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剖宫产术中缩宫素诱导的镇痛、子宫收缩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6月在本院进行剖宫产手术孕妇96例,手术过程中静脉给予右美托咪定为右美托咪定组或生理盐水为对照组,每组48例。评估两组麻醉前(T0)、麻醉后10 min(T1)、右美托咪定后10 min(T2)和手术结束时(T3)的心率(HR)、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视觉模拟(VAS)评分、Ramsay评分以及子宫收缩强度,记录两组术中不良反应。结果:两组与T0比较,T1、T2、T3时HR、SBP和DBP均有波动,且在使用右美托咪定和缩宫素后表现尤为明显,右美托咪定组比对照组更明显;T2、T3时右美托咪定组宫缩痛VAS评分(0.78±0.51分、0.88±0.41分)低于对照组(2.08±1.01分、2.45±0.87分),Ransay评分(2.45±1.04分、2.41±0.78分)高于对照组(1.47±0.88分、1.45±0.55分)(均P<0.05);子宫收缩评分无差异(P>0.05);右美托咪定组发生恶心(10.4%)、呕吐(2.1%)和低血压(27.1%)比例均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人椎管内麻醉中应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镇静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我院接受椎管内麻醉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椎管内麻醉后观察组静脉滴注给予小剂量的右美托咪定,对照组给予同等体积的0.9%的氯化钠注射液。观测2组患者手术过程中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情况及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记录2组患者给药后不同时间点的镇静评分。结果 2组患者手术过程中HR、MAP、SPO2监测正常,未见不良反应发生。观察组患者各时间点的镇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小剂量右美托咪定用于老年人椎管内麻醉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美托咪啶复合罗哌卡因对剖宫产孕妇的血流动力学及麻醉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产科2016年1-7月接收的68例剖宫产术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联合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均硬膜外注射适量罗哌卡因,联合组同时加用小剂量右美托咪啶(25μg),对照两组产妇的血流动力学水平和临床麻醉效果。结果:两组T0、T1、T3时的HR、MAP、SpO_2无差异(P0.05);T2时对照组HR大于联合组,而MAP、SpO_2低于联合组(P0.05);两组麻醉平面、麻醉时间、肌松满意度评分无差异(P0.05);联合组产妇术后苏醒时间、自主排尿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无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应用小剂量美托咪啶复合罗哌卡因麻醉效果更佳,可有效稳定产妇血流动力学,提升麻醉质量,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4.
《现代医院》2017,(11):1692-1694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术后盐酸右美托咪啶联合咪唑安定的镇静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因先天性心脏病行体外循环术的患儿12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咪唑安定组、联合用药组,每组40例。比较3组患儿的桡动脉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药物起效时间、苏醒时间、Ramsay评分。结果联合用药组患儿的药物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右美托咪啶组及咪唑安定组(均P<0.01),3组患儿的苏醒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用药组患儿的MAP、HR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均P<0.01)。联合用药组患儿术中和术后的Ramsay评分显著优于右美托咪啶组及咪唑安定组(均P<0.05)。结论盐酸右美托咪定联合咪唑安定的镇静效果优于单独使用咪唑安定及右美托咪啶,对减少手术时间、维持患儿血流动力学稳定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与罗哌卡因联合对脊柱后路手术超前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9月佛山市健翔医院107例脊柱后路手术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麻醉方式将入选的患者分为对照组34例、A组38例及B组35例,A组持续给予右美托咪定至手术结束,B组持续给予盐酸右美托咪定至术后24h,术后3组均于切口给予罗哌卡因局部浸润麻醉,比较各组患者不同麻醉时间点MAP、HR及SpO_2等指标变化及术后镇痛效果。结果 B组T3~T5各时点MAP低于A组;B组T3-T5各时点HR较A组降低;B组拔管后6、24、48 h VAS评分较A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与罗哌卡因联合应用可有效减轻脊柱后路手术的术后疼痛,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腑性脑病合并躁动患者镇静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35例肺性脑病并躁动患者,观察右美托咪定应用前及应用期间不同时间点的MAP、HR、RR、SaO2、PaO2、PaCO2,然后进行比较。结果用药后5rainMAP明显高于用药前(P〈0.05),10min后MAP较用药前下降(P〈0.05)。R、HR在用药5min后较用药前明显下降(P〈0.05),SaO2、PaO2在用药10min后显著上升(P〈0.05)。PaCO2在用药30min后明显下降,(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肺性脑病合并躁动患者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硬膜外给药辅助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丽水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产妇120例,将产妇随机分成4组:每组30例。对照组1μg/kg芬太尼组(C组),0.5μg/kg右美托咪定组(D1组),1μg/kg右美托咪定组(D2组),2μg/kg右美托咪定组(D3组);记录产妇各产程持续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和使用缩宫素情况;在硬膜外开始起效后每15min记录VAS的镇痛评分;记录产妇分娩后的满意度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镇痛后的15、30、45 min,4组产妇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D1组产妇产程时间最短、药物用量最少,4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组产妇在Apagr评分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D1、D2、D3组产妇满意均优于C组产妇(P<0.05)。C组产妇不良反应率高于其他3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0.5μg/kg联合罗哌卡因分娩镇痛效果优于芬太尼组。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既能够起到镇痛、镇静的效果,同时又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出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和探讨在老年患者腰-硬联合麻醉手术中,采用右美托咪定进行镇静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自2012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腰-硬联合麻醉手术的老年患者94例。按照入院治疗时间将他们进行随机分组,即对照组47例患者,观察组47例患者。采用常规镇静方法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中的镇静治疗:采用右美托咪定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中的镇静治疗,并统计、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手术治疗中的镇静效果。结果经过分析比较显示,在服用右美托咪定后,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的RR指标、HR指标和MAP指标均较之麻醉前有所下降趋势,尤其是HR指标和MAP指标的下降趋势明显,服药前后比较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服药后的Ramsay评分要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患者,特别是用药后的15min-60min时较为突出,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腰-硬联合麻醉的手术过程中,采用右美托咪定进行镇静治疗,能够有效的稳定患者的血液循环,抑制应激反应、提高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并比较应用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定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肢手术中对患者的镇静效果。方法选取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75例患者,根据不同剂量的麻醉方案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均进行消毒处理及常规治疗,对照组37例在此基础上采用右美托咪定0.25μg/kg,研究组38例则采用右美托咪定0.5μg/kg。记录用药前(A_0)、用药5 min(A_1)、用药30 min(A_2)、用药1 h(A_3)及手术结束时(A_4)的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等指标及术中的镇静效果。结果对照组A_1、A_2、A_3及A_4的HR、MAP、RR指标均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用药5 min(A_1)、用药30 min(A_2)、用药1 h(A_3)以及手术结束时(A_4)的镇静效果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具有抑制交感神经、镇痛、镇静的作用,给予下肢手术患者0.5μg/kg剂量的右美托咪定在腰硬联合麻醉术中具有较佳的镇静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8年1月在医院择期行ERCP治疗的患者90例,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麻醉,试验组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丙泊酚用量、术后苏醒时间、血流动力学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警觉/镇静评分(OAA/S)、丙泊酚用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用药前(T0),两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试验组用药10 min后(T1)、用药20 min后(T2)、手术结束时(T3) MAP、HR、RR变化幅度较对照组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ERCP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麻醉具有良好的镇静效果,术中患者血流动力学较为稳定,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减少丙泊酚使用量不影响苏醒时间。  相似文献   

11.
12.
微囊藻毒素毒理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日益严重及藻类水华的频繁暴发已成为全球广泛关注的环境问题.而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MCs)是在蓝藻水华污染中出现频率最高、造成危害最严重的一种环七肽肝毒素.目前,蓝藻水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MCs对水产动物及哺乳动物造成的伤害.大量研究表明,作为肝毒素的MCs具有稳定性,不但能够在生物链中积累...  相似文献   

13.
医院总值班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适应新的工时制和解决好“五一”、“十一”、“春节”休假时间较长的问题 ,我院对总值班工作进行了一些改革。医院总值班是医院在节假日和夜间的临时最高行政指挥 ,负责处理医院 8小时正常上班以外临时发生的一切事情 ,履行院领导职责 ,临时主持协调医院工作 ,保证医院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 8小时以外期间 ,医院各科室只留有少数值班人员 ,而医院负有重大的保护人民健康的责任。因此 ,在这段医院管理比较薄弱的时间里 ,总值班的责任是不言而喻的 ,特别是实行 5天工作制和新的节假日时间以来 ,做好医院总值班工作显得更为重要。1 总值…  相似文献   

14.
由于红包现象成因的复杂性,决定了治理红包的措施必然是综合的、多方面的,而目前治理红包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重堵轻疏”,偏重对红色现象的处罚,最近国家卫生部又规定:“收受红包一次,停止执业6个月,两次吊销执业资格,索要红包一次,吊销执业资格”。但笔者认为: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必须标本兼治,重点是加强人力资本管理,采取合理的办法,减少租值消散,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合理调配卫生资源,打破卫生行业的垄断地位,提高医疗服务信息的透明度,在些基础上完善各种监督、处罚机制,才能最级从根本上解决红包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多频探测音对某些单一低频耳导抗测试所不敏感病变的鉴别(如:传导链中断,耳硬化症等)。方法:在原有单一低频SY—IA声阻抗中耳功能分析仪的基础上,重点对多频探测音产生电路、恒压声控系统、微处理器控制系统及多频声导抗及相位角检测电路进行了研究与设计。结果:运用多频耳声导抗测试系统可以分别在不同频率探测音下对正常耳、鼓膜松弛耳和听骨链中断耳进行声导抗检测和相位角检测。结论:实验结果表明,基于ARM系统的多频耳声导抗测试系统可以为某些单一低频耳声导抗测试所不敏感病变的鉴别提供进一步的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6.
17.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对医疗行为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后,医生对《条例》的认知和评价,以及由此对医疗行为产生的影响。方法:自行设计问卷,随机抽样100位医生进行调查。结果:57.9%的医生认为《条例》的鉴定程序较《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合理;大部分被调查者认为《条例》公布后,工作压力加大,相应的自我保护意识和保护行为增加;调查结果与医院等、职称、年龄、学历等因素有一定的关联。结论:医务人员应加强对《条例》的学习和正确理解,认真执行《条例》,积极改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8.
19.
20.
过度医疗已成为社会热点,涉及医疗领域诸多问题。本文在分析过度医疗构成要件及其存在原因的基础上,从完善监管的角度入手,着眼于探讨过度医疗的遏制之道。建议从以下几方面改善监管以治理过度医疗:一是健全医疗机构的法人治理结构;二是改革政府监管机制,主要包括实施正当的监管程序、监管影响评价程序等;三是强化行业自我监督机制;四是实施替代性监管策略,主要是改革医疗付费方式;五是保障公众和舆论对于监管的监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