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与β2微球蛋白(β2-MG)联合检测在诊断老年糖尿病早期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老年糖尿病(年龄≥65岁)患者按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两组,即单纯糖尿病组(DM)和糖尿病早期肾病组(DN),分别测量两组患者血清CysC、β2-MG、肌酐(Cr)水平和阳性率,并将结果与正常老年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DN组、DM组血清CysC、β2-M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DN组高于DM组(P<0.05)。三组血Cr水平无明显水平差异(P>0.05),DN组CysC、β2-MG及二者联合检测的阳性率高于DM组和对照组(P<0.05);DN组血清CysC、β2-MG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血Cr的阳性率(P<0.05)。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CysC、β2-MG对提高老年糖尿病早期肾病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可作为老年糖尿病早期肾病的筛查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与β2微球蛋白(β2-MG)联合检测在诊断老年糖尿病早期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老年糖尿病患者按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2组,即单纯糖尿病组(DM)和糖尿病早期肾病组(DN),分别测量2组患者血清CysC、β2-MG、肌酐(Cr)水平和阳性率,并将结果与正常老年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血清CysC、β2-MG水平DN组、DM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DN组高于DM组(P<0.05)。3组血Cr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DN组CysC、β2-MG及二者联合检测的阳性率高于DM组和对照组(P<0.05),DN组血清CysC、β2-MG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血Cr的阳性率(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CysC、β2-MG对提高老年糖尿病早期肾病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可作为老年糖尿病早期肾病的筛查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中β2-微球蛋白(β2-MG)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8月确诊为DN患者8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合格者80例为对照组,两组受试者均进行β2-MG检测,同时检测与肾功能评价密切相关的血清生化指标尿素(Urea)和肌酐(Cr)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观察组β2-MG、Urea、C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期DN患者β2-MG呈递增性升高,Ⅱ、Ⅲ、Ⅳ期DN患者β2-MG水平明显高于I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期DN患者B2.MG检测阳性率为88.5%,与同期Urea、Cr阳性栓出率(53.8%、46.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2-MG是早期诊断DN的一项良好的血清生化指标。其水平变化可为临床诊治DN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监测血清胱抑素C(CysC)和β2-微球蛋白在糖尿病早期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采集糖尿病肾病(DN)患者50例,糖尿病未发肾病(DM)患者50例和正常对照组健康人员50例血清,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ysC,和β2-微球蛋白,同时用酶法检测cr的浓度,对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糖尿病肾病(DN)组和糖尿病未发肾病(DM)组血清CysC和β2-微球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糖尿病未发肾病(DM)组在血肌酐阴性的条件下血清CysC和β2-微球蛋白阳性率分别为44%和36%,明显高于肌酐阳性率。结论血清CysC和Br微球蛋白在肾损伤早期比肌酐升高更明显,是评价早期肾病的敏感特异性指标,对于临床上发现糖尿病早期肾损害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尿微量白蛋白(mALB)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检测单纯糖尿病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临床糖尿病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清Cysc、Hcy和尿mALB含量。结果糖尿病各组的Hcy、CysC、尿mALB的水平及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早期糖尿病肾病组三项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组(P〈0.05),临床糖尿病肾病组三项指标水平显著高于早期糖尿病肾病组(P〈0.05)。三指标联合检测糖尿病肾病阳性率达96.25%,明显高于单项检测。结论血清Hcy、CysC和尿mALB是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水平与肾脏损伤程度相关,三指标联合检测有助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6.
胱抑素C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C)浓度并与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尿α1-MG、β2-MG进行比较,从而评价血清胱抑素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yS-C浓度,并与血清尿素氮、肌酐、尿α1-MG、β2-MG进行比较。结果CyS—C、α1-MG、β2-MG、BUN、Cr检测结果糖尿病性肾病组较单纯糖尿病组与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糖尿病性肾病组中Cyst-C、α1-MG、β2-MG和BUN、Cr阳性率分别为96.8(59/62),84.2(52/62),86.9(53/62),68.0%(42/62),72.8%(44/62),血清CyS-C浓度与α1-MG、β2-MG、BUN、Cr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Cyst-C在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上有较高的检出率,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尿素(BUN)和肌酐(cr)联合检测在早期糖尿病肾病(DN)中的临床意义。方法2型糖尿病50例作为A组,DN早期患者50例作为B组,DN中期患者50例作为C组,检测3组CysC,Cr和BUN值。结果①随着病情的加重,3组CysC,Cr和BUN水平均逐步增高,各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②各组组间比较CysC阳性率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A组和C纽,B组和C组分别比较,Cr和BUN阳性率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A组和C组比较,上述指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联合CysC,Cr和BUN进行检测,对于及时发现糖尿病肾病病情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付国田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2):1865-1866
目的:探讨尿标本中视黄醇结合蛋白(RBP)、Br微球蛋白(BrMG)、微量白蛋白(mALB)及r-谷氨酰转肽酶(r-GT)检测在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尿RBP、BrMG及m—ALB,酶偶联法测定尿rGT、尿肌酐(Cr)。结果:正常对照组中尿RBP/Cr、β2-MG/Cr、r-GT/Cr及m—ALB/Cr的含量分别为(2.32±0.85)mg/mmol、(71.1±27.9)ug/mmol、(5.67±2.47)U/mmol、(1.85±0.31)mg/mmol。在糖尿病无肾病组中其微量白蛋白的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近(P〉0.05),而RBP/Cr、β2-MG/Cr、r—GT/Cr的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糖尿病初期肾病组和临床肾病组尿RBP/Cr、β2-MG/Cr、r-GT,Cr及m—ALB/Cr的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联合检测尿RBP、β2-MG、r—GT及m—ALB是诊断DN早期损伤快捷、可靠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并比较2型糖尿病(T2DM)及T2DM伴有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CRP)及胱抑素C(Cysc)的水平变化,探讨联合检测对DN诊断的意义。方法依据24h尿蛋白的定量将90例T2DM患者分为3组,每组30例。A组:正常糖尿病肾病组(尿微量白蛋白定量UmALB〈30mg/24h);B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尿微量白蛋白定量UmALB≥30mg~300mg/24h);C组:临床糖尿病肾病(DN)组(尿微量白蛋白定量UmALB〉300mg/24h);健康体检的(NC组)正常人对照组30例,分别计算各组的血清hs-CRP、CysC均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B、C组血清hs-CRP及Cys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血清hs-CRP及CysC水平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血清hs-CRP及CysC水平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s-CRP与CysC检测对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及病情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应用。方法将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患者按24 h尿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分为单纯糖尿病组(30例)和糖尿病肾病组(30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三组血清Hs-CRP、CysC、尿素氮(BUN)、肌酐(Cr)和UAER水平。结果糖尿病肾病组血清CysC和Hs-CRP水平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和对照组(P〈0.05);CysC和Hs-CRP阳性率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组(P〈0.05),CysC、Hs-CRP联合检测可提高DN的阳性检出率。结论血清CysC和Hs-CRP可作为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测定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与胱抑素C(CYC)水平,探讨二者联合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糖尿肾病患者(DN) 0例,同时从我院体检中心选取近期体检的健康人员60例作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β2-MG与CYC。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DN组β2-MG与CYC两项指标均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2-MG与CYC二者联合检测对于早期DN的诊断和防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检测胱抑素 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尿素氮(BUN)、肌酐(SCr)水平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的价值。方法将14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和早期糖尿病肾病组,各70例,另选健康体检者70名作为对照组。将三组血清 CysC、Hcy、BUN、SCr 水平分别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糖尿病两组患者血清 Cy-sC、Hcy 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 <0.05),且早期糖尿病肾病组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组(P <0.05)。早期糖尿病肾病组 CysC、Hcy、BUN、SCr 阳性率分别为68.57%、62.85%、32.85%、28.57%,CysC、Hcy 联合检测阳性率为88.57%,显著高于其它单项检测(P <0.05)。结论血清 CysC、Hcy 单一检测对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二者联合检测灵敏度更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患者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对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检测120例DM患者和10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胱抑素C(CysC)、肌酐(Cr)、微量白蛋白(mALB)、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GFR)等指标,并观察DN患者血清CysC与各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尿mALB在DN早期即可升高,且随病情发展而进一步升高(P〈0.01);随着DM尿mALB增加,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逐渐增加(P〈0.05);DM组血清CysC,IL-1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DN组又DM组,EDN组进一步升高(P〈0.01);血清CysC与SCr、mALB排泄量、HbA1c呈正相关(r=0.661,0.652,0.589,P〈0.05),与eGFR呈负相关(r=-0.667,P〈0.01)。结论 DN患者血清CysC水平增高,并与病情进展有关;DN患者血清CysC与SCr、mALB排泄量、HbA1c呈正相关,与eGFR呈负相关。血清CysC是发现2型DM早期肾损伤有价值的实验室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李志红  谌美玲 《江西医药》2022,(11):1759-176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T2DN)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视黄醇结合蛋白(RBP)、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检测及其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3月至2020年10月就诊于南昌市第一医院的82例T2DN患者设为T2DN组,82例T2DM患者设为T2DM组,82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三组受试者β2-MG、Cys-C、RBP水平、阳性率与三者联合检测阳性率。结果 T2DN组血清β2-MG、Cys-C、RBP为(3.50±0.97)mg/L(1.53±0.39)mg/L、(54.75±19.25)mg/L,均高于对照组、T2DM组,且T2DM组β2-MG、Cys-C、RB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N组β2-MG阳性率为41.46%,Cys-C阳性率为57.32%,RBP阳性率为60.98%,联合检测阳性率为90.24%,均高于T2DM组、对照组,且T2DM组β2-MG、Cys-C、RBP单一检测与联合检测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N组中Cys-C、β2-MG、RBP联合检测阳性率高于单一检测,差异...  相似文献   

15.
血清胱抑素C在糖尿病伴有肾脏损害患者检测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C)浓度并与血清肌酐(Cr)、血清尿素氮(BUN)、尿β2微球类蛋白(β2-MG)进行比较,从而评价血清胱抑素在糖尿病患者的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应用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146例糖尿病伴有肾脏损害患者的血清Cys—C浓度,并与血清BUN、血清Cr、β2-MG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性肾病组的Cys—C、β2-MG、BUN、Cr检测结果较单纯糖尿病组的Cys—C、β2-MG、BUN、Cr检测结果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糖尿病性肾病组中Cys—C、β2-MG和BUN、Cr阳性率分别为84.8%,90.9%,69.6%%,75.8%,血清Cys—C浓度与8:一MG相关系数(r=0.8267,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血清Cys—C浓度是一个灵敏的肾小球滤过率的标志物,能用于评价糖尿病患者的。肾功能状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在Ⅱ型糖尿病肾病(DN)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58例2型糖尿病(DM)(包括单纯DM28例、DN30例)和46名健康体检者血清CysC浓度,同时测定血清尿素(Urea)和肌肝(Cr)水平。结果单纯DM及DN患者血清CYSC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DN患者随着病情进展,CYSC浓度逐渐升高。结论血清CysC是一个早期、敏感的肾功能指标,与DN疾病严重程度平行,可作为早期诊断DN较为理想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血清胱抑素C对监测2型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巢卫明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1):1648-1649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对监测2型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价值。方法:测定68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中血清胱抑素C(Cys-C)的浓度。并与其尿中微量白蛋白(mAlb/Cr)含量进行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血中(Cys-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糖控制不良组血中(Cys-C)水平显著高于血糖控制良好组(P〈0.01)。2型糖尿病患者中,mAlb/Cr阳性率为28.6%,血清Cys-C增高阳性率为46.7%,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ys-C)在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上有较高的检出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中胱抑素C(CysC)与血清尿素(Urea)、肌酐(C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并评价胱抑素C(CysC)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对预防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价值。方法65例2型糖尿病无肾损害患者(单纯糖尿病组)、65例2型糖尿病肾损害患者(糖尿病肾损害组)和5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C)、尿素(Urea)、肌酐(C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肾损害患者CysC、Urea、Cr、hs-CRP水平均高于单纯糖尿病组与健康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型糖尿病肾损害患者血清CysC阳性率显著高于Urea、Cr(P〈0.05),CysC水平且与Urea、Cr水平呈正相关;2型糖尿病肾损害患者联合检测CysC、hs-CRP阳性率与各单项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且CysC与hs-CRP水平呈正相关。结论胱抑素C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是糖尿病早期肾损害敏感指标,联合检测对及时准确地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害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胱抑素C在糖尿病性肾病中的应用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C)浓度并与血清肌酐(Cr)、血清尿素氮(BUN)、尿β2微球类蛋白(β2-MG)进行比较,从而评价血清胱抑素在糖尿病患者的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应增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146例糖尿病伴有肾脏损害患者的血清Cys-C浓度,并与血清BUN、血清Cr、尿β2-MG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性肾病组的Cys-C、β2-MG、BUN、Cr检测结果较单纯糖尿病组的Cys-C、β2-MG、BUN、Cr检测结果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糖尿病性肾病组中Cys-C、β2-MG和BUN、Cr阳性率分别为84.8(28/33),90.9(30/33),69.6%(23/33),75.8%(25/33),血清Cys-C浓度与β2-MG相关系数(r=0.8267,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血清Cys-C浓度是一个灵敏的肾小球滤过率的标志物,能用于评价糖尿病患者的肾功能状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尿微量清蛋白(mAlb)、尿β2-微球蛋白(β2-MG)和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的变化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70例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和30例健康人血清CysC及尿mAlb、β2-MG和RBP的含量。结果 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血清CysC,尿mAlb、β2-MG、RBP显著高于健康人(P〈0.01),且血清CysC与尿mAlb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924,P〈0.01)。结论血清CysC可作为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敏感指标,联合检测尿mAlb、β2-MG和RBP有助于提高早期诊断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