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服用拉米夫定出现锥体外系症状1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拉米夫定(lamivudine)是一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的药物,其成分是硫代脱氧胞嘧定,一种核苷类似物,抑制病毒作用较强,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及美国FDA在1998年底批准该药治疗慢性乙肝,其疗效已得到普遍认可,且不良反应少.曾有报道拉米夫定致急性肌张力障碍2例[1]及拉米夫定致精神障碍1例[2],现报道致锥体外系症状的不良反应1例如下.  相似文献   

2.
1例16岁女性患者因精神分裂症口服富马酸喹硫平,起始剂量100 mg,晚间1次,逐渐加量,至用药第40天增至600 mg/d(200 mg日间1次4,00 mg晚间1次)。当天患者出现不自主摇头和眨眼症状。其症状考虑与富马酸喹硫平相关,为此将其剂量减至400 mg,晚间1次。第3天患者发展为急性肌张力障碍。立即停用富马酸喹硫平,改为口服奥氮平,同时肌内注射丁溴东莨菪碱0.3 mg,静脉滴注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及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1000 ml。第2天患者肌张力障碍症状消失。  相似文献   

3.
盐酸戊乙奎醚致精神症状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博 《医药导报》2007,26(7):814-814
例1,女,64岁。患者因腹痛、腹泻2 d来我院就诊,体检:脐周围压痛,无反跳痛、肌紧张,大便常规化验示:白细胞(WBC)每高倍视野0~2个,诊断为急性胃肠炎,给予盐酸戊乙奎醚1 mg,im,同时给予加替沙星(此前1 d已静脉滴注,无异常反应)0.4 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 中静脉滴注,1 h后患者出现谵妄、应答不切题,双手不停抓摸被子,当时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神经系统未见阳性体征,之后给予静脉输入能量合剂、维生素C、氯化钾等对症治疗后,患者症状逐步缓解,3 d后症状完全消失,既往患者无类似病史,无精神疾病,无明显药物致变态反应史。例2,女,74岁。因上腹痛1 d来院就诊,门诊B超诊断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给予静脉输入头孢他啶3 g,盐酸戊乙奎醚1 mg,im,2 h后患者出现类似上述精神症状,给予对症治疗3 d后患者症状完全消失,患者既往无精神疾病史。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DRD)的临床特点,探讨有效的临床诊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2012年间收治的19例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诊治经验。结果本组19例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患者经队长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显著缓解,治疗起效时间为1~12d,平均(4.6±1.1)d,治疗总有效率为94.7%。所有患者治疗后均未出现肌张力障碍、运动障碍、开关现象等不良反应。对所有患者进行1~4年的随访发现2例患者出现复发,复发率为10.5%,其中1例患者于治疗后5个月复发,另1例患者于治疗后2年复发。结论临床医生应掌握该病的临床特点,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病史及相关辅助检查结果 ,以明确诊断,降低漏诊率和误诊率。采用美多巴治疗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患者,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医师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1 病例 例1,男,17岁,诊断:癔症.既往史、家族史阴性.予帕罗西汀20 mg/d治疗,2天后出现痉挛性斜颈,体格检查:心肺阴性,腹软,肝脾未触及.四肢肌张力正常.给予氢溴酸东莨菪碱0.3 mg,肌内注射,症状缓解,后又出现3次痉挛性斜颈,均在肌注氢溴酸东莨菪碱0.3 mg后缓解,后加用苯海索2 mg,每日2次治疗,未再出现痉挛性斜颈.  相似文献   

6.
静脉滴注洛美沙星引起锥体外系反应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45岁。咳嗽、咳脓痰1周于1997年10月20日来院就诊。既往无神经系统病史及其它药物过敏史。静脉滴注洛美沙星200mg。半小时后口齿不清,舌伸出口腔外面,不能缩回,查体:神志清,双侧眼球无震颤,鼻唇沟对称,舌体伸出口腔,震颤,颈软,四肢肌张力基本正常,腱反射存在,巴氏征阴性。即停药,予地西泮(安定)10mg,im,随之症状缓解,次日再次静脉滴注洛美沙星200mg,症状复现,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急性肌张力障碍患者焦虑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急性肌张力障碍患者23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18例。研究组肌内注射东莨菪碱(海俄辛)的同时进行心理护理,对照组仅肌内注射海俄辛。用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定焦虑,以自编治疗依从性表记录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结果2组在急性肌张力障碍时焦虑量表评分相当(P〉0.05),均较入组前明显增加(P〈0.05和P〈0.01);2组在急性肌张力障碍缓解时和缓解2d后焦虑量表评分均显著下降,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在急性肌张力障碍缓解2d后焦虑量表评分与入组前相当(P〉0.05),而对照组仍显著高于入组前(P〈0.05)。研究组在急性肌张力障碍缓解1h后和缓解2d后治疗依从性好于对照组(P〈0.05和P〈0.01)。结论心理护理能明显减轻急性肌张力障碍引起的焦虑和改善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8.
1 病例介绍患者,男,45岁.咳嗽、咳脓痰1周于1997年10月20日来院就诊.既往无神经系统病史及其它药物过敏史.静脉滴注洛美沙星200mg.半小时后口齿不清,舌伸出口腔外面,不能缩回,查体:神志清,双侧眼球无震颤,鼻唇沟对称,舌体伸出口腔,震颤,颈软,四肢肌张力基本正常,腱反射存在,巴氏征阴性.即停药,予地西泮(安定)10mg,im,随之症状缓解,次日再次静脉滴注洛美沙星200mg,症状复现,停  相似文献   

9.
患者, 男, 80岁. 因发热、咳嗽、咯痰4 d, 于2007年4月16日在我院门诊静脉滴注0.2%加替沙星注射液200 mL, 输液结束后即开始恶心、呕吐, 10 h后开始狂躁, 惊恐不安, 胡言乱语, 逐渐出现迫害妄想, 幻视, 幻听. 门诊以加替沙星致不良反应并急性支气管炎于2007年4月17日收入院. 入院体检:体温37.4 ℃, 脉搏104次•min-1, 呼吸率22次•min-1, 血压120/70 mmHg(1 mmHg=0.133 kPa), 谵妄, 双肺少许干啰音, 肢体粗震颤, 四肢肌张力稍增强, 神经系统未引出病理性反射. 血、大便、尿常规正常. 肝功能、电解质正常. 血三酰甘油1.8 mmol•L-1. 胸部X线片正常. 心电图:窦性心律, 左前分支传导阻滞. 头颅CT:轻度脑萎缩. 入院后给予头孢曲松钠抗感染治疗;氯丙嗪50 mg, im, 每4 h 1次. 72 h后躁狂症状略减轻, 其他精神症状无好转, 2007年4月20日停用氯丙嗪, 改氟哌啶醇5 mg, im, 每12 h 1次. 2007年4月21日躁狂、迫害妄想消失. 2007年4月23日幻视、幻听消失, 抗精神失常药逐步减量停药, 2007年4月29日痊愈出院. 住院确诊:加替沙星致急性短暂性精神病. 随访至今无复发.  相似文献   

10.
胃复安(甲氧氯普胺,灭吐灵)为第一代胃肠动力药,现报告3例,因口服胃复安引起锥体外系症候群——急性肌张力障碍。 1 病例介绍 例1:男,14岁,学生。因上腹饱胀不通,恶心、呕吐而服用胃复安15mg/次,服用3次后,出现颈部肌肉强硬,颈向右侧扭转痉挛,表情痛苦,手法不能扳正,舌亦僵硬,言语不利。考虑胃复安致锥体外系反应而予停服胃复安,肌注安定10mg半小时后,症状逐渐缓解,4小时后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11.
拉米夫定致急性锥体外系反应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 1。病人 ,男 ,13岁。因患慢性乙型肝炎 ,自 2 0 0 2年 7月 8日开始口服拉米夫定 (10 0mg ,每日 1次 )、益肝灵 (77mg ,每日 3次 )。于 8月 18日病人出现言语不清 ,舌根发硬感 ,舌外伸 ,双眼上翻。既往无其他病史。检查 :T 36 8℃ ,P88,R 2 2 ,BP 115 / 6 5mmHg ,心肺 (- ) ,腹平软 ,无压痛及反跳痛 ,肝脾肋下未触及 ;神志清 ,言语不清 ,阵发性眼球向上凝视 ,眼睑上翻 ,舌外伸状 ,四肢肌力正常 ,全身肌张力增高 ,其余神经系统体征 (- )。辅助检查 :肝功能ALT 5 6IU/L、AST 35IU/L ,HBsAg( )、HBeAg( )、HBcAb( ) ,血钙2 4 9mmol/L ,EEG及颅脑CT未见异常。诊断 :药物性锥体外系反应 ,慢性乙型肝炎。停用拉米夫定、益肝灵。给予东莨菪碱 0 3mg肌内注射及对症治疗 4h症状消失。 10d后又自行口服拉米夫定 (10 0mg ,每日 1次 ) ,12d后又出现上述症状 ,停用拉米夫定 ,给予上述治疗后症状消失。例 2。病人 ,男 ,15岁。因患慢性乙型肝炎 ...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伴有病毒复制的活动性肝炎并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停药后病情反复的治疗对策。方法选取2008年6月-2012年6月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活动性肝炎肝硬化36例,口服拉米夫定100mg,1次/ d,安络化纤丸6g,2次/ d,连续服用1年以上,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肝功能生化指标、病毒学改变及停药后复发情况。结果36例中口服拉米夫定及安络化纤丸12个月后,26例(72.2%)肝功能明显好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降至正常,胆红素下降,清蛋白升高;4例(11.1%)腹腔积液消退,肝硬化活动得以控制,病情稳定;24例(66.7%)HBV - DNA 定量<103cp/ ml。停药后3~6个月16例(44.4%)相继出现肝功能异常和HBV - DNA 升高,12例(33.3%)再次口服拉米夫定和安络化纤丸有效。结论乙肝后肝硬化患者伴有病毒复制时,口服拉米夫定、安络化纤丸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阻止肝纤维化、肝硬化进程,提高生活质量,停药过早可导致复发,再次给药仍有效。  相似文献   

13.
1例22岁男性患者在外伤后1周出现阵发性痉挛性斜颈,1 h内发作3次,每次发作持续15~20 s后自行缓解,疑为"破伤风"而收入院。给予对症治疗,然而阵发性痉挛性斜颈仍反复发作。追问病史,因家属怀疑患者有"精神分裂症",在入院当天自行给予其一次性口服五氟利多40 mg。服药后约7 h患者出现上述症状,随后在15~20 s内消失。根据病史,考虑为五氟利多致锥体外系反应可能性大,遂给予氢溴酸东莨菪碱0.3 mg肌内注射,肌阵挛发作频率降低。之后,给予苯海索2 mg、3次/d口服。1 d后上述症状完全消失。随访2周,症状未再发作。  相似文献   

14.
孙世民 《医药导报》2001,20(9):584-584
1 病例介绍 例1,男,21岁,既往无药物过敏史.因肋间神经痛,维生素B1 100 mg,im,约1 min后,患者头昏、心慌.体检:R 20次min-1,BP 120/160 mmHg(1 mmHg=0.133 kPa).神清,面色苍白,HR 90次min-1,律齐,即予平卧,吸氧,约5 min后缓解.次日再用维生素B1(郑州市新郑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990515)100 mg,im,2 min后患者头昏、心慌、憋气、晕倒.体检:P 106次min-1,BP 80/45 mmHg,面色苍白,唇绀.诊断为维生素B1致过敏性休克.立即吸氧,对症处理15 min后上述症状改善.  相似文献   

15.
甲氧氯普胺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甲氧氯普胺的不良反应,并重点介绍锥体外系严重反应的3种临床类型。急性肌张力障碍性反应发生于用药早期,停药后能自行消失;帕金森综合征及迟发性运动障碍多见于长期治疗的病人,恢复需要相当时间,后者往往迁延,甚至不能逆转。作者强调防止不良反应的重要性并提出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6.
达力新致过敏反应1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患者,男,33岁.因尿道流脓、刺痒3d就诊.查体:尿道口红肿,有粘液脓性分泌物,呈深黄色,尿道粘膜外翻,并伴有尿急、尿频及全身不适症状.拟诊为淋病,取患者分泌物涂片作革兰染色,见多形核白细胞内有G-双球菌.临床诊断:急性淋菌性尿道炎.给予达力新(头孢呋辛钠,深圳市制药厂,批号:20000107)1.5g加入5%葡萄糖400mL静滴,qd,静滴3d后症状好转,分泌物减少,但患者面部、四肢及前胸皮肤潮红、发热,出现皮疹伴瘙痒.查体:体温35.6℃,血压15.33/10.66kPa,心率78次@min-1,呼吸21次@min-1,见面部、四肢、前胸有大小不等、高出皮肤的红色斑丘疹,压之褪色,考虑为达力新所致.遂停药,予异丙嗪25mg,im,地塞米松15mg加入5%葡萄糖350mL静滴,维生素C 2.5g,静滴2d后皮疹全部消失,随访2次,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17.
我院小儿科最近陆续收治胃复安中毒10例,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10例中,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8个月~13岁,平均年龄为3岁。均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或急性肠炎呕吐而口服胃复安常规剂量(0.2mg~0.3mg/kg/次,每日3次)后出现锥体外系统兴奋症状。临床上表现为帕金森氏综合征、肌张力增高10例,抽搐1例,伸舌2例,颈部肌肉痉挛性后伸7例。2 治疗及结果所有患儿均住院治疗,住院天数1~3天,平均2天。均用安坦0.1mg/kg/次,每日3次口服,东莨菪碱0.02~0.03mg/kg静脉滴注。3~5小时后患儿锥体外症状均消失。除1例患儿因静脉滴注东莨菪碱出现烦躁不安…  相似文献   

18.
1例34岁男性精神病患者,给予舒必利100mg,2次/d。4周后患者出现不自主吐舌,伴流涎。立即停用舒必利,给予东莨菪碱及地西泮。3h后症状缓解,3d后症状消失。随后改用奥氮平控制精神病。随访2个月余无复发。  相似文献   

19.
奥氮平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临床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改善患者阳性和阴性症状及认知功能等。近年来国内有文献报道,本品可致低血钾。现概述如下。 张德亮等报道,患男,36岁,因精神失常给予奥氮平治疗,第1天从10mg/d始,2周后15mg/d,持续至第6周降为10mg,/d,第7周患者感浑身无力,四肢肌力和肌张力下降,以双下肢偏重,双下肢肌力Ⅱ级,测血钾1.8mmol/L,即停药,予补钾治疗,次13血钾恢复正常,上述症状缓解。  相似文献   

20.
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迟发,陛肌张力障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迟发性肌张力障碍(TDt)是长期应用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锥体外系症状之一。据报道,发生率为2.7%-5.3%。临床主要表现为单个或多个随意肌自主运动困难,或因自主运动困难所致姿势异常。发病机制一般认为是多巴胺神经递质的持久抑制引起突触后多巴胺受体敏感性过度增高所致或与抗精神病药的抗去甲肾上腺素能效应有关。TDt须与急性肌张力障碍、迟发性运动障碍、特发性肌张力障碍、继发性肌张力障碍,家族性肌张力障碍、转换症状等进行鉴别诊断。一旦发生TDt应停药,换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或其他药物治疗,或进行脑深部电刺激治疗。经治疗后症状可能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