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尿酸与2型糖尿病及大血管病变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付景云 《医学综述》2008,14(21):3312-3315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产物。研究尿酸在胰岛素抵抗为主2型糖尿病、高血压及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及脑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一直以来都是世界各国学者研究的热点。目前研究认为高尿酸血症和低尿酸血症在胰岛素抵抗为主2型糖尿病患者中是两种不同的存在形式,而体外试验及动物实验研究发现尿酸有促进炎症作用,可致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从而影响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范金虎 《当代医学》2014,(32):65-6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管并发症与血尿酸(8UA)的关系。方法选取江苏省淮安市清河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2年8月~2013年11月间内分泌科住院及门诊收治的264例T2DM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血尿酸水平分为正常尿酸组(n=202)和商尿酸组(n=62)。对2组血管并发症发生情况与主要临床指标问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高尿酸组高血压、脑血管病变、冠心病发病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尿酸组(P〈0.05);2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辟(HDL—c)、三酰甘油(TG)以及体质量指数(BMI)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2DM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其并发症血管病变的机率要远远高于正常血尿酸的T2DM患者,必须加强对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的临床监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74例2型糖尿病(DM)大血管病变患者(A组),70例2型糖尿病(DM)无大血管病变患者(B组)均检测血尿酸(UA)、C反应蛋白(CRP)、血脂、空腹血糖(F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并与70例健康对照者(C组)比较UA水平,对大血管病变相关危险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A组UA显著高于B、C组,B组UA显著高于C组(P<0.05或0.01),A组TG、TC、CRP、LDL-C水平显著高于B组(P<0.05或0.01);A组HDL-C水平显著低于B组(P<0.01);A组FBG、HbA1c水平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病程与B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2型糖尿病为整体,有无大血管病变为因变量Y(有=1,无=0),以尿酸及其他危险因素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最后年龄、病程、收缩压、尿酸进入回归方程。结果发现,尿酸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独立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比非大血管病变组血尿酸水平明显升高,尿酸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血尿酸(UA)、血清超敏CRP(hs-CRP)水平的变化和意义.方法:检测68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血清hs-CRP及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水平,其中大血管病变患者36例(A组),无并发症患者32例(B组),另检测30例健康人做为正常对照(C组),比较三组各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患者UA 、hs-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2型糖尿病无并发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UA 、hs-CRP水平较高,提示血清UA 、hs-CRP水平检测对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诊断、预防和治疗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尿酸(UA)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下肢血管瘸变是否有关.方法:本研究选择T2DM患者240例,全部受试者均采用离分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判定下肢动脉病变程度,按下肢血管病变严重程度进行评分,所有入选病例分为T2DM下肢血管病变组与非病变组,比较病变组与非病变组间血UA水平是否有差异:同时根据血UA水平又分为高UA水平组和正常UA水平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率及病变严重程度情况.结果: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组血UA水平显著高于非病变组(P<0.05),而糖尿病高血UA组较正常血UA组的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率显著增加,病变程度更重(P<0.05).结论:血UA是T2DM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尿酸(SUA)水平与周围神经病变(PNP)的相关性。方法 120例T2DM患者根据是否伴有PNP分为观察组(T2DM伴PNP组)63例和对照组(单纯T2DM组)57例,比较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红细胞沉降率(ESR)、神经功能缺陷量表(NDS)评分及SUA水平,并对T2DM患者的SUA水平与NDS评分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2组患者TG、TC、HDL-C、LDL-C、CRP、ESR、IL-6、TNF-α及HbA1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FBG和SUA水平及ND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SUA水平与NDS评分呈正相关(P<0.01)。结论 SUA水平对T2DM患者PNP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白莉莉 《吉林医学》2009,30(5):467-468
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经典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是炎症和感染等症状的一个临床标记。近年来研究表明,CRP可能在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中有一定的意义,其浓度的改变不但对2型糖尿病及大血管病变的预后和临床治疗的评估有一定的价值,而且也为防治糖尿病并发症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血尿酸干预治疗是否获益.方法:本研究选择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患者240例,女性108例,男性132例,全部受试者均采用高分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判定下肢动脉病变程度,按下肢血管病变严重程度进行评分,所有入选病例分为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正常、轻度病变、中度病变和重度病变,在血糖、血压、血脂控制达标基础上随机分为两组,血尿酸干预组和非干预组,1年后所有患者再次彩超检查,下肢血管病变由正常→轻→中→重任何一种程度改变均记录为病变进展,否则记录为非进展.分析两组患者的下肢血管病变进展情况.结果:本研究结果显示血尿酸干预组较非干预组下肢血管病变进展显著减慢(P<0.05).结论:血尿酸干预治疗可以使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明显获益.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尿酸、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与2型糖尿病颈动脉内膜病变的关系.方法 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按照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 将其分为A组121例和B组79例,A组的UAER 20~200μg/min;B组的UAER≥200μg/min;同时,依据血尿酸水平是否升高分为C组(119例)和D组(81 例).对4组之间的病程、血尿酸(BUA) 、空腹血糖(FBG) 、甘油三脂(TG) 、胆固醇(TC) 、低密度脂蛋白(LDL) 、高密度脂蛋白(HDL) 、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 进行比较,探讨血尿酸、尿微量蛋白水平及糖尿病患者颈动脉IMT三者相关性关系.结果 4组患者之间的血UA与UAER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尿酸、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与2型糖尿病颈动脉内膜病变的关系当中,血UA与UAER是导致2型糖尿病颈动脉内膜病变的主要因素.结论 血尿酸、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与2型糖尿病颈动脉内膜病变的关系当中,血UA、UREA水平是影响患者动脉内膜病变的主要指标,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需要加强注意,如出现异常,应及时进行治疗,避免患者发生颈动脉内膜病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相关关系的研究.方法:对22例健康成人、23例糖尿病无大血管并发症患者、31例有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进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检测.结果:糖尿病各组血浆Hcy高于正常对照组,有大血管病变组又高于无大血管病变组,糖尿病伴大血管并发症组高Hcy血症发生率为61.9%,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4.55%和无大血管并发症组的21.74%.结论:空腹高Hcy血症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呈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前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迅速增加,其并发症给广大糖尿病病人造成极大的痛苦,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经济负担,为了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减少其发病率,本文对其大血管的病变予以探讨,从中寻找一些规律,为广大糖尿病病人提供防治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与周围神经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共92例,根据患者有无DPN分为A组(单纯2型糖尿病)与B组(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测定两组患者血尿酸浓度,对DPN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B组患者SUA水平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高尿酸血症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UA为DPN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尿酸水平明显升高,且血尿酸是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大血管病变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有无大血管病变的相关因素比较,了解大血管病变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将近年来我院所收治的102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根据有无大血管病变分为两组,分别有36例和66例,比较两组糖尿病病程、高血压病程、体重指数、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水平、肾功能(BUN、CR、GFR、24 h尿蛋白)及血清总蛋白和血清白蛋白水平,大血管病变的诊断依据彩色多普勒检查报告,数据比较按计量资料的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结果:两组资料各项比较,仅糖尿病病程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大血管病变组糖尿病病程长于无大血管病变组;而高血压病程、体重指数、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水平(TC、TG、LDL-C、HDL-C)、肾功能(BUN、Cr、GFR、24 h尿蛋白)及血清总蛋白和血清白蛋白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大血管病变与糖尿病病程有关,糖尿病病程越长则发生大血管病变的危险性增加。  相似文献   

14.
对160例2型糖尿病合并与未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80例健康者,行血浆游离脂肪酸、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测定结果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两指标能进入回归模型,可能是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瘦素与2型糖尿病(T2DM)大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探讨瘦素在T2DM大血管病变形成的作用。方法将89例T2DM患者分为大血管病变组(MVC)45例和非大血管病变组(nMVC)44例,并选37例健康人做对照。采取酶联免疫测定法(ELISA)测定空腹血清瘦素浓度;并测定各组的空腹血糖、胰岛素、尿酸和血脂水平等;用HOMA—IR评价胰岛素抵抗,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及其与大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性。结果T2DM组血清瘦素浓度(0.94&#177;0.03)ng/ml高于正常对照组(0.63&#177;0.04)ng/ml,T2DM组中MVC组血清瘦素浓度(1.05&#177;0.04)ng/ml明显高于nMVC组(0.83&#177;0.04)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T2DM组瘦素与脂蛋白-B(Apo—B)、低密度脂蛋白(LDL—C)、总胆固醇(TC)、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之间正相关性显著(P〈0.01)。在T2DM组,有无大血管并发症为因变量,各指标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瘦素、LDL、GHbA1c分别进入回归方程。结论瘦素水平的升高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形成有关。瘦素导致的胰岛素抵抗可能是瘦素致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高血压(HT)患者大血管病变的若干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将我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临床数据进行大血管病变(MA)的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再进行多因素非条件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病程、年龄、微血管病变(MI)、高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吸烟、锻炼运动、体重指数(BHl)、空腹血糖(FPG)、腰围、甘油三酯(TG)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为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非条件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T、SBP、FPG、TG、吸烟是T2DM合并MA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血压病、收缩压、FPG、TG、吸烟是T2DM合并MA的独立危险因素.积极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及戒烟对糖尿病人预防大血管病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董解菊  王秀丽  邵丽丽  吴杰红  李强  刘俊 《重庆医学》2006,35(17):1543-1544
目的 通过观察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在2型糖尿病并发大血管病变中的变化,探讨其对糖尿病并发大血管病变监测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50例正常体检者血清,全自动生化仪检测Hs—CRP、甘油三酯(TG)、LDL-C、总胆固醇(TC)、HDL-C、载脂蛋白(apoA1)、apoB。结果 糖尿病患者无论有无大血管并发症其Hs—CRP、TG、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大血管并发症组Hs—CRP、LDL-C水平明显高于无并发症组(P〈0.05)。大血管并发症组血清Hs—CRP水平与LDLC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67,P〈0.05),而在无大血管并发症组,Hs-CRP表达水平与LDL-C及其他血脂指标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Hs—CRP及LDL-C联合检测可作为糖尿病及糖尿病并发大血管损伤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血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与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2011年6月~2012年5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纳入2型糖尿病患者78例,分为两组:一组为合并大血管病变组,39例;另一组为无大血管病变组,39例。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脂蛋白α(Lp-α),采用高效色谱法测定血浆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以ISI作为胰岛素敏感指数。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及处理,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生化指标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合并大血管病变组血清SHBG水平明显低于无大血管病变组(P0.05)。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血清SHBG与其它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显示,与FINS、FBG、HDL-C呈负相关(r=-0.046、-0.159、-0.056);与ISI、HBc、TC、TG、LDL-C、Lp-α呈正相关(r=0.061、0.076、0.184、0.184、0.111、0.010)。多元素逐步回归分析,SHBG对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有预测价值。结论血清SHBG含量的降低,可能是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T2DM患者189例,按照有无大血管病变分为单纯T2DM组104例?T2DM合并大血管病变组85例,100例无糖尿病者为正常对照组?对每位患者进行临床资料收集,常规生化指标?血清25(OH)D3水平检测;根据25(OH)D3水平由高到低按三分位法将患者分为25(OH)D3高?中?低3组,比较3组患者动脉硬化的发生情况? 结果:单纯T2DM组和T2DM合并大血管病变组的血清25(OH)D3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 < 0.05);T2DM合并大血管病变组患者血清25(OH)D3水平显著降低,与单纯T2D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按25(OH)D3水平由高到低进行分组的3组患者的大动脉粥样硬化的患病率也逐渐升高,分别为:14.29%?25.40%和48.73%,25 (OH)D3低水平组患者的大动脉粥样硬化的患病率显著高于25(OH)D3中?高水平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 < 0.05)?结论:血清25(OH)D3水平与T2DM大血管病变发生呈明显负相关,血清25(OH)D3水平降低可能增加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