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儿童哮喘控制现状及家长对疾病认知水平。方法:对168例哮喘患者及家长进行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根据"全国哮喘儿童家长知信行"调查协作组制作调查问卷及本地区具体情况制定的问卷进行调查。所有问卷均由医生逐项指导每位患儿及家长填写问卷并于当日收回,逐项审查问卷,对问卷中填写不清楚的部分逐一向患儿及家长进行核准。结果:参加C-ACT测试168例,测试有效157例,完全控制率为6.37%,部分控制率39.50%,没有控制率54.14%,完全控制与部分控制的比例为45.87%。认为"哮喘的本质为气道炎症性疾病"者占70.70%,认为"持续期哮喘应每日规律使用吸入型激素"者占56.68%,认为"长期吸入激素对患儿生长发育有严重影响"者占32.48%,认为"短效β2激动剂的使用指征为急性加重或短暂发作"者占43.31%,未使用峰流速仪主要原因为"医生从未介绍过"者占80.25%,知道哮喘的治疗目标为"长期良好或完全控制"者占79.62%,哮喘急性发作的处理只有22.93%选用速效β2受体激动剂,哮喘患儿病情控制情况下仍有35.03%不让孩子参加任何运动。结论:儿童哮喘病整体控制不理想,有部分患儿家长对儿童哮喘认知水平较低,患儿家长缺乏哮喘知识及患儿没有系统管理是导致哮喘病情反复加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哮喘患儿病情控制现状及影响哮喘控制的因素,旨在为加强儿童哮喘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5月该院呼吸内科收治的哮喘患儿150例,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式,对哮喘患儿病情控制状况以及患儿家长对疾病认知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对患儿进行6个月的随访,根据近6个月有无哮喘发作将患儿分为两组,分别为哮喘控制组(41例)与哮喘未控制组(109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影响哮喘控制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患儿家长教育水平、家庭经济状态、家长对疾病的认知水平、个人过敏史、哮喘家族史、被动吸烟史等一般资料方面,哮喘控制组与哮喘未控制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哮喘控制的相关因素包括家庭经济收入、家长学历、家长认知水平、个人过敏史、哮喘家族史、被动吸烟史、坚持规范用药、坚持定期复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其中哮喘患儿控制的危险因素为个人过敏史、哮喘家族史、被动吸烟史。结论在本地区,哮喘患儿病情的控制情况欠佳,其中影响患儿哮喘控制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家长对疾病的认知水平较差、与不良环境的接触以及治疗依从性差等,为提供哮喘患儿的控制水平,需加强对上述影响因素的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患儿及家长对儿童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的认知程度对中文版儿童哮喘控制测试量表(Chinese—ChildhoodAsthmaControlTest,Ch—CACT)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支气管哮喘患儿77例,随机分为管理组39例,对照组38例。两组均按2008版全球哮喘防治创议指南对哮喘儿童进行规范化治疗,管理组进行哮喘知识教育,定期随访;对照组儿童未进行哮喘知识教育。入选患儿在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分别进行1次Ch—CACT测试及哮喘认知程度问卷填写。结果管理组与对照组在管理前Ch—CACT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6);管理后,两组Ch—CACT得分与管理前比较均显著提高(P=0.000);管理组Ch—CACT得分增加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4),认知程度得分增加值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6);管理后Ch—CACT得分增加值与认知程度得分增加值呈正相关。结论提高患儿及家长对哮喘的认知程度能显著提高Ch—CACT得分,从而提高对哮喘的控制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儿家长对哮喘认知情况.方法 对在我院儿科门诊就诊或病房住院的哮喘患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共调查68例患儿家长,49.4%的家长答对哮喘本质,52.33%的家长认为哮喘能够控制.79.92%的家长认为哮喘由感冒诱发.68.93%的家长认为长期吸入激素会对孩子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9.62%的患儿使用过峰流速仪,2.88%的患儿使用过儿童哮喘控制测试量表.坚持规范吸入治疗的患儿占40.31%.80.33%的家长通过医院医生的讲解了解哮喘知识.在过去的1年内,67.35%的患儿有喘息发作,每人缺课(22.34±5.23)d,每个家庭误工(17.36±4.55)d.结论 哮喘患儿家长对于哮喘这种疾病的认识有较多不足之处,包括本质、触发因素、自我监测、吸入激素等方面,有待在今后的健康教育中进一步提高认识.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家长及患儿全面健康教育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病情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8月于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86例依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2015年3月-2016年5月)和观察组(2016年6月-2017年8月)各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家长及患儿全面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家长的支气管哮喘知识掌握情况与两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儿童哮喘控制测试表(C-ACT)评分、儿童哮喘生活质量问卷(PAQLQ)评分,并统计出院3个月内两组患儿的再住院率。结果观察组家长的支气管哮喘知识评分、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患儿的总体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患儿的症状(喘息、咳嗽、哮鸣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C-ACT评分高于对照组(P0. 05)。出院3个月内观察组患儿的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P0. 05);随访期间,观察组患儿PAQLQ评分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护理中行家长及患儿全面健康教育能明显增强家长对支气管哮喘知识的掌握程度,有效提升患儿的治疗依从性,有利于控制病情,缩短住院时间,减轻临床症状,从而提高家长的护理满意度与患儿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喀什地区和广州地区哮喘儿童家长知信行现状的差异,为进一步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2020年6—11月,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分别在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和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的儿童哮喘专科,对常住居民中诊断为哮喘3个月以上的就诊患儿家长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155名哮喘患儿家长(均为主要照顾者),有效问卷153份,有效率98.71%。喀什地区被调查哮喘儿童家长为祖父母、被调查家长高中以下学历、过敏性疾病家族史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广州地区。喀什地区哮喘儿童家长知道哮喘是气道炎症性疾病、哮喘的治疗目标是长期良好或完全控制、目前患儿哮喘控制水平属于完全控制或基本控制、哮喘首选控制药物是糖皮质激素(ICS)、遵医嘱长期使用ICS是安全的,以及认为哮喘稳定期儿童能正常运动的比例显著低于广州地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喀什地区哮喘儿童坚持吸入ICS、定期复诊、回避香烟环境和过敏原的比例也显著低于广州地区(P均0.05)。结论喀什地区哮喘儿童家长知信行水平明显落后于广州地区,应该加强喀什地区的哮喘管理和防治的健康宣教。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患儿家长安全用药认知人口进行分析,为全面提升安全用药工作提供依据,以期不断提高患儿用药安全 水平.方法 设计知信行(KAP)问卷,对2011年12月~2012年3月某院住院患儿家长进行调查分析,并实施用药安全性干预.结果 共发放有效问卷215份,患儿家长安全用药认知率较低,经过安全用药干预,再次进行调查,患儿家属安全用药认知及格率提升幅度较高,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学历家长安全用药情况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 患儿家长安全用药知性行需要提高,有效的儿童安全用药知识宣教,对于提高患儿家长安全用药知信行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刘晋红  余娅红 《中国卫生产业》2012,9(19):102-102,104
目的探讨家庭干预对儿童哮喘反复发作的影响。方法将56例14岁以下喘息发作每年≥4次的哮喘儿,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随机分配。仅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和护理。给予观察组家庭干预1年,包括各种途径的教育方式。结果 1年后观察组哮喘反复发作率3%;对照组为3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意义(P<0.01),在家庭支持及生活质量上哮喘患儿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指导家长向患儿提供有效的家庭支持上家庭干预非常有利,减少哮喘发作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西安地区儿童哮喘控制现状及患儿家长对哮喘的认知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哮喘规范治疗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儿童哮喘门诊就诊且哮喘规范化治疗超过6个月的哮喘患儿,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哮喘专科医生与患儿及其家长面对面沟通,可由父母共同参与完成,填写完成后由医生当场核查,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收集的118例问卷显示:①患儿首次喘息发病年龄平均为5.1±3.7岁,首次喘息发作距确诊哮喘时间为2.3±1.6年;患儿中有55.1%合并过敏性鼻炎、50.0%有湿疹、28.8%有哮喘家族史;②患儿在三甲医院确诊哮喘占67.8%、二级及以下医院确诊占32.2%.89.0%的患儿在哮喘未发作时能够定期复诊,59.3%的患儿在过去12个月内有喘息发作,发作次数平均为4.2±2.5次.78.8%的患儿进行了肺功能检查,32.2%的患儿进行过敏原检测;③51.7%的患儿使用吸入激素与长效β2受体激动剂联合制剂,39.8%单独吸入激素,62.7%的家长选择喘息发作大于3次诊断为哮喘;④家长哮喘知识79.7%来自医生的讲解、44.9%为大众媒体宣传、29.7%为哮喘健康知识讲座.72.9%的家长最希望与医护人员一对一交流获得哮喘知识.结论 通过对儿童哮喘疾病的管理,可改善儿童哮喘的控制与家长对疾病的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长春市支气管哮喘患儿家长对支气管哮喘知信行的知晓程度及治疗依从性,以便更好的预防和治疗小儿哮喘。方法:2009年6~10月对长春市常住居民中诊断为哮喘的就诊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55名患儿家长,有效问卷47份;其中53.2%的家长对哮喘基本知识有所了解,83.0%的家长认为哮喘规范用药后能控制,51.1%的家长能规范用药控制哮喘。结论:哮喘患儿家长对哮喘基本知识的认识率有待提高,普遍认为规范治疗可控制哮喘,但哮喘治疗的依从性较差,应多方面努力加强小儿哮喘治疗的系统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沈阳市哮喘患儿病情控制现状及家长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5月至2018年3月本院儿科门诊收治的800例哮喘患儿,参照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方案,根据患儿哮喘控制水平分为哮喘控制组220例,哮喘未控制组580例。采用问卷调查形式收集患儿哮喘控制情况和家长对儿童哮喘的认知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患儿近1年内哮喘发作率72.5%,有哮喘发作急诊史5.5%,有哮喘发作住院治疗史17.8%;控制组治疗费用明显高于未控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哮喘本质方面,哮喘控制组家长认为是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的比例高于哮喘未控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哮喘诊断标准方面,哮喘控制组家长了解程度明显优于哮喘未控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哮喘控制组家长认为哮喘可控,哮喘与过敏性鼻炎、被动吸烟有关,需坚持规律服药,吸入激素不影响生长发育的比例明显高于哮喘未控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控制行为方面,哮喘控制组家长避免儿童被动吸烟、坚持长期规范用药、哮喘急性发作时科学处理、坚持定期复查的比例明显高于哮喘未控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沈阳市哮喘患儿病情控制现状不理想,家长对儿童哮喘认知水平偏低是影响患儿病情控制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成都儿童专科医院124例支气管哮喘儿童哮喘控制及家庭干预情况。方法选取2015-08/2017-03该院出院后的124例支气管哮喘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2例,观察组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模式,医护及家长密切配合,积极参与治疗并定期追踪随访,对照组正常就诊随访,1年后观察两组患儿哮喘控制情况及其家庭干预效果。结果 (1)观察组完全控制率为45. 16%,高于对照组的25. 81%(P 0. 05);(2)观察组因哮喘加重住院、因哮喘加重急诊、因哮喘加重请假误课等均低于对照组(P 0. 05),平均住院天数、平均急诊次数低于观察组(P 0. 05),两组的平均误课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3)观察组坚持门诊随访、规律正确用药、参加哮喘防治讲座构成比依次是96. 6%、96. 6%和67. 2%,均高于对照组54. 5%、56. 4%和14. 5%(P 0. 05);(4)观察组家庭哮喘相关知识评分(34. 1±5. 4)分,采取干预措施评分(51. 5±8. 4)分,均高于对照组(32. 3±6. 2)分、(48. 3±7. 5)分(P 0. 05)。结论支气管喘儿童在予以家庭干预后哮喘控制效果明显,提高了家长对治疗的依从性,同时也提高了家长哮喘相关理论知识及干预能力,增强了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农村儿童哮喘控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在该院儿科哮喘门诊就诊的未行规范治疗的86例农村哮喘患儿家长86人为研究对象,在药物治疗同时,对患儿及其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定期随访等。12周后评价健康教育效果、患儿治疗依从性与哮喘控制水平。结果 患儿家长哮喘知识问卷得分干预前为(15.32±4.62)分,干预后为(19.56±3.9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7,P <0.01)。干预后首次调查得分等级为良好31人(36.05%),一般37人(43.02%),较差18人(20.93%)。家长哮喘知识得分等级越高,患儿的用药依从性也越高,哮喘控制情况越好,组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0、14.42,P <0.01)。结论 对哮喘儿童及家长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管理,有助于提高家长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与哮喘控制率。  相似文献   

14.
贺苗  董菊  吴萍萍  石磊  林素兰 《中国学校卫生》2019,40(10):1573-1576
调查哮喘患儿的家庭功能及家庭管理方式与儿童哮喘控制水平间的关联性,为促进儿童哮喘的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方便抽样,抽取122例7~11岁哮喘患儿及其父母纳入调查研究,采用家庭功能量表(Family Assessment Device,FAD)、家庭管理方式量表(Family Management Measure,FaMM)和儿童哮喘控制问卷(Childhood Asthma Control Test,C-ACT)进行调查,通过C-CAT得分对患儿分组:哮喘完全控制组(≥23分)77例(63.1%),部分控制组(20~22分)29例(23.8%),未控制组(≤19分)16例(13.1%),分析3组哮喘患儿家庭因素与哮喘控制水平间的关系.结果 各哮喘控制组在FAD及FaMM各分量表得分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6.06~130.38,13.90~95.42,P值均<0.05);哮喘完全控制组患儿家庭功能和家庭管理方式与哮喘部分控制和未控制的相比更优.FAD的各维度与C-ACT得分均呈负相关(P值均<0.01).FaMM中患儿认可、照护能力、家长关系与C-ACT得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8,0.71,0.39,P值均<0.01),疾病影响、生活困难、疾病负担与C-ACT得分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72,-0.70,-0.59,P值均<0.01).结论 家庭功能及家庭管理方式与患儿哮喘控制情况紧密相关.医护工作者在对哮喘患儿实施整体治疗的同时,需积极帮助家长改进家庭功能和家庭管理方式,提高患儿哮喘的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贵阳地区哮喘患儿病情控制现状及影响哮喘控制的因素,为进一步加强儿童哮喘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科哮喘门诊就诊的病程超过12个月的1~14岁哮喘患儿400例,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其家长就哮喘控制状况及疾病认知情况进行问卷调查,以患儿近12个月有无哮喘发作为标准将其分为控制组和未控制组,对可能影响哮喘控制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在过去12个月内,72.5%的患儿有过哮喘发作,35.5%的患儿有过因哮喘发作的急诊治疗,17.8%的患儿有过因哮喘发作导致的住院治疗。家庭经济收入、家长学历、家长认知水平、坚持规范用药、坚持定期复诊是哮喘患儿控制的保护因素;个人过敏史、哮喘家族史、被动吸烟史是哮喘患儿控制的危险因素。结论 贵阳地区哮喘患儿病情整体控制状况并不理想,与全国城市平均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家长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治疗依从性及不良环境的接触等因素是影响哮喘控制的主要危险因素,认识并改善影响因素,有助于提高哮喘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绍兴市儿童哮喘的控制状况与管理水平,探索影响绍兴市儿童哮喘控制的因素。方法采用自编的一般情况问卷,哮喘知识问卷,儿童哮喘控制测试问卷和家庭功能量表对绍兴市三级医院的122哮喘患儿进行调查。结果哮喘控制测试得分≤19分的占64.75%,≥23分占13.94%,完全控制型与部分控制型哮喘的比例和为35.25%。哮喘控制状况与哮喘知识、哮喘行为呈显著相关(r值分别为0.192、0.264,均P0.05),母亲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月收入、有无长期诊疗方案、主要照顾者文化程度与儿童哮喘控制状况呈显著相关(χ2值分别为11.520、14.707、8.886和20.760,均P0.05)。结论绍兴市儿童哮喘控制状况不佳,患儿的主要照顾者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月收入、家长的哮喘知识是影响其哮喘控制状况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对儿童哮喘控制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85例哮喘患儿,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45例患儿在按照GINA指南常规处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治疗,包括:①健康教育;②放松按摩训练;③认知疗法。对照组40例患儿仅予常规处理。两组患儿在实验开始和结束进行肺功能测定及儿童哮喘控制测试评分,并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哮喘门诊定期随诊。【结果】1年后:干预组患儿哮喘急性发作的次数少于对照组;该组患儿儿童哮喘控制水平测试得分和肺功能指标最大肺活量(FVC)、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的预计值(pre-FEV1%)及最大呼吸流量预计值(pre-PEF%)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干预治疗能够提高哮喘儿童用药依从性,降低哮喘发作频率,改善儿童哮喘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家庭医生对哮喘儿童实施健康管理的控制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0年1月杭州市西湖区文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诊的300例哮喘儿童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分别采用常规门诊治疗、家庭医生健康管理。结果 观察组患儿控制良好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59,P<0.05)。治疗依从性差(OR=2.971)、家长疾病知晓情况差(OR=3.583)、未规范治疗(OR=4.290)、未规范复查(OR=5.232)是哮喘控制不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家庭医生健康管理可提升儿童哮喘的控制效果,改善患儿肺功能。家长积极学习哮喘相关知识,遵医嘱治疗及复查有助于控制哮喘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对学龄期哮喘患儿病情防控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2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哮喘患儿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仅对患儿家长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患儿多元化健康教育。分别于健康教育前、健康教育10 d后进行哮喘认知水平测试;出院后通过电话随访的方式调查患儿治疗依从性;出院后1个月复诊时使用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问卷、儿科哮喘生命质量问卷(PAQLQ)评估病情控制情况。结果健康教育10 d后,观察组患儿对疾病知识、药物应用、吸入器使用方法、降低哮喘发作频率的方法、胸闷气喘时处理方法的认知率分别为77.50%、61.25%、85.00%、70.00%、65.00%,明显高于健康教育前和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患儿遵医嘱用药、定期复诊、使用吸入器的完全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依从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院后1个月,对照组患儿C-ACT评分、PAQLQ总分、PAQLQ症状评分和情感评分明显高于健康教育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C-ACT评分、PAQLQ总分及各分项评分明显高于健康教育前和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适用于学龄前哮喘患儿的疾病控制,可有效增强患儿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和治疗依从性,提升哮喘防控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儿童哮喘筛查问卷与肺功能检查在儿童哮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儿童哮喘的临床诊断方法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2月在该院诊断为哮喘的患儿60例(哮喘组),以同期健康体检儿童60例作为对照组,行肺功能检查及哮喘筛查问卷调查,分析结果。结果哮喘组急性发作期患儿用力肺活量(FCV)、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CV、最高呼气流速(PEF)均明显低于临床缓解期及对照组,残气量(RV)/肺总量(TCL)、RV高于临床缓解期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临床缓解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肺功能检查诊断哮喘的灵敏度为93. 33%(56/60)、特异度为98. 33%(59/60)、诊断符合率为95. 83%(115/120),哮喘筛查问卷诊断哮喘的灵敏度为88. 33%(53/60)、特异度为91. 67%(55/60)、诊断符合率为90. 00%(108/120)。结论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可明显表现为肺功能异常,临床缓解期患儿肺功能与正常水平接近,儿童哮喘筛查问卷与肺功能检查用于诊断儿童哮喘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对儿童哮喘的筛查及辅助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