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论临床中药运用的多元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临床中药运用多元性的分析,发现临床中药运用有辨症用药、辨病用药、辨证用药、辨体用药、辨痼疾用药、辨期用药、辨时用药、辨地域用药、辨中药药理作用用药9种常用方法.对9种中药运用方法各自的概念、内涵、特点以及这9种用药方法之间的区别进行了系统论述.并通过对辨症、辨病、辨证一脉相承、天人相应、疗效与中药药理作用的关系的阐述.揭示了临床中药运用多元性的内在联系,为中药新药研发思路的创新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2.
正邪辨证是一种不同于八纲、三焦、卫气营血等传统辨证方法的新型中医辨证思维模式,由辨正气与辨邪气两个部分组成。本文立足于正邪辨证理论,解析五脏系统辨正气、辨邪气的不同内容,并论述阮诗玮教授临床运用脏腑正邪辨证经验,以期对中医临床辨治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同时对进一步完善正邪辨证理论体系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3.
安雨协 《河南中医》2011,31(8):885-886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中医辨治思路是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辨病指的是西医的"病",运用现代医学的诊疗检查手段,确定TIA的临床诊断以及存在相关的危险因素,然后依据TIA的基本病机特征,运用中医的辨证思路和方法,做出初步的用药指导.微观辨证是通过对现代医学各项试验或辅助检查结果的分析,利用中西医结合研究...  相似文献   

4.
疼痛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中医学对疼痛有较广泛而深刻的论述,外感六淫疫疠和内伤情志及痰饮、瘀血、饮食及素体虚弱等均可导致气血紊乱,功能失调,所谓"不通则痛、不荣则痛",中医通过审因辨痛,选择用药,在临床痛证治疗和止痛中药配伍运用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就中医痛证研究的审因论治和止痛中药现代机理研究等方面综述,以期为拓展止痛中药的应用范围,最大程度地发挥止痛中药的优势,临床痛证的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李赛  辛喜艳  丁宁  李东 《北京中医药》2018,37(4):376-379
目的以现代文献研究的方法,分析中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用药特点。方法对2006~2015年的相关临床研究文献进行检索,应用Excel软件对所用中药建立数据库,运用中医复杂分析系统软件对所用中药进行复杂网络分析。结果纳入文献167篇,出现频率≥5%的药物54味,治疗核心药物是当归、赤芍、穿山甲、丹参、川芎、路路通、桃仁、三棱、莪术、香附。结论通过复杂网络分析中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用药规律,说明该病病机为血瘀,治疗以活血化瘀为主,体现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思路,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组分中药已被认为是中药复方用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但其方法学研究还处于创新阶段。现代医学认为导致疾病的因素多种多样,指示疾病的特征也是多样化,因而治疗疾病单从单一靶点入手有失偏颇,而针对多个靶点同时用药成为现代医学临床的共识。本方法基于中医证候的复杂性、蛋白信号转导通路网络的多靶点特性和中医方剂组方原则,提出一种简化的组分中药的筛选研究方法。并结合肿瘤的中医认识,以及现有中药有效成分抗肿瘤的研究成果,详细阐述该方法的具体运用。该方法可为中药效应成分的有效利用及新药发现拓展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7.
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是中医治疗学的核心。本文就两者在临床上的结合运用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即专病专方专药与辨证(症)用药相结合;专证专方专药与辨病(症)用药相结合,传统的中医辨病与辨证论治相结合。认为通过不断研究总结,有利于中医治疗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及总结名中医卢桂梅教授辨治眩晕病处方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并整理2019年7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卢桂梅教授临床辨治眩晕病的处方,运用Excel、SPSS等数据挖掘方法对纳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分析所得数据,可得到卢桂梅教授临床辨治岭南地区眩晕病人的常用高频中药、常用高频药对以及中药配伍分类。结果显示卢桂梅教授辨治眩晕主张以"风"、"火"、"痰"为主要病机,擅从"肝"论治,治疗时多使用平肝熄风药、清热药、解表药、化痰药、化湿药等。药物多入肝经。结论通过分析用药规律,可以发现卢桂梅教授主要以平肝熄风、清热解毒、疏风解表、化痰通络为治则辨治眩晕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药炮制法在中医用药中的作用。方法:从中药炮制是中医用药的特点,是历代中医用药的精华,是保证中医用药安全的措施,是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手段,是有助于中医的发展等五个方面论述中医学中的炮制学。结果与结论:说明了中医离不开炮制,中药炮制学在中医学中的运用、地位,中医多学科研究的重要、迫切性。  相似文献   

10.
黄世佐 《光明中医》2013,(11):2242-2244
中医临床用药肇始于辨病用药,自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问世后辨证论治成为临床用药的主流,但辨病用药仍然存在,在医学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现代,采用辨证用方、辨病用药的新方法切合疾病产生的病理基础和中药发挥作用的本真,方法形似朴拙,但切合科学实质,因而必将是今后中医临床用药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