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张翼飞  刘丹 《中国妇幼保健》2014,(25):4087-4089
目的:探讨川崎病(KD)伴冠状动脉损伤患儿急性期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和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的表达及其相关性分析。方法:63例KD患儿按有无冠脉损伤分为有损伤组(34例)、无损伤组(29例)、25例体检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患儿组予以丙球治疗,测定治疗前后3组患儿血清中的IMA和CK-MB浓度,分析两者相关性。结果:患儿组血清IMA和CK-MB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冠脉损伤组血清IMA和CK-MB浓度显著高于无损伤组(P<0.05);治疗后患儿血清IMA和CK-MB浓度明显下降(P<0.05)。KD患儿血清IMA和CK-MB呈正相关(r=0.613,P<0.05)。结论:IMA和CK-MB可能与KD的发生密切相关,对患儿冠状动脉是否受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川崎病(Kawasakidisease,KD)冠状动脉损害(coronaryarterylesions,CAL)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189例KD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的危险因素。结果 189例川崎病患儿中合并冠状动脉损害44例(23.3%)。川崎病发热持续时间﹥10d、起病后丙种球蛋白开始治疗时间﹥10d、使用皮质激素、心电图异常、白细胞计数增高、C反应蛋白﹥40mg/L、血小板计数增高、血沉加快、血清白蛋白及血钠降低可作为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的危险因素(χ2=3.89~12.688,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起病后丙种球蛋白开始使用时间﹥10d、心电图异常、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增高、血清白蛋白及血钠降低与川崎病发生冠状动脉损害独立相关(P﹤0.05)。结论起病后丙种球蛋白开始治疗时间﹥10d、心电图异常、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增高、血清白蛋白及血钠降低是川崎病发生冠状动脉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川崎病发热持续时间﹥10d、C反应蛋白、血沉加快、使用皮质激素可增加冠状动脉损害的风险,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3.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是一种相对较新兴起的特定血管炎性介质,是心脏大血管疾病和代谢相关性疾病的相关生物学标记物,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Lp-PLA2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潜在作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相关性及各项指标评估预后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本院收治的137例AMI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来院体检的137例健康人员为对照组。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血清hs-CRP、VEGF、Lp-PLA2水平。分析不同冠脉病变支数AMI患者血清hs-CRP、VEGF、Lp-PLA2水平及与冠脉病变支数的相关性。观察组随访1年,记录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情况,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在评估AMI患者预后中的价值。结果 观察组hs-CRP、VEGF、Lp-PLA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支、双支、三支冠脉病变AMI患者血清hs-CRP、VEGF、Lp-PLA2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MI患者冠脉病变支数与血清hs-CRP、VEGF、Lp-PLA2水平均呈正相关(均P<0.05)。AMI...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损伤与血浆可溶型不规则趋化因子(s FKN)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治疗的43例川崎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有冠状动脉损伤患儿16例(冠脉损伤组),无冠状动脉损伤患儿27例(无冠脉损伤组),同时选取4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常规、生化指标、s FKN以及冠状动脉内径。结果冠脉损伤组和无冠脉损伤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s FKN和冠状动脉内径D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冠脉损伤组ESR、PLT、s FKN和冠脉内径明显高于无冠脉损伤组(P0.05);血浆s FKN与ESR、冠状动脉内径D值呈正相关(r=0.404和0.389,P0.05)。结论血浆s FKN与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损伤有一定关系,其可能促进冠状动脉损伤的发生发展,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研究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超声检测的价值.方法:对58例川崎病患儿的冠状动脉应用超声检测.结果:发现冠状动脉病变28例.以内径>3mm为冠状扩张,对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结论:超声是检测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血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与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8年7月榆林市第二医院确诊的158例冠状动脉狭窄(冠状动脉主要分支存在狭窄性病变)患者,按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狭窄组,各组分别为40例、63例和55例。评估各组患者Gensini积分,并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Lp-PLA2水平。以Pearson相关系数评价Lp-PLA2与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中度狭窄、重度狭窄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率、Gensini积分均显著高于轻度狭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中度狭窄与重度狭窄组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明显高于轻度狭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中度狭窄、重度狭窄患者血清hs-CRP、Hcy、Lp-PLA2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均明显高于轻度狭窄组(P 0.05)。血清Lp-PLA2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率、Gensini积分及血清hs-CRP、Hcy水平呈正相关(P 0.05),与血脂水平相关性不明显(P 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率、Gensini积分及血清hs-CRP、Hcy水平对Lp-PLA2影响较大。结论外周血Lp-PLA2与患者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明显相关,可用于临床评估病情与预测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缺血修饰白蛋白(ischemia modified albumin,IMA)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联合检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收治的102例AIS患者为AIS组,8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SAA、IMA及NSE水平,分析血清SAA、IMA及NSE水平与梗死体积、NIHSS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探讨3项指标对AIS的诊断效能。结果 AIS组患者血清SAA、IMA及NSE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Logistic回归显示,高血压以及血清SAA、IMA、NSE水平升高与AIS的发生存在密切联系(P 0.05),AIS患者血清SAA、IMA、NSE水平与脑梗死面积、NIHSS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P 0.05)。单独检测SAA、IMA、NSE诊断AIS的AUC为0.872、0.852、0.837,3项指标联合检测的AUC为0.949,灵敏度为88.2%,特异度为88.7%。结论血清SAA、IMA、NSE与AIS患者脑损伤程度和梗死体积正相关,联合检测血清SAA、IMA、NSE水平有利于AIS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胱抑素C(Cys-C)水平与病情程度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德阳市人民医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5月11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依照肝硬化Child-Pugh分级标准,分为A级(n=42)、B级(n=37)、C级(n=31),另选取同期健康体...  相似文献   

11.
张艳艳 《中国校医》2021,35(3):191-192,201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检测在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病变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7年10月-2019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川崎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经冠状动脉造影与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 以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超声心动图诊断的准确度为87%(87/100)、灵敏度为96.55...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病毒感染与川崎病( KD)发病及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KD儿童105例为KD组,同期选取发热性疾病但非KD患儿210例为非KD组。对两组患儿的病毒感染情况进行比较,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两组儿童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结果两组患儿中病毒感染232例,其中,KD组感染96例,占91.43%,非KD组感染136例,占64.76%。两组EB病毒感染率比较,KD组患儿明显高于非KD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2.874,P<0.001);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冠状病毒感染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分别将KD组和非KD组分为感染组与未感染组,其中KD组中感染组患儿冠状动脉损伤率最高,为46.55%(43/96),显著高于KD组的未感染组(11.1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确切概率法得出P=0.04),亦高于非KD组的感染组(7.59%)和未感染组(8.2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2.45、27.41,均P<0.001);而KD组中未感染组(11.11%)、非KD组的感染组(7.95%)和未感染组(8.1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儿病毒感染与KD发病有关,且病毒感染的KD患儿更易发生冠状动脉病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儿童川崎病急性期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联合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并发冠状动脉损害(CAL)的预测价值。 方法选取2015年1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确诊为川崎病后,接受规范化治疗,并且符合本研究纳入、排除标准的217例川崎病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所有患儿的性别、年龄等一般临床资料,血清PCT、CRP水平检测结果,以及川崎病发病后30 d内的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根据217例患儿川崎病急性期是否并发CAL,将其分别纳入CAL组(n=72)和非CAL组(n=145)。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2组患儿的血清PCT、CRP水平。采用χ2检验,比较2组患儿的血清PCT、CRP阳性率。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构建血清PCT与CRP水平预测川崎病患儿并发CAL的联合预测因子L。绘制联合预测因子L及血清PCT、CRP水平预测川崎病患儿并发CAL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ROC-AUC),根据约登指数最大原则,确定联合预测因子L及血清PCR与CRP水平预测川崎病患儿并发CAL的最佳临界值,同时计算预测川崎病患儿并发CAL的敏感度、特异度。2组患儿性别构成比、年龄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果①CAL组与非CAL组患儿血清PCT水平中位数分别为1.16 μg/L与0.04 μg/L,血清CRP水平中位数分别为25.0 mg/L与16.4 mg/L,2组患儿血清PCT、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454,P=0.046;Z=-6.412,P<0.001)。2组患儿血清PCT、CRP阳性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222,P=0.269;χ2=0.665,P=0.415)。②以川崎病患儿是否并发CAL作为二分类结局变量,血清CRP、PCT水平作为自变量,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方程的结果显示,血清CRP、PCT水平升高,均为川崎病患儿并发CAL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77,95%CI:1.027~1.190,P<0.001;OR=1.046,95%CI:1.015~1.078,P=0.003)。构建的联测预测因子L的表达式为:L=x1+0.608x2,其中x1、x2分别是指血清CRP、PCT水平。③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联合预测因子L及血清PCT、CRP水平,对预测川崎病患儿并发CAL的ROC-AUC分别为0.773(95%CI:0.700~0.845,P<0.001),0.560(95%CI:0.475~0.645,P=0.148)和0.767(95%CI:0.695~0.839,P<0.001)。根据约登指数最大原则,联合预测因子L及血清PCT、CRP水平,预测川崎病患儿并发CAL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23.068、2.32 μg/L和22.0 mg/L,此时其预测川崎病患儿并发CAL的敏感度分别为68.1%、30.6%、68.1%,特异度分别为83.4%、86.9%、80.7%。 结论监测儿童川崎病急性期血清PCT、CRP水平及其联合预测因子L值(L=x1+0.608x2,其中x1、x2分别是指血清CRP、PCT水平),对儿童川崎病急性期并发CAL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川崎病(KD)患儿发生冠状动脉病变(CAL)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2008年吉林省553例住院KD患儿的临床资料,对12种可能与CAL发生的相关临床因素进行相关性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病年龄、血浆白蛋白降低与冠状动脉病变有相关性(P<0.05),Logistic多因素非条件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发病年龄(X1)的OR值为1.125,95%CI:1.046~1.211,P<0.01,血浆白蛋白<30g/L(X2)的OR值为1.583,95%CI:1.079~2.322,P<0.05。通过比较两个变量的标准化回归系数绝对值,可知血浆白蛋对CAL发生贡献大一些,CAL与患儿年龄呈负相关。结论:发病年龄、血浆白蛋白降低是KD患儿发生CAL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川崎病(KD)病理进程中患儿血清热休克蛋白27(HSP27)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KD病理机制及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陕西省人民医院儿童病院收治的住院KD患儿30例为KD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儿童为对照组(30例).根据是否合并冠状动脉损伤,将KD组患儿分为KD冠状动脉损伤(KD-CAL)组(12例)与KD非冠状动脉损伤(KD-NCAL)组(18例);根据KD病理变化,将KD组患儿分为病程在1~9天时的KD急性期组与病程在10~31天时的KD缓和期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儿童血清中HSP27和HSP70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KD急性期组、KD缓和期组及对照组的血清HSP27和HSP70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5.47、7.65,P<0.05);KD急性期组分别与KD缓和期组及对照组的血清HSP27和HSP70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5.23、14.32、16.72、13.75,P<0.05);KD缓和期组与对照组的血清HSP27和HSP70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2.36、13.75,P<0.05).KD-CAL组急性期与KD-NCAL组急性期的血清HSP27和HSP70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3.34、14.65,P<0.05);KD-CAL组缓和期与KD-NCAL组缓和期的血清HSP27和HSP70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2.53、13.72,P<0.05).结论 KD急性期患儿血清中HSP27和HSP70水平显著增高,其均在KD急性期抑制了血管炎性反应;KD缓和期患儿血清HSP27和HSP70水平持续较高,其对血管炎性反应的抑制作用可以维持至病程的缓和期.KD-NCAL组患儿血清HSP27和HSP70水平较KD-CAL组明显升高,其在KD冠状动脉病变中可能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检查在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浙江萧山医院收治的160例川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80例川崎病未合并冠状动脉损害患者作为对照组,80例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患者作为观察组。将观察组80例患者按照数字列表法随机平均分为动态心电图组与常规心电图组,各40例,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进行检查,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以及观察组中动态心电图组与常规心电图组的检测结果。结果①观察组的患者中房室传导阻滞、平均心率升高发生率及异常总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0171、8.3502、9.6274,均P<0.05);②动态心电图组的患者中房室传导阻滞所占的比例是20.00%,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组的2.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530,P<0.05);动态心电图组的患者中持续性心动过速所占的比例是27.50%,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组的0.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8657,P<0.05);动态心电图组的患者中出现异常所占的比例是52.50%,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组的10.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0253,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检查在川崎病合并心脏损害患者的诊断中明显优于常规心电图,可将动态心电图作为川崎病的常规检测手段,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在冠心病(CAD)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0例冠心病和可疑冠心病患者进行^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晴(^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同时采用半定量方法分析患者左心室心肌血流灌注情况,其中15例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结果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冠心病和可疑冠心病患者检查的阳性率为46.7%。结论。^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是安全、无创伤、方便及费用低的检查方法,临床联合应用对冠心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小儿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受损状况和心功能的相应改变情况。方法:应用超声心动图对81例小儿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受伤状况予以检查,通过Cuben's方法对小儿川崎病患儿.的左心室收缩功能进行相关测定,以二尖瓣的多普勒血流图对小儿川崎病患儿.的左心室舒张功能予以测定,将81例小儿川崎病患儿.与62例正常小儿心功能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81例小儿川崎病中有35例小儿存在冠状动脉受损情况,其中24例为急性期冠状动脉扩张,5例为冠状动脉瘤,6例为恢复期冠状动脉扩张。观察组患儿VE为(86.1±27.5)cm/s,对照组为(89.1±31.7)cm/s,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VA为(47.9±13.1)cm/s,对照组为(44.9±10.1)cm/s,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心脏射血分数为0.68±0.21,对照组为0.69±0.3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左心室收缩功能以及左心室舒张功能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中小儿川崎病通常容易累及患儿的冠状动脉,特别是在小儿川崎病的急性期;患儿的心功能改变相对不明显,临床超声心动图有助于对小儿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受损状况予以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