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血栓前状态(PTS)是指多种因素引起的凝血、抗凝及纤溶系统平衡失调,有利于血栓形成的病理状态.近年来研究表明,通过检测血栓前状态的一些分子标志物可反映体内高凝状态或血栓形成[1].H型高血压(同型半胱氨酸≥10 μmol/L)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脑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但有关H型高血压患者血栓前状态的研究报道不多.我们通过检测H型高血压患者血浆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PAI-1)和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等指标,探讨其在H型高血压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肺癌患者血栓前状态(prethmmbotic state PTS)分子标志物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82例肺癌患者和50名正常人凝血、抗凝纤溶系统实验室指标,包括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凝血酶原片段1+2(F1+2),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D-二聚体(D-dimer)。结果肺癌患者体内GMP-140、F1+2、TAT、D-dimer的水平较正常人显著升高(P0.05),上述指标在晚期肺癌组和PS评分2的患者中明显升高(P0.05)。结论肺癌患者出现血小板活化、凝血功能增强、纤溶功能减退,存在明显的血栓前状态。  相似文献   

3.
分子标志物诊断血栓前状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栓前状态(prethromboticstate)或血栓前期(prethromboticphase)是指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血小板和白细胞被激活、凝血因子被活化、抗凝和纤溶系统功能减低以及血液粘度增高等一系列的病理状态。在这种病理状态下,血液可以发生、但又不一定发生血栓形成或血栓栓塞性疾病。目前,诊断血栓前状态较有价值的指标是分于标志物检测。现就其进展作一简述。内皮细胞损伤的检测一、去甲基-6-酮-PGF1α(DM-6-酮-PGF1α)测定:DM-6-酮-PGF1α是由血管壁合成的6-酮-PGF1α经肝氧化酶代谢的一种主要产物,由尿中排出。测定血浆和尿中DM-6-…  相似文献   

4.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血栓前状态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栓前状态(PTS)是指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止血、凝血、抗凝和纤溶系统功能失调或障碍的一种病理过程,有易导致血栓形成的多种血液学改变。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多伴有血小板、凝血以及纤溶系统的异常,处于血栓前状态〔1,2〕。本文检测了68例TIA患者凝血指  相似文献   

5.
<正>血栓前状态(prethrombotic state,PTS)常见于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肾病和恶性肿瘤等疾病,包括血管内皮损伤,血小板活性增强,凝血与纤溶系统功能紊乱等,反映机体对血栓的易感性增强,涉及临床许多学科。在心血管领域,早期检测、识别PTS并预防其进展,对于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通过检测冠心病 (CHD)并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 (NIDDM )患者体内血栓形成前状态(PTS)分子标志物、血管内皮功能以及脂质过氧化物水平 ,分析其相关性并筛选与心脏事件发生较为特异的标志物。材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 :稳定性心绞痛 (SA) 2 0例 (A组 ) ,男 13例 ,女 7例 ,平均年龄 (5 9 5± 6 7)岁 ;不稳定性心绞痛 (UA) 2 0例 (B组 ) ,男 13例 ,女 7例 ,年龄(5 9 1± 10 0 )岁 ;UA合并NIDDM 2 8例 (C组 ) ,18例 ,女 10例 ,年龄 (5 9 4± 7 8)岁。上述病例包括心脏事件 (主要指心绞痛发作 )发生者 31例 (SA组 6例 ,UA组 10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观察高血压病患者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变化,探讨其易并发血栓性疾病的机制,为临床早期诊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对山东省血栓病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山东省交通医院2000—04—2004—05的1000例高血压病患者及10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浆血栓前状态(PTS)分子标志物进行检测,包括: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11-去氢血栓烷B2(11-DH—TXB2)、纤维蛋白原(FIB)、抗凝血酶(AT);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的活性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高血压病患者的血浆vWF、GMP-140、11-DH—TXB2、FIB含量,PAI—1活性及血黏度均明显升高,而AT含量、t—PA活性均明显下降,差异极其显著(P〈0.01)。随着血压升高,PTS标志物变化越显著(P〈0.05)。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存在PTS,PTS与其病情进展、血栓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血管内皮或凝血激活的分子标志物变化对早期诊断和观察血栓形成具有更敏感更特异的意义。临床上常见的肺血栓栓塞(PTE)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溶栓治疗。我们对PTE患者在不同溶栓治疗方法过程中血栓调节蛋白(TM)、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组织因子(TF)的含量进行定量检测,探讨这些分子标志物在PTE溶栓治疗过程中的变化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内皮细胞和血小板功能以及纤溶活性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60例CHF患者(CHF组)及20例健康人(正常对照组)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D-二聚体(DD)抗原水平.结果CHF患者血浆vWF、GMP-140、DD抗原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vWF和GMP-140水平与心功能状态有关.GMP-140含量与vWF抗原水平呈正相关(r=0.905,P<0.01).结论CHF患者存在内皮功能受损、血小板活性增高和纤溶活性增高,均与CHF时血栓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病患者血栓前状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通过观察高血压病患者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变化,探讨其易并发血栓性疾病的机制,为临床早期诊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山东省血栓病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山东省交通医院2000-04~2004-05的1000例高血压病患者及10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浆血栓前状态(PTS)分子标志物进行检测,包括: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11-去氢血栓烷B2(11-DH-TXB2)、纤维蛋白原(FIB)、抗凝血酶(AT);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的活性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血压病患者的血浆vWF、GMP-140、11-DH-TXB2、FIB含量,PAI-1活性及血黏度均明显升高,而AT含量、t-PA活性均明显下降,差异极其显著(P<0·01)。随着血压升高,PTS标志物变化越显著(P<0·05)。结论高血压病患者存在PTS,PTS与其病情进展、血栓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测定冠心病患者血浆Alarin水平,研究其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其他临床指标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4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4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及34例正常对照者血浆Alarin水平,分析三组间Alarin表达差异;根据造影结果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进行Gensini评分,分析Alarin与Gensini评分及其他临床指标的相关性。 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组、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浆Alarin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与稳定型心绞痛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冠心病患者血浆Alarin水平与Gensini评分、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 血浆Alarin水平在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明显增高,且其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呈正相关,提示Alarin很可能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是冠心病发病机制中的一个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浆网膜素1、内脂素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59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年龄≥60岁;冠心病组)及31例健康者(年龄≥60岁;对照组)的血浆网膜素1、内脂素浓度。依据临床症状将冠心病组分为2个亚组:稳定型心绞痛(SAP)组2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0例;依据NYHA心功能分级将冠心病组分为3个亚组:即心功能Ⅰ级组11例,心功能Ⅱ、Ⅲ级组36例,心功能Ⅳ级组12例。结果 (1)冠心病组血浆网膜素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717.63±229.11 ng/L比1115.49±361.41 ng/L,P=0.000);SAP组、UAP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780.32±273.19 ng/L比1115.49±361.41 ng/L,652.81±152.94 ng/L比1115.49±361.41 ng/L,均P<0.05)。(2)冠心病组血浆内脂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19.22±6.73 μg/L比13.31±1.69 μg/L,P=0.002),且SAP组、UAP组显著高于对照组(17.92±4.19 μg/L比13.31±1.69 μg/L,20.43±8.31 μg/L比13.31±1.69 μg/L,均P<0.05)。(3)心功能Ⅰ级组、Ⅱ和Ⅲ级组、Ⅳ级组,血浆网膜素1水平(1033.87±277.84 ng/L、676.58±137.25 ng/L、540.35±59.49 ng/L)逐渐下降,内脂素水平(13.00±1.19 μg/L、19.08±2.97 μg/L、25.23±11.30 μg/L)逐渐升高,3组之间比较这两项指标均有显著差异(均P<0.05)。(4)血浆网膜素1水平与收缩压呈显著负相关(r=-0.264,P=0.041),与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271,P=0.038);血浆内脂素水平与总胆固醇呈显著正相关(r=0.292,P=0.025),与HDLC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266,P=0.039)。(5)血浆网膜素1与内脂素水平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280,P=0.032);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网膜素1、内脂素均可能受HDLC水平的影响;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冠心病的发生中内脂素可能是危险因素。结论 (1)网膜素1水平的降低及内脂素水平的升高均可能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2)网膜素1与内脂素可能分别为保护因子及致炎因子,且均可能与脂代谢有关。(3)内脂素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前后血小板活化指标的变化,了解冠心病不同临床类型支架置入数与血小板活化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和单克隆抗体测定48例稳定型心绞痛、4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与3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中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和凝血酶敏感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并与45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作对照分析。结果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支架置入后CD62p、CD63和凝血酶敏感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支架置入前(P<0.01);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治疗前亦高于对照组(P<0.01),而稳定型心绞痛组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稳定型心绞痛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CD62p、CD63和凝血酶敏感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支架置入个数有关,置入支架越多阳性表达率越高。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存在血小板高活化状态、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以及急性血栓形成。支架置入术对冠状动脉内皮的损伤加强了血小板的活化,增加了血栓形成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高密度脂蛋白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值下降的临床意义,对冠心病患者分别进行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值测定,并与健康者作对照。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血清胆固醇值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值和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在冠心病组中,男性患者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值的下降较 性患者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白细胞介素18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测定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和稳定型心绞痛外周静脉血中白细胞介素18的浓度。观察其与心绞痛的临床相关性。方法 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0例和对照组20例。均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和超声心动图检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外周血清白细胞介素18浓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心绞痛组患者白细胞介素18浓度明显增高。冠心病左心室射血分数≤50%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18浓度显著高于左心室射血分数〉50%组的心绞痛患者。但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与稳定型心绞痛组之间白细胞介素18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白细胞介素18浓度随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和心功能降低而升高。但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无关。白细胞介素18的浓度可能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诊断及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水平及其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关系。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 5 4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5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和 2 0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血浆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水平 ,依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三支血管病变组 (n =31)、双支血管病变组 (n =18)和单支血管病变组 (n =2 0 ) ,比较各组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水平的差异和分析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与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支数的关系。结果发现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水平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 (P <0 .0 5 )和对照组 (P <0 .0 5 ) ;三支、双支血管病变组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水平高于单支血管病变组 (P <0 .0 5 ) ;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支数呈正相关 (r=0 .2 2 4 ,P <0 .0 5 )。结果提示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存在内皮功能的损害和高凝状态 ,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是识别与预测不稳定性斑块的指标。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水平受冠状动脉粥样病变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清抗丙二醛-乙醛加合物抗体IgG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87例入选患者根据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对照组30例,稳定型心绞痛组1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12例,急性心肌梗死组30例。应用ELISA测定血清抗丙二醛-乙醛加合物抗体IgG水平。结果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抗丙二醛-乙醛加合物抗体Ig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清抗丙二醛-乙醛加合物抗体IgG水平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P0.05),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抗丙二醛-乙醛加合物抗体IgG水平和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明显相关,对冠心病尤其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有很好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8.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心绞痛患者血清B型钠尿肽水平,评估其对心功能以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稳定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8例,根据NYHA标准分为心功能Ⅰ~Ⅳ级,采用免疫荧光法定量测定患者血清B型钠尿肽水平,彩色超声心动检查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分析B型钠尿肽的水平与不同病情的关系。结果 B型钠尿肽水平随着病情加重而逐渐升高,它与心功能级别、冠状动脉的病变呈正相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结论 B型钠尿肽是检测心力衰竭和冠状动脉病变的重要指标,对临床病情的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2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和15例正常老年人血清内源性洋地黄样因子(EDF)浓度。结果发现:AMI患者血清EDF浓度明显高于正常老年人和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均<0.01),合并心房纤(?)者血清EDF浓度明显低于窦性节律者(P<0.01),血清EDF浓度与血钠浓度呈明显正相关(r=0.4783,P<0.05)。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血液中单核细胞分化为巨噬细胞并荷脂后胆固醇流出的影响机制。方法分离冠心病患者(试验组)和正常人群(对照组)外周静脉血中单核细胞,并用佛波酯诱导为巨噬细胞,收集分离血清,检测各项血脂指标并备用。细胞用[3H]胆固醇处理24 h使其荷脂,然后分为四组:对照组+正常血清、对照组+高脂血清、试验组+正常血清及试验组+高脂血清。分别检测ABCA1、ABCG1表达及胆固醇流出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单核/巨噬细胞胆固醇流出能力受损,油红O染色显示细胞内脂质蓄积增加,细胞内胆固醇流出减少,但ABCA1和ABCG1的表达改变不明显。与正常血清比较,试验组及对照组中高脂血清明显影响胆固醇流出能力,细胞内脂质蓄积增加,细胞内胆固醇流出减少,但不影响ABCA1和ABCG1的表达。结论冠心病患者巨噬细胞胆固醇流出能力受损,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