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小针刀结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68例随机分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研究组给予小针刀结合推拿手法治疗。结果:中医症状积分研究组(13.76±5.13)分、对照组(9.47±4.86)分,总有效率研究组91.18%、对照组67.6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LVA、RVA和BA平均血流速度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针刀结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缓解临床症状,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脑部的血液供应,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中医骨伤手法联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2018年3月—2020年5月江西省宜黄县中医院收治的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2组。对照组(29例)内服中药治疗,观察组(31例)联合中医骨伤手法进行治疗,比较疗效及颈椎功能。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7%(30/31),对照组为75.86%(22/29),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对照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调查问卷评分为(34.65±5.26)分,观察组为(34.83±5.1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25.46±4.24)分,观察组(16.25±3.49)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采用中医骨伤手法联合中药内服方式,治疗效果显著,能促进患者颈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中医骨伤手法结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12月时间段内在我院就诊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12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研究组与对照组,分别56例患者。对照组以常规性颈椎牵引治疗,研究组采用中医骨伤手法配合中药内服相结合的方式。结果:研究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次研究中药内服联用中医骨伤手法的临床疗效甚佳,对患者颈椎功能的改善作用显著,值得在骨伤科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中医针刺联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19年9月本院收治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00例,按随机数表分为2组,对照组50例使用中医针刺治疗,研究组50例使用中医针刺联合推拿手法治疗,对2组临床疗效及预后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96.00%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患者肩颈痛评分(3.82±0.19)分、眩晕评分(12.11±1.26)分及头痛评分(1.80±0.17)分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80.24±16.91)分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椎动脉型颈椎病采用中医针刺联合推拿手法治疗,可缓解头痛、眩晕等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还能有效提高其临床疗效,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脊柱微调手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患者采用脊柱微调手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而对照组则给予西药氟桂利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血流动力学情况、颈椎动脉痉挛指数(RI)、寰枢关节的位移指数(ADI)。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均明显下降,且研究组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22,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在患者在治疗后的VA、BA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但是研究组升高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30、3.23,P0.05)。研究组治疗后颈椎动脉痉挛指数和寰枢关节的位移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对照组治疗后仅颈椎动脉痉挛指数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另外,在治疗后,研究组的颈椎动脉痉挛指数和寰枢关节的位移指数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65、4.12,P0.05)。结论:脊柱微调手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明显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眩晕、颈肩痛和头痛等症状,改善颈椎动脉痉挛指数和寰枢关节的位移指数,明显提高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其疗效与脊柱微调手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有关。  相似文献   

6.
颈椎关节松动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颈椎关节松动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10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颈椎关节松动治疗组(治疗组)53例和牵引治疗组(对照组)49例。结果:治疗组治愈27例,显效14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2%;对照组治愈19例,显效14例,有效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5.7%。结论:颈椎关节松动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龙氏正骨手法结合小针刀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86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针灸疗法,治疗组采用龙氏正骨手法结合小针刀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2组患者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CASCS评分为(66.3±7.8)分,高于对照组的(42.7±5.4)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龙氏正骨手法结合小针刀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优于常规针灸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中医骨伤手法联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等距随机抽样法将7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颈部牵拉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骨伤手法联合中药内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骨伤手法联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颈椎疼痛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自拟益肾强脊丸联合中医推拿对于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颈椎曲度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按就诊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川芎嗪注射液,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自拟益肾强脊丸+中医手法推拿,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颈椎曲度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显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颈曲值,观察组(8.03±4.73),与对照组(7.82±3.6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颈曲值,观察组(10.32±2.61),对照组(8.09±2.73),两组均得到改善,但观察组颈曲值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益肾强脊丸联合中医手法推拿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不仅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对颈椎曲度的重建亦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手法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5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针灸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手法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椎动脉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手法推拿能有效的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脑部血液供应,疗效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龙氏正骨手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颈椎X线片及动脉血液流速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采用龙氏正骨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疗法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颈椎X线片、双侧椎动脉和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颈椎X线影像、双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龙氏正骨手法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X线片中颈椎生理曲度、棘突偏歪、寰枢关节紊乱及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液流速改善明显,其临床疗效显著优于传统推拿疗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中医针灸、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中医针灸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研究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且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的WHOQOL-BREF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SAS评分较对照组同期明显降低,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颈椎功能,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予以针刺治疗;研究组采用针刺联合推拿手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椎动脉型颈椎病功能评定量表(FS-CSA)评分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FS-CSA评分均无差异(P 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积分、FS-CSA评分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 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 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椎动脉型颈椎病采用针刺联合推拿手法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颈椎功能,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与关节松动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效果。方法:选择东莞市茶山医院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门诊治疗的30例CS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15例,采用颈椎牵引法治疗,观察组15例,采用穴位注射和关节松动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和功能积分、颈椎活动度与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症状与功能评分、颈椎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与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颈椎活动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穴位注射和关节松动术显著提高了CSA的治疗效果,改善了颈椎活动功能,减轻了患者眩晕、颈肩痛与头痛等症状。  相似文献   

15.
手法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百光  黄红 《四川中医》2007,25(8):104-105
目的:探讨手法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采用手法配合颈椎牵引治疗;对照组45例,只用颈椎牵引治疗。结果:90例患者经平均三个月随访。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法、牵引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正确的诊断、严格掌握适应证、规范操作方法与步骤是取得良好临床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神经松动术联合电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80例符合研究标准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及治疗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电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神经松动术治疗。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the neck disability Index,NDI)、颈椎关节活动度评价。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VAS评分、NDI指数、颈椎关节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VAS评分、NDI指数、颈椎关节活动度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且治疗组VAS评分、NDI指数、颈椎关节活动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松动术联合电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高于单一电针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颈性眩晕应用关节松动手法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将60例颈性眩晕患者分为两组,以接受颈动脉型颈椎病手法治疗者为A组,以接受关节松动手法治疗者为B组,每组30例。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临床症状评分及颈椎曲度值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但经治疗后,B组临床症状评分及颈椎曲度值均明显优于A组(P0.05)。同时B组治疗总有效率同样明显优于A组(P0.05)。结论:关节松动手法可有效的提高颈性眩晕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手法整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50例用手法整复,对照组50例用枕-颌式坐位颈椎牵引带行悬吊牵引。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0%、对照组7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积分差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手法整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较颈椎牵引效果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龙氏正骨手法联合神经松动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3月~2019年2月收治的7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7例使用龙氏正骨手法,研究组3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神经松动术,对比治疗后两组功能、疼痛程度及直腿抬高角度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疗效(JOA评分)为(24.24±2.59)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疼痛(3.03±0.59)分,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且研究组直腿抬高角度评分(1.87±0.12)分高于对照组(1.35±0.32)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龙氏正骨手法联合神经松动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改善腰部功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并探讨中医骨伤手法结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10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50例/组,对照组采用单纯颈椎牵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内服治疗、中医骨伤手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椎动脉血流情况。结果在临床疗效方面,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其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椎动脉最大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其血流阻力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中采用中药内服联合中医骨伤手法治疗可提高其临床疗效,促进其症状缓解,改善其椎动脉血流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