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优化桑黄子实体总多糖的提取工艺并初步分析其单糖组成。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总多糖含量。以总多糖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料液比对桑黄子实体总多糖微波提取工艺的影响,利用TLC初步确定不同产地和树种桑黄总多糖的单糖组成。结果:最佳提取条件为加50倍量水提取5次,每次15 min。东北桑树、东北白桦树、甘肃桑树及湖南桑树桑黄中总多糖提取率分别为5.37%,2.21%,3.04%,3.35%,均含有半乳糖和葡萄糖;山东桑树桑黄总多糖提取率2.77%,含有木糖、半乳糖、葡萄糖和乳糖;未知来源桑树桑黄中总多糖提取率3.58%,含有葡萄糖。结论:微波提取法稳定性好、提取率高。东北桑树桑黄中总多糖含量较高,可初步确定桑黄子实体总多糖中均含有葡萄糖。  相似文献   

2.
目的:测定并考察玄参炮制前后多糖的含量变化,以探讨玄参的炮制机理。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玄参炮制前后多糖的含量。结果:生品总糖含量为64.89%,得率为9.74%;制品总糖含量为65.90%,得率为7.89%,较生品多糖得率下降了19.02%。结论:玄参经蒸制后,多糖得率降低。实验结果为探讨玄参炮制机理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山茱萸炮制前后多糖的含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测定并考察山茱萸炮制前后多糖的含量变化,以探讨山茱萸的炮制机理.方法 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山茱萸炮制前后多糖的含量.结果 生品总糖含量为51.41%,得率为10.12%;制品总糖含量为53.10%,得率为5.91%,较生品多糖得率下降了41.60%.结论 山茱萸经酒蒸制后,多糖得率降低.实验结果为探讨山茱萸炮制机理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李晓琳  王敏  刘红彦  黄璐琦  王飞  吴志刚 《中草药》2008,39(8):1251-1253
目的比较道地产区不同品种地黄中多糖的量。方法苯酚-硫酸比色法,线性范围5.3~106.0μg/mL(r=0.999 7)。结果以葡萄糖计,北京1号、大红袍、红薯王、北京2号、9302、狮子头、金状元、85-5地黄中多糖质量分数分别为:12.73%、10.04%、8.32%、7.10%、4.87%、4.11%、2.48%、1.58%。结论不同品种地黄中多糖的量差异明显,其中以北京1号中多糖的量最高。  相似文献   

5.
地黄炮制前后总多糖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硫酸—苯酚法测定生地黄及其炮制品中多糖的含量 ,结果表明 :生地黄中含多糖为 16.5 9% ,其炮制品熟地黄含多糖为 3.33%。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化柴胡总多糖的提取工艺,比较不同炮制品中总多糖的含量差异,为该有效部位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总多糖含量,检测波长485 nm。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优选柴胡总多糖的提取工艺,考察提取温度、料水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总多糖得率的影响。测定柴胡不同炮制品中总多糖的含量。结果:各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顺序为提取温度提取次数料液比提取时间。柴胡总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加50倍量水在100℃下提取2次,每次2 h。可溶性总多糖提取率最高达19.39%,柴胡生品、清炒柴胡、酒炙柴胡、酒拌柴胡、醋炙柴胡、醋拌柴胡、鳖血炒柴胡中总多糖质量分数9.82%~20.82%。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合理可靠、重复性好,为柴胡总多糖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炮制对中药中多糖含量的影响。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并对其结果进行归纳分析。结果:炮制影响中药中多糖含量,多糖含量随炮制方法的不同而增加或减少。结论:中药制剂及临床应用应根据用药目的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中药炮制品。  相似文献   

8.
芦笋多糖提取、单糖组分分析及定量测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提取芦笋多糖,纯化后分析其单糖组分并测定总糖,为今后芦笋多糖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水提醇沉法提取粗多糖,Sevage法除蛋白,H2O2脱色,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测定单糖组成,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结果芦笋粗多糖主要单糖组成为木糖、果糖、鼠李糖、阿拉伯糖、半乳糖,其质量分数分别为3.44%、7.92%、10.52%、17.15%、41.85%。以单糖混合物为对照品测得粗多糖中总糖的质量分数为79.14%。结论高效毛细管电泳分离度高,可用于单糖组分分析;苯酚-硫酸法实验操作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芦笋多糖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改进金英黄归汤的制备工艺,为提高金英黄归汤中总多糖的含量和提升该制剂品质提供参考。方法:金英黄归汤原制备工艺中删除石油醚的萃取步骤,将70%,75%及80%逐步醇沉改为80%一步醇沉,通过GC-MS联用仪分析金英黄归汤总多糖中单糖组分,程序升温(初始温度60℃,保持2 min,以20℃·min-1升温至180℃,保持30 min,以10℃·min-1升温至260℃,运行46 min),汽化室温度250℃,载气为高纯氦气(99.999%),柱前压5.27×104Pa,载气流量1.0 m L·min-1,溶剂延迟时间7.0 min。离子源温度230℃,四极杆温度150℃,电子能量70 e V,发射电流34.6μA,接口温度280℃。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比较了改进前后金英黄归汤中总多糖的含量差异。结果:工艺改进前后金英黄归汤中总多糖的单糖组分均为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摩尔分数比分别为0.08∶0.08∶0.02∶0.03∶1∶0.04,0.05∶0.07∶0.02∶0.05∶1∶0.08。工艺改进前后总多糖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1.52,22.69 g·L-1。结论:建立的总多糖检测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金英黄归汤中总多糖的含量测定,工艺改进有利于提高该制剂中多糖类成分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该研究旨在通过乙酸酐法研究合成乙酰化地黄多糖,优化其工艺参数并评估乙酰化多糖的抗氧化活性。以地黄多糖乙酰基的取代度(Ds)为评判依据,考察投料比(乙酸酐-地黄多糖)、反应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对反应结果的影响。结合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法优化了合成乙酰化地黄多糖的工艺参数。采用红外光谱(IR)和扫描电镜(SEM)初步分析了乙酰化地黄多糖的结构特征,并进一步考察了乙酰化地黄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性。结果显示,合成乙酰化地黄多糖的最佳条件是乙酸酐-地黄多糖2.70,反应时间3.0 h,温度48℃,在此工艺条件下,乙酰化地黄多糖的Ds为0.327。IR和SEM的实验结果显示地黄多糖乙酰化成功。体外抗氧化性实验表明:相较于未经乙酰化修饰的地黄多糖,乙酰化地黄多糖的抗氧化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该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应用地黄多糖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中成药》2016,(11)
目的探讨10种加工方法对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10种方法对鲜地黄进行加工,以梓醇、毛蕊花糖苷、总多糖、总氨基酸、果糖、蔗糖、棉籽糖、水苏糖、水浸出物、醇浸出物含有量为评价指标,SPSS20.0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和方差分析(ANOVA)。结果主成分综合得分依次为电热鼓风干燥远红外干燥煤双层烘焙煤单层烘焙70℃热风干燥微波切片电热鼓风干燥切片微波干燥远红外干燥切片冷冻干燥。随着加工温度升高,总氨基酸含有量降低;随着加工时间增加,梓醇、棉籽糖、水苏糖含有量降低,果糖和蔗糖升高;总多糖、毛蕊花糖苷、水浸出物、醇浸出物含有量无明显变化规律。结论采用电热鼓风干燥法加工的地黄质量较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地黄中梓醇含量。方法:薄层扫描法,展开剂为氯仿-甲醇-水(7∶4∶0.5),显色剂为10%硫酸-乙醇,扫描波长为413nm。结果:回归方程:Y=621.76X+118.69,r=0.9966,平均回收率为99.10%,RSD=2.50%。结论:河南温县产地黄中梓醇含量较高,山东嘉祥产地黄中梓醇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13.
《中成药》2015,(6)
目的建立HPLC-ELSD法对破壁灵芝孢子粉中多糖的单糖组成进行分析。方法采用Shodex Asahipak NH2P-50 4E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83∶17);体积流量1.0 m L/min;进样量10μL;柱温30℃;ELSD检测条件为漂移管温度85℃,载气体积流量2.0 m L/min。结果岩藻糖、阿拉伯糖、木糖、果糖、氨基半乳糖、氨基葡萄糖、甘露糖、半乳糖和葡萄糖的进样量对数与峰面积对数在一定范围内均呈现出较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均在87.5%~97.4%之间,而且RSD(n=6)均小于2%。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分离效果好,可用于破壁灵芝孢子粉多糖的单糖组成分析。  相似文献   

14.
野生地黄种内遗传多样性的RAPD,ISSR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野生地黄群落之间的遗传差异类型,比较RAPD和ISSR分子标记在分析地黄野生种质遗传多样性中的应用。方法:应用RAPD和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55份地黄材料进行了遗传差异分析。结果:平均每条RAPD引物扩增出1600条带,平均每条ISSR引物扩增出1908条带,多态性位点百分率分别为8958%和9432%;聚类分析表明,55份地黄分成7大类群。结论:野生地黄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不同地理居群的相似性为063~098;ISSR标记比RAPD标记能检测到地黄种内更高的遗传差异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优选出地黄中梓醇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梓醇含量为指标,利用 L9(34)正交实验法,以乙醇浓度、提取次数、加醇倍数、提取时间为因素,每个因素取3个水平,进行实验,来确定最佳制备工艺.结果最佳工艺为12倍量95%乙醇提取2次,1 h/次.结论经优化后工艺条件可靠,适合地黄中梓醇的提取工艺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地黄寡糖抗糖尿病药理作用及机制研究回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医学对糖代谢的过程及其调节机制已较明确,并正在走向深入。糖代谢是机体自稳机能(homoostasis)的一个重要方面,Besedovsky等(1977)以神经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物质基础为依据,提出了“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neuroenctocrine-immuno-modulation,NIM)网络学说,这个学说的实质是机体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具有共  相似文献   

17.
地黄梓醇降糖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研究地黄梓醇对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方法雄性KM小鼠尾静脉注射四氧嘧啶60 mg/kg建立糖尿病动物模型.梓醇以200,100,50 mg/kg剂量灌胃给药2周,观察其对糖尿病小鼠血糖、血脂和糖耐量的影响.结果梓醇能明显降低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水平、改善糖耐量和血脂水平,并且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地黄梓醇对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小鼠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近几年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总结了种质、产地、栽培措施、采收加工等栽培技术对地黄药材质量及显微结构的影响,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地黄的高产优质栽培以及现代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从地黄叶中分离纯化多糖,并对其进行结构和活性的研究。方法采用DEAE-52树脂和葡聚糖凝胶对地黄叶多糖进行分离纯化,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最后利用脾细胞增殖试验研究了地黄叶多糖的免疫功能。结果从地黄叶中分离纯化得到了三种均一多糖(RGLPW,RGLPS1和RGLPS2),其中RGLPW为中性多糖,RGLPS1和RGLPS2为酸性多糖。免疫学活性实验表明,RGLPW和RGLPS2有着明显促进脾细胞增殖作用。结论 RGLPW和RGLPS2具有增强机体免疫作用,可以作为功能性食品或者药品添加剂。  相似文献   

20.
地黄及其炮制品微量元素的分析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地黄及其炮制品中13种微量元素进行了测定,并对其煎剂的微量元素溶出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