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张玉琳  胡敏  李捷 《西部医学》2009,21(3):426-426
目的探讨硝酸银烧灼术配合康复新液贴敷治疗鼻腔黎氏区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使用20.0%硝酸银烧灼配合康复新液贴敷治疗鼻腔黎氏区出血74例,对其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随访6个月,治愈72例,占97.30%;无效2例,占2.70%。结论硝酸银烧灼术配合康复新液贴敷治疗鼻腔黎氏区出血,具有痛苦小、操作简便、易掌握等优点,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江深  赵光辉  李超 《基层医学论坛》2014,(25):3448-3448
2011年9月—2012年12月我们用化学药物30%硝酸银烧灼治疗门诊鼻出血8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80例患者中男56例,女24例,男女之比2.3∶1,年龄最小5岁,最大82岁,其中16岁~22岁64例,占80%。出血部位与原因:本组患者出血大部分为一侧鼻腔(约占90%),部位均位于鼻中隔前中间,其中黎氏区糜烂44例,  相似文献   

3.
1996年至1998年间我们对鼻中隔梨氏区(little′s)出血患者,使用口腔溃疡药膜贴敷,选择性划痕—填塞加药膜贴敷治疗,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351例中男192例,女159例,年龄3~75岁,病程1小时~15年。治疗前全部患者均作血常规检查,排除血液病及其它出凝血机制障碍。来诊主要症状为反复发作性鼻出血。鼻镜检查,单纯鼻中隔粘膜糜烂227例鼻中隔梨氏区血管浅在扩张,迂曲或点状隆起96例,合并鼻中隔偏曲28例。单纯口腔溃疡药膜贴敷245例,划痕——填塞药膜贴敷196例。2 治疗方法单纯口腔溃疡药膜贴敷法,适用于较小儿童及年龄较大的…  相似文献   

4.
谢华 《吉林医学》2013,34(6):1014-1015
目的:对比分析黏膜划痕术与鼻中隔矫正术治疗黎氏区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黎氏区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0例采用了鼻中隔矫正术,70例患者采用了黏膜划痕术。结果:两组的治愈率、显效率以及无效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中隔矫正术与黏膜划痕术两组术式疗效相当,临床上应制定相应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促进患者病情得到最大限度的缓解和治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腭骨鼻嵴切除联合鼻中隔黏膜划痕治疗鼻中隔黏膜糜烂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鼻中隔黏膜糜烂性出血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在鼻内镜下行腭骨鼻嵴切除术联合鼻中隔黏膜划痕术;对照组只用鼻中隔黏膜划痕术。观察两组的术后疗效、术后第5天的并发症及术中术后相关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手术费用、术后恢复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天再出血者,治疗组(3例)与对照组(10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恢复时间,治疗组(5.2±0.5 d)与照组(10.8±1.9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鼻内镜下用腭骨鼻嵴切除联合鼻中隔黏膜划痕治疗鼻中隔黏膜糜烂性出血的疗效显著,再出血率低,术后恢复时间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S-100吸收性止血绫治疗鼻中隔黏膜糜烂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中隔黏膜糜烂是鼻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以鼻中隔黎氏区为常见部位.我科使用S-100吸收性止血绫治疗鼻中隔糜烂导致的鼻出血患者98例,经3mon~6mon随诊,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之一,鼻中隔粘膜糜烂是鼻出血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尤其在青少年.鼻中隔little's区粘膜糜烂出血,传统的治疗方法有硝酸银、三氯醋酸局部烧灼,或鼻中隔粘膜划痕术等,但存在术后粘膜愈合慢,又复出血情况.笔者用复合生长因子治疗鼻中隔粘膜糜烂导致的鼻出血80例,经3天~1个月的随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洗必泰口腔溃疡膜局部贴敷治疗鼻出血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自1990年始,采用洗必泰口腔溃疡膜局部贴敷治疗因鼻中隔前端黎氏区粘膜糜烂、干燥、结痂等局部原因所致鼻出血67例,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试验组:67例中,男36例,女31例,年龄5~25岁,其中5~15岁5...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鼻中隔出血的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 :10 0例患者在表面麻醉后 ,用 5 0 %三氯醋酸烧灼患处 ,然后 6 0例局部贴附止血灵作为治疗组 ,4 0例滴用复方薄荷油作为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 5 3例治愈(83.33% ) ,38例为一次性治愈 (6 3.33% ) ;对照组治愈 2 8例 (70 % ) ,15例为一次性治愈 (37.5 % )总治愈率与一次性治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三氯醋酸联合吸收性止血灵治疗鼻中隔出血与黏膜糜烂疗效好 ,使用安全、方便且患者痛苦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鼻内窥镜下鼻中隔粘膜部分切除术对于反复性鼻中隔粘膜糜烂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常规方法治疗无效的反复性鼻中隔粘膜糜烂出血病例65例,在鼻内窥镜下行常规的鼻中隔粘膜下剥离术基础上,切除糜烂出血的黎氏区部分粘膜。结果:经1年临床观察,65例中63例未再出血。结论:该手术方法简便易行,效果好,适合其他治疗方法无效患者。  相似文献   

11.
例 1 :患者男 ,42岁。因左鼻腔间断性出血1 0余天到耳鼻咽喉科门诊就诊。经检查见 :左侧鼻中隔黎氏区粘膜糜烂 ,双侧鼻腔未见其它结构异常。遂用微波治疗左侧鼻中隔黎氏区糜烂粘膜。 2天后患者诉双侧鼻塞、鼻部肿痛而复诊。经检查见双侧鼻中隔粘膜充血 ,肿胀明显 ,双侧鼻腔通气差 ,外鼻触痛 ( +) ,故确诊为鼻中隔软骨膜炎。追问病史 ,患者有Ⅱ型糖尿病史 3年 ,无其它特殊病史记载。遂用青霉素80 0万单位 +氨苄青霉素 6.0 g行静脉滴注抗炎治疗 1 1天 ,鼻部肿痛消失 ,左侧鼻中隔黎氏区粘膜糜烂消失。例 2 :患者男 ,3 8岁 ,因右侧鼻腔间断性出…  相似文献   

12.
孙薇  范昕 《基层医学论坛》2010,(27):808-808
目的总结鼻中隔黎氏区出血用等离子凝固止血时的护理要点。方法鼻内窥镜检查,低温等离子凝固鼻中隔黎氏区出血点及相应的护理。结果 48例鼻中隔黎氏区出血患者经过等离子凝固治疗后无1例再次出血。结论鼻内窥镜下低温等离子凝固鼻中隔黎氏区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愈合好,患者痛苦小,精心、熟练的护理配合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铬酸烧灼治疗Little区鼻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81例Little区鼻出血患者行铬酸烧灼止血治疗,统计1次治愈率及并发症情况,分析再出血原因。结果本组患者治疗后随访3个月,1次治愈率96.3%(78/81),2次治愈率3.7%(3/81),未见黏膜糜烂、肉芽增生或粘连、鼻腔感染、鼻中隔穿孔等并发症。3例患者再出血原因与创面痂皮过早脱落有关。结论铬酸烧灼止血操作方便、起效迅速,对于门急诊治疗Little区鼻出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鼻中隔黎氏区粘膜糜烂(简称鼻衄)常因手指挖鼻或毛巾布类擦伤鼻粘膜引起,我科门诊自1994年1月至1996年1月采用口腔溃疡药膜治疗鼻衄100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鼻腔任何部位均可发生出血,但以鼻中隔前下方多见,因该处血管丰富,而且黏膜极薄,易受损出血,传统的治疗有局部应用血管收缩剂,压迫止血,三氯醋酸局部烧灼,鼻中隔黏膜划痕术、激光、电灼法等,但术后黏膜愈合慢,易再次出血。2002~2004年1月我院应用冷冻治疗鼻中隔前下方出血100例,并与硝酸银结晶烧灼治疗的80例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梁海烈 《医学文选》2005,24(5):778-778
近两年来我们使用金因肽喷鼻治疗鼻中隔黏膜糜烂、鼻出血5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55例,男35例,女20例,年龄6~69岁,病程3天至10年。55例患者均有反复鼻出血史,本治疗前均用过中药、西药及麻黄素滴鼻等治疗,局部检查均可见鼻中隔下区黏膜糜烂或溃疡、干燥及出血。1·2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金因肽组35例,采用金因肽喷剂(深圳产)喷鼻,1~2次/d,7 d为1个疗程。病情严重者将金因肽喷于明胶海绵上浸湿直接敷乎鼻中隔黏膜糜烂面,2~3 d更换1次,7 d为1疗程。对照组20例,用红霉素眼药膏涂抹创面,3~5次/d,7 d为1个…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不同类型鼻黎氏区出血用生物胶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鼻黎氏区出血患者80例,其中A组40例为局部糜烂型,B组40例为血管性出血,均给予生物胶粘贴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用生物胶粘贴治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A组优于B组。结论:生物胶治疗鼻黎氏区出血时要注意选择出血的类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鼻中隔黏膜划痕术治疗反复性鼻出血的疗效。方法对30例反复性鼻出血患者行一次性鼻中隔立特区黏膜划痕术。结果 28例患者一次性治愈,2例1周后黏膜创面有轻度渗血,用20%硝酸银烧灼渗血点后再无渗出,随访6个月-5年均无再次岀血。结论鼻中隔立特区黏膜划痕术治疗反复性鼻出血操作简单,方便易行,疗效确切,是基层医院治疗鼻出血的首选微创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9.
应用口腔溃疡膜治疗鼻衄14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口腔溃疡膜局部黏膜贴敷治疗鼻衄 ,起到止血和组织修复的目的 ,效果较好。1 对象与方法 :鼻衄患者 14 3例 ,男 5 6例 ,女 87例 ,6~70岁 ,平均 38岁 ,均为鼻腔前段出血。排除鼻后段出血、鼻部肿瘤、异物、鼻外伤、高血压病、凝血障碍所致的鼻衄。用1%盐酸麻黄碱喷鼻 ,再在鼻镜下将口腔溃疡膜片置于鼻黏膜糜烂面或渗血点上。 1次 /d ,3d为 1个疗程。对鼻黏膜疗效的评价标准 :光滑 ,无渗出 ,无糜烂者为痊愈 ;糜烂面缩小 ,无明显渗出者为有效 ;糜烂面无变化 ,有渗出 ,有结痂者为无效。2 结果 :随访 3个月原出血处均未复发出血。治疗后 3个…  相似文献   

20.
我科自1992~1996年,采用鼻中隔黎氏区粘膜划痕后用立止血粉剂撒在明胶海绵上压于伤面,治疗黎氏区习惯性出血60例均获得满意效果。1资料与方法11对象:60例患者,多为经常、反复、短时、不定量或不明诱因鼻出血。病短者为半年以上,长者达3年以上,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