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后膀胱出口梗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前列列腺增生切除术后膀胱出口梗阻的原因,讨论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前列腺增生切除术后出现膀胱出口梗阻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7例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病例中,膀胱颈狭窄2例,膀胱颈后唇过高2例,后尿道狭窄2例,后尿道膜状闭锁1例。结论:膀胱颈口梗阻、后尿道狭窄是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后引起排尿困难的主要原因,首选治疗方法是经尿道内切开术。  相似文献   

2.
钟锦卫 《广州医药》2002,33(3):15-16
目的:探讨TURP对前列腺术后膀胱颈梗阻治疗疗效。方法:通过20例前列腺术后膀胱颈梗阻TURP治疗效果观察。结果:疗效满意,至今术后随访1年多,IPSS评分平均8.5分,最大尿流率平均1.5ml/s,剩余尿量为0-70ml,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TURP治疗前列腺术后膀胱颈梗阻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疗效确切,可有效预防膀胱颈瘢痕增生,挛缩再发生。  相似文献   

3.
彭资寿 《四川医学》1999,20(6):585-586
1989年12月至1998年7月,我院对82例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患者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其中有48例发生了较强烈的膀胱刺激征,我们采用术毕硬膜外导管内注入吗啡防止膀胱刺激症的发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1996年5月至1998年7月,我们又采用了保留硬膜外导管间断注入吗啡和布比卡因混悬液,获得满意效果,现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82例,其中前列腺增生77例,前列腺癌5例,年龄在62~78岁,均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其中有3例前列腺癌患者作了前…  相似文献   

4.
温海涛 《浙江医学》1999,21(11):663-665
出血是前列腺切除术后最主要的并发症之一。人们曾采取各种措施,如采用浸有5%孟氏液、10%甲醛溶液或2%明矾溶液的材料填塞于前列腺窝内压迫止血,以及使用膀胱下动脉结扎、髂内动脉结扎或膀胱颈荷包缝合等手术方法,试图避免出血的发生,但仍有少部分患者术后发生大出血,并需要手术处理。我院自1993年11月~1998年5月在内镜下处理前列腺切除术后大出血7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TVP)术后常见并发症的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有症状的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2028例,均行TVP治疗,其中1735例获术后随访6月以上。结果 术后发生尿道狭窄者52例,急性尿潴留47例,尿路感染64例,附睾炎5例,继发性出血36例,暂时性尿失禁8例,腺体残留3例。结论 术中器械损伤是引起尿道狭窄的主要原因;术后尿路感染是出血的重要原因。术前控制尿路感染、术中仔细操作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报告23例前列腺增生术后膀胱出口梗阻(BOO)患者23例。其中膀胱颈挛缩11例(47.8%)、尿道狭窄6例(26.1%)、前列腺增生复发2例(8.7%)、前列腺癌3例(13.0%)、膀胱颈丝线异物并附壁结石1例(4.3%)。均经腔内治疗,取得良好疗效。就其发生原因及治疗措施等进行讨论。认为腔内技术是BOO较为理想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报告23例前列腺增生术后膀胱出口梗阻患者23例,其中膀胱颈挛缩11例,尿道狭窄6例,前列腺增生复发2例,前列腺癌3例,膀胱颈丝线异物并附壁结石1例。均经腔内治疗,取得良好疗效。就其发生原因及治疗措施等进行讨论。认为腔内技术是BOO较为理想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TUPKVP联合TUIBN术治疗小体积BPH所致的Ⅸ)0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6月一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单纯小体积BPH致B00患者56例,人院先后l:1比例随机分TURP组28例,采用TURP联合TUIBN手术治疗;nJPKVP组28例,采用TUPKVP联合TUIBN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组织重量、灌洗液量、留置尿管时间、近期并发症,术前与术后3个月IPSS、QOL、PVR、Qmax。结果:TUPKVP组手术时间、术后置管时间较TURP组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灌洗液量明显减少(P〈O.05);两组灌洗液量及置管时间、近期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O.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Qmax、PRV、lPSS评分、QOL评分较同组术前明显改善(P〈0.05);TUPKVP组患者术后3个月Qmax、PRV、IPSS评分、QOL评分的改善程度较TURP组明显。结论:TUPKVP联合TUIBN术治疗小体积BPH所致的B00,安全性高,临床效果极佳,且操作简便,可作为小体积BPH所致的13()0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纤维化性前列腺增生TVP术后继发膀胱颈部梗阻的腔内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11月~2004年12月,我院对11例纤维化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术(TVP),术后出现继发膀胱颈部梗阻(BNO),进行经尿道膀胱颈部切开术(TUIN)及经尿道膀胱颈部电切术(TURN)治疗,平均随诊2.5年。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11例,年龄48~59岁,平均52.7岁;TVP手术史4月~3.5年,平均1.9年;其中于本院行TVP手术患者6例,外院行TVP手术患者5例;术前经腹部B超测前列腺体积15.4~45.2ml,平均25.6ml。均有尿频、尿急、排尿不畅症状,4例曾行尿道扩张,症状均无明显改善,因尿潴留就诊5例。合并尿道狭窄3例,泌尿系感染6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前列腺摘除术后膀胱出口梗阻的原因、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对前列腺摘除术后膀胱出口梗阻18例(其中行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后14例,经尿道前列腺摘除术后4例)进行临床分析,梗阻原因有膀胱颈后唇抬高6例,膀胱颈前唇缩窄4例,膀胱颈环行缩窄6例,膀胱颈、后尿道闭锁2例。所有患者均施行了经尿道电切术或开放性手术治疗。结果18例患者均完全治愈。结论前列腺摘除术后膀胱出口梗阻与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颈挛缩未同时处理、手术时膀胱颈处理不当及前列腺外科包膜损伤等因素有关,其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应根据不同情况而决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所致的膀胱出口梗阻合并膀胱肿瘤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整群选取9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致膀胱出口梗阻合并膀胱肿瘤患者,观察组:53例选择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和膀胱肿瘤电切治疗,对照组:42例选择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和膀胱部分切除术,对比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患者均康复,观察组的临床疗效和3年生存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明显的比对照组少(P<0.05)。结论相对于部分切除而言,治疗膀胱出口梗阻并膀胱肿瘤采用等离子电切方式可达到更好效果,可明显减轻并发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女性膀胱出口梗阻的诊断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建奇  廖贤平  黄孝庭 《医学综述》2009,15(12):1840-1841,1848
女性膀胱出口梗阻病因复杂,大致可分为功能性梗阻和解剖性梗阻。诊断男性膀胱出口梗阻已有了"金标准"。如果在判断女性膀胱出口梗阻时,依然采用男性膀胱出口梗阻的诊断标准,有可能致漏诊、误诊率高。近年来学者们正在积极研究,希望能够制定出女性膀胱出口梗阻的诊断标准,本文主要就女性膀胱出口梗阻的诊断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3.
采用成年雄性新西兰白兔,应用膀胱颈部结扎的方法。制成膀胱出口部分梗阻动物模型模拟人类继发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所引起的膀胱功能改变。在手术后5周测定实验兔膀胱重量、容量及其逼肌束的收缩性。结果发现梗阻组实验兔膀胱重量明显增加,容量明显减少,逼尿肌收缩性明显下降,它为研究人类继发于BPH的膀胱逼尿肌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及探索对膀胱功能恢复的治疗提供有效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坦洛新联合托特罗定治疗前列腺增生(BPH)并逼尿肌不稳定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联合用药组口服坦洛新0.2mg/次(1次/d)+托特罗定2mg/次(2次/d),对照组口服坦洛新0.2mg/次(1次/d),持续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平均IPSS、SSS、QOL评分以及尿流率、残余尿。结果:2组均无因药物副作用中途退出者。治疗前,联合用药组和对照组平均IPSS评分、SSS评分、QOL评分、尿流率以及残余尿量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平均IPSS、SSS、QOL评分分别为(11.3±1.9)分、(5.2±0.7)分(、1.9±0.4)分和(15.1±2.3)分、(9.8±2.4)分、(3.9±1.2)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尿流率和残余尿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坦洛新联合托特罗定可改善BPH逼尿肌不稳定患者的下尿路症状和生活质量。对于轻至中度膀胱出口梗阻(BOO)患者,应用托特罗定较安全。  相似文献   

15.
刘杰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6):127-128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膀胱痉挛相关致病因素与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8月-2010年6月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01例患者中发生膀胱痉挛49例,发生率为48.5%;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0%和100%,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术后膀胱痉挛与膀胱内环境不稳定、术后出血、精神因素有关;通过综合治疗能够有效控制症状,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并发症,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豚鼠膀胱流出道梗阻(PBOO)对膀胱卡哈尔间质细胞(ICC)形态结构的影响。方法建立雌性豚鼠PBOO模型。并根据尿动力学检测结果将模型分为PBOO后逼尿肌不稳定(DO)组和PBOO后逼尿肌稳定(DS)组,以假手术组作为对照,饲养4周后取膀胱组织,制成全层组织铺片和冰冻组织切片,c-kit免疫荧光染色分别观察各组膀胱肌层和黏膜下ICC的形态和分布情况。结果PBOO4周后,DO组豚鼠膀胱出现排尿频率、排尿压力的增加(n=12,P〈0.05),并且观察到明显的储尿期膀胱不稳定收缩。对照组、DS组和DO诅豚鼠膀胱均观察到c-kit染色阳性且呈典型长梭形有突起的ICC,主要分布于平滑肌肌束间和黏膜下层;在DO组豚鼠的膀胱中c-kit染色阳性的ICC分支突起增加且互相连接呈网络状,而在对照组和DS组中ICC呈散在分布,细胞之间联系较松散。结论在PBOO所致DO豚鼠膀胱中ICC发生了形态和结构的变化,相互之间连接呈网络状,ICC的形态和结构的变化可能是逼尿肌不稳定的重要发病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合并膀胱出口梗阻的晚期前列腺癌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双侧睾丸切除术、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TURP)以及间歇雄激素阻断等综合方法治疗合并膀胱出口梗阻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73例。结果所有手术均成功,住院时间7.0±2.4d,术前及术后3个月复查尿动力学指标,患者最大尿流率由(8.7±3.2)ml/s升为(19.5±2.6)ml/s(P〈0.05),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由术前的27.3±5.1降为8.6±1.5(P〈0.05),血清PSA由治疗前(50.3±27.2)ng/ml降至(10.6±8.2)ng/ml(P〈0.01),生活质量评分(QOL)由治疗前4.3±1.4降至2.2±0.7(P〈0.05)。随访6~24个月,其中8例分别于术后6~14个月死于前列腺癌,6例术后10个月死于其他疾病,其余患者带癌存活。结论合并膀胱出口梗阻的前列腺癌采用TURP、去势术和间歇雄激素阻断的综合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且能延长患者生存期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临床常用的诊断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相关参数在预测膀胱出口梗阻(BOO)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临床诊断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并行尿动力学检查的患者,根据压力流率测定(PFS)结果分为梗阻组和非梗阻组.将临床诊断BPH相关参数与PFS参数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并进行多元逐步回归相关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O...  相似文献   

19.
章雷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5):159-160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联合全雄激素阻断治疗晚期前列腺癌伴膀胱出口梗阻的效果。方法对52例晚期前列腺癌伴膀胱出口梗阻患者采用TURP+间断全雄激素药物治疗。结果52例手术均顺利,术后排尿困难均明显改善,术后3个月患者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较术前明显下降,最大尿流率(Qmax)较术前明显升高、残余尿量(RU)较术前明显减少、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较术前明显改善(P均〈0.05)。18例骨转移瘤患者骨痛显著减轻或消失。50例获得随访,随访4—65个月,46例患者长期带瘤生存,3例患者死于前列腺癌。结论TURP联合间断全雄激素阻断治疗晚期前列腺癌伴膀胱出口梗阻的近期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膀胱出口梗阻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