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正医案是中医记录、解析个案的诊疗全过程的、叙议结合的传统临证文本,体现了中医理法方药的综合应用。名老中医是中医界的瑰宝,中医名家的临床经验和思维隐藏在医案中。面对海量的名老中医临床医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数据整理和挖掘研究,提取知识,凝练经验,使名老中医经验知识的快速发现成为可能[1]。《当代名老中医典型医案集》是"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传承研究"的课题成果,收录了王绵之、李寿山、  相似文献   

2.
漫长的中医临床诊疗实践经验是形成稳定的辨证论治理法方药体系的必由之路,故将碎片化的个体诊疗经验上升为诊疗规律是提高中医辨证论治水平的关键问题。提出中医师个体化辨证论治理法方药是一种自洽的知识体系,是医生、特定患者群、治疗方案间不断完善达到和谐成熟的过程,也是名医成才之路,将辨证论治知识体系中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综合分析,运用知识图谱可视化建模技术表达出来,实现"病-证-治-效"等层面表达个体诊疗规律是中医临床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魏群 《中医正骨》2001,13(9):62
医案 医案是中医在诊疗过程中对病症的真实记录。包括疾病的症状、病因、理法方药。其分类有二。 1总结式医案 :多是前人在诊治疾病以后 ,通过对病情的回顾和追溯所写出的记录。 2交待式医案 :是在诊治疾病时写的 ,并通过整理而成。以上是新中国成立以前的医案分类。现代中医医案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就诊时间、症状、病因病机、辨证治法、方药及治疗经过 ,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及体检要记录在内。另外 ,医案和病历是有区别的 ,病历属于中医应用文体 ,是根据临床、教学、科研的需要 ,按照一定的格式来填写的 ;医案则是在病历的基…  相似文献   

4.
医案是医生诊断患者的记录,同时也是中医理论水平、技术能力以及医生医德医风的重要体现。医案注重医家的创新,强调辨证论治。医案不但记录中医学理法方药、辨证论治学术范式在临床中的综合运用,也真实反映中医学理论运用于实践解决临床问题的实际情况,因而被古今中医医生广泛采用,医案作为一种记录经验、传播学术的中医学术论文体裁,以其历史悠久,数量繁多,内涵丰富,成为中医学中独特的宝库。  相似文献   

5.
黄煌 《中医杂志》1994,35(9):559-560
医案,又称脉案、方案、诊籍,是中医临床实践的记录。即是由医者将病人的症状、病因、脉象、舌象、病机、转归、治则、注意事项等作概括简要地记述与分析,同时录下处方药物名称、剂量、炮制方法、服用方法等处理方案,从而形成的文字资料。医案是医者临床思维活动过程的记录、辨证论治过程的记录,也是中医理法方药综合应用的具体反映形式。作为一项中医学传统的学术研究课题,医案的整理和研究对于揣摩名医临床思维规律、训练辨证论治的技能、借鉴名医的学术思  相似文献   

6.
中医医案是医家学术思想、学术流派及诊疗特色的鲜活体现,对于传承中医学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全国名老中医专家盛增秀老师临证医案记叙严谨、结构规整,极具研究价值。医案撰写特色为理法方药环环相扣、标本虚实层层剖析、引证据典切中肯綮、融会古今师古不泥、评价疗效实事求是、文句精彩文白相生,对当今临床医生医案写作无不启迪。文中援引盛老临证医案数则以说明。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 《新中医》编辑室于一九七七年编辑出版的《老中医医案医话选》收载了全国二十多个省市,一百一十八位名老中医的医案医话。这些老中医经验丰富,各有专长,充分显示出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理法方药清楚,使读者一看便了然某案属于某种治法。在一  相似文献   

8.
历代名医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凸显中医药的诊疗特色和优势,是学术创新的重要源泉,而名医学术经验之精华集中反映于医案之中。医案在名老中医经验传承、中医学术的传承和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学术地位,在中医的学习、临证、科研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承启作用。医案内容丰富、传承久远、覆盖广阔,是中医记录、解析个案的诊疗全过程的、叙议结合的传统临证文本,具体体现了中医理法方药的综合应用。而病历是医务人员对患者疾病发生、发展、转归,进行检查、诊断、治疗等医疗活动过程的记录,是按规定的格式和要求书写的患者医疗健康档案。病历是资料性的,是用于查阅、追询的医疗文本;而医案是学术性的,在收集诊疗重点内容的同时,经过整理提炼形成的,常有按语,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用于总结和研究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病历是基础,属于数据范畴,而医案是病历的升华,具有知识的特点。本研究结合近三十年来名老中医传承项目成果,提出医案整理可促进名老中医经验传承、促进有效方药发现和成果转化、促进形成创新理论、用于临床决策支持等,名老中医医案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有信息不够完整、记录不规范、有叙无议、溯源性不够,循证证据不足、无法支持高水平的成果转化等。应对策略可采用政策引导、加强管理,加强规范化建设,加强方法学研究、提高科研转化,以及构建行业共建共享机制等。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比分析了仲景学术传承实验班学生与普通中医班学生运用四诊八纲、理法方药进行辨证论治的临床实践技能考试成绩,提出特色中医传承人才综合培养模式更有利于学生的中医临床诊疗能力培养与提高。  相似文献   

10.
商洪涛  刘沈林 《北京中医》2007,26(12):808-809
刘沈林教授一贯重视对医案的学习和研究,自己也非常注重对医案的书写,其医案理法方药,丝丝人扣,法度森然,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本文将笔者从师三年来侍诊所记录的部分医案予以整理.以图体现刘教授的辨证论治心法。  相似文献   

11.
医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真实记录,收录医家成功治疗案例的经验和心得,体现诊疗过程中理法方药的具体运用。文章通过清末名医沈菊人的3则医案,从气生血、行血、摄血浅谈"气为血帅"理论在临床上如何指导辨证用药。  相似文献   

12.
《伤寒杂病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基本框架与临床理法方药应用的基本规范。将《伤寒杂病论》中能够用于治疗妇人痛经的方药进行了整理、归纳、分析,从而为中医药治疗痛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名医学术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工作是一项关系到中医药命运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在中医传承工作中,提高名医思维中隐性知识的传承效率是培养中医大家的关键问题,而夯实临床医师中医理论领悟与应用水平是实现中医从业者整体水平提升的关键问题。其中,名医医案不仅是名医临床诊疗理法方药综  相似文献   

14.
探析江苏省名中医朱婉华教授运用益肾壮督蠲痹通络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诊疗经验.通过对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病名、病因病机认识、辨证论治、理法方药、全面调治等方面资料的整理,归纳分析其运用益肾壮督蠲痹通络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特色诊疗思路和方案.益肾壮督蠲痹通络法是病证结合,虫草相伍,汤丸并用,内外同治,兼顾中医饮食调摄、康...  相似文献   

15.
中医优势病种诊疗软件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中医,实现中医信息化、规范化,并促进中医信息交流,其中有效实现中医优势病种信息化为中医优势病种诊疗软件的关键。对46个中医基本元素量化中医辨证论治和理法方药中医诊疗流程等内容进行简介,阐释中医优势病种诊疗软件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6.
李纪高  陈慧敏  周全 《光明中医》2023,(9):1790-1792
中医经典是中医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精华所在,对临床诊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强直性脊柱炎是风湿病科常见病种之一,中医对此病的认识久远,治疗方法多样,疗效确切,临床工作者通过挖掘经典著作中的理法方药,能够进一步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在中医风湿科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教学中,通过诵读讲解经典,分析临床医案及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方式将中医经典与临床教学结合起来,做到教学与临床结合,理论与实践并重,逐步强化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提升临床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7.
魏豪 《中医研究》2005,18(6):F003-F004
书写处方是临床医生在诊疗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也是中医辨证论治,理法方药的具体表现.处方书写规范与否,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一张处方不仅记录了治病所需的药物、用量、用法,同时也反映出医生的业务素质,工作严谨程度及责任心等等.  相似文献   

18.
近十年中医古代医案整理研究述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禾  刘小斌  胡经航 《新中医》2005,37(10):88-90
历代医家对中医医案的整理研究大体分二类,一类是顺应医案自身形成发展需求的研究,如对医案的撰写收集汇编、注疏整理加按,重在对医案结构、内容、形式的完善规范,以保存完整客观、有参照价值的临床记录,指导后世医家对医案的编写,并从医案发展史的角度,研究历代医案形成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和各自成就及代表作,进而探讨医案整理研究方法学的规律;一类是从指导中医临床应用角度,对医案内容加以分析归纳研究,如对医者临证思维的阐释,对各医家、流派学术思想的探讨,各专科、专病、专症理法方药运用特点的归纳,以供后世医家临证学习参照.  相似文献   

19.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同疾病长期斗争和实践的产物,是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和丰富临床经验的生命科学。辨证论治是中医药学的核心,是中医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源泉。中医的整体观和动变观的精华通过辨证论治得以体现,理法方药通过辨证论治环环相扣,一线贯通,形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诊疗体系。  相似文献   

20.
辨证论治因其主观性、个体化特点限制了中医临床诊疗的发展,数字化研究是提高中医诊疗能力的重要研究方向。在中医优势病种的基础上,结合传统中医辨证论治思想与现代化数字处理技术,提出中医辨证论治能力提升数字化研究示范性病种概念,从中医优势、辨证论治特色和数字化研究3个角度提出中医辨证论治能力提升数字化研究示范性病种选择思路;归纳总结临床常用示范性病种选择方法及适用情况,提出文献计量结合德尔菲法的中医辨证论治能力提升数字化研究示范性病种选择方法,为提高中医临床诊疗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