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不同海拔高度黔产宽叶缬草中挥发油及乙酸龙脑酯含量的变化情况,为该药材的栽培区域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宽叶缬草挥发油,利用GC测定宽叶缬草挥发油中乙酸龙脑酯的含量,通过SPSS 17.0统计软件分析挥发油含量、乙酸龙脑酯含量与海拔高度的相关性。结果:不同海拔高度黔产宽叶缬草中挥发油及乙酸龙脑酯含量均具有显著差异。挥发油平均质量分数2.20%,变幅1.34%~3.60%,挥发油含量总体随海拔的增高而呈降低趋势,存在显著负相关;挥发油中乙酸龙脑酯平均质量分数50.29%,变幅29.64%~64.87%,乙酸龙脑酯含量基本上随海拔的增高而呈降低趋势,但无显著相关性。结论:黔产宽叶缬草中挥发油含量与海拔高度密切相关,建议该药材栽培宜选海拔较低区域。  相似文献   

2.
《中成药》2016,(11)
目的建立黔产宽叶缬草Valeriana officinalis L.var.latifolia Miq挥发油的质量标准。方法 TLC法进行定性鉴别,GC法定量测定乙酸龙脑酯含有量。结果挥发油透明,显淡黄色,具有其固有的气味和滋味,22批样品的平均酸值为3.49 mg/g,平均皂化值为178.71 mg/g,平均折光率为1.476 7,平均比旋度为49.17°。TLC斑点清晰,专属性强。乙酸龙脑酯在1.015 9~8.020 0 m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45%(RSD=1.01%)。结论该方法重复性好,专属性强,可用于黔产宽叶缬草挥发油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气相色谱法测定黑水缬草挥发油中乙酸龙脑酯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黑水缬草挥发油中乙酸龙脑酯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萘为内标物,DB-l7毛细管柱,载气为氦气,电子轰击(EI)离子源检测器。结果在该色谱条件下,乙酸龙脑酯在进样量0.109 6~1.753 6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6;乙酸龙脑酯的加样回收率为101.33%,RSD=1.79%。结论该法能准确测定黑水缬草挥发油中乙酸龙脑酯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四种缬草属药用植物的近红外漫反射指纹图谱聚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宝康  黄流清  秦路平  赵忠新  陆峰  郑汉臣 《中药材》2008,31(10):1494-1496
目的:对四种国产缬草属药用植物及不同居群样品进行指纹图谱分析鉴定,探讨其种间种内变异现象。方法:用近红外指纹漫反射光谱技术及聚类分析方法对不同缬草样品进行聚类分析。结果:缬草属四种药用植物即中国缬草、宽叶缬草、蜘蛛香、黑水缬草与欧缬草的指纹图谱存在明显差异,不同居群缬草之间也存在一定差别。结论:该方法可用于缬草药材的种间鉴定,近红外漫反射指纹图谱也可用于分析种内变异,快速方便。不同居群缬草之间的差异表明缬草存在广泛的种内变异现象。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宽叶缬草挥发油中有效成分乙酸龙脑酯的气相色谱测定法。方法:色谱条件为DB-WAX毛细管色谱柱(0.32mm×25m),程序升温60℃10℃/min→120℃6℃/min→140℃10℃/min→230℃(5min),分流比为30∶1,FID检测器,内标为萘。结果:乙酸龙脑酯在0.016~0.250mg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0.99999),加样平均回收率为104.85%。结论:建立的方法简便、灵敏、易操作,为宽叶缬草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缬草挥发油成分分析及其含量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薛存宽  蒋鹏  沈凯  李颖  曾玲 《中草药》2003,34(9):779-781
目的 研究缬草挥发油的成分、有效组份及油含量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集川、陕、鄂、湘各地不同海拔、土质、生长期,野生与栽培、鲜与干药材,以挥发油测定器测定挥发油含量;GC—MS联用及纯品叠加GC分析成分鉴定;溶剂提取分离纯萜烯与萜烯含氧衍生物;^84Rb摄入示踪法和体外试验考察缬草挥发油及其不同组份的增进心、肾营养血流和胃平滑肌解痉作用。结果 缬草药材含油量为0.2%~2.1%。挥发油中共检出46种成分,其中单萜类有莰烯等6种,占38.75%;倍半萜类有β-石竹烯等11种,占5.27%;单萜、倍半萜含氧衍生物龙脑醋酸酯、缬草烷酮等27种,占54.25%。含氧衍生物具有明显地增进心、肾组织微循环灌流及胃平滑肌解痉作用。结论 高海拔、肥沃砂质土壤生长的、秋后采集的鲜缬草含油量最高;油中主要的活性组份为单萜、倍半萜含氧衍生物。  相似文献   

7.
《中成药》2016,(2)
目的研究砂仁Amomi Fructus挥发油GC-MS指纹图谱与其镇痛作用的关系。方法 GC-MS法建立18批不同产地砂仁挥发油的指纹图谱,醋酸致小鼠扭体实验研究其镇痛作用,灰色关联度法研究谱效关系。结果 GC-MS指纹图谱中有7个共有峰,与挥发油的镇痛作用有一定关联(0.858~0.718),大小依次为樟脑乙酸龙脑酯龙脑匙叶桉油烯D-柠檬烯莰烯月桂烯。结论砂仁挥发油的镇痛作用为多组分联合效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砂仁挥发油滴丸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砂仁挥发油滴丸主要有效成分——乙酸龙脑酯含量为主要质控指标,以滴丸重量差异限度、溶散时限及外观评价等为辅助质控指标,综合评价砂仁挥发油滴丸的质量。方法:通过测定滴丸重量差异限度,溶散时限以及对滴丸进行外观评价,气相色谱法测定砂仁挥发油滴丸中主要有效成分乙酸龙脑酯的含量,建立其较为完善的质量标准。结果:6批砂仁挥发油滴丸中乙酸龙脑酯含量,平均值为165.95 mg.g-1,RSD 2.83%;溶散时限、重量差异限度及外观评分达到《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要求。结论:上述6批滴丸的质量达到《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要求,可对砂仁挥发油滴丸的质量进行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道地产区阳春砂不同种质类型的果实品质进行分析和比较,为其种质资源的评价及优良品种选育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常规的中药材性状鉴定方法观察与描述阳春砂不同种质类型(长果、圆果、黄苗仔)果实的性状特征;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挥发油测定法甲法测定种子团中挥发油的含量,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结合质谱数据库检索系统对挥发油组分进行分离鉴定,运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相对质量比;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不同种质类型阳春砂果实中樟脑、龙脑及乙酸龙脑酯含量。结果阳春砂不同种质类型的果实外观性状特征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形状、大小、果皮厚度及种子团粒数等方面。长果、圆果和黄苗仔的挥发油含量分别为3.45%、3.33%、3.15%;乙酸龙脑酯含量分别为1.56%、1.19%、0.92%;樟脑含量分别为0.16%、0.15%、0.14%;龙脑含量分别为0.26%、0.12%、0.09%。三者的乙酸龙脑酯及挥发油的含量均达到了现行版《中国药典》的要求。结论阳春砂不同种质类型果实的挥发油含量及组分存在一定的差异,长果的挥发油、乙酸龙脑酯、樟脑及龙脑的含量最高,圆果其次,黄苗仔最低,表明阳春砂不同种质类型的果实品质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阳春砂仁GC—MS特征指纹图谱数字化信息的GC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阳春砂仁GC-MS特征指纹图谱数字化信息在GC中的适用性。方法分别采用GC-MS和GC分析13批次阳春砂仁的主要成分,同时用已建立的阳春砂仁挥发油特征指纹图谱数字化信息与GC-MS、GC分析的样品进行相似度比对。结果13批次阳春砂仁均含有α-蒎烯、茨烯、β-蒎烯、β-月桂烯、柠檬烯、芳樟醇、樟脑、异龙脑、龙脑、乙酸龙脑酯等10个主要特征成分,合计相对含量达(88.15±2.97)%,具有一定代表性。以此10个特征指标成分计,GC-MS分析样品与GC分析样品的相似度为0.994~1.000(夹角余弦法);与阳春砂仁GC-MS特征指纹图谱数字化信息比对,GC-MS分析样品的相似度为0.978~0.999(夹角余弦法),GC分析样品的相似度为0.986~0.998(夹角余弦法)。结论阳春砂仁GC-MS特征指纹图谱数字化信息能应用于GC中,使不同时间、不同型号的仪器、色谱柱、色谱条件下的分析结果可以相互比对,具有推广应用价值,可用于药材的质量评价与鉴定。  相似文献   

11.
广藿香挥发油气相色谱指纹图谱再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郭晓玲  冯毅凡  罗集鹏 《中药材》2004,27(12):903-908
目的:建立广藿香挥发油的特征指纹图谱,用于广藿香的品质控制及产地鉴别.方法:采用GC法对高要、石牌、吴川、遂溪、雷州及海南万年产广藿香挥发油进行GC图谱的比较分析.结果:以11个共有峰为评价指标,GC分析色谱条件的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良好;同产地、不同采收期广藿香的主成分基本相同,但含量有差异;不同产地的广藿香其各组分的含量有较大的差异.结论:以11个共有峰作为广藿香挥发油特有的指纹图谱,以广藿香酮与广藿香醇的峰面积比值作为鉴别不同产地的广藿香的指标参数,建立了可用于广藿香道地性鉴别及品质评价的气相色谱指纹图谱标准.  相似文献   

12.
正交法优化缬草挥发油超临界CO2流体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超  方颖  刘焱文  王磊  邹兴一 《中成药》2008,30(2):201-203
目的:采用正交设计法,对缬草挥发油超临界CO2流体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方法:采用L9(34)正交实验萃取压力(A),萃取温度(B),萃取时间(C)和分离温度(D)作为四个因素,每个因素选3个水平,以挥发油样品中乙酸龙脑酯的含量来确定最优化提取条件。结果:A和D对提取的乙酸龙脑酯含量影响最大,C条件影响最小。结论:最优萃取条件是:萃取压力:12 MPa,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1 h,分离温度:35℃。在此条件下萃取缬草挥发油得率最高,样品中乙酸龙脑酯含量也最高。  相似文献   

13.
砂仁与长序砂仁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比较了中药材砂仁及其常见混淆品长序砂仁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以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分别得到不同样品的挥发油,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 MS)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通过标准图谱对照确定化合物成分,经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百分含量。结果鉴定了48种化合物。结论砂仁及长序砂仁挥发油成分的种类基本相似,但其所含的主要成分醋酸龙脑酯和樟脑的比例完全不同,砂仁中醋酸龙脑酯的含量几乎是长序砂仁的3倍,而长序砂仁中樟脑的含量则几乎是砂仁的3倍,冰片的含量也远高于砂仁等,这些差异为分析长序砂仁可否代替砂仁药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不同产地龙脑樟叶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比较江西吉安、湖南新晃、浙江淳安、福建厦门4个产地龙脑樟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龙脑樟叶挥发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江西吉安产龙脑樟叶挥发油共鉴定出44种成分,占总含量的99.16%,其中右旋龙脑占53.17%;湖南新晃产龙脑樟叶挥发油共鉴定出33种成分,占总含量的97.84%,其中右旋龙脑占32.71%;浙江淳安产龙脑樟叶挥发油共鉴定出34种成分,占总含量的98.1%,其中右旋龙脑占41.89%;福建厦门产龙脑樟叶挥发油共鉴定出25种成分,占总含量的99.58%,其中右旋龙脑占60.74%。结论:不同产地龙脑樟叶挥发油成分在组成和含量上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马尾松挥发油的气相色谱指纹图谱,并对不同产地的马尾松针挥发油成分进行比较。方法:采用GC法,以石竹烯为参照物,对10批全国不同产地马尾松针挥发油的指纹图谱进行研究。结果:GC指纹图谱中共有17个共有峰,共有峰面积之和超过总峰面积69%,不同产地马尾松针挥发油的主要成分相似,但含量差异较大。结论:建立的指纹图谱能够为马尾松药材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18批黄丝郁金挥发油含量及指纹图谱,为黄丝郁金药材质量控制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并测定挥发油含量,同时采用气相色谱(GC)法建立了黄丝郁金挥发油指纹图谱,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确定指纹图谱特征峰,采用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3种方法对18批黄丝郁金药材指纹图谱进行研究。结果建立了黄丝郁金药材的GC指纹图谱,确定了22个共有峰;通过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可知不同批次黄丝郁金的指纹图谱既有相似性,又有其特征性,不同产区间和同一产区内药材均有一定差异。结论该方法为黄丝郁金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了较为全面、有效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7.
缬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概述缬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方法通过文献检索调查缬草挥发油。结果缬草挥发油含龙脑及其乙酸甲酯等成分,具有镇静催眠等作用。结论缬草挥发油是一类重要化学成分,具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8.
综合评价砂仁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质量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以砂仁挥发油主要有效成分-乙酸龙脑酯-β-环糊精包合率为主要质控指标,以砂仁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收得率为辅助质控指标,综合评价砂仁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质量。方法:通过气相色谱法测定砂仁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中乙酸龙脑酯的含量并采用扫描紫外光谱法、气相色谱法对砂仁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进行质量检查。结果:3批砂仁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中,乙酸龙脑酯-β-环糊精包合率平均值22.57%,RSD 1.752%;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收得率平均值84.04%,RSD 0.157 4%。结论:上述3批砂仁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成功包合且包合前后砂仁挥发油主要有效成分基本一致;乙酸龙脑酯-β-环糊精包合率、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收得率较高,成功地建立了砂仁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较为完善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9.
砂仁挥发油中乙酸龙脑酯的镇痛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砂仁挥发油主要成分乙酸龙脑酯的镇痛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尾尖压痛实验观察乙酸龙脑酯的镇痛作用;福尔马林实验观察其I相和Ⅱ相疼痛反应;纳洛酮拮抗实验观察对乙酸龙脑酯镇痛作用的影响.结果:乙酸龙脑酯可提高尾尖压痛大鼠的痛阈值;对福尔马林致痛模型动物Ⅰ相和Ⅱ相疼痛反应均有抑制作用;纳洛酮未能显著减弱乙酸龙脑酯的镇痛作用.结论:乙酸龙脑酯具有较显著的镇痛作用;其镇痛作用部位即在外周神经末梢,亦可能在中枢神经;镇痛作用机制可能不同于阿片类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优选砂仁的最佳产地。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砂仁中乙酸龙脑酯的含量,蒸馏法测定总挥发油的含量。结果:不同产地砂仁中乙酸龙脑酯与总挥发油的含量由高到低为:阳春砂越南砂海南砂老挝砂绿壳砂缅甸砂。结论:该研究为砂仁的最佳产地提供了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