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姚秀芝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4):78-79
目的 探讨尼卡地平对重度子痫前期的血压控制效果.方法 对我院产科收治的206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103例)采用尼卡地平联合硫酸镁,B组(103例)采用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观察2组血压变化,孕妇心率等情况.结果 A组与B组用药1 h、24 h、48 h后,平均动脉压下降明显,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尼卡地平对脆性X综合征动物模型(FMR1基因敲除小鼠)的治疗效果及行为学评价.方法 成年野生型和FMR1基因敲除鼠(各8只)随机分为尼卡地平治疗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各4只).使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脆性X综合征模型小鼠尼卡地平治疗30 d后对学习记忆的影响,并应用旷场行为实验和孔板探究实验研究治疗前后精神情绪与自主行为的改变.结果 Morris水迷宫实验表明,与野生型小鼠比较,FMR1基因敲除小鼠找到迷宫平台潜伏时间延长,通过平台区域的次数下降;旷场行为实验与孔板探究实验结果显示,模型小鼠探索性行为、自主活动明显增加.尼卡地平治疗后,与模型小鼠对照组比较,模型小鼠治疗组Morris水迷宫实验未见明显改变,而自发活动显著减少(P<0.05).结论 FMR1基因敲除小鼠存在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障碍,自主活动亢进,尼卡地平对学习记忆的改善无明显作用,但可减少其自主活动的高兴奋性,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尼卡地平对戊四唑化学性点燃的拮抗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尼卡地平对大鼠戊四唑(PTZ)化学性点燃(kindling)的拮抗作用。方法:建立大鼠PTZ化学性点燃模型,观察尼卡地平对PTZ点燃发展进程和点燃发作的影响。结果:尼卡地平2mg·kg~(-1)ip明显抑制PTZ点燃的发展进程(P<0.001);2~20mg·kg~(-1)ip显著抑制PTZ点燃发作(P<0.01)。并呈量效关系;尼卡地平20mg·kg~(-1)ip对小鼠PTZ惊厥有保护作用(P<0.01)。结论:尼卡地平对PTZ化学性点燃的发展和发作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4.
5.
王向军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0):43-45
目的探讨热疗对提高人神经胶质瘤细胞U251阿霉素敏感性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将U251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化疗组、热疗组及热疗+化疗组分别进行相应处理。48h后采用台盼蓝拒染法检测细胞存活率,使用SRB检测肿瘤细胞抑制率,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细胞表面P-gp蛋白和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以作用48h的IC 50值作为实验的工作浓度。结果化疗及热疗对U251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P<0.01),热疗+化疗组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热疗组、化疗组及热疗+化疗组的细胞凋亡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gp蛋白及Bcl-2蛋白表达均下降,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热疗联合阿霉素化疗能增强对U251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提高肿瘤细胞的凋亡率,通过联合热疗有效下调P-gp及Bcl-2蛋白的表达,提高U251细胞对阿霉素化疗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制一种可生物降解的肿瘤间质内缓释化疗系统,提高和维持胶质瘤内药物浓度,降低全身毒副作用。方法应用聚乳酸和盐酸阿霉素制成聚乳酸-阿霉素缓释片,经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其缓释速率,动物实验检测其生物相容性、体内杀瘤效果和全身毒副作用。结果 该缓释系统7天可将C6胶质瘤动物模型皮下肿瘤全部杀灭,骨髓抑制较同剂量静脉给药减少50%,且程度较轻,无死亡率,无胃肠道反应,脱毛现象减少60%,对正常组织细胞无刺激损害。结论聚乳酸-阿霉素缓释系统杀瘤效果肯定,毒副作用少,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p16基因在脑胶质瘤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与脑胶质瘤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脂质体,磷酸钙+DMSO休克转染的方法,分别将外源野生型p16基因导入胶质瘤细胞株U251,SWO,观察p16基因短暂转染与长期稳定转染对胶质瘤细胞的作用,并筛选阳性克隆。同时以空载体质粒pCDNA3为对照,免疫组化,Northern杂交检测p16基因表达,对转染后细胞生长的抑制,细胞周期,凋亡及裸鼠致瘤能力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外源p16基因的高水平表达显著抑制了胶质瘤U251,SWO细胞的生长,克隆形成率减少,肿瘤细胞发生了G1期阻滞,p16基因短暂转染可诱导胶质瘤细胞凋亡,而长期稳定转染无明显的凋亡诱导作用。结论:外源野生型p16基因可抑制胶质瘤细胞恶性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肿瘤细胞的异质性特点与p16基因转染后的“自然选择”作用可能是p16基因长期稳定转染无明显凋亡诱导作用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制一种可生物降解的肿瘤间质内缓释化疗系统,提高和维持胶质瘤内药物浓度,降低全身毒副作用。方法 应用聚乳酸和盐酸阿霉素制成聚乳酸-阿霉素缓释片,经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其缓释速度,动物实验检测其生物相容性,体内杀瘤和全身毒副作用。结果 该缓释系统7天可将C6胶质瘤动物模型皮下肿瘤全部杀灭,骨髓抑制较同剂量静脉给药减少50%,且程度较轻,无死亡率,无胃肠道反应,脱毛现象减少60%,对正常组织和细胞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半枝莲提取物(ESB)对人恶性胶质瘤U251细胞体外增殖、凋亡和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方法 以50、25、12.5、6.25、3.125、1.5625 mg/mL ESB分别作用体外培养的人恶性胶质瘤U251细胞24、48、72 h,同时设空白对照组,应用MTT法检测ESB对U251细胞增殖的影响,AnnexinV/PI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TRAP-PC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U251细胞端粒酶的活性. 结果 MrT检测结果显示ESB浓度、作用时间因素的交互效应(F=59.908,P=0.000),50 mg/mL ESB作用72 h时对U251细胞的抑制率最大;AnnexinV/PI染色检测显示浓度、时间因素的交互效应(F=6.548,P=0.000),25 mg/mL ESB作用72 h时U251细胞的凋亡率最大;TRAP-RCR ELISA法检测显示ESB浓度、时间因素的交互效应(F=138.433,P=0.000),50 mg/mL浓度ESB作用72 h时U251细胞端粒酶活性最小;细胞端粒酶活性与凋亡率之间呈负相关关系(r=-0.785,P=0.037),与细胞抑制率之间也呈负相关关系(r=-0.278,P=0.042). 结论 ESB可能通过下调端粒酶活性抑制U251细胞的增殖、诱导U251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
cAMP类似物对人恶性胶质瘤细胞BT325增殖与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cAMP类似物8-Br-cAMP对人恶性胶质细胞BT325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在人恶性胶质瘤细胞BT325中加终浓度为10-5mol/L的8-Br-cAMP体外培育24h后,应用酸解DNA及甲绿派洛宁染色技术在同一标本上鉴别增殖型细胞和分化型细胞。结果:8-Br-cAMP处理组增殖型细胞占67%,分化型细胞占33%;而对照组增殖型细胞占85%,分化型占15%。结论:8-Br-cAMP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AMP类似物8-Br-AMP对人恶性胶质瘤TJ899细胞EGFR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组培养TJ899细胞,采用斑点印迹技术对观察实验组与对照组TJ899细胞EGFR基因表达情况。结果:加8-Br-cAMP处理的实验组较不加8-Br-cAMP处理的对照组TJ899细胞EGFR基因表达降低。结论:8-Br-cAMP可下调TJ899细胞EGFR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12.
加热对恶性胶质瘤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探索加热治疗胶质瘤的机理,本文对加热引起恶性胶质瘤细胞的多重生物学效应做了研究。方法:用M.T.T.法测定胶质瘤细胞存活率;用Ki-67抗增殖细胞核抗原单克隆抗体,通过免疫组织化学ABC染色分析胶质瘤细胞的增殖活性;用划痕染料示踪技术观察胶质瘤细胞的细胞间隙连接通讯。结果:加热能抑制胶质瘤的存活率和增殖活性,并能促进细胞间隙连接通讯的增强。在41℃~45℃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这些作用越明显。结论:恶性胶质瘤对加热有良好的敏感性,为加热治疗胶质瘤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应用RNA干扰(RNAi)技术敲低Dicer酶后,在体外对U251人胶质瘤细胞生物学特征的影响.方法 构建针对Dicer基因的小分子干扰RNA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rAd-Dicer)转染至U251细胞.应用RT-PCR检测Dicer mRNA水平的变化,应用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Dicer基因在蛋白水平的变化,并对肿瘤细胞中相关功能蛋白的表达进行分析比较.应用MTT法、流式细胞术和Transwell方法评价肿瘤细胞转染前后生物学行为的变化.结果 rAd-Dicer可显著抑制U251细胞Dicer基因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control)和阴性对照组(rAd-HK)比较,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p-AKT,MMP2/9,PCNA,Cyclin a,VEGF,CD34功能蛋白在rAd-Dicer转染组细胞中表达明显上调;细胞周期结果表明rAd-Dicer转染组进入S期的细胞数增加了 14.1%~15.3%,MTT和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rAd-Dicer转染组细胞增殖速率和体外侵袭能力显著增强.结论 敲低Dicer酶表达后,U251细胞表型具有更为恶性转化的倾向,由此初步推测全面抑制细胞microRNAs表达有可能促进肿瘤生成.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knocking down Dicer by RNAi on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glioma cells U251 in vitro.Methods The recombinant adenovirus expression vector which contained short hairpin RNA targeting Dicer (rAd-Dicer) was transfected into U251 cells.The silencing effect of RNAi on Dicer expression was identified by RT- PCR,immumofluorecence staining and Western blot.Western blot was also undertaken to analyze the expression of some functional proteins.The biological behavior changes of U251 cells trasfected by rAd- Dicer were evaluated by MTT,FCM and transwell assay.Methods rAd-Dicer dramatically down- regulated the expression of Dier in U251 cells.As compared with parental and rAd- HK transfected cells,the protein expression of p- AKT,MMP2/9,PCNA,Cyclin a,VEGF,CD34 were up- regulated in rAd-Dicer treated cells.Decreased dicer expression in rAd-Dicer transfected cells was accompanied by 14.1% to 15.3% increase in U251 cells in S phase.Meanwhile,the proliferation and invasive activity were significantly enhanced in rAd-Dicer transfected cells by the MTT and transwell assay.Conclusion Knockdown of dicer renders the U251 cells more malignant transformation.This preliminary finding suggests that global lowering expression of microRNAs may have an oncogenic role.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5-氟胞嘧啶诱导基因修饰型内皮祖细胞群发生自身死亡及其旁效应对共培养人脑胶质瘤细胞系U251的杀伤作用。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经体外诱导培养的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经转染获得基因修饰型内皮祖细胞。RT-PCR法鉴定胞嘧啶脱氨酶(CD)基因在基因修饰型内皮祖细胞中的表达变化,观察野生型和基因修饰型内皮祖细胞在不同浓度5-氟胞嘧啶作用下的细胞存活率,以及基因修饰型内皮祖细胞所诱导的旁效应。结果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CEA-CD-CAUP转染成功,CD基因在基因修饰型内皮祖细胞中表达阳性;在不同浓度5-氟胞嘧啶(0.01~1000.00μg/ml)作用下,基因修饰型内皮祖细胞存活率低于野生型内皮祖细胞,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比例的基因修饰型内皮祖细胞与人脑胶质瘤细胞系U251共培养72h后,其细胞生长抑制率均高于基因修饰型内皮祖细胞所占的比例,当基因修饰型内皮祖细胞比例占细胞总数的50%时,细胞生长抑制率即已>80%。结论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转染CD基因后,在5-氟胞嘧啶的作用下可发生自身死亡并触发旁效应而杀伤共培养的人脑胶质瘤细胞系U251细胞,为抗血管生成药物与自杀基因联合应用治疗恶性胶质瘤的体内实验及后续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表达靶向抑制survivin基因的三个短发夹结构(shRNA)的RNA干扰载体,使其在胶质瘤细胞发挥干扰效应。方法在survivin全长序列中选取设计3条19个核苷酸靶序列,2条反向重复序列,间以9个核苷酸的茎环序列,加上对应酶切位点,形成3条shRNA的DNA模板,分别克隆到3个干扰载体pG1,pG2和pG3上:采用分布酶切连接的方法,分别将U6启动子以及下游的后2个shRNA模板酶切下来,依次连接到pG1对应酶切位点,构建出含有3条shRNA模板且能独立编码shRNA的重组干扰载体pGenesil-survivin,测序鉴定:将干扰质粒导入到胶质瘤细胞U251,分别采用RT-PCR以及Western Bloting从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干扰后效果。结果重组的干扰载体含有3条正确的shRNA模板;RT-PCR以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survivin的mRNA转录水平以及蛋白水平的表达均得到显著抑制。结论编码3条shRNA的干扰载体pGenesil-survivin介导的RNA干扰技术(RNAi)可以显著的靶向抑制survivin基因在人胶质瘤细胞U251中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反义hTR治疗联合Tamoxifen增强对人胶质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Tamoxifen单独或联合端粒酶反义RNA(hTR)治疗对胶质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Tamoxifen单独或联合hTR反义cDNA作用于人胶质瘤细胞系TJ905细胞.用MTT法、TRAP法、TUNEL法、免疫组化法等检测效果。结果Tamoxifen、反义hTR治疗都能抑制TJ905细胞生长,7d后细胞生存率分别为38.6%(TAM浓度为15mM)、52.8%,以二者联合应用抑制作用最强,细胞生存率为20.6%;凋亡指数明显增加,胶质瘤细胞内端粒酶活性、PKC和IGF-1的表达被抑制。结论hTR反义治疗联合Tamoxifen能通过抑制PKC和IGF-1表达增强对胶质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观察8-Cl-cAMP对人恶性胶质瘤TJ899XLEQ c-myc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组培养TJ899细胞,采用原位杂交方法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TJ899细胞c-myc基因表达情况。结果:加8-Cl-cAMP的实验组校不加8-Cl-cAMP的对照组TJ899细胞c-myc基因表达降低。结论:8-Cl-cAMP可下调TJ899细胞c-myc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对人脑SHG-44胶质瘤细胞株的增殖抑制及诱导凋亡机制.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As2O3与体外培养的SHG-44胶质瘤细胞相互作用后,采用MTT比色法检测As2O3对胶质瘤细胞的增殖抑制;倒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吉姆萨及Hochest33258染色后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及对SHG-44胶质瘤细胞周期影响.结果 MTT比色法检测到As2O3对SHG-44胶质瘤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倒置显微镜及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给药组细胞生长密度低以及出现细胞凋亡的特征性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到给药组细胞凋亡比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并具有剂量依赖性及时间依赖性,同时将胶质瘤细胞阻滞在S期,抑制了细胞周期的进程.结论 As2O3对SHG-44胶质瘤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诱导SHG-44胶质瘤细胞的凋亡,并抑制细胞周期进程. 相似文献
20.
细胞膜钾离子通道的活动与胶质瘤的增殖与侵袭特性有密切关系[1].人恶性胶质瘤细胞株SHG-44经常被用于各种研究.鉴于SHG-44细胞株上钾离子通道的重要意义,我们以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方式来研究此细胞膜上钾离子通道的特性及药物调控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