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绝经后妇女的骨质疏松症及其骨折后果[1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由于低骨量、骨结构退变以及骨脆性增加导致的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升高骨骼系统疾病 (WHO定义 )。骨质疏松症包括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与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主要区分成为与绝经相关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与增龄相关的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其中 ,对于绝经后妇女而言 ,早期既要受到绝经的影响 ,晚期又要同时受到绝经与增龄的双重影响。因此 ,绝经后的妇女是骨质疏松症防治中需要特别关注的人群。骨质疏松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终点 ;显然 ,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率是骨…  相似文献   

2.
<正>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的微细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代谢性骨病。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主要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Ⅰ型)和老年性骨质疏松(Ⅱ型)。Ⅰ型为高转换型骨质疏松,即骨吸收与骨形成均活跃,但以骨吸收为主,常见于妇女绝经后5~10年;Ⅱ型为低转换型骨质疏松,即骨吸收与骨形成均不活跃,但仍以骨吸收为主,一般指70岁后老年人发生的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3.
正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量降低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代谢性骨病~([1])。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是发生于绝经后女性的一种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无绝经后骨质疏松病名,根据其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归为骨痿、骨痹范畴。2016年由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协会与美国内分  相似文献   

4.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分原发性和继发性2种。原发性骨质疏松占发病的80%以上,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本文专门讨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原因不明的骨代谢性疾病,由于单位体积骨量减少,骨组织结构异常,继而引起骨质脆性增加。伴有腰背酸痛、骨折及体态变形,是多种因素而引起的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因此又称骨质疏松综合症。  相似文献   

5.
骨质疏松(OP)是一种以低骨量、骨组织的微结构破坏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就是其中的一种类型,常见于老年人及绝经后妇女。目前,中医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的研究比较多,本文收集了近年来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文献,主要从"理论指导临床"角度来进行分析,总结原发性骨质疏松的中医辨证论治和所取得的疗效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6.
<正>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是一种全身性骨质疾病,是由于绝经后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水平急剧降低,造成其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从而引起骨折的一种原发性骨质疏松。现如今,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在全球范围内日渐严重,受骨质疏松影响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根据2018年全国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骨质疏松率为32.0%。,其中老年女性患病率可高达51.6%[1]。PMOP导致的骨折及骨骼畸形等骨问题会导致患者疼痛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7.
辨证治疗绝经期骨质疏松780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绝经期骨质疏松是老年妇女绝经后发生的一种全身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目前一般临床上多使用性激素治疗,虽可减轻本病症状,但一旦停用,即会复发。我们自1987年6月~1998年10月对确诊的绝经期骨质疏松症患者780例运用中医辨证分型施治,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诊断标?..  相似文献   

8.
针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英殊  黄嫚 《河北中医》2006,28(11):875-877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rimary osteoporosis,POP)是在自然衰老过程中出现的,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退行性改变为特征,骨脆性增加,易发骨折的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病.本病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Ⅰ型骨质疏松)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SO,Ⅱ型骨质疏松),均与衰老紧密相关,其引发的骨痛、骨折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针灸治疗POP起步较晚,但已在防止骨丢失、维持骨量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现将针灸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王停  胡军  韩玲 《中国中药杂志》2006,31(19):1655-1656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全身性的骨量减少及骨组织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并引起骨的脆性增加,骨的强度降低,在无创伤、轻度和中度创伤情况下骨折危险度增加的疾病。临床上骨质疏松症主要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特发性三大类。根据发病机制不同,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可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Ⅰ型)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疗(Ⅱ型)。本病临床发病率较高,申报治疗骨质疏松的中药较多,主要应用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的治疗。但从目前申报治疗或用于骨质疏松的中药新药临床前药效学研究资料分析,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2001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发表了关于骨质疏松症预防、诊断和治疗的共识,提出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降低、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1],有原发性、继发性和特发性3大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为Ⅰ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指妇女绝经后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降钙素分泌不足,从而导致骨吸收大于骨形成,骨量逐渐丢  相似文献   

11.
骨质疏松症,多发于老年人群,尤其是绝经后的妇女。也称为原发性骨质疏松。是代谢性骨病中,最常见的疾患。其发病机理与内分泌功能密切相关。根据中医对“肾主骨”的研究结果,作者用补肾填精法,治疗44例妇女绝经期后,骨质疏松症,收到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对诊断明确的44例患者,均采用“单光子骨密度测定仪”,进行了治疗前后,骨矿物含量测定的对比。 1.2肾虚诊断标准按上海市1978年肾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种老年人和绝经后妇女所特有的多发病,对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总的原则应当是防重于治。中医肾、天癸、骨、齿、发之间密切相关,肾虚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病机,天癸的盛衰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病因,"齿发"的变化与"骨"的变化均为"肾之外候",由此推测,"齿发"的诊断可作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一种方便、快捷、早期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3.
正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绝经后及老年性骨质疏松症)[1]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骨病,在骨质疏松中,骨组织代谢平衡失调是其病理基础,主要表现为骨质吸收的增多、骨量减少,这就使得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代谢处于负平衡,即破骨细胞的成熟分化多于成骨细胞的成熟分化。因此,对于骨质疏松的治疗一直以来都是围绕调整骨代谢,纠正骨代谢平衡失调而进行。目前临床上防治骨质疏松症的药物主要  相似文献   

14.
从瘀论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郭郡浩  蔡辉 《河北中医》2008,30(11):1225-1227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为特征,以致骨的脆性增加及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性骨病,包括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15.
骨质疏松是一种系统性骨病,包括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1],原发性以老年人居多,主要是随着年龄增长,女性绝经后或老年人性腺及激素等功能障碍,影响骨形成,加速钙丢失,从而引起骨小梁的结构变化,导致疼痛(以腰背痛多见),其次为身长缩短,驼背,再  相似文献   

16.
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骨质疏松症 (osteoporosis)是一种以骨量减少和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为特征的 ,继而导致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性增高的系统性骨骼性疾病〔1〕。骨质疏松症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由于年龄增加老化或妇女绝经后骨组织发生的一种生理性变化 ,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两型。因某些疾病 (如内分泌紊乱 ,肝、肾及胃肠钙吸收障碍等慢性疾病 ) ,营养不良及药物诱发的骨质疏松症称为继发性骨质疏松症。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重点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目前 ,临床治疗该病使用最多的是雌激素 ,钙剂 ,活性维生素D…  相似文献   

17.
正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呈微结构退化(松质骨骨小梁变细、断裂、数目减少;皮质骨则多孔、变薄)为特征,以致骨的脆性增高及骨折危险增加的一种系统性骨代谢性疾病~[1]。骨质疏松症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分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绝经后骨质疏松症~[2]。老年骨质疏松症一般指老年人70岁后发  相似文献   

18.
<正>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rimory asteoporosis),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是一种老年人和绝经后妇女所特有的多发病,在当今的疾病谱中排列第5名[1]。临床上常表现为腰背痛、全身骨痛、肢体酸楚、乏力、驼背、身长短缩、非暴力性骨折。我科于2014年3月~8月间,运用砭石刮痧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在改善腰背痛方面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4年3月~8月期间我科收治的22例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其符合中国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2],合并有腰背痛的患者。其中男2例,女20例;年龄在  相似文献   

19.
中医治疗妇女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汝专 《广西中医药》2001,24(3):185-186
骨质疏松症是以单位体积骨质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异常,易发生骨折的一种代谢性疾病。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多发生在绝经后妇女。1941年Forbes等[1]首次提出了绝经后卵巢功能衰竭导致骨质疏松。妇女绝经后造成单位体积骨量降低,骨质有机成分生成不足,继发钙盐沉着减少,骨丢失明显增加,使绝经后妇女易发生骨折。  相似文献   

20.
中医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认识及辨证施治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骨质疏松,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的特征,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疾病。骨质疏松症包括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而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由于生理性因素,即衰老和绝经所引发的,中国传统医学无“骨质疏松症”这一病名,根据其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与中医的“骨枯”、“骨极”、“骨瘘”、“骨痹”、“骨蚀”极为相似,其中定性定位较准确的当属“骨瘘”。近年来,国内众多学者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辨证分型及治疗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对此作一回顾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