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风后抑郁症是指中风后发生的以情绪低落、兴趣减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是脑血管病常见并发症之一.本病是建立在中风的病机基础之上,既具备中风的临床特点,又有抑郁表现的特殊性.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病位涉及多个脏腑,加之患者情志不遂等因素的影响,临床上辨证亦相对复杂.笔者对中风后抑郁的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进行分析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2.
陈霞 《光明中医》2012,27(4):651-652
中风后郁证即卒中后抑郁,是指脑卒中后发生的以情绪低落、兴趣减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症,是中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认知、神经功能障碍的恢复,增加中风的病死率.中风后郁证是继发于中风之后,故其除具备郁证的一般特点之外,尚有其特殊之处.情志不遂是郁证的主要原因,中风后郁证是建立在中风患者痰、瘀、虚病机之上的,因而形成了中风后郁证以气滞、痰瘀、正虚为主要病机.虚实夹杂,互为因果,病程缠绵.因此在治疗中风后郁证之时,充分考虑到其“滞、痰、瘀、虚”的特点,以更好的指导治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中风后上肢的肌张力增高临床表现出发,结合复习经典著作,探讨了其发病的病机为阳气破损,经脉失养,并提出温阳益气之艾灸配合脊柱旋转论治中风后上肢的肌张力增高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中医药治疗中风痴呆病25例临床观察隆呈祥,韩晓军,刘清泉,左明焕,毛嘉红,尚林周,崔丽娟,黎国生指导:王永炎,邓振明,李秀琴北京中医学院附属东直门医院(100700)目前中风痴呆病已成为老年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中风痴呆病是继发于中风之后,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5.
中风后消化不良是中风病常见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为食欲不振、纳少、腹胀、餐后不适等。笔者通过1例呈现了中风后消化不良的发病过程及临床表现的典型病例,介绍了芒针深刺治疗中风后消化不良的取穴及依据和手法操作,论述了中风后消化不良的发病机制和芒针治疗中风后消化不良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张仲景《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中第一条指出 :“夫风之为病 ,当半身不遂 ,或但臂不遂者 ,此为痹。脉微而数 ,中风使然。”笔者对此条文的释义作以初步浅析。1 对“或但臂不遂者 ,此为痹”的看法痹证是因感受风寒湿热之邪引起的以肢体关节疼痛、酸楚、麻木以及活动障碍等为主症的病证 ,气血痹阻不通 ,筋脉关节失于濡养是其主要病机。中风临床表现以猝然昏仆、口眼歪斜、半身不遂为主要特征。由于痹证与中风两病在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上有相同之处 ,临床上有时难以进行区分和鉴别。对释义颇有争议的“或但臂不遂者 ,此为痹…  相似文献   

7.
王曰平 《光明中医》2003,18(4):29-29
中风又名卒中 ,以卒然昏仆 ,不省人事伴口眼歪斜 ,半身不遂 ,语言不利 ,或不经昏仆仅以僻不遂为主症的一种疾病。现代医学的脑出血、脑梗塞、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及面神经麻痹均属本病范畴。本病轻者仅限于血脉经络 ,重者常波及有关脏腑 ,中风分中经络和中脏腑两大类。中脏腑有闭症与脱症之分。中经络一般无神志改变而病轻 ,中脏腑常有神志不清而病重。此类病发生都较急骤 ,病死率高 ,后遗症多。病后搞好护理对其康复极为重要。1 严密观察病情中风一病 ,病情变化迅速 ,临床表现复杂 ,必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中风后神志清楚或昏迷 …  相似文献   

8.
钱建强 《河北中医》2007,29(12):1090-1091
抑郁症是以意志消沉、思维迟钝、言语减少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障碍性疾病。中风后抑郁症(post strokedepression,PSD)是指中风后引发的抑郁症,属于继发性抑郁症的一种,是中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除中风病固有的各种躯体症状外,尚可出现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等抑郁症候。PSD属中医学郁证范畴,具有郁证共同的病因病机特点,但它继发于中风,尚有其原发病的病理特点。现着重探讨PSD的中医病机特征。1脏腑虚弱是PSD的病理基础人体随着年龄的增长,脏腑功能日渐减退,气血逐渐虚衰,且年愈高,衰愈甚,正如《灵枢·天年》所言:“人年五十岁,肝…  相似文献   

9.
临床中我们发现,一些中风后的病人出现笑不休的情况,他们的笑并不是完全无意识的,也不是没有内容,而是与内心情感变化有直接关系。^[1]常常是他人无法理解的情感行为。中医认为,心藏神,在志为喜,在声为笑。笑不休,病位在心,病性属实。现代医学认为是脑血管病患者大量发生的情感障碍,常见于反复多次中风后后假性球麻痹。也可能是特殊部位脑血管临床表现的一部分。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10.
张山雷通过对中风闭、脱证的临床表现、病因病机、治疗方法和处方用药的探讨揭开了中风闭脱证的神秘面纱.尤其是“闭证宜开”、“脱者宜固”更是为临床对中风闭脱证的诊治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1.
中风先兆病在临床常见,一旦转为中风病后,治疗经济费用高,致残、致死率高,造成家庭沉重负担。所以在中风先兆期,积极预防、早治疗尤为重要。中风先兆的临床表现归纳为:年龄常在40岁以上,有眩晕、头麻,一过性晕厥或言謇,偏身麻木无力,步态不稳,舌紫黯或瘀点,或舌面未见瘀象,而舌下脉络增粗、曲张、紫黯,或有瘀丝、瘀点、脉弦滑或细涩为临床特征。舌象的瘀血脉络变化是中风先兆病的重要依据。病理变化为气血失调,经脉瘀阻,瘀血形成。治疗上以疏通经脉,调畅气血为主,结合病者的体质因素,分别加益气、滋阴、化痰降浊是治疗中风先兆的根本。  相似文献   

12.
中风之病位在脑,因病灶所处部位不同,临床表现各异。既往,对中医药、针刺疗法治疗运动障碍、语言障碍、吞咽障碍的报道较多,对其他症状如平衡障碍、视觉障碍、感觉障碍、排便障碍、意识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等方面的报道较少。针对中风病灶病位及临床表现的不同,分别采用针刺辨证取穴配合中医辨证用药进行治疗,扩大了中风病的取穴范围,拓展了中风治疗的思路,进一步提高了临床疗效,降低了致残率。  相似文献   

13.
中风偏瘫表现为患侧肢体一侧弛缓、另一侧痉挛,这种特征性表现可概括为阳缓阴急。本文根据中医理论,以中风偏瘫的病机及临床表现为切入点,提出针灸治疗中风的思路和方法,强调以调理气机、补虚通塞为中风偏瘫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4.
基于络病理论探讨中风后遗症期与"久病入络""久病多瘀""百病多由痰作祟"的内在相关性,分析中风后遗症的临床表现,并对其治则、治法、方药以及临床用药规律加以论述,以期建立基于"通络补络法"的特色辨证治疗体系,从而为中风后遗症期治疗奠定理论基础,提供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15.
中风痴呆证治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风痴呆是当今世界医学面临的新挑战,据国内初步统计,约30%左右的中风患者在中风后出现智能减退。中风痴呆不仅给病人带来长期痛苦,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而且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因此对中风痴呆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对中风痴呆形成的机理、证治略陈管见。 1 病名定义及范围 中风痴呆是指继发于中风之后而出现的以精神呆钝、遇 事善忘、定向不清、计算不能、判断理解多误等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智能障碍病。从其临床表现而言,与老年性痴呆有相同之处,但老年性痴呆是以脑组织弥漫性萎缩为病理特点之一的慢性进行性精神病;…  相似文献   

16.
中风后抑郁症(Poststroke depresson,PSD)是脑血管意外后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现代医学对其病因病机尚无定论,根据中风后抑郁患者临床症状应归属于祖国医学"郁病"范畴.但目前专门针对中风后并发情志障碍的研究并不多,对其病因病机认识也很不一致.故笔者就中风后抑郁症的病因病机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7.
总结中风后意识障碍的病机及治疗的研究进展。从临床研究和病机研究等方面对近8年来中风后意识障碍的病机及治疗的文献进行综述。结果证明,中风后意识障碍病机的关键是脑窍郁闭,治疗时多种方法联合应用,可明显增加临床疗效,减轻治疗的不良反应,参考文献33篇。  相似文献   

18.
范道长 《山东中医杂志》2004,23(12):761-761
肩手综合征是中风偏瘫后出现的以手肿、肩臂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并发症。多在中风后1~3个月内发生,疼痛常影响患者进行全面的康复治疗,导致患肢永久性的手指关节畸形。本病西医主要采取一系列的手法康复.但由于方法繁杂而不宜在基层医院开展。笔者结合中医气虚血瘀、不通则痛理论用蠲痹汤治疗该病40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补肾益脑汤治疗中风痴呆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袁应坚  邓振明 《中医杂志》1991,32(11):34-36
中风痴呆是继发于中风之后而出现的一种神志疾病,其临床表现与现代医学的脑血管性痴呆相类似,该病发病率在我国正在逐年增加。鉴于目前对此病报道甚少,为探索其防治规律,我们学习中医有关文献,选择该病临床  相似文献   

20.
浅析中风后抑郁症之病因病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风后抑郁症(Poststroke depresson,PSD)是脑血管意外后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现代医学对其病因病机尚无定论,根据中风后抑郁患者临床症状应归属于祖国医学“郁病”范畴。但目前专门针对中风后并发情志障碍的研究并不多,对其病因病机认识也很不一致。故笔者就中风后抑郁症的病因病机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