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萌  岳仁宋  杨茂艺  杨旭  吴挺超  李济娜 《中草药》2018,49(13):3056-3061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对糖尿病胃轻瘫(DGP)大鼠肠道菌群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高糖喂养联合ip STZ的方法制备DGP大鼠模型,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1.80 g/kg)组,半夏泻心汤高、中、低剂量(10.20、5.10、2.55 g/kg)组,另设对照组。各组均连续ig给药4周,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胃残留率、肠推进率、血清D-木糖水平、肠道菌群、血清内毒素、免疫球蛋白A(IgA)及肠组织炎症因子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GP模型大鼠体质量、肠推进率、菌群(拟杆菌、双歧杆菌、肠球菌、乳酸杆菌)数量、IgA及IL-10水平显著降低(P0.01),空腹血糖、胃残留率、血清D-木糖、肠杆菌、内毒素及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半夏泻心汤高、中剂量组大鼠体质量、肠推进率、菌群(拟杆菌、双歧杆菌、肠球菌、乳酸杆菌)数量、IgA、IL-10水平明显升高(P0.05、0.01),空腹血糖、胃残留率、血清D-木糖水平、肠杆菌数量、内毒素及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0.01),半夏泻心汤低剂量组对空腹血糖、肠推进率、拟杆菌数量、IgA水平影响较小。结论半夏泻心汤能够有效调节DGP模型大鼠各项指标,改善肠道菌群比例,减轻内毒素作用,抑制炎症因子,提高肠道屏障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肠杆菌及炎症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佩连麻黄方对单纯性肥胖大鼠的减肥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高、中、低剂量佩连麻黄方组,采用喂饲高脂饲料复制单纯性肥胖模型,分组给药8周。分别测定大鼠体重、体长,计算Lee’s值,采用酶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大鼠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CRP)、脂多糖(LPS)水平,采用细菌培养法测定大鼠优势肠道菌群水平。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中药高、中剂量组大鼠TG、TC、Lee’s指数明显降低(P0.01);LPS、TNF-α、IL-6、CRP明显降低(P0.01);乳酸杆菌属、拟杆菌属、双歧杆菌属、肠球菌属均显著增加,肠杆菌属显著减少(P0.01)。结论:佩连麻黄方可能是通过调节大鼠肠道菌群分布,减少机体慢性炎症的发生,改善机体代谢紊乱而对单纯性肥胖大鼠起到有效的减肥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脑通络液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清学指标及IL-6与TNF-α的影响。方法:将4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成5组:血脂康对照组(称为对照组)8只、假手术组8只、心脑通络液高剂量组(称为高剂量组)8只、模型组8只和心脑通络液低剂量组(称为低剂量组)8只;除假手术组以外,其他4组使用球囊的受损方法结合高脂饲料的喂养方法来制作大鼠AS的模型;观察大鼠血清TNF-α、IL-6水平变化情况、血浆黏度、红细胞的变形、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内TNF-α、IL-6水平及红细胞的变形、聚集指数均显著上升,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大鼠血清TNF-α与IL-6水平均显著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下降效果更佳,与对照组、低剂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血浆黏度和红细胞压积明显上升,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大鼠血浆黏度和红细胞压积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脑通络液可通过抑制血清中炎症因子IL-6和TNF-α的水平来延缓AS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消脂汤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FLD)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及对肠道主要菌群的影响。方法:采用D12492高脂饲料诱导建立NAFLD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给予不同剂量药物干预,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内毒素(LPS)及相关生化指标,取肝脏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油红O染色;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结肠内容物中普雷沃氏菌属、梭杆菌属、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大肠埃希菌等主要肠道菌群数量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LPS,TNF-α,IL-6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FBG,FINS,HOMA-IR,TC,TG显著降低(P0.01),非诺贝特组血清ALT,AST无明显降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结肠内梭杆菌属、普雷沃氏菌属、双歧杆菌及乳酸杆菌数量明显减少(P0.01),大肠埃希菌数量升高(P0.01);正常组与正消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与模型组比较,正消组,消脂汤高、中剂量组梭杆菌属、普雷沃氏菌属、双歧杆菌及乳酸杆菌数量明显升高(P0.05,P0.01),大肠埃希菌数量显著减少(P0.01);消脂汤低剂量组、非诺贝特组与模型组无明显差异。结论:消脂汤能显著改善NAFLD小鼠的胰岛素抵抗,减轻肝脏脂肪蓄积和炎症反应,可能与其调整肠道菌群,促进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等优势菌群数量的增长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泄浊解毒方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肠道菌群、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影响。方法:50只雄性Wistar大鼠中随机抽取8只大鼠设为对照组,其余42只大鼠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UC模型,3 d后处死两只大鼠,确定是否造模成功。将剩余40只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柳氮磺吡啶组及泄浊解毒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分别给予相应药物。连续给药14 d后,观察大鼠症状和体征、结肠黏膜损伤指数、结肠组织形态、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以及粪便中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肠杆菌、肠球菌含量。结果:造模后成功复制UC模型,粪便中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含量减少,肠杆菌、肠球菌含量增多,IL-10含量减少。治疗后,泄浊解毒方各组大鼠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粪便中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含量升高,肠杆菌、肠球菌含量降低,IL-10含量升高,且泄浊解毒方高剂量组效果优于其他组。结论:泄浊解毒方对UC大鼠结肠黏膜损伤具有显著保护作用,以高剂量组为佳,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增强血清中抗炎因子IL-10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6.
《中成药》2019,(5)
探究大黄蒽醌苷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45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大黄蒽醌苷高、中、低剂量组(30、15、7.5 mg/kg),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局灶性栓塞(MCAO)模型,灌胃给药7 d后,检测大鼠神经功能缺损恢复,脑梗死范围百分比,缺血侧脑组织SOD、NOS、LDH活性,MDA、LD、NO、IL-1β和TNF-α水平。然后,取第1、7天大鼠粪便进行选择性培养,对大肠杆菌、肠球菌、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进行计数并比较。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大黄蒽醌苷高、中剂量组可显著减轻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降低脑梗死范围百分比,提高脑组织SOD的活性,降低MDA、NO、LD、IL-1β、TNF-α水平及NOS、LDH活性,还可抑制粪便中大肠杆菌、肠球菌生成(P0.01),促进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生成(P0.01)。结论大黄蒽醌苷对脑缺血性损伤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宿主肠道菌群从而抑制脑损伤引起的自由基损伤和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菌黄保肠合剂对脓毒症大鼠肠道菌群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以110只SD大鼠为研究对象,10只为假手术组,100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制作脓毒症大鼠模型,分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菌黄保肠合剂低、中、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予双歧杆菌粉(5 mg/g),中药组予菌黄保肠合剂低(1.22 mg/g)、中(6.10 mg/g)及高(12.2 mg/g),假手术组及模型组予等量灭菌注射用水,每日2次,灌胃给药。治疗3 d后记录各组大鼠存活率,采用16SrDNA测序法对大鼠结肠组织中大肠杆菌、双歧杆菌及乳酸杆菌含量进行定量分析,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大鼠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 菌黄保肠合剂组大鼠存活率明显高于阳性对照组(P <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及菌黄保肠合剂低、中、高剂量组大鼠结肠组织中大肠杆菌含量明显减少,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含量明显增加(P <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菌黄保肠合剂低、中、高剂量组大鼠结肠组织中大肠杆菌含量减少,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含量增加(P ...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健脾清肠汤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CU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CU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60例予美沙拉秦缓释颗粒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治疗组60例予健脾清肠汤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2组均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肠道菌群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IL-10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变化;比较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细菌培养大肠杆菌含量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含量均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大肠杆菌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TNF-α、IL-6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IL-10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TNF-α、IL-6均低于对照组(P0.05),IL-10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各项中医症状积分及总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8.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清肠汤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CUC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肠道菌群,降低TNF-α、IL-6水平,升高IL-10水平,改善患者中医症状,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
《中成药》2019,(11)
目的探讨薏苡附子败酱散联合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0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薏苡附子败酱散,疗程4周。然后,检测临床疗效、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肠道菌群(大肠杆菌、肠球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炎症性肠病生存质量问卷(IBDQ)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炎性因子水平显著降低(P0.05),IBDQ评分显著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观察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显著增加(P0.05),大肠杆菌、肠球菌数量显著减少(P0.05)。2组不良反应少而轻微。结论薏苡附子败酱散联合美沙拉嗪能下调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纠正肠道菌群失调,提高生活质量,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陈丹  江建辉  陶建华 《新中医》2024,56(11):117-123
目的:基于脑-肠相通理论观察醒脑调神针刺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 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110例脾肾阳虚证IBS-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 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醒脑调神针刺法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肠易激综合征症状严重程度量 表(IBS-SSS) 评分、胃肠激素指标[生长抑素(SS)、血管活性肠肽(YIP) ]、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 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 ]、肠道菌群变化、肠易激综合征生活质量 量表(IBS-QOL) 评分、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36%,高于对照组74.55% (P< 0.05)。治疗后,2组生活干扰度、排便满意度、腹胀程度、腹痛天数、腹痛程度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降 低(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SS、VIP、IL-6、TNF-α、IL-8 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清SS、VIP、IL-6、TNF-α、IL-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 疗后,2组肠球菌、肠杆菌门丰度较治疗前降低,乳酸杆菌、双歧杆菌门丰度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 察组肠球菌、肠杆菌门丰度均低于对照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门丰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 2组IBS-QOL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IB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总 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调神针刺法可有效调节IBS-D患者肠道菌群及胃肠激 素分泌,缓解腹痛等腹部不适症状,减轻炎症反应,提高生活质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通解口服液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大鼠血清和回肠组织中IL-6、TNF-α的影响。方法将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共6组,每组8只。各组均预先灌胃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2天后,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舌下静脉注射8μg/g脂多糖(LPS)复制MODS大鼠模型。观察大鼠生命体征(心电图、体温、呼吸幅度和频率)、血清指标(AST、ALT、CK、Cr)及血清和回肠组织IL-6、TNF-α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率、体温、呼吸频率、血清指标(AST、ALT、CK、Cr)及血清和回肠组织TNF-α、IL-6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阳性组大鼠心率、体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阳性组呼吸频率、血清指标及回肠组织中IL-6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高剂量组呼吸频率、血清指标、血清及回肠组织中TNF-α、IL-6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中剂量组血清指标、血清及回肠组织IL-6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低剂量组Cr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低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血清ALT、AST、TNF-α、IL-6及回肠组织中IL-6含量,中剂量组的血清ALT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阳性组比较,低剂量组AST、ALT含量,高剂量组血清及回肠组织中IL-6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通解口服液可有效降低脂多糖诱导的MODS大鼠血清及回肠组织中IL-6、TNF-α水平,且与其剂量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肠宁汤对急性溃疡性结肠炎(湿热证)大鼠免疫功能、细胞炎症因子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5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试验组(中药高剂量、低剂量组)。采用饮食加环境配合2,4-二硝基氯苯加醋酸(DNCB)/乙醇复合法制作湿热型大鼠UC模型。阳性组给予美沙拉嗪灌胃,试验组给予肠宁汤灌胃。7 d后观察并比较各组大鼠的结肠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及病理评分、免疫功能、细胞炎症因子及肠道菌群变化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的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结肠组织学(HS)评分、CD4+和CD8+、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大肠杆菌和肠球菌数明显升高,CD3+和CD4+/CD8+、乳杆菌、双歧杆菌数和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比值明显降低(均P 0.05),菌群严重失调。与模型组比较,阳性组和试验组大鼠的DAI、CMDI及HS评分、CD4+和CD8+、CRP、TNF-α和IL-6水平、大肠杆菌和肠球菌数明显降低,CD3+和CD4+/CD8+、乳杆菌、双歧杆菌数和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比值明显升高(均P 0.05),菌群失调得到恢复。且中药高剂量组大鼠的DAI、CMDI评分和HS评分、CD4+和CD8+、CRP、TNF-α和IL-6水平明显低于阳性组,CD3+和CD4+/CD8+的明显高于阳性组(P 0.05)。结论肠宁汤能有效地改善急性UC大鼠的病理反应,提高免疫功能,减少细胞炎症因子反应,改善肠道菌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龙胆碱对反复高热惊厥大鼠的抗惊厥作用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模型组、龙胆碱高、低剂量组,各15只.除健康对照组外,其余大鼠均按照文献方法制作高热惊厥大鼠模型.大鼠隔日诱导惊厥1次,共诱导10次,20 d.龙胆碱高、低剂量组每次惊厥后立即分别给予龙胆碱生理盐水溶液200,50 mg· kg-1,ip,模型组和健康对照组立即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观察各组大鼠惊厥潜伏期和惊厥持续时间;末次惊厥24 h后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6,8(IL-1,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α(IFN-α)水平及脑组织匀浆中环磷酸腺苷(cAMP),前列腺素E2(PGE2)水平.结果:龙胆碱高、低剂量组大鼠惊厥潜伏期明显长于模型组(P<0.05);惊厥持续时间明显短于模型组(P<0.01).(P<0.05);龙胆碱高、低剂量组血清IL-1,IL-6,IL-8,TNF-α,脑组织PGE2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且高剂量组低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龙胆碱具有解热抗惊厥作用,其作用机制与体内细胞因子改变进而影响下丘脑PGE2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清热愈疡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分析其组方对患者肠道菌群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肛肠科2021年1月-2022年9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清热愈疡汤灌肠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肠道菌群、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 1,MCP-1)、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水平、中医证候积分、Baron内镜积分、梅奥(Mayo)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2.00%)较对照组(82.00%)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较治疗前,2组双歧杆菌水平上升,乳酸杆菌、肠杆菌、肠球菌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的双歧杆菌水平上升明显,乳酸杆菌、肠杆菌、肠球菌水平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  相似文献   

15.
《中成药》2019,(4)
目的探讨逍遥散对脂多糖诱导抑郁样行为的影响。方法脂多糖诱导抑郁样小鼠模型,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氟西汀组(3.03 mg/kg)及逍遥散低、高剂量组(15、30 g/kg),检测强迫游泳实验、悬尾实验中不动时间,血清、海马、皮层IL-6、TNF-α水平,海马、皮层IDO、5-HT水平,尼氏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形态学变化。然后,脂多糖诱导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炎症模型,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氟西汀组(10μmol/L)及空白血清、含药血清低、高剂量组(4%、8%),检测上清液NO、IL-6、TNF-α水平,裂解液5-HT、IDO水平,IL-6、TNF-α、5-HT1A、IDO1 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逍遥散组显著缩短强迫游泳实验中不动时间(P0.01),显著降低血清IL-6水平及皮层IL-6、TNF-α、IDO水平(P0.05,P0.01),显著升高海马5-HT水平(P0.01);高剂量组显著缩短悬尾实验中不动时间(P0.01),显著上调皮层5-HT水平(P0.01),显著增加海马平均光密度(P0.05);低剂量组显著降低海马IL-6水平(P0.05)。与模型组比较,含药血清组显著下调IL-6、TNF-α、IDO1 mRNA表达(P0.05,P0.01),显著上调5-HT1A mRNA表达(P0.01);高剂量组显著下调NO、IL-6、TNF-α、IDO水平(P0.01),显著上调5-HT水平(P0.01);低剂量组显著降低IDO水平(P0.01)。结论逍遥散对脂多糖诱导抑郁样行为有拮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6.
孟春芹  刘先勇  吴皞  马玲 《河北中医》2023,(6):944-947+951
目的 观察健脾化瘀方治疗结直肠癌(CRC)脾虚瘀毒型的疗效及对肠道菌群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46例CRC脾虚瘀毒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23例予常规抗肿瘤治疗及对症治疗,治疗组2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健脾化瘀方。2组均治疗12周。比较2组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肠道菌群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p65(NF-κBp65)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6.96%(20/23),对照组总有效率56.52%(13/2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肠杆菌、粪肠球菌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均高于对照组(P<0.05),肠酸杆菌、粪肠球菌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肠道菌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增液承气汤对肠道菌群失调大鼠神经肽分泌调节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成四组,增液承气汤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及对照组,每组10只大鼠;制备肠道菌群失调大鼠模型,造模后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1ml剂量为0. 3ml/g、0. 2ml/g及0. 1ml/g增液承气汤,对照组每天灌胃1ml生理盐水,共灌胃7天;观察各组大鼠血清内EOS计数,肠道内细胞培养计数,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肺及肠组织内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和P物质(Substance P,SP)状况。结果:高、中、低剂量组大鼠双歧杆菌、乳酸杆菌低于对照组,高剂量组大鼠白色念珠菌、肠球菌及肠杆菌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EOS计数低于对照组;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肺组织内CGRP、SP低于对照组,VIP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肠组织内CGRP、SP低于对照组,高剂量组大鼠VIP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增液承气汤可改善肠道菌群失调大鼠肠道菌群的失调状态,降低血清炎症因子含量,调节神经肽分泌状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对TNF-α、IL-6表达水平的影响及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的保护机制的研究。方法复制DN大鼠模型,将其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六味地黄丸高、中、低剂量组及罗格列酮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大鼠肾功能、考马斯亮蓝法测24 h尿蛋白量情况,Elisa法检测血清中TNF-α、IL-6的水平,同时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FBG)。结果六味地黄丸高、中剂量组及罗格列酮组大鼠24 h尿蛋白量、血Scr、BUN均低于模型组(P0.01),且高剂量组疗效与与罗格列酮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各治疗组TNF-α表达水平较模型组下调(P0.01),其中六味地黄丸高剂量组与罗格列酮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六味地黄丸高、中剂量组和罗格列酮组IL-6在肾脏的表达均高于模型组(P0.01),且高剂量组和罗格列酮缬组在表达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可用于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对肾脏有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能抑制DN大鼠肾脏中TNF-α、IL-6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五色梅(WSM)对大鼠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UC)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48只大鼠完全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SASP,0.3 g·kg-1)组、WSM高、中、低剂量组(12,6,3 g·kg-1);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复制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连续给药10 d后,观察UC大鼠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组织病理学评分(HS)、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变化。结果:模型组CMDI,HS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WSM高、中剂量组及SASP组CMDI,HS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P0.01),而WSM各剂量组与SASP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TNF-α,IL-1β水平显著升高(P0.01),IL-4,IL-10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WSM不同剂量组及SASP组血清TNF-α,IL-1β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P0.01);IL-4,IL-10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五色梅有效治疗大鼠溃疡性结肠炎,其机制可能通过调节促炎因子及抗炎因子的平衡而实现。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三七对酒精性大鼠血清TNF-α、IL-6、IL-8水平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三七高、低剂量组和硫普罗宁组,连续14周建立酒精性肝病模型。在模型制备同时,每天下午分别灌服给药,连续14周。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IL-6、IL-8水平。常规HE及Masson染色,光镜观察肝组织的脂肪变、炎症化程度。结果:酒精性肝病模型组大鼠肝组织脂肪变及炎症程度计分、血清TNF-α、IL-6、IL-8水平明显增高(P〈0.01,P〈0.05);三七高、低剂量组,硫普罗宁组大鼠肝组织脂肪变及炎症程度、血清TNF-α、IL-6、IL-8水平较模型组明显减轻(P〈0.01,P〈0.05)。相关分析显示:血清TNF-α水平与肝组织炎症程度计分呈正相关(r=0.60,P〈0.01),血清IL-6水平与肝组织炎症程度计分呈正相关(r=0.47,P〈0.01)血清IL-8水平与肝组织炎症程度计分呈正相关(r=0.59,P〈0.01)。结论:三七可明显减轻酒精性肝病大鼠肝组织脂肪变和炎症程度。三七能调节细胞因子网络,抑制ALD大鼠血清TNF-α、IL-6、IL-8的生成;这可能是其有效防治酒精性肝病的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