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解毒化瘀汤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肝衰竭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解毒化瘀汤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肝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肝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均给予西医护肝综合治疗,治疗组加以口服解毒化瘀汤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比较两组TBiL、PTA、NH3、LPS等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TBiL、PTA、NH3、LPS指标、总有效率、肝性脑病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解毒化瘀汤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肝衰竭在改善肝功能、防治肝性脑病方面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口服联合大黄乌梅合剂高位保留灌肠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乙型肝炎肝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试验组除西医常规治疗外,同时给予大黄乌梅合剂高位保留灌肠(3-4周)和中药辨证治疗(7-8周);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治疗4周和治疗8周肝功能、凝血功能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的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44.0%,对照组为28.0%,组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4周后ALT、ALB、PT、PAT和HMGB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8周后ALT、TB IL、PT、PAT和HMGB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中药口服加高位保留灌肠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乙型肝炎肝衰竭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13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7例)和对照组(56例),在常规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中药灌肠和口服并用;对照组给予乳果糖保留灌肠。两组疗程均为7d,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检测血氨、肝功能,判断临床疗效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2.46%和66.07%,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氨和总胆红素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组间血氨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肝性脑病分期改善情况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性脑病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西药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益木脑液灌肠对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治疗肝性脑病的西医综合疗法,包括限制蛋白饮食、保肝、抗肝性脑病、维持电解质平衡、防止感染等,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木脑液灌肠,每天2次,连用7天;对照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乳果糖灌肠,每天2次,连用7天。经过1周治疗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患者的意识状况、血氨、内毒素变化。结果:治疗组在总有效率、意识状况的改善、血氨及内毒素的下降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木脑液灌肠对治疗肝性脑病有着显著的效果,在肝性脑病患者临床治疗中,是一种安全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化瘀消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慢性盆腔炎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50例。2组均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用化瘀消汤双腔气囊导尿管保留灌肠治疗10天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对照组为86.0%,低于观察组的1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药化瘀消汤双腔气囊导尿管保留灌肠联合西医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优于常规西医治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中药灌肠联合醒脑静治疗肝性脑病2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敬小华 《陕西中医》2010,31(2):179-180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联合醒脑静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方法:选择肝性脑病患者4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26例给予中药灌肠联合醒脑静静滴,对照组22例予乳果糖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4%,对照组为77.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清醒时间及NCT、血氨的改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灌肠联合醒脑静治疗肝性脑病疗效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3例患者采用完全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11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给予低盐、低脂、低蛋白饮食,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治疗组12例仅采用中药(生大黄、煅牡蛎、蒲公英、制附子)保留灌肠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为63.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56,P<o.05).结论 中药保留灌肠对慢性肾衰竭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化瘀消癥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慢性盆腔炎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50例.2组均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用化瘀消癥汤双腔气囊导尿管保留灌肠治疗10天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对照组为86.0%,低于观察组的1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药化瘀消癥汤双腔气囊导尿管保留灌肠联合西医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优于常规西医治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中药三黄汤保留灌肠治疗肝昏迷的疗效,并进行安全性评价。方法:将200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150m L保留灌肠)和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各100例,进行临床观察,1次/d,疗程为10~20d。结果:观察组临床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改善肝功能、降低血氨、提高血浆蛋白方面较对照组作用明显(P0.01或0.05)。结论:三黄汤保留灌肠对改善肝性脑病临床症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结肠灌洗联合加味茵陈蒿汤保留灌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均36例,治疗组在常规内科综合治疗同时采用结肠灌洗联合加味茵陈蒿汤保留灌肠。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在改善TBIL、ALB及PTA等肝功能指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结肠灌洗联合加味茵陈蒿汤保留灌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抗生素、中药保留灌肠配合耳穴贴压三联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2例采用抗生素口服治疗,治疗组52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药保留灌肠及耳穴贴压治疗,均以14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8.08%,对照组为67.3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生素、中药保留灌肠配合耳穴贴压的三联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40例给予抗感染联合支持疗法;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二藤汤和中药保留灌肠。2组均以21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结论: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结肠灌洗透析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ACLF)的疗效.方法:将80例HBV ACLF(早期、中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结肠灌洗透析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滴灌法)治疗.观察2组的综合疗效和实验室检测指标[血清总...  相似文献   

14.
朱晓迪 《光明中医》2016,(5):648-649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方治疗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两组在西医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中药灌肠方。结果治疗组在总有效率、恢复肝功能、降低血氨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灌肠治疗对于肝硬化失代偿期肝性脑病的治疗恢复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汤剂口服及保留灌肠治疗慢性下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下消化道出血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2组均用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另外给予中药汤剂口服及灌肠治疗。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多种观察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内服加保留灌肠治疗慢性下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使用西医治疗,故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下消化道出血在临床上将被更为广泛地运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联合西药治疗老年不典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老年不典型支气管哮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疗法(普米克气雾剂+多索茶碱+酮替芬)治疗,治疗组在西医疗法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0%,对照组为76.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联合西药疗法治疗老年人不典型哮喘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赤芍解毒汤保留灌肠联合常规综合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8例湖北民族学院附属民大医院中医肝病科收治的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按1∶1的比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护肝、退黄、促肝细胞生长等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赤芍解毒汤(赤芍、白茅根、土茯苓、蒲公英、大黄、枳实、厚朴、甘草)保留灌肠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8例,临床好转14例,无效12例,有效率为64.70%;对照组临床治愈5例,临床好转8例,无效21例,有效率为38.23%。两组临床疗效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Bi L、PT的变化、发生并发症方面对比,治疗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赤芍解毒汤保留灌肠联合常规综合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人工肝联合中药灌肠治疗不同分期的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灌肠组65例与常规治疗组62例,并根据肝衰竭分期分为早、中期和晚期两组。常规治疗组给予内科综合治疗+血浆置换+0.9%氯化钠100ml+乳果糖5ml灌肠,中药灌肠组给予内科综合治疗+血浆置换+中药保留灌肠。观察治疗2组肝功能生化、细胞因子及内毒素的变化,并判定临床疗效。结果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治疗前早、中期及晚期组TBIL、AST、ALT、CHE、PT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灌肠组早、中期组TBIL、AST、ALT、CHE水平更低、PTA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晚期TBIL、AST、ALT、CHE、PT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治疗前早、中期及晚期组TNFα、IL-6、IFNγ及内毒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灌肠组早、中期TNFα、IL-6、IFNγ及内毒素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晚期TNFα、IL-6、IFNγ及E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中药灌肠组早、中期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治疗组比较,中药灌肠联合人工肝能够显著提高早、中期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疗效(76.19%vs91.83%),可能与能够降低患者TNFα、IL-6、IFNγ及内毒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中药高位保留灌肠对慢性乙型肝炎肝功能衰竭(肝衰竭)患者的早期疗效。方法 5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早期属中医湿热发黄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中药保留高位灌肠,每日1次,疗程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两组有效患者治疗后腹胀改善时与黄疸消退时间、血清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68%,对照组为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有效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TBiL明显下降(P<0.05),PTA明显升高(P<0.05);TBiL的下降和PTA的上升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腹胀改善时间、黄疸消退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证属湿热发黄证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尽早予以中药高位保留灌肠有利于控制病情进展,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药灌肠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4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中药灌肠治疗,治疗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氨、肝功能改善情况(ALT、ALB、TBIL)及患者苏醒时间、数字连接实验(NCT)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1.9%)明显高于对照组(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肝功能均较治疗前改善,治疗组改善更显著,且治疗组患者完全苏醒时间及NCT所用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灌肠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缩短患者完全苏醒时间,降低血氨浓度,有利于肝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