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针对急性脑缺血大鼠局部脑血流和脑梗死体积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 研究电针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的局部脑血流和脑梗死体积的影响。方法 大脑中动脉线栓法(MCAO)建立大鼠局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电针“水沟”和“百会”穴,激光多普勒血流仪监测局部脑血流,检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脑梗死体积。结果 MCAO引起局部脑血流显著下降,电针能使局部脑血流显著增加。电针增加脑血流的作用迅速且消失快。脑缺血1h再灌注24h,模型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高,脑梗死体积大;而电针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降低,脑梗死体积显著减小。结论 电针能快速增加缺血局部脑血流量,缩小脑梗死体积,保护神经功能。及早应用电针对脑缺血具有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邢茂  王琴  雷健  唐勤 《中国中医急症》2014,(6):1019-1021
目的 观察三海龙胶囊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采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脑缺血1.5 h后再灌注.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三海龙胶囊组和尼莫地平片组.分别在缺血再灌注1、3、7d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干-湿”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TTC染色观察脑梗死面积以及甲苯胺蓝法进行大脑皮层神经元尼氏体染色.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口服三海龙胶囊能够显著改善大鼠受损的神经功能障碍(P<0.05),减少脑梗死面积(P<0.05),降低大脑组织含水量(P<0.05),阻止大脑皮层神经元中尼氏体的减少.结论 三海龙胶囊能够改善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酸枣仁皂甙A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96只SD大鼠被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尼莫地平组和酸枣仁皂甙A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分设12h、24h、48h、4d、7d五个时间组。参考Longa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损伤模型,酸枣仁皂甙A组给予酸枣仁皂甙A(20mg/kg)、尼莫地平组给予尼莫地平(1mg/kg)、模型组及假手术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腹腔注射。造模后按时点断头取脑组织切片行谷氨酸免疫组化及原位细胞凋亡检测。结果:造模后12h缺血脑组织中心区可见大量谷氨酸阳性细胞及凋亡神经元细胞,48h达高峰,7d后明显减少;尼莫地平及酸枣仁皂甙A组二者数量较模型组明显减少。结论:酸枣仁皂甙A能抑制脑组织谷氨酸免疫组化阳性细胞的表达、减少神经元细胞的凋亡,在脑缺血急性期具有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酸枣仁皂苷A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谷氨酸免疫组化阳性细胞及神经行为学的影响.方法 9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尼莫地平组和酸枣仁皂苷A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分设12 h、24 h、48 h、4d、7d五个时间组.参考Longa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损伤模型,造模后分组给药并按时点对大鼠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后断头法处死动物,取脑组织切片作谷氨酸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造模后12 h缺血脑组织中心区可见大量谷氨酸阳性细胞,48 h达高峰,7 d后明显减少;尼莫地平及酸枣仁皂苷A组谷氨酸阳性细胞数量较模型组明显减少,神经功能缺失症状亦较模型组有所减轻.结论 酸枣仁皂苷A能抑制脑组织谷氨酸免疫组化阳性细胞的表达,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行为缺失症状,在脑缺血急性期具有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化痰通络法对急性脑梗死大鼠脑血流的影响,为揭示其治疗脑梗死的作用机制提供部分实验依据。方法:将27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中药组,采用线栓法制备MCAO模型,各组采用灌胃给药。在相应时间点采用激光散斑对比成像(LSCA)系统采集图像,计算相对脑血流速度。结果:LSCA显示,造模1 d后大鼠脑血流速度下降明显;中药组在3 d时即见明显血流增加,7 d时血流速度明显加快;数据显示,中药组脑血流在1 d亦明显降低,但在3 d时明显增高,且明显高于模型组;7 d时中药组脑血流速度继续升高,明显高于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结论:化痰通络法复方可明显提升脑梗死大鼠脑血流速度,这可能有助于改善模型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赤芍总苷(TPG)注射液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及脑缺血大鼠局部脑血流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栓线阻断大脑中动脉闭塞法(MCAO)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各组动物预先注射给药2 d,并于造模前0.5 h,造模后4 h、12 h再分别给药3次。造模24 h后进行行为学评分,脑组织含水量和脑梗塞面积百分比测定及进行病理学检查,并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检测MCAO大鼠脑血流量。结果:模型组动物较假手术组动物出现明显的缺血性神经损伤症状,脑血流量明显减少。50、100 mg/kg赤芍总苷注射液能改善脑缺血大鼠的行为学症状、减轻脑水肿、降低其脑梗塞面积和减轻缺血所致组织病理改变;100 mg/kg TPG可明显增加MCAO大鼠缺血部位的脑血流量。结论:赤芍总苷注射液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有明显保护作用,增加脑血流量可能为治疗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电针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磷酸化STAT3( pSTAT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预处理组,其中电针预处理组在造模前7天给予治疗,1次/天.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的制备应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缺血侧脑组织pSTAT3蛋白表达情况,TTC染色检测脑梗死体积.结果:缺血再灌注损伤24 h,电针预处理治疗组能明显缩小脑梗死体积,减少脑缺血大鼠pSTAT3蛋白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预处理能下调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pSTAT3的表达水平,明显缩小脑梗死体积,具有良好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丹龙醒脑方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和脑梗死面积的影响。方法: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缺血再灌注模型。造模成功后将4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尼莫地平组,丹龙醒脑方大、中、小剂量组,每组各8只。分别灌胃等体积蒸溜水、尼莫地平片与不同剂量的丹龙醒脑方。连续灌胃7d后观察神经功能症状评分与脑梗死面积。结果: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面积方面,模型组,尼莫地平组及丹龙醒脑方大、中、小剂量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尼莫地平组及丹龙醒脑方大中小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丹龙醒脑方各剂量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丹龙醒脑方大中小剂量组神经功能评分与尼莫地平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丹龙醒脑方大中剂量组与尼莫地平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龙醒脑方能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症状,减少脑缺血再灌注脑梗死面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调脂通脉解毒方对脑缺血损伤大鼠hs-CRP、Lp-PLA2炎症因子表达及脑梗死体积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调脂通脉解毒方低剂量组[20 mg/(kg·d)]、调脂通脉解毒方中剂量组[40 mg/(kg·d)]、调脂通脉解毒方高剂量组[60 mg/(kg·d)]及尼莫地平组[15mg/(kg·d)];采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梗死大鼠模型,在缺血2 h后,拔出线栓实施24 h再灌注,再灌注术后14 d造模成功大鼠灌胃给药,每天1次,假手术组及模型组给予等体积溶液。观察各组hs-CRP、Lp-PLA2的含量变化及脑梗死体积的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尼莫地平组、调脂通脉解毒方各组大鼠脑组织hs-CRP、Lp-PLA2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调脂通脉解毒方各组、尼莫地平组hs-CRP、Lp-PLA2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均出现脑梗死情况,与模型组比较,调脂通脉方高、中、低剂量组和尼莫地平组均能显著改善脑梗死情况,其中以高剂量组最优。结论:调脂通脉解毒方能显著降低hs-CRP、Lp-PLA2表达,减轻炎症损伤反应,减少脑梗死体积,从而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毛冬青甲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急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中药注射液毛冬青甲素(Ilexonin ,IA)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急性损伤的影响. 方法 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2 h后再灌注的脑缺血24 h模型,评价神经功能状态,计算脑梗死面积百分比. 结果 预先给予LA40mg/kg,连续7 d,可减轻MCAO大鼠行为障碍,减少脑梗死面积. 结论 LA对大鼠脑缺血...  相似文献   

11.
Chen F  Yan ZK  Yang B 《针刺研究》2011,36(2):85-89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对脑缺血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穴位注射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穴位注射组分别在造模后6、12、24 h在"百会""大椎"穴进行复方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运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再灌注24 h后各组大鼠脑组织缺血区海马回Bcl-2、Ba...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头针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脑梗死体积及皮层神经元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复制右侧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12分评分法评定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TTC染色法测定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的脑梗死体积;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皮层神经元的损伤。结果:头针组大鼠在再灌注24h、48h、72h脑梗死体积较模型组下降最为明显(P〈0.05);再灌注48h、72h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同期模型组明显减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再灌注48h、72h皮层神经元损伤较模型组明显减轻,神经元丢失减少。结论:随着针刺次数的增加和治疗时间的延长,头针可明显减小脑梗死体积、减轻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皮层神经元的缺血损伤,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具有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酸枣仁皂苷A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行为学以及脑组织内氨基酸含量的影响。方法:先随机抽取6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其余90只大鼠再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尼莫地平组和酸枣仁皂苷A组,各组再分设12h、24h、48h、4d和7d五个组,每个时间组6只大鼠。参考ZeaLonga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损伤模型,造模后分组给药并按时间点对大鼠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之后,断头取右侧海马组织进行谷氨酸(Glu)及γ-氨基丁酸(GABA)含量测定。结果:尼莫地平及酸枣仁皂苷A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较模型组有所减轻,Glu含量较模型组明显降低,GABA含量较之增加。结论:酸枣仁皂苷A在脑缺血急性期能抑制脑内Glu的释放,增加GABA含量,对大鼠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有一定改善,具有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何蔚  朱遵平 《中药材》2005,28(5):403-405
目的:研究三七总皂苷对大鼠脑梗死区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表达和中性粒细胞浸润的影响.方法:大鼠大脑中动脉短暂阻塞制成局灶性脑缺血2 h再灌注24 h模型.再灌注后2 h腹腔注射三七总皂苷25或50 mg/kg.再灌注24 h后分光光度法测定缺血区大脑皮层和尾壳核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大脑皮层和尾壳核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表达.结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区大脑皮层和尾壳核MPO活性和ICAM-1表达明显增加,三七总皂苷50 mg/kg治疗用药能降低MPO活性和抑制ICAM-1表达.结论:三七总皂苷可抑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ICAM-1表达和中性粒细胞浸润,减轻脑梗死区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三七总皂苷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效治疗时间窗.方法: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MCAO)局灶性脑缺血2 h再灌注24 h模型,分别在缺血开始3 h、4 h、5 h和6 h腹腔注射给药,再灌注24 h,评价大鼠神经功能状态、脑水肿、脑梗死范围.结果:缺血开始后3~4 h给药,大鼠神经功能行为评分和脑组织含水量明显减少,脑梗死体积缩小;缺血5 h时三七总皂苷经腹腔注射,疗效下降;缺血开始后6 h给药无明显作用.结论:三七总皂苷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效治疗时间窗不超过5 h.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风膏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实验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风膏小剂量、大剂量组,分组给药7天后造模,观察中风膏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体积、脑组织结构及神经元形态的影响。结果:各组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与模型组比较,再灌注24小时后给药组可明显改善大鼠神经缺损症状(P0.05);再灌注24小时后给药组梗死体积小于模型组(P0.05);脑缺血再灌注24小时后模型组缺血侧皮质区组织结构及细胞形态失常,而给药组脑组织结构及神经元形态受损程度较轻。结论:中风膏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眼针和体针对24 h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CIRI)大鼠脑血流以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表达的影响,探讨眼针与体针治疗CIRI机制的差异。方法:线栓法复制大鼠CIRI模型,将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24 h假手术组,24 h模型组,24 h穴区组,24 h体针组以及24 h穴区外组。脑缺血再灌注后24 h采用ZeaLonga评分法进行大鼠神经功能评分,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检测脑皮层血流速度,Western Blot方法和RQ-PCR方法测定脑组织BDNF蛋白以及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穴区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下降;脑皮层血流速度增加;脑组织BDNF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上调(P0.05)。眼针组与体针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眼针与体针均具有改善大鼠24 h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其机制脑血流速度增加以及脑组织BDNF表达上调有关,眼针与体针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中风醒脑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治疗时间窗。方法: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MCAO)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缺血前给予中风醒脑液(25/60)×大鼠体重×6.25,每日1次,给药7天。末次给药1h制备MCAO模型,缺血2h,再灌注24h,评价神经功能状态、脑梗死范围;放免法测定血清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含量;中风醒脑液的治疗时间窗研究:采用MCAO局灶性脑缺血2h,再灌注24h模型,分别在缺血开始2、3、4、5、6、12、24h再灌注并继续灌胃,每6h给药1次,再灌注24h,评价神经功能状态、脑梗死范围。结果:中风醒脑液能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功能评分,减少脑梗死范围,降低血清I L-8、TNF-α,提高血清中BDNF的含量;在缺血后2h治疗用药,能有效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功能评分,减轻脑水肿和减少脑梗死范围,并明显优于依达拉奉组,12h开始用药,疗效下降,24h开始用药,上述各指标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中风醒脑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有效治疗时机在缺血2~6h内。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回春偏瘫方对缺血再灌注大鼠的实验研究,探讨其防治中风偏瘫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线栓法造成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回春偏瘫方高、中、低剂量组(回高组,回中组,回低组)、西药尼莫地平组(西药组),连续给药14天,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和体重、神经行为学、脑梗死体积变化和脑细胞形态学改变。结果:实验结束后,与模型组比较,治疗各组体重有所恢复,神经功能缺失情况得到不同程度改善,各治疗组脑梗死体积和脑梗死体积百分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有极显著的差异(P〈0.01)。结论:回春偏瘫方中药具有促进MCAO再灌注后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并可减小MCAO再灌注后大鼠脑梗死体积。  相似文献   

20.
《中药材》2016,(10)
目的:研究丹参素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时间窗。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所致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MCAO),并于缺血后0、2、4、6 h腹腔注射给药,手术24 h后,观察丹参素钠对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脑梗死体积、脑组织含水量及组织病理学的影响。结果:丹参素钠在缺血-再灌注后0~2 h内给药能显著改善MCAO大鼠的神经行为学评分,减轻脑水肿和减少脑梗死体积范围;缺血后4 h给药,疗效下降;缺血后6 h给药则无显著治疗作用。结论:丹参素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时间窗为4h,以2 h内给药治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