复训练对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莉华 《华夏医学》2004,17(5):679-680
目的 :为使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THR)患者术后尽早恢复功能 ,减少并发症。方法 :将 12 6例 THR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 (6 0例 )和对照组 (6 6例 )。对照组按常规治疗护理 ,康复组按常规治疗护理外 ,还针对性地实施了系统的早期康复训练。结果 :患者的行走功能、关节活动度 ,康复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0 1)。结论 :正确早期的康复功能训练 ,能使 THR患者尽早恢复功能 ,减少并发症 ,缩短住院期  相似文献   

17.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围术期的护理。方法:对42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病人做好围术期的护理及功能锻炼指导。结果:42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进行系统的护理后,手术顺利,术后恢复快,出院时均能进行日常生活。结论:对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进行规范的围术期护理和正确的功能锻炼指导,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轻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预防并发症,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8.
罗红  蒋秀娟  张冬梅 《西部医学》2012,24(9):1804-1805
目的总结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将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与对照组(2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观察、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风险因素给予相应的护理及康复训练。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术后髋关节脱位、褥疮、深静脉血栓及术后感染等并发症6例(23.1%),对照组发生并发症15例(68.2%),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在围手术期仔细观察及规范化护理可明显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提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以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基本理论为指导,分析流行病学持征,对患者进行健康评估,促进患者康复。结果:经围术期的护理,无并发症发生,更无一例髋关节脱位。结论:做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余启碧  刘右萍  倪红  蒋欣廷 《吉林医学》2012,33(14):3036-3037
目的:总结对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以提高髋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康复。方法:对20例接受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进行严密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指导康复训练。结果:本组20例患者术后均恢复了良好的髋关节功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接受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进行科学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